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3842U - 一种茶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3842U
CN219813842U CN202321329392.7U CN202321329392U CN219813842U CN 219813842 U CN219813842 U CN 219813842U CN 202321329392 U CN202321329392 U CN 202321329392U CN 219813842 U CN219813842 U CN 21981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valve
valve port
wat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93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坚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Jiax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Jiax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Jiax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Jiax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93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3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3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吧机,包括立式机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立式机架上横向伸出的托板与杯架,所述杯架上设置有供水管与出水嘴,所述冲泡杯组件包括杯体、杯盖以及导气管,其中所述杯盖能够密封盖合于所述杯体上部开口处从而形成杯体腔,在所述杯盖上设置有进出水口与进出气口,所述冲泡杯组件倒置连接于所述杯架上,在所述杯架上还设置有切换阀,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阀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进行切换就能实现进出与排水,大大提高了茶吧机的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茶吧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吧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集饮水机与泡茶机功能于一身的茶吧机被发明出来并被广大市民所喜爱,并且茶吧机特别适用于作为办公区域的共用饮水设备。但现有茶吧机的泡茶部分结构与常见的泡茶机结构基本相同,如公开号为CN111743402A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泡茶机,包括内部设有水泵、加热装置的机身、置于机身上部一侧的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的底部设有一水杯,水杯可拆卸地安装在机身的侧部,水杯底部设有止漏阀,水杯外底部设有一用于控制止漏阀开闭的拨杆,所述拨杆中部绞接在水杯外底部,阻力端止漏阀配合,驱动端向机身的侧部延伸,所述机身内设有用于驱动拨杆的驱动端位移并控制止漏阀打开的电机驱动机构,该结构的泡茶机可以实现将泡好的茶自动放水。这种泡茶机常用于个人使用,但茶吧机却适用于办公区域多人共用,如果把这种泡茶机的结构直接搬到茶吧机上使用,对于多人共用的设备就显得十分不友好,首先,茶叶最多在冲泡两三次后就需要更换,水杯带着止漏阀、拨杆等多个构件,清洗与更换茶叶十分不便;第二,多人共用一个冲泡用的水杯,等待时间长,十分不便;第三,这种喷淋式的冲泡方式使用时会有大量的蒸气产生并从水杯的上部排出,蒸气在水杯的外壁面上会凝结成水珠并沿着水杯的外壁面滑落,使用感受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吧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吧机,包括立式机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立式机架上横向伸出的托板与杯架,所述杯架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的上方从而形成放置腔,在所述杯架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冲泡杯组件;所述杯架上设置有供水管与出水嘴,所述出水嘴朝向所述放置腔布置,所述冲泡杯组件包括杯体、杯盖以及导气管,其中所述杯盖能够密封盖合于所述杯体上部开口处从而形成杯体腔,在所述杯盖上设置有进出水口与进出气口,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杯体腔中且一端连通所述进出气口,另一端向所述杯体的底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杯体的底壁留有过气间隙,所述冲泡杯组件倒置从而让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杯架上;在所述杯架上还设置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置有连通所述供水管的第一阀口、连通所述出水嘴的第二阀口、连通所述进出水口的第三阀口以及连通所述进出气口的第四阀口;当向所述杯体腔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当需要让杯体腔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封闭,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
上述所述切换阀方案中,所述切换阀在第二状态时相当于把所述进出水口与进出气口相连通,这样虽然简化了排水与进气结构,但进气时可能会影响排水的顺畅性,为此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第五阀口,当向所述杯体腔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五阀口封闭;当需要让杯体腔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切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封闭,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四阀口与第五阀口相连通。这个改进的方案把排水也进气的通道分离开,有效减少了进气对排水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包括壳体、阀芯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阀芯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来回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切换开关与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与阀芯上,通过拨动所述切换开关就能够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或电机,所述电磁铁或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阀芯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磁铁或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就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铁或电机的输出轴动作以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优选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杯体的进出水口处。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式机架中,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口上。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第一,本技术方案通过简化冲泡杯的结构,把控制进出水的切换阀在杯上分离并设置于所述杯架上,这让所述冲泡杯在更换清洗时变得简易,有利于所述冲泡杯多人使用时的清理操作;
第二,简化所述冲泡杯的结构后,所述冲泡杯组件可以做成标准组件,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冲泡杯组件,能够在多人使用时让冲泡与准备操作同步进行,减少使用者的等待时间。
第三,把所述冲泡杯组件的杯体与杯盖是盖合并倒置连接于所述杯架上,这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是为了让杯体内的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外流出,另一方面则是有效防止了冲泡时热蒸气从杯口处向四周扩散的问题,只有部分蒸气通过所述过气间隙并进入到所述导气管中,然后依次通过所述进出气口、第四阀口、切换阀的阀芯以及第二阀口,最后从所述出水嘴排出,大大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蒸气四处扩散而造成的在水杯外壁凝成水珠的问题;
第四,本技术方案中的所述冲泡杯组件为盖合倒置结构,在冲泡时蒸气不易外流,能够形成一定的焖泡效果,很好地保存了茶汤的香气,有效提高了茶汤的整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 为所述茶吧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所述茶吧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所述茶吧机的正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所述冲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所述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状态;
图7 为所述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状态;
图8 为所述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具有所述第五阀口的第一状态;
图9 为所述切换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具有所述第五阀口的第二状态。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之上”、“上”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如图1~图4所示为一种茶吧机,所述茶吧机包括立式机架11以及连接于所述立式机架11上横向伸出的托板12与杯架2,所述杯架2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12的上方并形成放置腔10,这样在所述托板12上就能用于放置用于盛茶水的存水杯13,即让所述存水杯13置于所述放置腔10中。为了便于冲泡茶水,在所述杯架2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冲泡杯组件3,当然还可以把所述冲泡杯组件3设为标准组件,准备多个所述冲泡杯组件3作为备用能够大大提高多人使用效率;所述杯架2上设置有供水管21与出水嘴22,其中所述供水管21隐藏布置于所述杯架2内部,所述出水嘴22朝向所述放置腔10布置,这样从所述出水嘴22流出的茶水就能顺畅地流到所述存水杯13中。
以下对所述冲泡杯组件3进行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所述冲泡杯组件3包括杯体31、杯盖32以及导气管33,其中所述杯盖32能够密封盖合于所述杯体31上部开口处从而形成杯体腔34,在所述杯盖32上设置有进出水口35与进出气口36,所述导气管33设置于所述杯体腔34中且一端连通所述进出气口36,另一端向所述杯体31的底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杯体31的底壁留有过气间隙37,进一步的,所述冲泡杯组件3以倒置的方式安装连接于所述杯架2上。这样设置使得水、气通道与现有技术形成很大区别,例如在加水时,水从位于底部所述进出水口35进入到所述杯体腔34中,并逐渐向上填充所述杯体腔34,而空气则能够从所述过气间隙37进入到所述导气管33,进而从所述进出气口36排出。而在排水时,所述杯体腔34内的水是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杯盖32的进出水口35向下流出,为了保证所述杯体腔34内的气压稳定以及让排水保持顺畅,外部空气能够从所述进出气口36进入并通过所述导气管33进入到所述杯体腔34中。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加水与排水时所述进出水口35与进出气口36能连通不同的通道,如图2、图6与图7所示,在所述杯架2上还设置有切换阀4,所述切换阀4设置有连通所述供水管21的第一阀口41、连通所述出水嘴22的第二阀口42、连通所述进出水口35的第三阀口43以及连通所述进出气口36的第四阀口44。当向所述杯体腔34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4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41与第三阀口43相连通(即让所述供水管21与进出水口35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42与第四阀口44相连通(即让所述出水嘴22与进出气口36相连通);当需要让杯体腔34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4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41封闭,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42、第三阀口43与第四阀口44相连通(即让所述出水嘴22、进出水口35与进出气口36相连通)。
上述所述切换方案中,所述切换阀4在第二状态时相当于把所述进出水口35与进出气口36相连通,这样虽然简化了排水与进气结构,但进气时可能会影响排水的顺畅性,为此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如图8与图9所示,所述切换阀4还包括第五阀口45,所述第五阀口45连通外部大气,当向所述杯体腔34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4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41与第三阀口43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42与第四阀口44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五阀口45封闭,此时进水与排气方式与上述四阀口结构相同。但当需要让杯体腔34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4切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41封闭,所述第二阀口42与第三阀口43相连通,所述杯体腔34中水依次通过所述进出水口35、第三阀口43、第二阀口42以及出水嘴22向外排出;同时,由于让所述第四阀口44与第五阀口45相连通,外部空气就能依次通过所述第五阀口45、第四阀口44、进出气口36以及导气管33进入到所述杯体腔34中。这个改进的方案把排水也进气的通道分离开,有效减少了进气对排水的影响。
这样设置所述冲泡杯组件3的优点在于,首先,本技术方案通过简化冲泡杯的结构,把控制进出水的切换阀4在所述冲泡杯组件3上分离并设置于所述杯架2上,这让所述冲泡杯组件3在更换清洗时变得简易,有利于多人使用时的清理操作;其次,简化所述冲泡杯的结构后,所述冲泡杯组件3可以做成标准组件,通过设置多个所述冲泡杯组件3,能够在多人使用时让冲泡与准备操作同步进行,减少使用者的等待时间。
另外,把所述冲泡杯组件3的杯体31与杯盖32是盖合并倒置连接于所述杯架2上,这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是为了让杯体31内的液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外流出,另一方面则是有效防止了冲泡时热蒸气从杯口处向四周扩散的问题,只有部分蒸气通过所述过气间隙37并进入到所述导气管33中,然后依次通过所述进出气口36、第四阀口44、切换阀4的阀芯以及第二阀口42,最后从所述出水嘴22排出,大大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因蒸气四处扩散而造成的在水杯外壁凝成水珠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的所述冲泡杯组件3为盖合倒置结构,在冲泡时蒸气不易外流,能够形成一定的焖泡效果,很好地保存了茶汤的香气,有效提高了茶汤的整体品质。
以下对所述切切换阀4的具体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所述切换阀4包括壳体46、阀芯5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阀芯5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46中,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阀芯5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5来回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4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或两种的结合,
第一种,人工机械驱动,如图6与图7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切换开关61与连杆62,所述连杆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61与阀芯5上,通过拨动所述切换开关61就能够驱动所述阀芯5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4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第二种,电气化驱动,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为电磁铁63或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电磁铁63或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阀芯5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5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4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还包括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连接所述电磁铁63或电机,所述控制器7就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铁63或电机的输出轴动作以驱动所述阀芯5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4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为了保证茶水排出的顺畅性,如图5所示,还包括滤网38,所述滤网38设置于所述杯体31的进出水口35处。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设置于所述立式机架11中,所述供水管2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8的输出口上。

Claims (8)

1.一种茶吧机,包括立式机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立式机架上横向伸出的托板与杯架,所述杯架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的上方从而形成放置腔,在所述杯架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冲泡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架上设置有供水管与出水嘴,所述出水嘴朝向所述放置腔布置,所述冲泡杯组件包括杯体、杯盖以及导气管,其中所述杯盖能够密封盖合于所述杯体上部开口处从而形成杯体腔,在所述杯盖上设置有进出水口与进出气口,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杯体腔中且一端连通所述进出气口,另一端向所述杯体的底壁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杯体的底壁留有过气间隙,所述冲泡杯组件倒置从而让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杯架上;在所述杯架上还设置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置有连通所述供水管的第一阀口、连通所述出水嘴的第二阀口、连通所述进出水口的第三阀口以及连通所述进出气口的第四阀口;当向所述杯体腔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当需要让杯体腔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封闭,以及让所述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设置有连通外部大气的第五阀口,当向所述杯体腔内供水时,所述切换阀切换到第一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五阀口封闭;当需要让杯体腔内的水排出时,所述切换阀切切换到第二状态,从而让所述第一阀口封闭,所述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通,以及让所述第四阀口与第五阀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壳体、阀芯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阀芯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来回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切换开关与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切换开关与阀芯上,通过拨动所述切换开关就能够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或电机,所述电磁铁或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阀芯并能够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磁铁或电机,所述控制器就能够控制所述电磁铁或电机的输出轴动作以驱动所述阀芯移动,从而让所述切换阀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杯体的进出水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立式机架中,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口上。
CN202321329392.7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茶吧机 Active CN219813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392.7U CN21981384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茶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9392.7U CN21981384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茶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3842U true CN219813842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9392.7U Active CN21981384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茶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3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4008163T2 (de) Maschine für heisse Getränke
EP1319360A1 (en) Domestic dishwasher with a front loading door having a recessed panel and a detergent measurer/dispenser supported by the upper rack
US4603620A (en) VPS with hot water dispenser
CA2413489A1 (en) Hot beverage maker with cup-activated dispenser
CN105753197B (zh) 清洗护理装置
CN219813842U (zh) 一种茶吧机
CN200977070Y (zh) 二合一咖啡机
KR101152273B1 (ko) 세척기능을 갖는 전자동 전기압력밥솥
CN105125083B (zh) 一种打豆咖啡机
KR200442782Y1 (ko) 쌀통에 정수기가 구비되어 쌀 양과 밥물 양 자동조절투입장치
CN113768289B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智能茶几
CN215226820U (zh) 一种简易自动煮泡装置
CN212912853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0433325U (zh) 人工智能品茶机
CN112386105A (zh) 一种家用无声智能饮茶装置
CN218981955U (zh) 一种易控制的顶喷装置
CN111895130A (zh) 一种用于浴室中的多功能出水组件
CN216984526U (zh) 一种降温出汤泡茶机组
CN220442475U (zh) 一种双出嘴的滴滤式咖啡机
CN216822843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7907352U (zh) 一种自动泡茶装置
CN211022514U (zh) 洗碗机底座和洗碗机
CN219125994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11910714B (zh) 多功能水龙头中的混液装置
CN21947981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