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8990U -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8990U
CN219828990U CN202321319481.3U CN202321319481U CN219828990U CN 219828990 U CN219828990 U CN 219828990U CN 202321319481 U CN202321319481 U CN 202321319481U CN 219828990 U CN219828990 U CN 219828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electric control
heat dissipation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94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艳坡
刘帅帅
李健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94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8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8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8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和弯折管,第一散热部用于通入冷媒,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电控板形成面接触;第二散热部位于电控板所在的电控盒内,用于与电控盒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弯折管的一端连通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散热部的冷媒入口;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兼顾电控板和电控盒的温度,有效避免电控盒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控板工作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电控板的工作环境,使得电控板对应的空调系统适应更加极端的高温环境。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在高温制冷过程中,室外机需要承受环境高温的影响,为了避免高温影响电控板执行制冷控制,相关技术中采用冷媒环技术对电控板进行降温,即在冷媒循环系统中引出一小段管道经过电控板,使得冷媒能够带走电控板的热量,保证电控板正常工作。
但是随着夏天气温逐年升高,冷媒环的散热能力出现瓶颈,并且冷媒环往往只能带走冷媒流经位置附近的热量,散热能力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能够提高对电控板及电控盒的散热能力。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散热部,用于通入冷媒,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电控板形成面接触;
第二散热部,用于通入冷媒,所述第二散热部位于所述电控板所在的电控盒内,用于与所述电控盒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弯折管,所述弯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出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冷媒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部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和/或,所述第二散热部的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一散热部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入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冷媒进入所述散热装置的初始温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由一体成型的冷媒管弯折得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体成型的冷媒管内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入口设置有冷媒分流组件,所述冷媒分流组件用于将冷媒分流输入到各个所述冷媒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冷媒出口设置有冷媒合流组件,所述冷媒合流组件用于将各个所述冷媒通道的冷媒合流输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冷媒通道并排设置构成所述第一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部为矩形管,所述电控板为平板状电路板,所述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一个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部为矩形管,所述电控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两个相邻侧面或者三个相邻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散热装置分为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两部分,第一散热部与电控板面接触,利用冷媒流动对电控板散热,第二散热部设置在电控盒的腔体内,与电控盒内的空气接触,利用冷媒流动对电控盒的腔体散热;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兼顾电控板和电控盒的温度,有效避免电控盒内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控板工作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电控板的工作环境,使得电控板对应的空调系统适应更加极端的高温环境。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包括电控板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装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控盒。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安装在电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分流组件和冷媒合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媒通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比往年高温异常天气,人们对空调使用越来越频繁,对高温天气空调系统的电控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降低电控工作环境的温度,快速给电控元器件降温,相关技术中设置冷媒管流经电控板,能够较大幅度改善了电控工作环境。但随着高温天气的异常,还需要进一步给电控工作环境降温。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改进了传统的冷媒环散热结构,能够同时对电控板和电控板所在的电控盒散热,降低电控板的工作环境温度,同时配合控制方法,根据散热装置处采集的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和过温停机,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散热部1,用于通入冷媒,第一散热部1包括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电控板4形成面接触;
第二散热部2,用于通入冷媒,第二散热部2位于电控板4所在的电控盒5内,用于与电控盒5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弯折管3,弯折管3的一端连通第一散热部1的冷媒出口,另一端连通第二散热部2的冷媒入口。
参照图1可知,散热装置整体呈U形结构,U形一端为第一散热部1的部分,U形的另一端为第二散热部2的部分,U形的弯曲处为弯折管3的部分。第一散热部1通过第一侧面与电控板4形成面接触,电控板4上元器件的热量通过接触面传递到第一散热部1,第一散热部1中通入冷媒(图1中以向上的箭头表示冷媒流动的方向)并利用冷媒带走接触面传递过来的热量;第二散热部2设置在电控盒5的腔体内,第二散热部2的表面与电控盒5内的空气接触,电控盒5内的空气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部2的表面传递给第二散热部2中的冷媒,冷媒从第一散热部1的冷媒入口进入,依次经过第一散热部1、弯折管3和第二散热部2后,从第二散热部2的冷媒出口输出(图1中以向下的箭头表示冷媒流动的方向)。也就是说,冷媒从第一散热部1带走热量,实现了对电控板4上元器件的散热,冷媒从第二散热部2带走热量,实现了电控盒5内空气的散热,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结构,不但对电控板4进行散热,还对电控盒5的腔体进行散热,保证了电控板4整体的工作环境温度,这样即使空调系统在异常高温的环境下工作,电控板4的工作环境也能够得到保证,确保空调系统不会因为电控异常而工作异常。
弯折管3的弯折方式可以有多种,上述U形结构是其中一种实施例,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管3可以采用盘管结构,该盘管结构也能够对其附近的空气或者其他配套组件进行散热;弯折管3也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弯折(区别于U形结构下弯折管3使得第一散热部1和第二散热部2平行),根据电控板4的形状和电控盒5内的结构,设计弯折管3的弯曲方向从而调整第一散热部1和第二散热部2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内部结构的电控盒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散热部1、弯折管3和第二散热部2可以一体成型,即散热装置由一体成型的整条冷媒管弯折得到。此时,整条冷媒管的两端分别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弯折后冷媒入口所在的部分为第一散热部1,冷媒出口所在的部分为第二散热部2,弯折部分为弯折管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1还包括第二侧面;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11,和/或,第二散热部2的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21。第一散热鳍片11设置在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不同于第一侧面,与电控板4不接触,第一散热鳍片11与空气接触,冷媒在第一散热部1处进行热交换,除了通过第一侧面进行热交换外,还可以通过第一散热鳍片11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电控板4设置有第一散热部1一侧的环境温度。第二散热鳍片21设置在第二散热部2的表面,既可以分布在第二散热部2的全部侧面,也可以选取第二散热部2的部分侧面设置,例如,当第二散热部2为扁平状的矩形管时,包括四个侧面,在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上设置第二散热鳍片21,通过第二散热鳍片21,冷媒能够与电控盒5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电控盒5腔体内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散热鳍片11和第二散热鳍片21的数量和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以实现不同的散热效能或者适应不同的电控盒5结构。
其中,第一散热鳍片11可以在第一散热部1表面加工得到,例如在第一散热部1上切削出第一散热鳍片11,或者,第一散热部1以及第一散热鳍片11一体冲压成型等。因此,第一散热鳍片11在第一散热部1上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二散热鳍片21同理,可以通过切削工艺制作得到,也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制作得到。通过上述一体成型的制作方式,使得第一散热部1和第一散热鳍片11之间没有接触热阻,第二散热部2和第二散热鳍片21之间也没有接触热阻,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1的冷媒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冷媒进入散热装置的初始温度T5,根据初始温度T5和室外环境温度T4可以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和停机,这部分将在后面的控制方法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散热部1、弯折管3和第二散热部2由整条冷媒管弯折得到的情况下,该整条冷媒管内部可以设置有微通道结构,参照图2和图3所示,即一体成型的冷媒管内具有多个冷媒通道8,第一散热部1的冷媒入口设置有冷媒分流组件6,冷媒分流组件6用于将冷媒分流输入到各个冷媒通道8,第二散热部2的冷媒出口设置有冷媒合流组件7,冷媒合流组件7用于将各个冷媒通道8的冷媒合流输出。
第一散热部1、弯折管3和第二散热部2中都采用统一的微通道结构,例如图3中的四个并排设置的冷媒通道8,冷媒通过上述冷媒通道8,能够充分利用冷媒与金属冷媒通道8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能力。当然,除了图3中的结构形式,多个冷媒通道8可以按照其他结构形式排列,例如四个冷媒通道8可以构成田字形等,在此不一一举例。那么可以知道,至少两个冷媒通道8并排设置构成第一侧面。
上述冷媒分流组件6和冷媒合流组件7的作用是适于微通道结构设计的,实际上可以认为冷媒分流组件6是单进多出结构的组件,将一股冷媒划分为多股冷媒分别进入冷媒通道8,冷媒合流组件7则是多进单出结构的组件,将各个冷媒通道8的冷媒合流成一股冷媒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1为矩形管,电控板4为平板状电路板,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一个侧面;或者,
第一散热部1为矩形管,电控板4设置有容置槽,第一散热部1设置在容置槽内且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两个相邻侧面或者三个相邻侧面。
如果电控板4为平板,第一散热部1为矩形管,则第一散热部1可以以一个侧面接触电控板4;如果电控板4并非完全平板,例如设置容置槽(容置槽可以电控板4上导热铜件上的,也可以是电路板本身的异形板)用于安装第一散热部1,当容置槽是V形槽时,容置槽的两个槽壁都与第一散热部1形成面接触,相当于矩形管的两个相邻侧面为第一侧面,当容置槽是U形槽时,容置槽的槽底和两个槽壁都与第一散热部1形成面接触,相当于矩形管的三个相邻侧面为第一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控盒5,包括电控板4和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其中散热装置的第一散热部1安装于电控板4,第二散热部2位于电控盒5内腔;根据电控盒5内结构要求,电控板4可以竖放在电控盒5内,也可以横放在电控盒5内,散热装置都可以适配两种电控板4的安装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控盒5。空调系统可以是单个室内机和单个室外机的组合,也可以是多联机空调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电控盒。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散热部,用于通入冷媒,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电控板形成面接触;
第二散热部,用于通入冷媒,所述第二散热部位于所述电控板所在的电控盒内,用于与所述电控盒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弯折管,所述弯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出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冷媒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和/或,所述第二散热部的表面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一散热部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入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冷媒进入所述散热装置的初始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由一体成型的冷媒管弯折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成型的冷媒管内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冷媒入口设置有冷媒分流组件,所述冷媒分流组件用于将冷媒分流输入到各个所述冷媒通道,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冷媒出口设置有冷媒合流组件,所述冷媒合流组件用于将各个所述冷媒通道的冷媒合流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冷媒通道并排设置构成所述第一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为矩形管,所述电控板为平板状电路板,所述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一个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为矩形管,所述电控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侧面为矩形管的两个相邻侧面或者三个相邻侧面。
10.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板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
1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控盒。
CN202321319481.3U 2023-05-29 2023-05-29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9828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9481.3U CN219828990U (zh) 2023-05-29 2023-05-29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9481.3U CN219828990U (zh) 2023-05-29 2023-05-29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8990U true CN21982899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9481.3U Active CN219828990U (zh) 2023-05-29 2023-05-29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8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8509B (zh) 一种具备高散热性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104812217A (zh) 机柜和散热系统
CN203744424U (zh) 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冷却装置及变频空调器
CN204943720U (zh) 散热装置、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109959182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5005368A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
CN204478325U (zh) 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模块及空调器室外机
CN103906413A (zh) 散热模块
CN100456205C (zh) 散热装置
CN207491426U (zh)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及其空调器
CN219828990U (zh) 散热装置、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CN2119530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0838441U (zh) 一种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装置
CN216600588U (zh) 一种冷媒散热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200943973Y (zh) 半导体致冷装置用的散热器
CN212108751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2036536B (zh) 散热装置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11578391A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109959181B (zh) 制冷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09882431U (zh) 一种散热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03718984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13163671A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变频器箱及其散热系统
CN112543581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2812465U (zh) 一种发热模块散热装置、电控盒及车辆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