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0576U -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0576U
CN219820576U CN202320183812.9U CN202320183812U CN219820576U CN 219820576 U CN219820576 U CN 219820576U CN 202320183812 U CN202320183812 U CN 202320183812U CN 219820576 U CN219820576 U CN 219820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olyethylene
melting box
screw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38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永艳
毛惠雅
陈洪文
杨庆振
韩孝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da Linrui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engda Linrui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engda Linrui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engda Linrui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38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0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0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0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所述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进料壳体内对称安装有螺杆,两个螺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依次布置于进料壳体一侧的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且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均通过导通件连通,导通件包括连接盘,若干个连接盘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且连接盘开设用于两个螺杆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具有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其中,聚乙烯依分子量高低、聚合方法、链结构之不同,分为三类——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各自的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密度:0.910--0.9408G/CM3;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41--0.9708G/CM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1--0.940G/CM3,高压聚乙烯:一半以上用于薄膜制品,其次是管材、注射成型制品、电线包裹层等;中低、压聚乙烯:以注射成型制品及中空制品为主;超高压聚乙烯:由于超高分子聚乙烯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为工程塑料使用。
为了获得不同的塑料性能,会使用不同比例的聚乙烯与HDPE(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混合改性,共混物的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等会随共混比而发生变化。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模量、弯曲强度随LLDPE的增加而下降,随着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混合改性一般采用工艺一熔融共混或者工艺二交联共混,这两种共混方式在共混阶段一般都是采用单螺杆混炼挤出,传统的利用单螺杆混炼机混合时,聚乙烯与HDPE在单螺杆之间混炼时,混合不均匀,在混炼输送时,混合不均匀的改性混合物在挤出时,性能会不稳定,从而影响塑料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所述进料壳体内对称安装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依次布置于所述进料壳体一侧的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且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均通过导通件连通,所述导通件包括连接盘,若干个所述连接盘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且所述连接盘开设用于两个螺杆穿过的通孔,且连接盘位于两个通孔内侧开设有与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的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相同的导流孔,连接盘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通两个导流孔的U型管;
加热组件,若干个所述加热组件分别一一嵌装于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上。
优选的,所述进料壳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上安装有进料漏斗。
优选的,所述螺杆为混炼型,且所述螺杆伸入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开设的容纳腔分别为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所述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的螺距依次缩小。
优选的,所述终熔箱前侧的连接盘上位于两个导流孔的前侧嵌装有挤出嘴。
优选的,所述导通件还包括粘度检测计,所述粘度检测计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盘的上表面,且所述粘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嵌装于所述卡箍上,并伸入所述U型管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热箱、回油箱、电加热棒、循环泵,若干个所述隔热箱分别一一固定安装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的上表面,且所述隔热箱内嵌装有回油箱和循环泵,所述回油箱内填充有导热油,且所述回油箱内嵌装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棒,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上开设有循环泵和回油箱通过导管连通的循环油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通过在进料壳体内设置两组螺杆,两个螺杆被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包裹,并通过导通件连通,在混合熔炼时,将聚乙烯和HDPE的混合颗粒在进料漏斗落入进料壳体内,然后通过两个螺杆依次输送进入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内,利用加热组件进行熔融混炼,在混炼时,利用导通件在混合熔炼时,切换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的连通状态,导通件通过设置粘度检测计,实时检测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放置腔内混炼物的熔炼状态,从而在熔炼过程中,当混合物熔炼均匀时,依次从初熔箱、中熔箱、终熔箱和挤出嘴挤出;
2、通过设置两个螺杆,并分别设置螺距依次缩小的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在输送混炼物时将混炼物进行细化输送,双螺杆输送可以使得混炼物输送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的轴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进料壳体安装有两个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导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座;2、进料壳体;201、进料孔;2a、初熔箱;2b、中熔箱;2c、终熔箱;2d、挤出嘴;3、螺杆;31、螺杆段一;32、螺杆段二;33、螺杆段三;4、驱动电机;5、进料漏斗;6、导通件;61、连接盘;601、通孔;602、导流孔;603、安装孔;62、伺服电机;63、卡箍;64、U型管;65、粘度检测计;651、检测探头;7、加热组件;71、隔热箱;72、回油箱;73、电加热棒;74、循环泵;701、循环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1、进料壳体2、螺杆3、驱动电机4和导通件6。
进料壳体2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表面的一端,进料壳体2内对称安装有螺杆3,两个螺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电机4;
进料壳体2一侧的依次布置有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且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均通过导通件6连通,导通件6包括连接盘61,若干个连接盘61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且连接盘61开设用于两个螺杆3穿过的通孔601,且连接盘61位于两个通孔601内侧开设有与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的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相同的导流孔602,连接盘61上位于两个导流孔602之间开设有安装孔603,安装孔603内安装有伺服电机62,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卡箍63,卡箍6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通两个导流孔602的U型管64;
加热组件7,若干个加热组件7分别一一嵌装于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
其中,终熔箱2c前侧的连接盘61上位于两个导流孔602的前侧嵌装有挤出嘴2d。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将一定比例混合的聚乙烯和HDPE颗粒混合物,投入进料壳体2内,然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两个螺杆3相互反向转动,从而将进料壳体2内的混合固体,输送至初熔箱2a内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170℃,进行熔炼,再控制导通件6的伺服电机62驱动卡箍63带动U型管64将连接盘61的两个导流孔602连通,从而两个转向相反的螺杆3对熔炼的混合物在初炼箱2a内构成循环流动熔炼,使其混合均匀,熔炼混合均匀后,利用伺服电机62驱动U型管64切断两个导流孔602的连通,然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向相同,从而将初炼箱2a的初步熔炼混合物输送至中熔箱2b内,然后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200℃,同理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两个螺杆3转向相反,切换该处的到通件6的连通,进行中熔箱2b进行循环混合熔炼,熔炼后将混合熔炼物输送至终熔箱2c的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210℃,进行最终混炼,同上继续控制两个螺杆3转向相反,进行循环混合,混合均匀后,控制导通件6的切换状态,将终熔箱2c的混炼物从挤出嘴2d进行挤出,从而完成整体的改性共混,这样聚乙烯和HDPE在改性熔融混合时,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进料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孔201,进料孔201上安装有进料漏斗5;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聚乙烯和HDPE放置在进料漏斗5内,进料漏斗5内设置常规的混合搅拌装置,对一定比例混合聚乙烯和HDPE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混合,从而搅拌混合后从进料孔201落入进料壳体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螺杆3为混炼型,且螺杆3伸入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开设的容纳腔分别为螺杆段一31、螺杆段二32和螺杆段三33,螺杆段一31、螺杆段二32和螺杆段三33的螺距依次缩小;
需要说明的是:螺杆3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螺距依次缩小的螺杆段一31、螺杆段二32和螺杆段三33对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对熔炼后的改性混合物进行逐渐的缩径细化充实输送,从而便于熔融物以饱和的状态进入挤出嘴2d挤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导通件6还包括粘度检测计65,粘度检测计65固定安装于连接盘61的上表面,且粘度检测计65电性连接有检测探头651,检测探头651嵌装于卡箍63上,并伸入U型管64内。
需要说明的是:导通件6利用粘度检测计65利用检测探头651检测流经U型管64内的熔融混合物的粘度,从而对改性混合物熔炼的混合状态进行检测,当改性混合物的粘度保持均匀统一时,确定改性混合物混炼均匀,从而输送至下一段继续进行加热熔炼,直至挤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加热组件7包括隔热箱71、回油箱72、电加热棒73、循环泵74,若干个隔热箱71分别一一固定安装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的上表面,且隔热箱71内嵌装有回油箱72和循环泵74,回油箱72内填充有导热油,且回油箱72内嵌装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棒73,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开设有循环泵74和回油箱72通过导管连通的循环油路701;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组件7使用时,通过循环泵74将经过电加热棒73加热回油箱72内部的高温导热油不断在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开设的循环油路701进行循环,从而对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内的改性混合物进行加热熔炼,导热油传导温度更加稳定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一定比例混合的聚乙烯和HDPE颗粒混合物,投入进料壳体2上的进料漏斗5内,然后搅拌均匀的聚乙烯和HDPE颗粒混合物从进料孔201落入进料壳体2内,然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两个螺杆3相互反向转动,从而将进料壳体2内的混合固体,输送至初熔箱2a内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170℃,进行熔炼,再控制导通件6的伺服电机62驱动卡箍63带动U型管64将连接盘61的两个导流孔602连通,从而两个转向相反的螺杆3对熔炼的混合物在初炼箱2a内构成循环流动熔炼,使其混合均匀,熔炼混合均匀后(混合均匀性主要通过利用粘度检测计65利用检测探头651检测流经U型管64内的熔融混合物的粘度,从而对改性混合物熔炼的混合状态进行检测,当改性混合物的粘度保持均匀统一时,确定改性混合物混炼均匀,从而输送至下一段继续进行加热熔炼,直至挤出),利用伺服电机62驱动U型管64切断两个导流孔602的连通,然后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向相同,从而将初炼箱2a的初步熔炼混合物输送至中熔箱2b内,然后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200℃,同理控制两个驱动电机4驱动两个螺杆3转向相反,切换该处的到通件6的连通,进行中熔箱2b进行循环混合熔炼,熔炼后将混合熔炼物输送至终熔箱2c的利用该段的加热组件7加热至210℃,进行最终混炼,同上继续控制两个螺杆3转向相反,进行循环混合,混合均匀后,控制导通件6的切换状态,将终熔箱2c的混炼物从挤出嘴2d进行挤出,从而完成整体的改性共混,这样聚乙烯和HDPE在改性熔融混合时,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
加热组件7使用时,通过循环泵74将经过电加热棒73加热回油箱72内部的高温导热油不断在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开设的循环油路701进行循环,从而对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内的改性混合物进行加热熔炼,导热油传导温度更加稳定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
基座(1),以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2),所述进料壳体(2)内对称安装有螺杆(3),两个所述螺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电机(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依次布置于所述进料壳体(2)一侧的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且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均通过导通件(6)连通,所述导通件(6)包括连接盘(61),若干个所述连接盘(61)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且所述连接盘(61)开设用于两个螺杆(3)穿过的通孔(601),且连接盘(61)位于两个通孔(601)内侧开设有与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的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相同的导流孔(602),连接盘(61)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流孔(602)之间开设有安装孔(603),所述安装孔(603)内安装有伺服电机(62),所述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卡箍(63),所述卡箍(6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通两个导流孔(602)的U型管(64);
加热组件(7),若干个所述加热组件(7)分别一一嵌装于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孔(201),所述进料孔(201)上安装有进料漏斗(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为混炼型,且所述螺杆(3)伸入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开设的容纳腔分别为螺杆段一(31)、螺杆段二(32)和螺杆段三(33),所述螺杆段一(31)、螺杆段二(32)和螺杆段三(33)的螺距依次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熔箱(2c)前侧的连接盘(61)上位于两个导流孔(602)的前侧嵌装有挤出嘴(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6)还包括粘度检测计(65),所述粘度检测计(65)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盘(61)的上表面,且所述粘度检测计(65)电性连接有检测探头(651),所述检测探头(651)嵌装于所述卡箍(63)上,并伸入所述U型管(6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7)包括隔热箱(71)、回油箱(72)、电加热棒(73)、循环泵(74),若干个所述隔热箱(71)分别一一固定安装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的上表面,且所述隔热箱(71)内嵌装有回油箱(72)和循环泵(74),所述回油箱(72)内填充有导热油,且所述回油箱(72)内嵌装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棒(73),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开设有循环泵(74)和回油箱(72)通过导管连通的循环油路(701)。
CN202320183812.9U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Active CN219820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3812.9U CN2198205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3812.9U CN2198205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0576U true CN219820576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3812.9U Active CN219820576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0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334397B2 (en) Counter-rotating twin screw extruder
US3923947A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extrudable, crosslinkable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s
EP1600276B1 (en) Use of a counter-rotating twin screw extruder for compounding multimodal polymer compositions
US4717505A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hermoplastic material
CN101423589B (zh) 聚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高浓缩预混合母料的制备方法
KR101164297B1 (ko) 전기 전도성 엘라스토머 혼합물,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 용도
CN101423590B (zh) 聚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高浓缩预混合母料的制备方法
US4379858A (en) Foamed plastics
CN219820576U (zh)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CN109575528A (zh) 低介电高韧性增强pbt/ppo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1525594A1 (en) Static dissipative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CN107814996A (zh) 一种可交联聚乙烯改性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83783A (zh) 一种兼顾力学性和导电性的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3393A (zh) 耐高电压tpv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KR100355500B1 (ko) 1축-스크류압출방법및장치
EP1030884A1 (en) Polymeric blends based on polyolefins and polyamide resins
CN104140661A (zh) 聚碳酸酯/聚乙烯增容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016B (zh) 一种控制接枝反应过程中产生交联副反应的工艺
CN109294045A (zh) 一种抗静电阻燃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38259B1 (ko) 상하수도관용 pvc 파이프 제조방법
CN101117372A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9585A (zh) 一种二步法制备硅烷交联聚乙烯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09354872B (zh) 一种电器元件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7933A (zh) 一种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颗粒料的制备方法
CN215825927U (zh) 一种大口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熔融挤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