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8958U - 双风道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双风道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8958U
CN219828958U CN202321242949.3U CN202321242949U CN219828958U CN 219828958 U CN219828958 U CN 219828958U CN 202321242949 U CN202321242949 U CN 202321242949U CN 219828958 U CN219828958 U CN 219828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ir
warmer
air inlet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29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Mai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Mai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Mai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Maig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29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8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8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8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端保护盖,所述顶端保护盖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进气槽,且所述顶端保护盖边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顶端保护盖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箱盖,所述连接箱盖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进气叶轮;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排气槽供给热风,使热量快速在室内传递,减少升温时间,扩大出风面;两个进气叶轮与驱动电机的配合,使得气流供给充足,保证热量供给的速度。

Description

双风道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道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设备根据加热介质不同、加热原理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燃气取暖设备、电加热取暖设备、锅炉取暖设备、电壁挂炉取暖。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291501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风轮、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风道、出风口、发热体;电机与风轮相连,风道包括风道一和风道二,该两条相互独立的风道共同与取暖器主体上开设的且与外部连通的出风口连通,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风道一的内部使风道一中的正负离子单独从出风口带出,发热体设置在风道二的一侧,风道二内的气流经过发热体将热量从出风口带出。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设置风道一和风道二两个风道,解决负离子发生器或等离子发生器释放的正负离子容易被发热体金属部件吸收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出风口正负离子数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装置只设置一个独立的出风口,采用气流流动产生的负压,将热量导出,出风口虽然设置为方形,但是主要出风位置在出风口的上方,风向单一,气流携带的热量在进入室内空间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扩散、热传递,才能升温,不利于整体装置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风道取暖器,通过环形供给热风,使热量快速在室内传递,减少升温时间,扩大出风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端保护盖,所述顶端保护盖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进气槽,且所述顶端保护盖边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所述顶端保护盖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箱盖,所述连接箱盖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进气叶轮;
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箱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适配卡槽,所述适配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出气槽,所述出气槽连通有连接气槽,所述连接气槽与排气槽贯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气槽的出气口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体,所述电加热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托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托板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端保护盖的一侧开设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贯通连接箱盖,且所述换气槽设置于转动挡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座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托架,所述支撑托架的两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拉杆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托架的底端设置有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底端卡接有密封封框,所述密封封框套设于安装底座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叶轮设置于适配卡槽内部,适配卡槽贯穿连接箱盖的顶端箱体。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通过环形排气槽供给热风,使热量快速在室内传递,减少升温时间,扩大出风面;两个进气叶轮与驱动电机的配合,使得气流供给充足,保证热量供给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顶端的平面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立体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顶端平面结构俯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吊顶板;2、支撑托架;3、拉杆组件;4、安装底座;5、顶端保护盖;6、进气孔;7、进气槽;8、连接箱盖;9、进气叶轮;10、驱动电机;11、出气槽;12、连接气槽;13、排气槽;14、照明灯板;15、密封封框;16、电加热体;17、转动挡板;18、支撑托板;19、换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
安装底座4,安装底座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端保护盖5,顶端保护盖5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进气槽7,且顶端保护盖5边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且安装底座4顶端的四角均开设有通槽,配合进气槽7和进气孔6供给循环气流。
顶端保护盖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箱盖8,连接箱盖8与安装底座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箱盖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4的顶端,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进气叶轮9,驱动电机10带动进气叶轮9转动,通过通槽、进气槽7和进气孔6抽取外界气流,供给气流循环。
安装底座4的顶端开设有排气槽13,排气槽13贯穿安装底座4,排气槽13设置为环形,使导出的气流呈环形扩散,增大气流扩散面积,同时使气流更好的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传递。
安装底座4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板14,照明灯板14供给室内照明,可采用磁吸、卡接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安装。
连接箱盖8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适配卡槽,适配卡槽贯穿连接箱盖8的顶端箱体,进气叶轮9设置于适配卡槽内部,适配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出气槽11,出气槽11连通有连接气槽12,连接气槽12与排气槽13贯通。
连接气槽12的出气口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体16,电加热体16与连接箱盖8固定连接,并通电;电加热体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托板18,支撑托板18固定安装于安装底座4的顶端,其中一个支撑托板1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挡板17,通过控制器控制,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转动。
进气叶轮9转动,抽取外界空气,通过出气槽11导入连接气槽12内部,空气穿过电加热体16进行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排气槽13导入室内空间。
顶端保护盖5的一侧开设有换气槽19,换气槽19贯通连接箱盖8,且换气槽19设置于转动挡板17的一侧;当需要室内空间加热时,控制器控制转动挡板17转动,封堵换气槽19。
安装底座4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托架2,支撑托架2包括连接架,连接架与安装底座4固定,连接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横梁。
支撑托架2的两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拉杆组件3,拉杆组件3包括拉杆,拉杆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架臂,拉杆底端的连接架臂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
支撑托架2的底端设置有吊顶板1,吊顶板1的底端卡接有密封封框15,密封封框15套设于安装底座4的外部。
工作原理:
请参照图1至图5,将本装置如图1所示进行装配;
一、当室内需要暖气时,控制器控制转动挡板17封堵换气槽19,两个驱动电机10带动进气叶轮9转动,通过通槽、进气槽7和进气孔6抽取外界气流,气流穿过出气槽11进入连接气槽12,经过电加热体16加热,最后通过排气槽13排出。
二、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关闭电加热体16,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挡板17开启换气槽19,同步启动两个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进气叶轮9进行室内空气流动、更换。
三、照明功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开启照明灯板14,照明灯板14单独控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4),所述安装底座(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端保护盖(5),所述顶端保护盖(5)的顶端开设有多个进气槽(7),且所述顶端保护盖(5)边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6);
所述顶端保护盖(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箱盖(8),所述连接箱盖(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进气叶轮(9);
所述安装底座(4)的顶端开设有排气槽(13),所述排气槽(13)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安装底座(4)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盖(8)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适配卡槽,所述适配卡槽的一侧开设有出气槽(11),所述出气槽(11)连通有连接气槽(12),所述连接气槽(12)与排气槽(13)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槽(12)的出气口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体(16),所述电加热体(1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托板(18),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托板(1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挡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保护盖(5)的一侧开设有换气槽(19),所述换气槽(19)贯通连接箱盖(8),且所述换气槽(19)设置于转动挡板(17)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4)外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托架(2),所述支撑托架(2)的两端均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拉杆组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架(2)的底端设置有吊顶板(1),所述吊顶板(1)的底端卡接有密封封框(15),所述密封封框(15)套设于安装底座(4)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道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叶轮(9)设置于适配卡槽内部,适配卡槽贯穿连接箱盖(8)的顶端箱体。
CN202321242949.3U 2023-05-22 2023-05-22 双风道取暖器 Active CN219828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2949.3U CN21982895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双风道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2949.3U CN21982895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双风道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8958U true CN21982895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2949.3U Active CN219828958U (zh) 2023-05-22 2023-05-22 双风道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8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7170B (zh) 空调器
CN103574770A (zh) 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38003U (zh) 空调器
CN110762616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H0141076Y2 (zh)
CN219828958U (zh) 双风道取暖器
CN206145769U (zh) 一种取暖器
CN206176769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5560952U (zh) 浴室用取暖换气装置
CN106403276A (zh) 一种取暖器
CN205277931U (zh) 消防高温排烟风机
CN211119674U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084876U (zh) 一种单风扇风暖浴霸
CN208475633U (zh) 一种壁挂式暖风机
CN110762617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176770U (zh) 一种陶瓷蓄热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789648Y (zh) 热风式环保节能散热器
CN201081566Y (zh) 主动散热式暖气散热器
CN214172373U (zh) 单风机环形出风取暖器
CN210292045U (zh) 风暖浴霸
CN220707468U (zh) 一种高能效供暖供冷装置
CN212155218U (zh) 两用塔扇
CN211119677U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841131U (zh) 一种节能型暖通系统
CN218721802U (zh) 吊装式内循环取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