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7700U -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7700U
CN219837700U CN202320922630.9U CN202320922630U CN219837700U CN 219837700 U CN219837700 U CN 219837700U CN 202320922630 U CN202320922630 U CN 202320922630U CN 219837700 U CN219837700 U CN 219837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wheel arch
door
plat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26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传亚
请求不公布姓名
郭福吉
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26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7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7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7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用于在装配汽车的轮眉时将工装安装在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之间且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相连,包括工装主体和具有磁性的吸附件,工装主体包括第一定位板和与第一定位板相连的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用于通过吸附件与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定位板形成有塞块,塞块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和车门外护板配合后在第一方向上的装配间隙;第二定位板形成有支撑台,支撑台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和车门外护板配合后在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装配面差。所述工装结构简单,装卸容易,能够快速实现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可靠定位及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顾客对整车的品质要求、外观的感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均由人工装配卡接、固定,但由于汽车的车身焊接装配定位公差以及车门外护板与轮眉之间装配公差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当装配后发现不合格时还会造成返工甚至汽车零部件的报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保证汽车零部件安装在固定位置的装配精度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结构简单,装卸容易,能够快速实现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可靠定位及装配,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作业效率和质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用于在装配汽车的轮眉时将工装安装在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之间且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相连,包括工装主体和具有磁性的吸附件,所述工装主体包括第一定位板和与第一定位板相连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用于通过所述吸附件与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形成有塞块,所述塞块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和车门外护板配合后在第一方向上的装配间隙;所述第二定位板形成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和车门外护板配合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装配面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用于贴合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的贴合部和从所述贴合部的中部凸出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和车门外护板配合后在预设的第三方向上的装配面差,所述塞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中部且长度方向相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贴合部上设有用于贴合汽车的翼子板及车门的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为带有弧度的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贴合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吸附件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孔口与所述吸附件的端部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板包括用于与汽车的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进行配合的卡接部和用于与所述卡接部及所述第一定位板相连的连接板,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部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用于紧固汽车的轮眉的紧固槽,所述紧固槽贯穿所述支撑台。
作为优选,所述工装主体的截面呈L型,且与汽车的轮眉的侧面所预设的结构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塞块上设有用于贴合汽车的轮眉及车门外护板的侧面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为平面。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作为优选,所述塞块的厚度为2mm~4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卸容易,能够快速实现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可靠定位及装配,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作业效率和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与汽车的轮眉、车门外护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装配工装中的工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翼子板;2、车门;3、轮眉;4、车门外护板;5、工装;6、车身侧裙;7、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
51、工装主体;52、吸附件;
511、第一定位板;501、贴合部;502、第一限位板;503、塞块;504、第一贴合面;505、第二贴合面;506、沉头孔;
512、第二定位板;513、卡接部;514、连接板;515、支撑台;516、紧固槽;51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下文中的X方向、Y方向、Z方向为汽车水平放置时常规理解的方位,即汽车的车长方向为X方向,车宽方向为Y方向,车高方向为Z方向,且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彼此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用于在装配汽车的轮眉3时将工装5安装在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之间且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相连,保证汽车的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装配精度符合DTS(尺寸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中,工装5与汽车的翼子板1、车门2及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可拆卸地连接,工装5与汽车的轮眉3及车门外护板4的配合处的上方分别为汽车的翼子板1、车门2,配合处的下方为汽车的车身侧裙6,配合处的内侧为汽车的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工装5包括工装主体51和吸附件52,从整体上看,工装5的截面呈倾斜的L形,是由轮眉3的侧面所预设的结构形态决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吸附件52为能够利用磁场力从而吸附金属门板的部件,呈圆柱形,可以为磁铁或者磁铁与导磁板的组合等,优选为钕铁硼永磁铁。
请一并参阅图5,工装主体51包括第一定位板511和第二定位板512,其中第一定位板511位于工装主体51的上部,第二定位板512位于工装主体51的下部,且第一定位板511的末端与第二定位板512的末端相连。
第一定位板511包括贴合部501、第一限位板502和塞块503。贴合部501位于第一定位板511的上部,截面呈长方形,其表面开有沉头孔506,沉头孔506内安装有吸附件52;第一限位板502位于第一定位板511的下部,从贴合部501的中部凸出,呈条状;塞块503位于第一限位板502的中部一侧,也呈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限位板50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沉头孔506呈均匀分布且数量优选为4个,沉头孔506的孔口与吸附件52的吸附端端部平齐,是为了确保第一定位板511与翼子板1及车门2之间固定连接。
当然,上述贴合部501上开设沉头孔506并装设有吸附件52的设计,还可由贴合部501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技术方案所代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确保工装5能够稳定且可靠地吸附在翼子板1及车门2的侧面上,防止工装5因出现脱落情况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风险,贴合部501上设有用于贴合翼子板1及车门2的第一贴合面504,优选地,第一贴合面504为带有弧度的斜面,使得工装5与翼子板1及车门2稳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502为呈长方体的条状,当将工装5安装在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所形成的配合区后,第一限位板502的侧面将限制轮眉3在第三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装配面差合格。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第三方向,与图1中坐标系的Y方向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塞块503为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条状,当将工装5安装在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缝隙后,塞块503的侧面将限制轮眉3在第一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装配间隙符合标准要求。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与图1中坐标系的X方向相对应,且X方向与Y方向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为确保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装配间隙符合标准的要求,优选地,塞块503的厚度为2mm~4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进一步确保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装配间隙符合标准的要求,保证装配精度,塞块503上设有用于贴合轮眉3及车门外护板4的第二贴合面505。第二贴合面505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使得塞块503的两个侧面与轮眉3、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贴合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贴合面505的具体形态是由轮眉3的侧面所预设的结构形态决定。
工装5的第二定位板512包括卡接部513、连接板514和支撑台515。卡接部513位于第二定位板512的一端,截面呈长方形,其表面开设有卡槽517,用于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进行卡接配合;连接板514位于第二定位板512的另一端,呈条状,用于卡接部513与第一定位板511之间的连接;支撑台515位于连接板514的中部一侧,截面呈长方形,其表面开设有紧固槽516,便于操作人员在现场作业的时候使用电动螺丝刀穿过紧固槽516将预先定位好后的轮眉3进行紧固。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513上开设的卡槽517的截面呈V型,卡槽517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之间为过盈配合,且卡接部513与连接板514的一端为垂直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台515的截面呈长方形,其中部开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的紧固槽516,当将工装5安装在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的配合区后,支撑台515的侧面将限制轮眉3在第二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保证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装配面差合格。这里所说的第二方向,与图1中坐标系的Z方向相对应,且与X方向及Y方向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工装5包括工装主体51和吸附件52,其中吸附件52用于对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进行磁吸吸附,工装主体51上的第一定位板511用于控制汽车的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配合后在X向的装配间隙、Y向的装配平度,工装主体51上的第二定位板512用于控制汽车的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配合后在Z向的装配平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卸容易,能够快速实现汽车的轮眉3与车门外护板4的可靠定位及装配,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作业效率和质量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用于在装配汽车的轮眉(3)时将工装(5)安装在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之间且与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主体(51)和具有磁性的吸附件(52),所述工装主体(51)包括第一定位板(511)和与所述第一定位板(511)相连的第二定位板(512);
所述第一定位板(511)用于通过所述吸附件(52)与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511)形成有塞块(503),所述塞块(503)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3)和车门外护板(4)配合后在第一方向上的装配间隙;
所述第二定位板(512)形成有支撑台(515),所述支撑台(515)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3)和车门外护板(4)配合后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装配面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511)包括用于贴合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的贴合部(501)和从所述贴合部(501)的中部凸出的第一限位板(502),所述第一限位板(502)用于限制汽车的轮眉(3)和车门外护板(4)配合后在预设的第三方向上的装配面差,所述塞块(50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502)的中部且长度方向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501)上设有用于贴合汽车的翼子板(1)及车门(2)的第一贴合面(504),所述第一贴合面(504)为带有弧度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面(50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吸附件(52)的沉头孔(506),所述沉头孔(506)的孔口与所述吸附件(52)的端部平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512)包括用于与汽车的车身侧围内板牙边钣金(7)进行配合的卡接部(513)和用于与所述卡接部(513)及所述第一定位板(511)相连的连接板(514),所述支撑台(515)位于所述连接板(514)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13)的一端开设有卡槽(517),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14)垂直地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515)上开设有用于紧固汽车的轮眉(3)的紧固槽(516),所述紧固槽(516)贯穿所述支撑台(5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51)的截面呈L型,且与汽车的轮眉(3)的侧面所预设的结构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503)上设有用于贴合汽车的轮眉(3)及车门外护板(4)的侧面的第二贴合面(505),所述第二贴合面(505)为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503)的厚度为2mm~4mm。
CN202320922630.9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Active CN219837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630.9U CN21983770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2630.9U CN21983770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7700U true CN219837700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2630.9U Active CN21983770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7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5131B (zh) 钣金焊接夹具
CN21983770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眉与车门外护板的装配工装
CN210550631U (zh) 用于汽车翼子板总成的定位工装
CN111332220B (zh) 一种车顶盖装饰结构及车辆
CN114909971A (zh) 车门装配面精度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12967453U (zh) 墙壁开关插座及其金属安装架
CN210609692U (zh) 共振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KR20190066597A (ko) 위치 결정 구조체를 가지는 자동차용 바디 부품
CN215548217U (zh) 装配工具及装配总成
CN220119997U (zh) 辅助检测工装
CN219257231U (zh) 汽车顶棚内饰板连接装置、汽车顶棚及汽车
CN220113250U (zh) 一种小型金属件加工机械用定位夹具
CN21448940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制造的间隙面差调整辅具
CN220313189U (zh) 车顶篷小零件安装工具
CN206140038U (zh) 门缝定位工装
CN218907129U (zh) 车顶侧装饰件总成以及车辆
CN213815986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装配结构
CN215748951U (zh) 金属卡子安装工具
CN2174960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b柱装饰板
TW201507934A (zh) 標籤治具
CN215433351U (zh) 治具和加工设备
CN219989336U (zh) 后裙板总成及车辆
CN220863832U (zh) 一种灯支撑安装治具
CN115107909B (zh) 前格栅组件的辅助工装
CN212604887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