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478U -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478U
CN219840478U CN202321091150.9U CN202321091150U CN219840478U CN 219840478 U CN219840478 U CN 219840478U CN 202321091150 U CN202321091150 U CN 202321091150U CN 219840478 U CN219840478 U CN 219840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bed
fixing
wall
existing lin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11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谦
贾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11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涉及公路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墙体、防护网和加固件;墙体用于设立在既有路基的远离公路的一侧,墙体的顶部具有安装部;防护网设立在安装部上,防护网设立在安装部上,防护网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插设在安装部中,防护网的两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固定件的底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加固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板上。墙体可以防止有驾驶失误的车辆或山顶落石越过路基落入在建工程中,墙体上方的防护网能够对既有路基上高度较高的垃圾、小型落石等进行拦截,进而提升新建工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背景技术
安全设施是为了保证高等级公路安全运营而设置,公路上的防撞护栏及路侧的间断式混凝土护墙为高等级公路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修建公路、铁路等下穿或者临近既有线路时,既有线路车辆发生事故或车上抛物掉落到新建公路或铁路上时,会对新建工程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既有路基周围设置栅栏,但栅栏难以抵挡车辆撞击,更无法拦截山体上滑落的危岩落石,而混凝土挡墙的高度较低,无法对公路上所抛出的高度较高的垃圾以及小型落石进行拦截,导致新建工程的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路基周围设置的栅栏和混凝土挡墙无法对公路上所抛出的高度较高的垃圾以及小型落石进行拦截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包括:墙体、防护网和加固件;所述墙体用于设立在既有路基的远离公路的一侧,所述墙体的顶部具有安装部;所述防护网设立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防护网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部插接,所述防护网的两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加固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和所述固定件有多个,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连接组件;多个所述防护网沿所述墙体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网上的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防护网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锁紧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分别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件的所述连接孔中,且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穿透所述连接孔;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且所述锁紧件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接孔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锁紧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组件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多个所述连接组件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墙体的一侧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连接索和锚杆;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索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环上,另一端与所述锚杆相连接;所述锚杆用于插设在地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锚杆的顶部设置有防陷板;所述防陷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锚杆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和所述安装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有多个;多个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沿公路的延伸方向相邻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包括:墙体、防护网和加固件;墙体用于设立在既有路基的远离公路的一侧,墙体的顶部具有安装部;防护网设立在安装部上,防护网设立在安装部上,防护网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插设在安装部中,防护网的两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固定件的底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加固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安装板上。
具体地,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墙体的设立在既有路基的远离公路的一侧,墙体的一侧为既有路基和公路,另一侧为在建工程如在建的公路、铁路,墙体可以防止有驾驶失误的车辆或山顶落石越过路基落入在建工程中,墙体上方的防护网能够对既有路基上高度较高的垃圾、小型落石等进行拦截,防护网通过底部的安装板架设在安装部上,并由两侧的固定件将防护网的两端固定,且加固件能够对安装板以及安装板和防护网连接处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加固,提升防护网、安装板和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提升防护网的强度,使防护网不会轻易变形、损毁,实现对车辆和落石等进行有效拦截的同时,还能够对小型杂物进行拦截,进而提升新建工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的辅助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的连接组件的装配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标:
100-墙体;
110-安装部;
200-防护网;
210-安装板;
220-固定件;221-连接孔;222-连接环;
300-加固件;
400-连接组件;
410-连接件;
420-锁紧件;
500-辅助支撑组件;
510-连接索;
520-锚杆;521-防陷板;
600-既有路基;
700-山体;
800-在建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包括墙体100、防护网200和加固件300;墙体100用于设立在既有路基600的远离公路的一侧,墙体100的顶部具有安装部110;防护网200设立在安装部110上,防护网20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210,安装板210与安装部110插接,防护网200的两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220,固定件220的底端设置在安装板210上;加固件300可拆卸设置在安装板210上。
本实施例中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设置在山体700上,山体700的一侧为在建的隧道,山体700的顶峰和在建的隧道之间具有既有路基600和公路,公路设置在既有路基600和顶峰之间,墙体100的设立在既有路基600的远离公路的一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墙体100具体为混凝土墙体100,可以防止有驾驶失误的车辆或山顶落石越过路基落入在建工程800中,并且,混凝土墙体100上方的防护网200能够对既有路基600上高度较高的垃圾、小型落石等进行拦截。防护网200通过底部的安装板210架设在安装部110上,由两侧的固定件220将防护网200的两端固定,此外,加固件300能够对安装板210以及安装板210和防护网200连接处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加固,提升防护网200、安装板210和墙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提升防护网200的强度,使防护网200不会轻易变形、损毁,实现对车辆和落石等进行有效拦截的同时,还能够对小型杂物进行拦截,进而提升新建工程的安全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墙体100的顶部的安装部110为安装槽,安装板210的底部插设在安装槽中,安装板210的侧壁与安装槽的槽壁相抵接以使安装板210稳固的设立在安装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200和固定件220有多个,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连接组件400;多个防护网200沿墙体100的延伸方向分布,连接组件40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防护网200上的固定件220可拆卸的连接。
在公路的需防护的距离较长时,墙体100可通过一次性建造成型,具体可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沿公路的延伸方向建造成一段长度较长的墙体100,相较于多段墙体100的结构,一体化结构的墙体100结构更加坚固,在有部分墙体100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可传导至一体化墙体100的所有墙体100上,从而将外力分散。单一防护网200的长度较短,在墙体100的长度较长时,需多个防护网200沿墙体100的延伸方向分布,从而对整个墙体100的上方均进行遮挡,形成和墙体100长度相同的防护网200面。每个防护网200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220,为使所有防护网200能够连接成一体,在有单一或少部分防护网200受力时能够将力传导至其他防护网200上进行分散,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组件400将相邻的两个防护网200的相近的固定件220进行连接,使所有的防护网200能够连接成一体,共同受力,进而提升防护网200的强度。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20上设置有连接孔221,连接孔221的轴线与防护网200呈夹角设置;连接组件400包括连接件410和锁紧件420;连接件410具有固定部和连接部;固定部有两个,两个固定部平行设置在连接部上并分别插设在两个相邻的固定件220的连接孔221中,且连接部的端部穿透连接孔221;锁紧件420设置在连接部的端部且锁紧件4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连接孔221的横截面面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固定件220上的连接孔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防护网200的网面,连接孔221沿垂直于防护网200的方向穿透固定件220,锁紧件420的固定部从连接孔221的一端插入连接孔221,固定部的端部从连接孔221的另一端穿出连接孔221,连接部位于连接孔221的一端并将该侧的两个固定部的端部连接至一体,固定部的远离连接部的一端通过锁紧件420锁紧在固定件220上。并且,由于锁紧件4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连接孔221的横截面面积,锁紧件420无法进入连接孔221中,从而使固定部的端部固定在连接孔221外,连接件410的两个固定部均通过此结构与固定件220连接,并通过连接部将两个固定件220连接。
其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10为U型连接件410,U型连接件410的两个互相平行的部分为固定部,与两个固定部分别连接的部分为连接部,并且,U型连接件410为本领域中常用的连接件410,易于采购,且使用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420和固定件220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连接部穿过通孔和连接孔221与锁紧件420相连接。
垫片设置在锁紧件420和固定件220之间,避免锁紧件420和固定件220直接接触,并能够增大固定件220的受力面积,避免锁紧件420直接与固定件220接触。在锁紧过程中,锁紧件420和固定件220之间的受力面积小,导致固定件220的与锁紧件420相接触的面受力过大,发生损伤固定件220的现象,使固定件220表面损坏、开裂。
其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垫片为双孔垫片,即一个垫片上设置有两个用于穿出连接件410的圆孔,相邻的两个固定件220上的由同一个连接件410连接的连接孔221为一组连接孔221,一组连接孔221共同使用同一个垫片即可,并且,双孔垫片能够进一步加强连接件410对两个固定件220的连接强度,使两个固定件220的连接结构更为坚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21和连接组件400均设有多个;多个连接孔22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固定件220上;多个连接组件400与多个连接孔221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20为形状为长方体的固定桩,固定桩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连接孔221和连接组件400的数量越多,则两个固定件220之间的连接强度越大,连接结构越坚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固定桩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三个连接孔221,相应的,连接组件400和垫片的数量也为三个,三个连接组件400、三个垫片和三个连接孔221一一对应,以保证相邻的两个固定桩之间的连接强度。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两个固定桩上的连接孔221的位置相对,垫片呈水平的状态设置在锁紧件420和固定桩之间,连接件410在穿透连接孔221后再次穿过垫片,随后由锁紧件420固定锁紧后形成对两个相邻的固定件22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500;辅助支撑组件500的一端与固定件220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墙体100的一侧的地面上。
支撑组件将固定件220和地面进行连接,从而加强固定件220和防护网200的强度,避免固定件220和防护网200因受力而变形、损毁。具体地,辅助支撑组件500可选用刚性连接件410对固定件220和地面进行连接,也可通过柔性连接件410进行连接,在采用柔性连接件410时,需拉伸柔性连接件410使柔性连接件410在连接二者时为绷紧状态,以使固定件220和防护网200所受的力能够通过柔性连接件410传导至地面。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支撑组件500包括连接索510和锚杆520;固定件220上设置有连接环222;连接索510的一端设置在连接环222上,另一端与锚杆520相连接;锚杆520用于插设在地面内。
连接索510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环222上,另一端通过锚杆520稳固连接地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索5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连接索510通过固定环套设在连接环222上以实现与连接环222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锚杆520的顶部设置有防陷板521;防陷板521的横截面积大于锚杆520的横截面积。
防陷板521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锚杆520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从而增加锚杆520的顶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锚杆520在插入地面时陷入地面中。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索510的与锚杆520的连接端为连接索510的末端,连接索510的末端也设置有固定环,且锚杆520与防陷板521为一体化结构,防陷板521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环的内环面积,防陷板521无法穿过内环,且锚杆520的直径小于固定环的内孔的直径,因此,在将连接索510固定在地面上时,可将锚杆520穿入末端的固定环中,固定环沿锚杆520的杆壁向上滑动至与防陷板521相抵接后停止,锚杆520便可插入地面从而实现将连接索510的末端固定在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件300和安装板210螺栓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300为加固板,加固板沿墙体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安装板210上,加固板的底面与墙体100的顶面相抵接,加固板的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光孔,安装板210上设置有与光孔的位置相对的副孔,螺栓穿入光孔和副孔后,使用螺母将螺栓两端锁紧、固定以实现加固板和安装板210的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加固板的水平方向的长度等于同一防护网200的两端的固定件220的间距。
并且,墙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即每一个防护网200对应两个加固板,防护网200的数量为加固板的数量的两倍,两个加固板从墙体100的两侧将安装板210夹紧,从而提升安装板21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有多个;多个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沿公路的延伸方向相邻设置。
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用于阻挡公路上的落石、汽车和高度较高的杂物,为便于生产,本实施例中的加固板、安装板210均为直板,未生产弯板,而本实施例中的公路的长度较长且具有弯道,弯道部分需多个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首尾相接以通过多直线结构替代弧线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有多个,多个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沿公路的延伸方向相邻设置并通过连接组件400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00)、防护网(200)和加固件(300);
所述墙体(100)用于设立在既有路基的远离公路的一侧,所述墙体(100)的顶部具有安装部(110);
所述防护网(200)设立在所述安装部(110)上,所述防护网(20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210),所述安装板(210)与所述安装部(110)插接,所述防护网(200)的两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220),所述固定件(220)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上;
所述加固件(300)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200)和所述固定件(220)有多个,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连接组件(400);
多个所述防护网(200)沿所述墙体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连接组件(40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网(200)上的所述固定件(220)可拆卸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20)上设置有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的轴线与所述防护网(200)呈夹角设置;
所述连接组件(400)包括连接件(410)和锁紧件(420);
所述连接件具有固定部和连接部;
所述固定部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分别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件(220)的所述连接孔(221)中,且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穿透所述连接孔(221);
所述锁紧件(42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且所述锁紧件(4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接孔(221)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20)和所述固定件(220)之间设置有垫片;
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221)与所述锁紧件(42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21)和所述连接组件(400)均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连接孔(22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20)上;
多个所述连接组件(400)与多个所述连接孔(221)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500);
所述辅助支撑组件(50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220)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墙体(100)的一侧的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组件(500)包括连接索(510)和锚杆(520);
所述固定件(220)上设置有连接环(222);
所述连接索(51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环(222)上,另一端与所述锚杆(520)相连接;
所述锚杆(520)用于插设在地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520)的顶部设置有防陷板(521);
所述防陷板(5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锚杆(520)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300)和所述安装板(210)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有多个;
多个所述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沿公路的延伸方向相邻设置。
CN202321091150.9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Active CN219840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1150.9U CN21984047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1150.9U CN21984047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478U true CN219840478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1150.9U Active CN21984047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343512B2 (en) Single anchor terminal
JP4936232B2 (ja) 雪崩・落石等防護体
KR102081865B1 (ko) 충격 흡수용 가변 지주부를 구비하는 터널형 낙석 방호시설
KR101978160B1 (ko) 도로변 배전용 전신주의 추돌 방지장치
CN108360560B (zh)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的装配式钢箱棚洞及施工方法
JP2018178480A (ja) 防護柵
JP5818213B2 (ja) 防護柵とその施工方法
CN219840478U (zh) 一种临近既有线路的路基防撞墙
WO2007071725A1 (en) Anti-vehicle barrier
US109616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signs to foundation members such as road barriers
CN100590268C (zh) 可用于公路或桥梁的护栏的防落物拉索及锚固系统
EP3918133A1 (en) Road restraint system with elements for anchorage of the pol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CN108797607B (zh) 一种双管斜撑支护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KR100872039B1 (ko) 충격흡수가드레일
JP3216357U (ja) 防護柵用支柱の補強構造
CN216193974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护桥墩
CN211340581U (zh) 一种道路防撞装置
CN112195758B (zh) 一种市政桥梁中部防护装置
KR101958768B1 (ko) 보강봉을 가지는 버팀보를 이용한 토류판 시공 구조물
CN210857057U (zh) 组合式波形护栏
CN115030095B (zh) 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抗冲击消能支挡结构
CN219710146U (zh) 一种箱状护栏
CN212835150U (zh) 不锈钢高强度公路护栏
KR102325032B1 (ko) 가드레일 지주 보강재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6108576U (zh) 一种应用于降水井上的平台搭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