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3198U - 理线器 - Google Patents

理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3198U
CN219823198U CN202321000492.5U CN202321000492U CN219823198U CN 219823198 U CN219823198 U CN 219823198U CN 202321000492 U CN202321000492 U CN 202321000492U CN 219823198 U CN219823198 U CN 219823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ticulated shaft
bottom plate
bas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4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004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3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3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3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理线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撑柱设置有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转动地均匀间隔设置有三根铰接轴,且所有铰接轴与底板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铰接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且每个支撑杆均与铰接在对应的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用于放置在线卷内侧并从内侧抵住线卷,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铰接轴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将本装置放置在线卷内圈内,使三根支撑杆抵在线卷内侧,在从内侧抽出线束时,支撑杆在复位弹簧和铰接轴的作用下转动,使得三根支撑杆形成的圆的直径增大,从而保证支撑杆始终抵在线卷内侧,防止线卷出现坍塌,便于顺利将所有线束抽出。

Description

理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理线器。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的制造过程为拉挤成型,即先被融为液体,然后通过衬套挤出,使得玻璃纤维形成束,再缠绕形成玻璃纤维卷供后续使用,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是从内向外进行抽取。在抽取过程中,由于内部先被抽出,使得未抽出的部分容易向内坍塌,并且在坍塌后玻璃纤维容易混乱成团打结,从而影响玻璃纤维的抽出。上述问题不仅在玻璃纤维使用时存在,其余成卷的线在从内抽取使用时也存在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理线器,在从内抽取线时,能将线卷从内部支撑防止线卷坍塌。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理线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支撑柱设置有位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可转动地均匀间隔设置有三根铰接轴,且所有铰接轴与底板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铰接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且每个支撑杆均与铰接在对应的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用于放置在线卷内侧并从内侧抵住线卷,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铰接轴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底板下方罩设有底座,所述底板与底座之间对应每个铰接轴均设置有用于限制铰接轴转动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铰接轴下端且随着铰接轴一起转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底板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对应每个铰接轴均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将底座固定在底板下方的螺栓的三个安装凸起,相邻的安装凸起和限位螺栓分别位于铰接轴中心与底板中心连线的两侧,且用于与限位凸起配合形成对铰接轴转动角度的限制。
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块的中部设置有能在安装凸起和限位螺栓之间转动的限位块主体,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由限位块主体外侧向外延伸,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为扭簧且套装在限位块的下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挂在限位螺栓上,另一端挂在限位块主体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铰接轴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转动槽,每个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呈“n”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一个支脚设置在对应连接板的底面上且位于底板上方,另一支脚穿过转动槽后设置在卡在限位块的下端且位于复位弹簧下端,所述限位螺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供折弯板另一支脚通过的间隙,所述底座和底板上对应转动槽远离铰接轴的一端设置为“V”形缺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顶板上方通过第一连接线设置有提环,所述提环与位于上侧的每块连接板之间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线,且第二连接线的中部穿过顶板,当提起提环将整个理线器悬空时,第二连接线会带着铰接轴转动使三根支撑杆之间形成圆的直径最小。
进一步优选,每个连接板与对应的铰接轴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本装置放置在线卷内圈内,使三根支撑杆抵在线卷内侧,在从内侧抽出线束时,支撑杆在复位弹簧和铰接轴的作用下转动,使得三根支撑杆形成的圆的直径增大,从而保证支撑杆始终抵在线卷内侧,防止线卷出现坍塌,便于顺利将所有线束抽出;并且支撑杆铰接在对应的两个连接板之间,使得在线束抽取时,会带动支撑杆绕着自身轴线转动,减少线束抽取时的阻力,从而方便线束的抽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处于最大支撑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取消底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处于最小支撑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取消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理线器,主要由底板1、支撑柱2、顶板3、铰接轴4、连接板5、支撑杆6和复位弹簧7组成,在底板1上通过支撑柱2设置有位于底板1上方的顶板3,在底板1与顶板3之间可转动地均匀间隔设置有三根铰接轴4,且所有铰接轴4与底板1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铰接轴4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板5与对应的支撑杆6连接,且每个支撑杆6均与铰接在对应的两个连接板5之间,支撑杆6用于放置在线卷内侧并从内侧抵住线卷,在铰接轴4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铰接轴4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7。初始状态时,三根支撑杆之间形成的圆直径最大,此时复位弹簧不存在弹力,当转动铰接轴时能带动支撑杆转动,此过程中三根支撑杆之间形成的圆直径逐渐减少,同时复位弹簧也存在着弹力。在本实施例中,铰接轴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四根或者是更多。
在底板1下方罩设有底座8,同时,为防止相邻的支撑杆出现干涉,在底板1与底座8之间对应每个铰接轴4均设置有用于限制铰接轴4转动角度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铰接轴4下端且随着铰接轴4一起转动的限位块9,在限位块9朝向底板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9a,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对应每个铰接轴4均设置有限位螺栓10,在底座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将底座固定在底板下方的螺栓的三个安装凸起8a,相邻的安装凸起8a和限位螺栓10分别位于铰接轴4中心与底板1中心连线的两侧,且用于与限位凸起9a配合形成对铰接轴4转动角度的限制。
为实现铰接轴转动后的回位,在限位块9的中部设置有能在安装凸起8a和限位螺栓10之间转动的限位块主体9b,其中限位凸起9a设置为由限位块主体9b外侧向外延伸,将复位弹簧7设置为扭簧且套装在限位块9的下端,且复位弹簧7的一端挂在限位螺栓10上,另一端挂在限位块主体9b上。
由于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与底板形成的空腔内,为方便从外侧直观看到支撑杆的状态,在底座8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铰接轴4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转动槽8b,每个连接板5的下端设置有呈“n”的折弯板11,折弯板11的一个支脚设置在对应连接板5的底面上且位于底板1上方,另一支脚穿过转动槽8b后设置在卡在限位块9的下端且位于复位弹簧7下端。为保证折弯板的绕铰接轴的轴线顺利转动,在限位螺栓10与底座8之间设置有供折弯板11另一支脚通过的间隙,在底座8和底板1上对应转动槽8b远离铰接轴4的一端设置为“V”形缺口a。
为保证在将整个理线器放置在线卷内时,三根支撑杆均处于围成直径最小状态,在顶板3上方通过第一连接线12设置有提环13,提环13与位于上侧的每块连接板5之间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线14,且第二连接线14的中部穿过顶板3。当提起提环13将整个理线器悬空时,第二连接线14会带着铰接轴4转动使三根支撑杆6之间形成圆的直径最小。
由于支撑杆与铰接轴平行设置,且只通过上下两个连接板连接,即支撑杆、铰接轴和两个连接板之间围成矩形,为保证矩形的强度,在每个连接板5与对应的铰接轴4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板15。

Claims (6)

1.一种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通过支撑柱(2)设置有位于底板(1)上方的顶板(3),所述底板(1)与顶板(3)之间可转动地均匀间隔设置有三根铰接轴(4),且所有铰接轴(4)与底板(1)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铰接轴(4)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板(5)与对应的支撑杆(6)连接,且每个支撑杆(6)均与铰接在对应的两个连接板(5)之间,所述支撑杆(6)用于放置在线卷内侧并从内侧抵住线卷,所述铰接轴(4)上设置有用于实现铰接轴(4)转动后复位的复位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方罩设有底座(8),所述底板(1)与底座(8)之间对应每个铰接轴(4)均设置有用于限制铰接轴(4)转动角度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铰接轴(4)下端且随着铰接轴(4)一起转动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朝向底板(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9a),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对应每个铰接轴(4)均设置有限位螺栓(10),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将底座固定在底板下方的螺栓的三个安装凸起(8a),相邻的安装凸起(8a)和限位螺栓(10)分别位于铰接轴(4)中心与底板(1)中心连线的两侧,且用于与限位凸起(9a)配合形成对铰接轴(4)转动角度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的中部设置有能在安装凸起(8a)和限位螺栓(10)之间转动的限位块主体(9b),所述限位凸起(9a)设置为由限位块主体(9b)外侧向外延伸,所述复位弹簧(7)设置为扭簧且套装在限位块(9)的下端,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挂在限位螺栓(10)上,另一端挂在限位块主体(9b)上。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铰接轴(4)转动角度相匹配的转动槽(8b),每个连接板(5)的下端设置有呈“n”的折弯板(11),所述折弯板(11)的一个支脚设置在对应连接板(5)的底面上且位于底板(1)上方,另一支脚穿过转动槽(8b)后设置在卡在限位块(9)的下端且位于复位弹簧(7)下端,所述限位螺栓(10)与底座(8)之间设置有供折弯板(11)另一支脚通过的间隙,所述底座(8)和底板(1)上对应转动槽(8b)远离铰接轴(4)的一端设置为“V”形缺口(a)。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方通过第一连接线(12)设置有提环(13),所述提环(13)与位于上侧的每块连接板(5)之间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线(14),且第二连接线(14)的中部穿过顶板(3),当提起提环(13)将整个理线器悬空时,第二连接线(14)会带着铰接轴(4)转动使三根支撑杆(6)之间形成圆的直径最小。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理线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板(5)与对应的铰接轴(4)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板(15)。
CN202321000492.5U 2023-04-27 2023-04-27 理线器 Active CN219823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492.5U CN219823198U (zh) 2023-04-27 2023-04-27 理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492.5U CN219823198U (zh) 2023-04-27 2023-04-27 理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3198U true CN21982319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492.5U Active CN219823198U (zh) 2023-04-27 2023-04-27 理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3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9964B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集束控制系统
CN219823198U (zh) 理线器
CN109516290A (zh) 一种精纺机的可调节式绕线筒
CN100415963C (zh) 包芯纱纺纱装置
CN112978493A (zh) 一种基于纺织生产用具有导向功能的纱线卷收装置
CN208814497U (zh) 一种稳定吊装盾构机的吊装装置
CN212863366U (zh) 一种聚乙烯丙纶生产用收卷机
CN210105066U (zh) 玻璃幕墙安装固定结构
CN210443344U (zh) 一种具有调节能力的电缆生产绞线机
CN211496361U (zh) 一种纺织绕盘装置
CN209583233U (zh) 一种精纺机的可调节式绕线筒
CN213011285U (zh) 一种外绕后放线导辊系统
CN206590684U (zh) 一种改变纱线张力的调节机构
CN113369045B (zh) 一种装饰板挂具
CN208965125U (zh) 走架纺纱机
CN209171047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苗木遮阳防晒装置
CN203144615U (zh) 整经机用可旋转纺锤支架
CN214612881U (zh) 一种新型倍捻机
CN220866817U (zh) 一种针织衫倒毛机
CN21603780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电线放线机构
CN212419158U (zh) 一种用于钢钉加工的钢丝线架
CN211003881U (zh) 一种降低纱线与卷筒阻力的放纱装置
CN216143122U (zh) 一种鼓滤机链条传动装置
CN218401135U (zh) 一种钓线分匝用张力调节架
CN215628499U (zh) 一种便于收集的精工包覆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