CN219848837U -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8837U
CN219848837U CN202320093693.8U CN202320093693U CN219848837U CN 219848837 U CN219848837 U CN 219848837U CN 202320093693 U CN202320093693 U CN 202320093693U CN 219848837 U CN219848837 U CN 21984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adsorption tank
drying
tank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36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d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d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d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d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36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治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包含了引风机、吸附罐、蒸汽缓冲罐、冷凝器、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干燥冷却风机、干燥冷却风换热器、溶剂收集罐、溶剂输送泵;吸附罐数量为n+1个(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正常运行时,可以是n个吸附罐串联吸附1个吸附罐脱附、干燥冷却,也可以是n个吸附罐并联吸附1个吸附罐脱附、干燥冷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脱附水蒸汽压力过高、脱附温度无法控制、吸附剂干燥冷却时出现短时排放超标等问题,能够高效的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应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中,属于有机废气治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物不仅是一次污染源,而且还能够造成光学烟雾等的二次污染,某些有机物由于其较低的蒸汽压,可通过成核作用、凝结、气粒分配等过程形成有机气溶胶,而有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组成;其次挥发性有机物危害人体健康,对人体具有直接的毒害作用;部分挥发性有机物还会破坏臭氧层,对生物带来更加广泛的影响,并且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浓度排放时易酿成爆炸。因此国家把VOCs防治作为环保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几种主流的VOCs治理技术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燃烧法(含直接燃烧和催化燃烧)、组合技术(利用有机废气的特点将各种治理工艺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等。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有机废气的治理,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采用了中低压的水蒸汽(水蒸汽压力≥0.1MPa(此压力为表压,后续未做特殊说明的压力均为表压),吸附罐的设计压力必须要大于等于0.1MPa,吸附罐属于压力容器,要按照压力容器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2)因为水蒸汽的温度高,过高的蒸汽温度可能导致原来的有机物从物理吸附状态转化成化学吸附状态,使得吸附键的键能大大增加,因而反而不易脱附下来;(3)吸附罐脱附完成后,直接引入空气对吸附罐进行吹扫干燥、降温,在吹扫初期空气夹带高浓度的有机物直接进入烟囱,造成排放超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开发一套全新的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工艺,故提出本发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脱附水蒸汽压力过高、脱附温度无法控制、吸附剂干燥冷却时出现短时排放超标等问题,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工艺,能够高效的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同时采用了低于0.1MPa的水蒸汽进行脱附,从而实现吸附罐为非压力容器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较低的蒸汽进行脱附,吸附罐底部冷凝液排净管道、冷凝器冷凝液排放管道无需设置自动阀,通过液封就可以实现吸附罐排净管道、冷凝器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简化了系统流程,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采用喷水控温技术控制水蒸汽的温度,从而实现脱附温度更有利于有机物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的目的;同时采用闭式干燥冷却与开式干燥冷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在吸附剂干燥冷却过程中废气排放达标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包含了引风机、吸附罐、蒸汽缓冲罐、冷凝器、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干燥冷却风机、干燥冷却风换热器、溶剂收集罐、溶剂输送泵。
所述的吸附罐数量为n+1个(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正常运行时,n个吸附罐在做吸附操作,1个吸附罐在做脱附操作。
进一步,所述的n个吸附罐串联吸附,有机废气经引风机增压后依次进入n个吸附罐(n个吸附罐串联),有机废气穿过吸附罐时,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吸附罐中的吸附剂所吸附,当有机废气从最后一个吸附罐排出时,废气中的有机物浓度满足环保排放要求,被送至排气筒高空排放。
或者,所述的n个吸附罐并联吸附,有机废气经引风机增压后进入n个吸附罐(n个吸附罐并联),有机废气穿过吸附罐时,废气中的有机物被吸附罐中的吸附剂所吸附,当有机废气从吸附罐排出时,废气中的有机物浓度满足环保排放要求,被送至排气筒高空排放。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罐中的吸附剂为柱状颗粒活性炭、大孔树脂、活性炭纤维。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罐为卧式双椭圆封头、或为立式双椭圆封头、或为立式平顶锥底结构。
所述的吸附罐在吸附饱和后需要进行脱附操作,脱附蒸汽减压至0.1MPa以下,进入蒸汽缓冲罐中,此时,蒸汽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经喷水减温后进入需要脱附的吸附罐,在水蒸汽的吹扫下,有机物从吸附剂内部脱附出来,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从吸附罐出来进入冷凝器,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中。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罐设计压力小于0.1MPa,为非压力容器。
进一步,所述的蒸汽通过一级或两级减压,压力减至0.1MPa以下,减压方式可采用减压阀,或可采用自立式压力调节阀,或可采用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的脱附蒸汽的温度通过喷水减温工艺进行调节,即通过调节喷入的水量大小来控制水蒸汽的温度,进水阀为调节阀或自动开关阀。
进一步,所述的冷凝器为单级或双级,冷凝级数是根据冷凝的有机物沸点来确定,冷凝器的型式为立式或卧式管壳式换热器,或是立式或卧式石墨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的水蒸汽进入吸附罐后,部分水蒸汽直接冷凝成液体,在吸附罐底部汇集,通过吸附底部的排液管流到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通过换热器冷却后的液体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中,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或是石墨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罐底部冷凝水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每个吸附罐底部冷凝水排净管道均设置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由于吸附罐工作压力低,通过液封就可以实现吸附罐内底部冷凝水排净管道的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冷凝器底部冷凝液出口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由于冷凝器工作压力低,通过液封就可以实现冷凝器冷凝液出口管道的密封。
所述的吸附罐脱附完成后,需要对吸附罐内的吸附剂进行冷却干燥,初始阶段采用闭式冷却干燥:启动干燥冷却风机,将吸附罐内吸附剂所含的热量、水汽吹扫出来,同时会带出吸附罐内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的气体进入干燥冷却风换热器中,气体经换热冷却后,气相中的水汽冷凝成水被去除,冷却除水后的气体重新回到干燥冷却风机入口,重新被吹入吸附罐中对吸附剂进行再次干燥冷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干燥冷却后,吸附罐内的吸附剂温度降低,干燥冷却风中的有机物也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将闭式冷却干燥转入开式冷却干燥:打开干燥冷却风机入口阀,干燥冷却风机直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对吸附罐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吹扫出来含水汽的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入排气筒,由于吸附罐内气体中的有机物已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排放的气体满足环保排放要求。
进一步,所述的干燥冷却风换热器为管翅片式换热器或石墨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干燥冷却风入口阀门为自动阀或止回阀。
进一步,所述的水汽在干燥冷却风换热器中冷凝成液态水后,通过换热器底部的排净管道排出,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由于干燥冷却风换热器工作压力较低,通过液封就可以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排净管道的密封。
所述的吸附罐底部冷凝水、冷凝器排出的冷凝液、干燥冷却风换热器排出的冷凝液汇总后排入溶剂收集罐中,通过溶剂输送泵外送。
进一步,所述的溶剂收集罐顶部放空管路接至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有机废气进口总管处,避免直接放空。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低于0.1MPa的水蒸汽进行脱附,从而实现了吸附罐为非压力容器的目的,降低了吸附罐的制造成本,同时吸附罐运行会更安全。
(2)采用较低的蒸汽进行脱附,系统工作压力较低,吸附罐底部冷凝液排净管道、冷凝器底部冷凝液排放管道均不设置自动阀,通过液封管道就可以实现吸附罐冷凝水排净管道、冷凝器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简化了系统流程,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
(3)采用喷水控温技术控制水蒸汽的温度,可以调整脱附时的温度,确保有机物在最佳的温度点进行脱附,避免过高的蒸汽温度导致有机物从物理吸附状态转化成化学吸附状态,使得吸附键的键能大大增加,反而不易脱附下来。
(4)采用闭式干燥冷却与开式干燥冷却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在吸附剂干燥冷却过程中不再发生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上述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得到更容易和清晰地理解。
图1为本发明在设置两个吸附罐(一吸一脱)时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设置三个吸附罐(两吸一脱,吸附罐串联)时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在设置三个吸附罐(两吸一脱,吸附罐串联)时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在设置三个吸附罐(两吸一脱,吸附罐并联)时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2.吸附罐一,3.吸附罐二,4.吸附罐三,5.蒸汽缓冲罐,6.一级冷凝器,7.二级冷凝器,8.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9.干燥冷却风机,10.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1.溶剂收集罐,12.溶剂输送泵,2-1.阀门,2-2.阀门,2-3.阀门,2-4.阀门,2-5.阀门,2-6.阀门,2-7.阀门,2-8.阀门,2-9.阀门,3-1.阀门,3-2.阀门,3-3.阀门,3-4.阀门,3-5.阀门,3-6.阀门,3-7.阀门,3-8.阀门,3-9.阀门,4-1.阀门,4-2.阀门,4-3.阀门,4-4.阀门,4-5.阀门,4-6.阀门,4-7.阀门,4-8.阀门,4-9.阀门,5-1.阀门,5-2.远传温度计,5-3.阀门,9-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吸一脱工艺,共有两个吸附罐,正常运行时,一个吸附罐在吸附,另一个吸附罐在脱附、干燥冷却。
以吸附罐一2在吸附,吸附罐二3在脱附、干燥、冷却为例进行详细叙述说明。
有机废气进通过引风机1增压后输送至吸附罐一2入口处,此时吸附罐一2入口阀门2-1打开,吸附罐一2出口阀2-3打开,阀门2-2、阀门2-4、阀门2-5、阀门2-6、阀门2-7均关闭,有机废气进入吸附罐一2,穿过吸附罐一2内部的吸附剂层后,有机物被吸附剂捕捉吸附而去除,净化后的气体从吸附罐一2排出,进入排气筒达标排放。
在吸附罐一2进行吸附操作的同时,对吸附罐二3进行脱附操作,水蒸汽经阀门5-1减压至0.1MPa以下后进入蒸汽缓冲罐5,此时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往蒸汽缓冲罐中喷入一定量的纯水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通过调节阀门5-3的开度来调节喷入的纯水流量,从而控制水蒸汽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的蒸汽被输送至吸附罐二3蒸汽入口,此时吸附罐二3蒸汽进口阀门3-5、阀门3-7打开,阀门3-1、阀门3-2、阀门3-3、阀门3-4、阀门3-6均关闭,蒸汽进入吸附罐二3内部,一部分水蒸汽直接在吸附罐二3中冷凝成水,汇集到吸附罐二3底部,通过吸附罐二3底部的冷凝水排净管排出,排净管道上不设置阀门,通过液封来实现吸附罐二3排净管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中降温冷却后被排入溶剂收集罐11;在水蒸汽的持续吹扫下,有机物从吸附剂内部脱附出来,脱附出来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从吸附罐二3出来进入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从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排出,液态水和有机物的混合溶液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11中,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不设置阀门,通过设置液封来实现一级冷凝器6、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
吸附罐二3脱附完成后转入干燥冷却操作,首先采用闭式干燥冷却,此时吸附罐二3阀门3-1、阀门3-3、阀门3-5、阀门3-6、阀门3-7均关闭,阀门3-2、阀门3-4打开,启动干燥冷却风机9,同时关闭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门9-1,空气经干燥冷却风机9增压后进入吸附罐二3,将吸附罐二3吸附剂内部的热量及水汽吹扫出来,同时会带出吸附罐二3内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的气体进入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中,气体经换热冷却后,气相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水通过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的排净管道排入溶剂收集罐11中,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来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排净管道的密封;冷却除水后的气体回到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重新被吹入吸附罐二3中对吸附剂进行再次干燥冷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干燥冷却后,吸附罐二3内的吸附剂温度降低,干燥冷却风中的有机物也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将闭式冷却干燥转入开式冷却干燥:打开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9-1,打开阀门3-3,关闭阀门3-4,干燥冷却风机9直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对吸附罐二3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吹扫出来含水汽的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入排气筒,由于吸附罐二3内气体中的有机物已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排放的气体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当吸附罐二3内的吸附剂温度低于50℃时,干燥、冷却操作完成。
当吸附罐二3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可转入吸附操作,同时吸附罐一2可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以此类推,两个吸附罐交替进行吸附、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周而复始连续运行。
储存在溶剂收集罐11中的液体通过溶剂输送泵12外运。
实施例2
参考图2,两吸一脱工艺,共有三个吸附罐,正常运行时,两个吸附罐串联吸附(串联方式如图所示),另一个吸附罐在脱附、干燥冷却。
以吸附罐一2在一级吸附,吸附罐二3在二级吸附,吸附罐三4在脱附、干燥、冷却为例进行详细叙述说明。
有机废气进通过引风机1增压后输送至吸附罐一2入口处,此时吸附罐一2入口阀门2-2打开,吸附罐一2出口阀2-5打开,阀门2-1、阀门2-3、阀门2-4、阀门2-6、阀门2-7、阀门2-8、阀门2-9均关闭,吸附罐二3入口阀门3-1打开,吸附罐二3出口阀3-4打开,阀门3-2、阀门3-3、阀门3-5、阀门3-6、阀门3-7、阀门3-8、阀门3-9均关闭,有机废气依次进入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穿过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内部的吸附剂层后,有机物被吸附剂捕捉吸附而去除,净化后的气体从吸附罐二3排出,进入排气筒达标排放。
在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进行吸附操作的同时,对吸附罐三4进行脱附操作,水蒸汽经阀门5-1减压至0.1MPa以下后进入蒸汽缓冲罐5,此时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往蒸汽缓冲罐中喷入一定量的纯水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通过调节阀门5-3的开度来调节喷入的纯水流量,从而控制水蒸汽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的蒸汽被输送至吸附罐三4蒸汽入口,此时吸附罐三4蒸汽进口阀门4-7、阀门4-9打开,阀门4-1、阀门4-2、阀门4-3、阀门4-4、阀门4-5、阀门4-6、阀门4-8均关闭,蒸汽进入吸附罐三4内部,一部分水蒸汽直接在吸附罐三4中冷凝成水,汇集到吸附罐三4底部,通过吸附罐三4底部的冷凝水排净管排出,排净管道上不设置阀门,通过液封来实现吸附罐三4排净管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中降温冷却后被排入溶剂收集罐11;在水蒸汽的持续吹扫下,有机物从吸附剂内部脱附出来,脱附出来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从吸附罐三4出来进入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从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排出,液态水和有机物的混合溶液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11中,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不设置阀门,通过设置液封来实现一级冷凝器6、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
吸附罐三4脱附完成后转入干燥冷却操作,首先采用闭式干燥冷却,此时吸附罐三4阀门4-1、阀门4-2、阀门4-4、阀门4-5、阀门4-7、阀门4-8、阀门4-9均关闭,阀门4-3、阀门4-6打开,启动干燥冷却风机9,同时关闭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门9-1,空气经干燥冷却风机9增压后进入吸附罐三4,将吸附罐三4吸附剂中的热量及水汽吹扫出来,同时会带出吸附罐三4内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的气体进入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中,气相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水通过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的排净管道排入溶剂收集罐11中,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排净管道的密封;冷却除水后的气体回到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重新被吹入吸附罐三4中对吸附剂进行再次干燥冷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干燥冷却后,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降低,干燥冷却风中的有机物也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将闭式冷却干燥转入开式冷却干燥:打开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9-1,打开阀门4-4,关闭阀门4-6,干燥冷却风机9直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对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吹扫出来含水汽的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入排气筒,由于吸附罐三4内气体中的有机物已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排放的气体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当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低于50℃时,干燥、冷却操作完成。
当吸附罐三4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可转入吸附操作,此时吸附罐二3转为一级吸附,吸附罐三4二级吸附,同时吸附罐一2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当吸附罐一2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吸附罐三4转为一级吸附,吸附罐一2二级吸附,吸附罐二3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以此类推,三个吸附罐交替进行一级吸附、二级吸附、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周而复始连续运行。
储存在溶剂收集罐11中的液体通过溶剂输送泵12外运。
实施例3
参考图3,两吸一脱工艺,共有三个吸附罐,正常运行时,两个吸附罐串联吸附(串联方式如图所示),另一个吸附罐在脱附、干燥冷却。
以吸附罐一2在一级吸附,吸附罐二3在二级吸附,吸附罐三4在脱附、干燥、冷却为例进行详细叙述说明。
有机废气进通过引风机1增压后输送至吸附罐一2入口处,此时吸附罐一2入口阀门2-2打开,阀门2-1、阀门2-3、阀门2-4、阀门2-6、阀门2-7、阀门2-8、阀门2-9均关闭,吸附罐二3入口阀门3-1打开,吸附罐二3出口阀3-4打开,阀门3-2、阀门3-3、阀门3-5、阀门3-6、阀门3-7、阀门3-8、阀门3-9均关闭,有机废气依次进入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穿过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内部的吸附剂层后,有机物被吸附剂捕捉吸附而去除,净化后的气体从吸附罐二3排出,进入排气筒达标排放。
在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进行吸附操作的同时,对吸附罐三4进行脱附操作,水蒸汽经阀门5-1减压至0.1MPa以下后进入蒸汽缓冲罐5,此时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往蒸汽缓冲罐中喷入一定量的纯水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通过调节阀门5-3的开度来调节喷入的纯水流量,从而控制水蒸汽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的蒸汽被输送至吸附罐三4蒸汽入口,此时吸附罐三4蒸汽进口阀门4-7、阀门4-9打开,阀门4-1、阀门4-2、阀门4-3、阀门4-4、阀门4-5、阀门4-6、阀门4-8均关闭,蒸汽进入吸附罐三4内部,一部分水蒸汽直接在吸附罐三4中冷凝成水,汇集到吸附罐三4底部,通过吸附罐三4底部的冷凝水排净管排出,排净管道上不设置阀门,通过液封来实现吸附罐三4排净管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中降温冷却后被排入溶剂收集罐11;在水蒸汽的持续吹扫下,有机物从吸附剂内部脱附出来,脱附出来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从吸附罐三4出来进入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从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排出,液态水和有机物的混合溶液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11中,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不设置阀门,通过设置液封来实现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
吸附罐三4脱附完成后转入干燥冷却操作,首先采用闭式干燥冷却,此时吸附罐三4阀门4-1、阀门4-2、阀门4-4、阀门4-5、阀门4-7、阀门4-8、阀门4-9均关闭,阀门4-3、阀门4-6打开,启动干燥冷却风机9,同时关闭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门9-1,空气经干燥冷却风机9增压后进入吸附罐三4,将吸附罐三4吸附剂中的热量及水汽吹扫出来,同时会带出吸附罐三4内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的气体进入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中,气相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水通过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的排净管道排入溶剂收集罐11中,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排净管道的密封;冷却除水后的气体回到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重新被吹入吸附罐三4中对吸附剂进行再次干燥冷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干燥冷却后,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降低,干燥冷却风中的有机物也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将闭式冷却干燥转入开式冷却干燥:打开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9-1,打开阀门4-4,关闭阀门4-6,干燥冷却风机9直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对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吹扫出来含水汽的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入排气筒,由于吸附罐三4内气体中的有机物已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排放的气体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当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低于50℃时,干燥、冷却操作完成。
当吸附罐三4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可转入吸附操作,此时吸附罐二3转为一级吸附,吸附罐三4二级吸附,同时吸附罐一2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当吸附罐一2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吸附罐三4转为一级吸附,吸附罐一2二级吸附,吸附罐二3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以此类推,三个吸附罐交替进行一级吸附、二级吸附、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周而复始连续运行。
储存在溶剂收集罐11中的液体通过溶剂输送泵12外运。
实施例4
参考图4,两吸一脱工艺,共有三个吸附罐,正常运行时,两个吸附罐并联吸附,另一个吸附罐在脱附、干燥冷却。
以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在并联吸附,吸附罐三4在脱附、干燥、冷却为例进行详细叙述说明。
有机废气进通过引风机1增压后输送至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入口处,此时吸附罐一2入口阀门2-1打开,吸附罐一2出口阀2-3打开,阀门2-2、阀门2-4、阀门2-5、阀门2-6、阀门2-7均关闭,吸附罐二3入口阀门3-1打开,吸附罐二3出口阀3-3打开,阀门3-2、阀门3-4、阀门3-5、阀门3-6、阀门3-7均关闭,有机废气同时进入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穿过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内部的吸附剂层后,有机物被吸附剂捕捉吸附而去除,净化后的气体从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排出,进入排气筒达标排放。
在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进行吸附操作的同时,对吸附罐三4进行脱附操作,水蒸汽经阀门5-1减压至0.1MPa以下后进入蒸汽缓冲罐5,此时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往蒸汽缓冲罐中喷入一定量的纯水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通过调节阀门5-3的开度来调节喷入的纯水流量,从而控制水蒸汽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的蒸汽被输送至吸附罐二3蒸汽入口,此时吸附罐三4蒸汽进口阀门4-5、阀门4-7打开,阀门4-1、阀门4-2、阀门4-3、阀门4-4、阀门4-6均关闭,蒸汽进入吸附罐三4内部,一部分水蒸汽直接在吸附罐三4中冷凝成水,汇集到吸附罐三4底部,通过吸附罐三4底部的冷凝水排净管排出,排净管道上不设置阀门,通过液封来实现吸附罐三4排净管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中降温冷却后被排入溶剂收集罐11;在水蒸汽的持续吹扫下,有机物从吸附剂内部脱附出来,脱附出来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从吸附罐三4出来进入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含水蒸汽的有机物蒸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从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排出,液态水和有机物的混合溶液被收集到溶剂收集罐11中,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不设置阀门,通过设置液封来实现一级冷凝器6、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排放管道的密封,液封高度≥500mm。
吸附罐三4脱附完成后转入干燥冷却操作,首先采用闭式干燥冷却,此时吸附罐三4阀门4-1、阀门4-3、阀门4-5、阀门4-6、阀门4-7均关闭,阀门4-2、阀门4-4打开,启动干燥冷却风机9,同时关闭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门9-1,空气经干燥冷却风机9增压后进入吸附罐三4,将吸附罐三4吸附剂中的热量及水汽吹扫出来,同时会带出吸附罐三4内的有机废气,吹扫出来的气体进入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中,气相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水通过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的排净管道排入溶剂收集罐11中,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来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排净管道的密封;冷却除水后的气体回到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重新被吹入吸附罐三4中对吸附剂进行再次干燥冷却,经过一段时间的循环干燥冷却后,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降低,干燥冷却风中的有机物也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将闭式冷却干燥转入开式冷却干燥;打开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9-1,打开阀门4-3,关闭阀门4-4,干燥冷却风机9直接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对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吹扫出来含水汽的高温气体被直接排入排气筒,由于吸附罐三4内气体中的有机物已被吸附剂重新吸附,此时排放的气体满足环保排放要求,当吸附罐三4内的吸附剂温度低于50℃时,干燥、冷却操作完成。
当吸附罐三4完成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后可转入吸附操作,此时吸附罐二3和吸附罐三4并联吸附,吸附罐一2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当吸附罐一2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完成后,吸附罐二3转入脱附、干燥冷却操作,此时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三4并联吸附,以此类推,三个吸附罐交替进行并联吸附、脱附、干燥冷却操作,周而复始连续运行。
储存在溶剂收集罐11中的液体通过溶剂输送泵12外运。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专利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专利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引风机(1),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吸附罐三(4),蒸汽缓冲罐(5),一级冷凝器(6),二级冷凝器(7),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干燥冷却风机(9),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溶剂收集罐(11),溶剂输送泵(12),其特征在于,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串联吸附,同时吸附罐三(4)在脱附干燥冷却;或吸附罐一(2)和吸附罐二(3)并联吸附,同时吸附罐三(4)在脱附干燥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吸附罐三(4)中的吸附剂为柱状颗粒活性炭、大孔树脂、活性炭纤维;所述的吸附罐一(2)、吸附罐二(3)、吸附罐三(4)为卧式双椭圆封头,或为立式双椭圆封头,或为立式平顶锥底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凝结水冷却器(8)为螺旋板式换热器或石墨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内工作压力较低,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出口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实现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冷凝液出口管道的密封;所述的一级冷凝器(6)和二级冷凝器(7)型式为立式或卧式管壳式换热器,或是立式或卧式石墨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为管翅片式换热器或石墨换热器;所述的干燥冷却风机(9)入口阀门为自动阀或止回阀;排净管道不设置阀门,设置一段液封管,液封高度至少500mm,通过液封来实现干燥冷却风换热器(10)排净管道的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收集罐(11)与溶剂输送泵(12)连接;所述的溶剂收集罐(11)顶部放空管路连接至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有机废气进口总管处,避免直接放空。
CN202320093693.8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84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693.8U CN219848837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693.8U CN219848837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8837U true CN21984883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3693.8U Active CN219848837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8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8875U (zh) 含高浓度低级芳香烃废气的低温凝结-吸附回收装置
CN104958993A (zh) 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和水蒸气间接加热真空脱附再生工艺及其装置
CN108246062B (zh) 一种铀浓缩工厂尾气hf处理工艺
CN108380001B (zh) 一种储罐区保护氮气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1537130U (zh) 一种具有干燥气体回流模块的吸附脱附装置及系统
CN101637686A (zh) 一种采用二次吸附有机废气回收方法
CN210171129U (zh) 一种常温冷凝辅助提纯的VOCs处理系统
CN209900994U (zh) 一种原油油气回收处理系统
CN114392632A (zh) 一种氮气保护的脱脂工艺有机废气冷凝回收处理方法
CN116351195A (zh) 一种吸附和热氮气循环脱附冷凝回收工艺
CN213556279U (zh) 一种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氨法捕集及低温液化系统
CN219848837U (zh)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装置
CN210729078U (zh) 用于处理含VOCs的废活性炭的水蒸气集中脱附系统
CN112221327A (zh) 一种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氨法捕集及低温液化系统及方法
CN116550086A (zh) 一种吸附和水蒸汽脱附冷凝回收工艺及装置
CN115006963A (zh) 一种医药行业废气深冷溶剂回收系统及工艺
CN113908663A (zh) 加压多级“吸收、冷凝、吸附”模块组合式有机废气回收方法
CN210874699U (zh) 一种含三罐两级吸附的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CN211070117U (zh) 一种利用热氮气使吸附剂再生并回收有机化合物的装置
CN212348748U (zh) 一种吸附剂的脱附再生活化系统
CN210303026U (zh) 罐区及装车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
CN110075658B (zh) 一种常温冷凝辅助提纯的VOCs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0303039U (zh) 丙烯腈吸收塔尾气中有机物的回收装置
CN111036040A (zh) 一种集冷凝-吸附的VOCs循环回收系统及回收工艺
CN216171182U (zh) 一种voc气体吸附器回收深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