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2567U -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2567U
CN219842567U CN202320331605.3U CN202320331605U CN219842567U CN 219842567 U CN219842567 U CN 219842567U CN 202320331605 U CN202320331605 U CN 202320331605U CN 219842567 U CN219842567 U CN 219842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detection device
circuit
photodiodes
wear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16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树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16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2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2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2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多路复用器、开关电容电路、跨阻放大器和第一切换开关电路。所述多路复用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和所述跨阻放大器。所述佩戴检测装置可以将光电二极管作为电容检测的电极,可以结合光学检测和电容检测的优点,增加佩戴检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中普遍需要有佩戴检测功能,用于检测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从而决定穿戴设备是否要进入特定模式。现有的佩戴检测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电极阻抗检测、电容检测和光学检测。
电极阻抗检测通过在一端电极注入电流(直流或者交流),而在另外一端电极检测输出信号的方式进行佩戴检测,该方案对于机器的安装成本要求较高。电容检测利用设备内部安装的电极,靠近人体时电容的变化进行佩戴检测,缺点是需要安装额外电极。光学检测通过感应环境光强的遮挡情况获取佩戴信息进行佩戴检测,但如果环境背景光比较弱,则需要主动发光,功耗较高。
光学检测和电容检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中都只采用了光学检测或电容检测中的一种来实现佩戴检测功能。
因此,如何结合光学检测和电容检测的优点,增加佩戴检测的准确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佩戴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多路复用器、开关电容电路、跨阻放大器和第一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多路复用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和所述跨阻放大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被待检测物体反射后到达所述光电二极管,其中,所述光发射器是红外LED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光发射器和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间隔排列成圆环形状,且所述多个光发射器或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以所述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值,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中与所述待检测物体之间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信号输出到所述跨阻放大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均闭合时,且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都断开时,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实现电容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均闭合时,且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都断开时,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实现光学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相同面积的参考电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三输出端,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参考电极;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七开关和第八开关;
所述第七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七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或接地;
所述第八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八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或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都断开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用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七开关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且所述第八开关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值;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八开关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七开关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参考电极的电容值。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佩戴检测装置,且所述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佩戴检测装置,将光电二极管作为电容检测的电极,实现光电融合,可以简化客户的整机设计复杂度,增加佩戴检测和活体检测的准确度,同时也能降低系统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提高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光学佩戴检测和电容佩戴检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佩戴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佩戴检测装置的光电二极管和光发射器的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光电二极管作电容检测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一种光电二极管模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佩戴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另外,“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图1展示了一种光学佩戴检测和电容佩戴检测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1(a)所示,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可以实现PPG(PhotoPlethysmoGrathy,光电容积脉搏波)检测功能和佩戴检测功能。
当进行PPG检测时,光电二极管PD可以将接收到的经人体透射或反射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跨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Amplifier,TIA)、低通滤波器(LowPassFilter,LPF)和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处理后,得到PPG信号,通过PPG信号就可以获取被测对象的血压、血氧、脑氧、肌氧、血糖和心率等生理参数信息。
在进行佩戴检测时,光电二极管PD可以通过感应环境光强的遮挡情况获取佩戴信息,来进行佩戴状态的检测。但如果环境背景光比较弱,就需要LED驱动电路LEDDRV来驱动LED主动发光,功耗较高。
又如图1(b)所示,电路中单独设置有电容检测电极101,可以实现佩戴检测功能。
当进行佩戴检测时,可以通过电容电压转换器C2V、低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ADC检测电容检测电极101耦合的电容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容的电压变化来进行佩戴检测。但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电极,且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大,也会增加整机的设计复杂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佩戴检测装置200,请参见图2,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多路复用器MUX、开关电容电路SC、跨阻放大器TIA和第一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多路复用器MUX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和所述跨阻放大器TI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可以将光电二极管作为电容检测的电极。这样就可以结合光学检测和电容检测的优点,增加佩戴检测的准确度。
此外,在进行佩戴检测时,由于目标对象自主或非自主运动,会导致采集到的信号里有运动伪影干扰。其中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变化值里包括有运动伪影信息,而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学信号包括有运动伪影信息和PPG信号。将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变化值和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学信号做信号上的相关性处理,可选的,例如去协方差处理,即可消除采集到的信号里的运动伪影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变化提取出精确的运动伪影误差,消除运动伪影(尤其是同频干扰)造成的心率、血氧等测量的误差。
请参见图3的一种佩戴检测装置200的光电二极管和光发射器的布局示意图,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可以包括PD1、PD2、PD3和PD4。
可选的,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多个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被待检测物体反射后到达所述光电二极管,其中,所述光发射器是红外LED灯。
请一并参见图3,所述光发射器可以包括LED1、LED2、LED3、LED4和LED5。
可选的,所述多个光发射器和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间隔排列成圆环形状,且所述多个光发射器或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以所述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如图3所示,光电二极管PD1~PD4和光发射器LED1~LED4间隔排列成圆环形状,光发射器LED5在所述圆环的圆心,而所述光发射器LED1~LED4以所述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也以所述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值得说明的是,图3中展示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光电二极管和光发射器的布局示意图,其他包括多个光发射器和多个光电二极管,且具有类似中心对称结构的光电二极管和光发射器的布局示意图也是可选择的实施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开关S11、第二开关S12、第三开关S13、第四开关S14、第五开关S15和第六开关S16。
可选的,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第一开关S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S12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S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S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
所述第三开关S13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S14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S1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S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TIA的输入端;
所述第五开关S15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S16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出端,所述第五开关S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S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TIA的输入端。
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入端。另外,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的阳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的阴极。
当所述多路复用器MUX选择光电二极管PD1时,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光电二极管PD1的阳极和阴极。基于同样的工作原理,当所述多路复用器MUX选择光电二极管PD2或PD3或PD4时,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也可以连接到光电二极管PD2或PD3或PD4的阳极和阴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装置可以用于实现电容检测,当所述第一开关S11、所述第二开关S12、所述第五开关S15和所述第六开关S16均闭合时,且所述第三开关S13和所述第四开关S14都断开时,可以将光电二极管作为电极,进行初级的电容值变化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装置还可以用于实现光学检测,当出现较大的电容值波动时,可以将所述第三开关S13和所述第四开关S14均闭合,且所述第一开关S11、所述第二开关S12、所述第五开关S15和所述第六开关S16都断开,然后开启光发射器,进行光学佩戴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让光电二极管既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感知光信号,又可以检测电容值,在结合电容检测和光学检测各自的优势的同时,又不需要额外的电极,不会占用整体结构的空间,因此无须增加客户主板的设计复杂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可以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值,所述多路复用器MUX可以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中与所述待检测物体之间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信号输出到所述跨阻放大器TIA。
请一并参见图4的一种用光电二极管作电容检测的电路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光电二极管PD的阴阳电极短路,作为一个电容的电极连接到开关电容电路SC,然后进行电容值检测,从而消除光电流引起的电荷变化,避免电荷变化干扰电容检测结果。
如图4所示,还给出了一种开关电容电路SC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包括电容201、开关202、开关203、开关204和开关205。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不会限定开关电容电路SC的具体实现细节,其他能够实现电容值检测的开关电容电路SC也是可选择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多路复用器MUX在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之间切换选择,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可以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值,所述多路复用器MUX还可以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中与所述待检测物体之间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信号输出到所述跨阻放大器TIA,同时开启与所述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相关联度最高的LED灯组,达到最佳光学信号采样的目的。其中光电二极管和LED灯组的相关联度,需要根据具体的光学布局设计来确定。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状态下,分别测量出不同光电二极管的佩戴接触良好情况(接触亲密性),然后识别出接触亲密性最高的光电二极管,即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从而实现最佳光学信号采样。同时因为只需要接触亲密性最高的光电二极管和相关联度最高的LED灯组工作,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功耗。
此外,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4,当用光电二极管作电容检测时,光电二极管的电极本身和电路之间会有一个基础电容量,记作base,而base会受到实际的电路设计走线长短和叠层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温度等信息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本申请又提出消除温度变化对电容检测的干扰的实施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见图6的另一种佩戴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包括光电二极管PD1、光电二极管PD2、光电二极管PD3和光电二极管PD4,并示意性地给出一个光发射器LED,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多个光发射器。
其中所述光电二极管PD1包括阳极311、阴极312和参考电极313,所述光电二极管PD2包括阳极321、阴极322和参考电极323,所述光电二极管PD3包括阳极331、阴极332和参考电极333,所述光电二极管PD4包括阳极341、阴极342和参考电极343。
请一并参见图5的一种光电二极管模型图,可以看到所述光电二极管PD的阴极是填满的,图6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都采用类似的光电二极管模型结构。
又以图6中的所述光电二极管PD1为例,可选的,所述光电二极管PD1的阴极312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正面,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相同面积的参考电极313。类似的,所述光电二极管PD2、所述光电二极管PD3和所述光电二极管PD4都分别有和自身阴极相对应的相同面积的参考电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S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S1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通过增加所述参考电极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可以消除温度变化对电容检测的干扰,从而提高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对用户佩戴状态的判断准确度。
值得说明的是,图6中的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是在图2的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上增加了所述参考电极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从而实现消除温度变化对电容检测的干扰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请参见图6,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三输出端,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参考电极;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七开关S21和第八开关S22;
所述第七开关S21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S11和所述第二开关S12,所述第七开关S21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或接地;
所述第八开关S22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八开关S2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或接地。
在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入端。另外,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的阳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的阴极,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PD1~PD4的参考电极。
可选的,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一种电路结构可以参考图6,所述多路复用器MUX包括12个内部开关S401~S412。当所述多路复用器MUX选择光电二极管PD1时,内部开关S401~S403闭合,且其他内部开关断开,此时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光电二极管PD1的阳极、阴极和参考电极。基于同样的工作原理,当所述多路复用器MUX选择光电二极管PD2或PD3或PD4时,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输出端也可以连接到光电二极管PD2或PD3或PD4的阳极、阴极和参考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所示是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的一种可选的电路结构,其他能实现所述多路复用器MUX相同功能的电路结构,也是可选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开关S11、所述第二开关S12、所述第五开关S15和所述第六开关S16闭合时,且所述第三开关S13和所述第四开关S14都断开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七开关S21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且所述第八开关S22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用于检测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值Sig;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八开关S22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七开关S21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用于检测参考电极的电容值Ref。
在本实施例中,地是动态变化的,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地在参考电极层,基于此,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能够感应人体佩戴设备时由于人体皮肤触碰和温度升高引起的电容变化值。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状态时,地在所述光电二极管电极层,所述开关电容电路SC仅能够感应用户佩戴时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电容变化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二极管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同时受到温度影响,但所述参考电极不会直接接触到人体皮肤,因此当用户佩戴具有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的可穿戴设备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分别监测所述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值Sig与所述参考电极的电容值Ref,从而消除温度变化对电容检测的干扰,准确判断用户的佩戴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佩戴检测装置200,且所述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智能臂带、蓝牙耳机、有线耳机、心率贴、心率带等具有佩戴检测功能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提高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性,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多路复用器、开关电容电路、跨阻放大器和第一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多路复用器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分别连接到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和所述跨阻放大器;
所述佩戴检测装置还包括多个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光信号被待检测物体反射后到达所述光电二极管,其中,所述光发射器是红外LED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发射器和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间隔排列成圆环形状,且所述多个光发射器或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以所述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值,所述多路复用器用于将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中与所述待检测物体之间电容值最大的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信号输出到所述跨阻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均闭合时,且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都断开时,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实现电容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均闭合时,且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都断开时,所述佩戴检测装置用于实现光学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的正面,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或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相同面积的参考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路复用器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三输出端,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的参考电极;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包括第七开关和第八开关;
所述第七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七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或接地;
所述第八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多路复用器的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第八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或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都断开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电路用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七开关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且所述第八开关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光电二极管电极的电容值;
在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八开关连接到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的输入端,且所述第七开关接地,此时所述开关电容电路用于检测参考电极的电容值。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装置,且所述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CN202320331605.3U 2023-02-20 2023-02-20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9842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605.3U CN21984256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605.3U CN21984256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2567U true CN219842567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1605.3U Active CN219842567U (zh) 2023-02-20 2023-02-20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2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5456B (zh) 人体可穿戴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KR101307212B1 (ko) 생체 센서 장치
EP3811854B1 (en) Wearing detection method, chip and device
CN210784331U (zh) 一种可穿戴ecg设备
US20150157219A1 (en) Bioimpedance sensor array for heart rate detection
US11857342B2 (en) Health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ring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and making of same
KR20150068333A (ko) 심박수 검출을 위한 바이오 임피던스 센서 어레이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CN212118134U (zh) 穿戴设备
CN112568882A (zh) 一种基于柔性贴片的体表生理生化多参数监测装置
CN211749586U (zh) 心电监测手表及切换系统
CN207370703U (zh) 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US20230019660A1 (en) Health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Patch with Display and Making of Same
CN106344041A (zh) 一种血氧仪及血氧监测方法
CN217566091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9842567U (zh) 佩戴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KR20220082291A (ko) 복수의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CN218684365U (zh) 一种生理特征测量的可穿戴设备
CN212346513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0277142U (zh) 一体化ppg和ecg信号检测传感器结构
JP2017209413A (ja) 制御装置、検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218500702U (zh)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屏下血压测量系统
US11980467B2 (en) Health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patch with display and making of same
EP3449826A1 (en) Biological feature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WO2022099702A1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ppg信号的检测方法
CN215305855U (zh) 一种心率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