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4989U -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4989U
CN219814989U CN202321206217.9U CN202321206217U CN219814989U CN 219814989 U CN219814989 U CN 219814989U CN 202321206217 U CN202321206217 U CN 202321206217U CN 219814989 U CN219814989 U CN 219814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micro
image sensor
co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62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涛
孙权权
丁瑞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hieva Med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hieva Med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hieva Med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hieva Med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62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4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4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4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包括核芯和可视结构,核芯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核芯同轴线的通孔,所述核芯远端的外部至少部分设有保护套;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远端的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均与所述核芯同轴线设置,所述物镜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上,所述图像传感器包覆于所述物镜外,所述光源包覆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外,其中,所述保护套的长度占所述可视微导丝长度的15‑16%。可视结构中各部件与核芯同轴线设置,使得可视微导丝远端均匀对称分布,不影响产品整体尺寸,且可视微导丝整体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可视结构的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介入手术中,可视微导丝主要起到导引和支撑作用。医生需要借助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来进行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及诊断,但DSA具有辐射作用,对患者和施术者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且对于狭窄或者栓塞病变不易判断。另外现有影像系统远端部件采用非对称式布局,部件质量不均匀,造成可视微导丝远端整体质量不均匀,直接影响可视微导丝产品整体稳定性;除此之前,现有影像系统远端外径尺寸较大,无法做到与可视微导丝进行结合而不影响产品整体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微导丝,其远端设置有可视结构,其中的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与可视微导丝同轴心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视结构部件质量不均匀,可视微导丝产品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视微导丝,包括:
核芯,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核芯同轴线的通孔,所述核芯远端的外部至少部分设有保护套;
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远端的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均与所述核芯同轴线设置,所述物镜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上,所述图像传感器设于所述物镜外,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外;
其中,所述保护套的长度占所述可视微导丝长度的15%-1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视结构还包括电源导线和数据导线,所述电源导线与所述导光件连接,所述数据导线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导线和所述数据导线均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自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远端延伸至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开设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电源导线和所述数据导线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至少部分的夹角为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核芯的径向上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涂层,所述涂层设于所述保护套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半球状的透明保护罩,所述透明保护罩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的远端。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可视微导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可视微导丝、第二线束、处理器,所述可视微导丝为如前所述的可视微导丝,所述第二线束连接于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并将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处理后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微导丝在其远端设置有可视结构,可视结构中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物镜、图像传感器、光源,神经介入手术时,光源为可视微导丝的远端提供光源,物镜将光照射下的景物成像在物镜的像面上,形成二维空间的光强分布,图像传感器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成一维时序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至可视微导丝近端,通过近端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后能够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可视微导丝远端的画面,物镜、图像传感器、光源同轴心设置,既不增加可视微导丝远端整体截面积,又实现部件质量均分在可视微导丝产品上,保证可视微导丝远端整体质量均匀性,不影响产品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视微导丝和处理器配合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剖面图。
图4是可视微导丝的头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示意图。
1、核芯;11、通孔;12、保护套;13、涂层;14、头端;2、物镜;3、图像传感器;31、第一数据导线;4、光源;41、第一电源导线;5、第一线束;6、数据接口;7、第二线束;8、处理器;9、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例如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微导丝,该可视微导丝用于一种可视微导丝系统,其中,可视微导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可视微导丝、第二线束7、处理器8,进一步的,可视微导丝系统还可包括显示模块,处理器8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数据处理后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了前述可视微导丝的可视微导丝系统。
如图1-4所示,前述可视微导丝包括核芯1和可视结构,核芯1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核芯1同轴线的通孔11,且核芯1远端的外部至少部分设有保护套12;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通孔11远端的光源4、物镜2和图像传感器3,光源4、物镜2和图像传感器3均与核芯1同轴线设置,物镜2设置于通孔11的中心轴上,图像传感器3包覆于物镜2外,光源4包覆于图像传感器3外;其中,保护套12的长度占可视微导丝长度的15%-16%。
此处说明,前述的远端为血管介入手术时,可视微导丝远离医生操作的一端,对应的,近端为靠近医生操作的一端。第二线束7与可视微导丝的近端连接。
核芯1内开设的通孔11自近端延伸至远端,为设置于通孔11远端的光源4和图像传感器3与近端连接的处理器8提供信号传输通道。
核芯1包括头端14,头端14的外径在由近至远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增加可视微导丝在向远处递送过程中的顺滑性,可视结构设置于头端14内。可视结构中,物镜2、图像传感器3和光源4均与核芯1同轴线设置,在不增加可视微导丝远端整体截面积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可视结构的各部件质量均匀分布在可视微导丝的头端14,保证可视微导丝远端整体质量均匀性,不影响产品整体稳定性。在可视微导丝的径向上,自轴线向外依次分布为物镜2、图像传感器3、光源4,物镜2将光源4照射下的景物成像在物镜2的像面上,形成二维空间的光强分布,图像传感器3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成一维时序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通孔11内下文所述的的第一数据导线31传输至可视微导丝近端,可视微导丝近端通过处理器8对电信号处理后传输至显示模块,通过显示模块为医生提供实时图像画面,方便医生根据画面进行手术的操作。
除物镜2、图像传感器3和光源4外,可视结构还包括第一电源导线41和第一数据导线31,如图4所示,第一电源导线41和第一数据导线31形成第一线束5设置于通孔11内,可视微导丝近端开设有数据接口6,数据接口6连接于第二线束7,第二线束7由第二数据导线和第二电源导线组成(图1中未示出第二数据导线和第二电源导线,仅以第二线束7示出),第一电源导线41和第二电源导线之间通过数据接口6连接,第一数据导线31和第二数据导线通过数据接口6连接,第二线束7远离数据接口6一端与处理器8相连接。
第一电源导线41与光源4连接,第一电源导线41通过数据接口6、第二线束7与处理器8连接,为光源4提供能量,使光源4照亮可视微导丝远端远处,以使物镜2能够在光源照射下在像面成像。
第一数据导线31与图像传感器3连接,图像传感器3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为一维时序电信号后,通过第一数据导线31将电信号传输至近端的数据接口6,随后通过与数据接口6相连接的第二线束7中的第二数据导线将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8,处理器8将电信号处理后,传输至显示模块,最终以图像显示在显示模块,以供医生察看。
可以理解的是,图4中第一数据导线31与图像传感器3的连接、第一电源导线41与光源4的连接仅为示意作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一数据导线31与图像传感器3连接、第一电源导线41与光源4连接后的形态,第一数据导线31和第一电源导线41分别与图像传感器3和光源4连接后形成一束第一线束5即可。
进一步的,可视微导丝的远端由近向远,外径逐渐减小,以适应脑部手术时,脑部较细的血管。
具体的,如图2所示,核芯1外设有保护套12的位置处,由近至远的方向上,核芯1的外径逐渐变小,然后不变。而在由近至远的方向上,保护套1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距离,在a长度范围内逐渐变大,在b长度范围内逐渐变小,且保护套12近端与核芯1连接处的外径相同。这使得设置保护套12的部分与未设置保护套12的部分顺滑连接,此时设置保护套12的部分,保护套12的外径即为可视微导丝的外径,为逐渐变小。
可视微导丝的远端需要较柔软,而近端需要较好的推送力。将前述的核芯1远端外径逐渐变小,使其柔韧性增强,但同时该处更容易弯折,因此,在核芯1远端套设一层保护套12,能够增强可视微导丝远端的抗弯折性能。保护套1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距离在b长度范围内由近至远逐渐变小,使得可视微导管的远端柔顺性更好,近端的推送力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12与核芯1的径向上固定,以防止保护套12移动。此外,保护套12未套设于头端14的外部,头端14的长度较小,且由近至远外周倾斜角度较大(外径变小较快),主要起到设置可视结构的作用,因此可不设置保护套12。
优选的,保护套12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在图2中,b长度范围内,保护套1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夹角为3-5°。
进一步的,可视微导丝远端套设的保护套12外还涂覆有涂层13,能够进一步增强可视微导丝远端的抗弯折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半球状的透明保护罩9,透明保护罩9至少部分包覆光源4、物镜2和图像传感器3的最远端,半球状的保护罩9更有利于可视微导丝在向远端递送时的顺滑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芯,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核芯同轴线的通孔,所述核芯远端的外部至少部分设有保护套;
可视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远端的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均与所述核芯同轴线设置,所述物镜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上,所述图像传感器设于所述物镜外,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外;
其中,所述保护套的长度占所述可视微导丝长度的15%-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结构还包括电源导线和数据导线,所述电源导线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数据导线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导线和所述数据导线均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自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远端延伸至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开设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电源导线和所述数据导线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至少部分的夹角为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核芯的径向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层,所述涂层设于所述保护套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微导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球状的透明保护罩,所述透明保护罩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光源、物镜和图像传感器的远端。
9.一种可视微导丝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可视微导丝、第二线束、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微导丝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微导丝,所述第二线束连接于所述可视微导丝的近端,并将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视微导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所述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处理后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
CN202321206217.9U 2023-05-18 2023-05-18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Active CN219814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6217.9U CN219814989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6217.9U CN219814989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4989U true CN21981498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6217.9U Active CN219814989U (zh) 2023-05-18 2023-05-18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4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3075B2 (ja) 外形可変先端部を有する内視鏡
JP5576274B2 (ja) 改良されたカテーテル
CN102958421B (zh) 电子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US20140114182A1 (en) Opto-Acoustic Imaging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5163942A1 (en) Integrated medical imaging system
US2015018219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P2105777A1 (en) Optical unit for probe and optical unit producing method
US11659981B2 (en) Endoscope with a holder including a lens and an image sensor
EP3437543B1 (en) Endoscope
JP2021532887A (ja) 電気手術器具
CN219814989U (zh) 可视微导丝和可视微导丝系统
EP2494914A1 (en) Endoscope and angiograph system with options for advantages in signal-to-noise and disposability
JP2016093350A (ja) 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300651B1 (en) Low profile endoscope
KR20170110480A (ko) 의료 영상 획득 장치
WO2019178212A1 (en) Mini-scope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10170020U (zh) 可视化定位导丝
CN209863767U (zh) 可视化定位导管
CN110446450B (zh) 软性内窥镜和具有该软性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
CN206867206U (zh) 电子血管镜
WO2020202541A1 (ja) 内視鏡装置
US11517185B2 (en) Endoscope
CN218922543U (zh) 一种视角可变的电子关节镜组件
CN215687733U (zh) 一种视角可调经鼻电子颅底观察镜
US20230225597A1 (en) Endoscopic imaging device and endosco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