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0327U -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0327U
CN219810327U CN202320551422.2U CN202320551422U CN219810327U CN 219810327 U CN219810327 U CN 219810327U CN 202320551422 U CN202320551422 U CN 202320551422U CN 219810327 U CN219810327 U CN 219810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pipe section
joint
lengt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14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林军
朱峰
鲍俊
戴杰
蔡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14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0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0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0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组件以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管路组件包括:连接管,具有连接接口;接头,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第一连接管段与连接接口插接固定,第二连接管段具有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管段通过连接结构与其他管路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管重量偏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集水管,换热器本体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上均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上设置有螺纹结构,以与其他设备进行管路连接。
使用该集水管需要在集水管上车削螺纹,加工螺纹时需要4mm-6mm的管厚来保证能够车削出完整的螺纹,使得集水管的壁厚较大,造成集水管实际爆破压力值大幅度地超过了设计所需爆破压力值,性能冗余严重,并且因集水管厚度大,导致了集水管整体重量偏重,生产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水管重量偏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组件包括:连接管,具有连接接口;接头,接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第一连接管段与连接接口插接固定,第二连接管段具有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管段通过连接结构与其他管路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管路组件包括连接管与接头。其中,接头具有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接头与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段插接固定,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段与其他管路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利用接头上的连接结构与其他管路连接,如此可以不用在连接管上加工连接结构,进而也无需考虑因设置连接结构而需要增加连接管壁厚的问题,从而能够减小连接管的管壁厚度,减轻了管路组件整体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接头的与连接接口插接配合的长度在10mm至35mm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限制长度范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段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管段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接,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连接管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内,其他管路套设在第二连接管段上,以便于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段的壁厚在2.1mm至4.8mm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避免浪费。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管段的长度在13.5mm至42mm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限制长度范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段的内径与第一连接孔的长度的比值在1.61至3.09之间。通过上述设计,可以避免第一连接管段的内径与第一连接孔的长度不匹配而造成第一连接管段与连接管连接失效。
进一步地,接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台,固定凸台位于接头的中部。如此设置可以方便安装,稳定接头与连接管的相对位置,避免其他管路与接头拆装时,由于力度过大而造成接头与连接管连接失效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固定凸台沿接头的轴向的长度在6mm至23mm之间,固定凸台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的端部的最小距离在5.5mm至20mm之间。通过设定固定凸台沿接头的轴向的长度范围,保证固定效果并控制生产成本;通过设定固定凸台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的端部的最小距离,保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提升连接强度,同时避免材料浪费。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还包括卡接槽,卡接槽环形设置在第二连接管段的外侧壁上,卡接槽用于与其他管路卡接配合,如此可实现接头与其他管路的快速连接,提升了整体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提供的管路组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尺寸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连接管;
20、接头;21、第一连接管段;22、第二连接管段;23、固定凸台;
30、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组件,该管路组件包括连接管10和接头20。连接管10具有连接接口,接头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管段21和第二连接管段22,第一连接管段21与连接管10的连接接口插接固定,第二连接管段22具有连接结构与其他管路连接。其中,连接结构可以为螺纹结构、也可为插接结构或卡接结构。本申请中,连接管10通过接头20与其他管路连接,连接接口直接与第一连接管段21插接固定,不需要在连接管10的外壁车削螺纹,进而可以减小连接管10的管壁厚度,进一步减轻管路组件的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段21与连接管10的连接接口插接固定后,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以起到加强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同时接头20与连接接口插接配合的长度在10mm至35mm之间。可根据接头的不同公称直径选择不同的配合长度,例如接头公称直径为DN25时,该配合长度为14mm;接头公称直径为DN50时,该配合长度为18.5mm。如此设置可以保证一定的插接长度,保证接头20与连接管10连接的稳定性。根据接头20不同的公称直径选择适应的插接长度,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产生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配合的长度可以为10mm、20mm、25mm或35mm。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段2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其他管路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接头20与其他管路的连接强度;通过预制的螺纹结构,方便工人现场安装与调试。
上述管路组件中,接头20的第一连接管段21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管段22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如此设置,可以将连接管10插接在第一连接孔内,其他管路可以套设在第二连接管段22上。当然,也可将第一连接孔的孔径设置为小于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使连接管10插接在第一连接管段21的外周,将第二连接管段22套设在其他管路的外周。
在本申请中,接头20的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范围设置在2.1mm至4.8mm之间,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为L5。若壁厚大于4.8mm,则会增大管路重量,增大整体生产成本;若壁厚小于2.1mm,则第一连接管段21的强度较低,易造成损坏。因此,在本申请中,将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设置在2.1mm至4.8mm之间,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接头20重量过重。具体的,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可以设置为2.1mm、3.0mm、4.0mm或4.8mm。
其中,壁厚的数值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可以参照接头20的公称直径进行选择。例如,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25时,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为3.6mm;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50时,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为3.05mm。通过不同的接头20的公称直径选择不同的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可以在满足连接强度的同时,适当的节省制作材料,降低生成成本,避免不论接头20采用何种公称直径,第一连接管段21时均采用最大壁厚,造成性能冗余,引起不必要的浪费。
在本申请中,接头20的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范围设置在13.5mm至42mm之间。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为L2。若长度小于13.5mm,则会影响第二连接管段与其他管路的连接强度;若长度大于42mm,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本申请中,将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设置在13.5mm至42mm之间,可以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产生性能冗余,造成材料浪费。具体的,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可以设置为13.5mm、20mm、30mm或42mm。
其中,长度的数值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可以参照接头20的公称直径进行选择。例如,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25时,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为19mm;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50时,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为42mm。通过不同的接头20的公称直径选择不同的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适当的选择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可以在满足结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避免无论何种情况均采用极限长度设计,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第一连接管段2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的比值在1.61至3.09之间,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孔的长度为L1,第一连接管段21的内径为D。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接头20与连接管10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连接管段21的内径与第一连接孔的长度不匹配而造成第一连接管段21与连接管10连接失效。
在本申请中,为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方便安装,接头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台23,固定凸台23位于接头20的中部,在装配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工具与固定凸台23配合,以固定接头20在连接管10上的位置。装配或者拆卸与接头20相连的其他管路时,通过工具固定该固定凸台23,可以稳定接头20与连接管10的相对位置,避免其他管路与接头20拆装时,由于力度过大而造成接头20与连接管10连接失效的问题发生。具体地,固定凸台23环形设置在接头20的外周,固定凸台23整体可以为多边形结构,以便于与辅助工具连接。
进一步地,将固定凸台23沿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设置在6mm至23mm之间,将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21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22的端部的最小距离设置在5.5mm至20mm之间。如图4所示,固定凸台23沿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为L3,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21端部的长度为L4。
若固定凸台23沿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小于6mm,则距离过小,不方便辅助工具的连接,若固定凸台23沿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大于23mm,则会产生材料的浪费。具体的,固定凸台23沿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可以设置为6mm、13mm或18mm。其中,长度的数值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可以参照接头20的公称直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公称直径的接头20设置不同的固定凸台23沿轴向长度的距离,例如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25时,固定凸台23的长度为8.5mm;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50时,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为10mm。这样设置可以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能够更方便的固定接头20。
同时,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21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22的端部的最小距离可以设置为5.5mm、15mm或20mm。其中,距离的数值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可以参照接头20的公称直径进行选择。例如,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25时,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21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22的端部的最小距离设长度为7.5mm;接头20的公称直径为DN50时,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段21的远离第二连接管段22的端部的最小距离设长度为10mm。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接头20和连接管10的连接强度的条件下,节省制作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管路组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结构为卡接槽30,卡接槽30环形设置在第二连接管段22的外侧壁上。卡接槽30用于与其他管路卡接配合,通过设置卡接槽30,接头20与其他管路可通过卡接结构配合连接,如此可实现接头20与其他管路的快速连接,提升了整体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上述提供的管路组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
连接管(10),具有连接接口;
接头(20),所述接头(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管段(21)和第二连接管段(22),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1)与所述连接接口插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具有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其他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0)与所述连接接口插接配合的长度在10mm至35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1)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1)的壁厚在2.1mm至4.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的长度在13.5mm至42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长度的比值在1.61至3.0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凸台(23),所述固定凸台位于所述接头(20)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23)沿所述接头(20)的轴向的长度在6mm至23mm之间,所述固定凸台(2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1)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的端部的最小距离在5.5mm至2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接槽(30),所述卡接槽(30)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的外侧壁上,所述卡接槽(30)用于与其他管路卡接配合。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管路组件。
CN202320551422.2U 2023-03-17 2023-03-17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Active CN219810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1422.2U CN219810327U (zh) 2023-03-17 2023-03-17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1422.2U CN219810327U (zh) 2023-03-17 2023-03-17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0327U true CN219810327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1422.2U Active CN219810327U (zh) 2023-03-17 2023-03-17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0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2812A (en) Universal fittings
CN210909842U (zh) 一种管道对接预固定装置
US20050264007A1 (en) Tube and pipe fittings
CN219810327U (zh) 管路组件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US10871247B2 (en) Compression couplings
CN201096239Y (zh) 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
CN201621413U (zh) 一种带活动接头的u形管
CN217463672U (zh) 鞍式直接接头和鞍式直接的管组件
CN212776088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连接构件
CN211315442U (zh) 一种流体输送用管路连接系统
CN218644982U (zh) 一种水下快速接头
CN102401195A (zh) 不锈钢变径管及其加工方法
CN214368480U (zh) 一种90°弯管快速接头
CN219623485U (zh) 一种带有快速接头的金属波纹管
CN208123668U (zh) 一种离合器油管直通接头
CN211315775U (zh) 一种气瓶调压转换接头
CN214889481U (zh) 一种高压软管接头
US20110316273A1 (en) Dual seal tube fitting
CN215568615U (zh) 室内外空调机快速活动连接机构
JP4381725B2 (ja) 管継手ユニット
CN219841198U (zh) 一种给水管无阻力连接器
CN210978912U (zh) 一种液压接头
CN21296033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不锈钢管
CN210687349U (zh) 活接头卡具
CN219035891U (zh) 便捷式压缩空气管道快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