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9672U -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9672U
CN219799672U CN202320958046.9U CN202320958046U CN219799672U CN 219799672 U CN219799672 U CN 219799672U CN 202320958046 U CN202320958046 U CN 202320958046U CN 219799672 U CN219799672 U CN 21979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evel
signal
connect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80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森铎
蔡仕君
宋天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80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供电单元,用于连接控制板的通信端口的第一通信端口,用于连接上位设备的第二通信端口,用于连接控制板的工作电路以获取控制板的工作电平的电平采集端口;以及电流环通信单元、电平检测单元、通信数据传输单元和控制器,其中,电流环通信单元连接第一通信端口和控制器,用于进行电流环通信信号传输;电平检测单元连接电平采集端口和控制器,用于生成与工作电平对应的检测电平;通信数据传输单元连接第二通信端口和控制器,用于进行通信信号传输。实施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改被检测板芯片内部程序的通信协议即可实现控制板监测,提高控制板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暖通空调系列产品的室内控制板或室外控制板的实时状态监测,其通常通过将被检测板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根据收到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该监测过程由于检测数据直接来源于被检测板内部芯片,内部芯片根据通讯协议架构只能够监测被检测板已经设有的监测功能例如被检测板的输出风速、相关温度等实时状态进行监测,而对于控制板中没有设置的监测功能无法进行监测。因此,由于被检测板芯片发出数据的局限性,不容易发现被检测板的一些硬件问题,进而对暖通空调产品的质量造成误判,影响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供电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通信端口的第一通信端口,用于连接上位设备的第二通信端口,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电路以获取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电平的电平采集端口;
以及电流环通信单元、电平检测单元、通信数据传输单元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流环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进行电流环通信信号传输;
所述电平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电平采集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生成与所述工作电平对应的检测电平;
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进行通信信号传输。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流环通信单元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第一光耦电路、第二光耦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输入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平采集端口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交流供电电路的若干第一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一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三光耦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检测电平接收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一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220V市电电源输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功能电压输出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二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二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检测电平接收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电子膨胀阀电平电路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三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三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检测电平接收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直流供电输入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四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四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四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检测电平接收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第一电感、第一分压电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第五连接器,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管脚,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反馈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包括USB连接器,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单元包括USB通信处理电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USB通信处理电路包括USB驱动电路、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管脚,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数据发送端连接所述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管脚;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接收数据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一电源电压,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发送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监测装置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
所述状态指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平以生成指示信息。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所述状态指示单元包括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
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平输出端,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码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无需更改被检测板芯片内部程序的通信协议即可实现控制板监测,提高控制板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供电单元110,用于连接控制板的通信端口的第一通信端口121,用于连接上位设备的第二通信端口122,用于连接控制板的工作电路以获取控制板的工作电平的电平采集端口123;以及电流环通信单元130、电平检测单元140、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和控制器160,其中电流环通信单元130连接第一通信端口121和控制器160,用于进行电流环通信信号传输;电平检测单元140连接电平采集端口123和控制器160,用于生成与工作电平对应的检测电平;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连接第二通信端口122和控制器160,用于进行通信信号传输。具体的,该监测装置用来实现暖通设备的控制板的监测功能。设置供电单元110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生成该监测装置工作需要的工作电压。监测装置通过第一通信端口121连接控制板的通信端口,并通过电流环通信单元130实现与控制板的通信。其中,控制器16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环通信信号判定检测装置已经与控制板实现连接,控制器160可以开始工作。设置电平采集端口123连接控制板的工作电路以获取控制板各个工作电平,电平检测单元140连接电平采集端口123,根据接收的工作电平生成对应的检测电平以输入至控制器160。控制器16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电平生成通信数据通过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传输至上位设备,以使上位设备获取该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并进行需要的处理。其中上位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与控制器160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其中,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通过第二通信端口122连接上位设备。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电流环通信单元130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第一光耦电路、第二光耦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输入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供电单元110,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一端,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一端,第一光耦电路的第四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通信端口121,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具体的,电流环通信单元130中,通过电源输入电路提供输入电流。在电流环通信单元130工作过程中,当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来自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光耦电路根据该高电平信号导通,继而控制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的电源经导通的第一光耦电路输入至第二光耦电路,并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一信号调理电路调理输入至控制板,控制板接收该高电平信号。当信号接收电路接收来自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低电平时,第一光耦电路关断,此时,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经第二二极管和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在第一通信端口121生成低电平,控制器160接收该低电平信号。当控制器160板在第一通信端口121生成高低电平信号时,其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形成导通关断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形成对应的电平,对应的第二光耦电路导通或关断,实现对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的高低电平的输入。最终实现控制器160与控制板之间的通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端口121可以包括用来连接控制板的通信端口的连接器S1。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可以包括热敏电阻PTC1,以及由电阻R3、电阻R4、电阻R15和电阻R16组成的限流电路。其中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连接,电阻R15和电阻R16并联连接。第一二极管可以包括二极管D6,第二二极管可以包括二极管D7。电阻R3与电阻R4及电阻R15和电阻R16各自并联连后串联连接以形成限流电路连接在热敏电阻PTC1与二极管D6的阴极和二极管D7的阴极之间。同时第一信号调理电路中还设置电容C1连接至电源输入单元的第二端。其中,控制器160可以为一个MCU芯片IC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耦电路包括光耦芯片U1,信号接收端包括电阻R29、三极管Q1、电容C22和电阻R40。其中光耦芯片U1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单元110,光耦芯片U1的第二端连接经电阻R29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40接收来自控制器160输出的信号电平。同时光耦芯片U1的第三端连接电源输入单元的第一端。电源输入单元的第一端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光耦芯片U1的第三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经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外部电源输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光耦电路包括光耦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信号输出端包括电阻R30、电阻R31和电容C21,其中光耦芯片U2的第四端连接供电单元110,光耦芯片U2的第三端连接电阻R30和电阻R31的第一端,电阻R3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和控制器160的第一信号接收端,电阻R30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接地。光耦芯片U2的第一端连接光耦芯片U1的第三端,且光耦芯片U2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电阻R28的第一端和电容C12的第一端,光耦芯片U2的第二端、二极管D8的阳极、电阻R28的第二端和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
可选的,如图4所示,电平采集端口123包括用于连接控制板的交流供电电路的若干第一连接器,电平检测单元140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其中,每一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三光耦电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一端,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供电单元110和控制器160的第一检测电平接收端。具体的,电平采集端口123中可以设置若干第一连接器用来连接控制板中的交流供电电路以获取交流供电信号,并通过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对得到交流供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监测电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包括连接器CN1,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包括二极管D3(对应第三二极管)、光耦芯片U3及其外围电路(对应第三光耦电路)。其中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连接器CN1的第一管脚,二极管D3的阴极经电阻R24连接二极管D9的阴极和光耦芯片U3的第一端,连接器CN1的第二管脚连接二极管D9的阳极和光耦芯片U3的第二端,光耦芯片U3的第三端接地,光耦芯片U3的第四端连接电阻R32的第一端和电阻R33的第一端,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供电单元110,电阻R33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3的第一端和控制器160的第一检测电平接收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还可以包括连接器CN2、连接器CN3和连接器CN4,用来分别连接控制板中不同功能模块的交流输入。
可选的,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一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其中目标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控制板的220V市电电源输入。具体的,环路通信单元中的电源输入电路的外部交流电源输入可以通过连接控制板的220V市电电源输入的连接器CN1获取。
可选的,如图5所示,电平采集端口123还包括用于连接控制板的功能电压输出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电平检测单元140包括与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二电平处理电路;其中,每一第二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二检测电平接收端。具体的,电平采集端口123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用来连接控制板中的功能电压输出以获取对应的电压信号。其中,获取控制板的功能电压输出可以理解为通过控制板内设置的电压检测点获取控制板工作时通过各个电压检测点获取的电压检测结果,并通过第二电平处理电路对得到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监测电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包括连接器CN5,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108和电容C17,电阻R108和电容C17组成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电阻R17进行信号限流实现对检测信号进行信号调理,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连接器CN5的一个信号管脚。其中多个不同的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同一个或者不同第二连接器的信号管脚,多个不同的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不同的第二检测电平接收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器CN6。
可选的,如图6所示,电平采集端口123还包括用于连接控制板的电子膨胀阀电平电路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电平检测单元140包括与第三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三电平处理电路;其中,每一第三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单元110,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三检测电平接收端。具体的,电平采集端口123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用来连接控制板中的电子膨胀阀电平电路以获取对应的检测电压信号,并通过第三电平处理电路对得到的检测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监测电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包括连接器CN7,第三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阻R53、电阻R61和电阻R57,其中,电阻R53的第一端连接供电单元110,电阻R53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CN7的一个信号管脚、电阻R57的第一端和电阻R61的第一端,电阻R57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61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三检测电平接收端。其中多个不同的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同一个或者不同第三连接器的信号管脚,多个不同的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不同的第三检测电平接收端。
可选的,如图7所示,电平采集端口123还包括用于连接控制板的直流供电输入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第四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四电平处理电路;其中,每一第四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四检测电平接收端。具体的,电平采集端口123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用来连接控制板中的直流供电输入以获取控制板中工作电路对应的直流供电电压,并通过第四电平处理电路对得到的直流供电电压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监测电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器包括连接器CN9,第四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阻R65、电阻R68和电阻R71,其中电阻R65的第一端连接连接器CN9的一信号管脚,电阻R6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8的第一端和电阻R71的第一端,电阻R68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71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四检测电平接收端。其中多个不同的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同一个或者不同第四连接器的信号管脚,多个不同的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160的不同的第四检测电平接收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器还包括连接器CN8。
可选的,如图8所示,供电单元110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第一电感、第一分压电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第五连接器,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五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管脚,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转换电路的反馈端,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三端接地。具体的,供电单元110中,电源转换电路可以包括电源转换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第一电感包括电感L1,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01和电阻R102,第五连接器包括连接器CN11。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入端用来连接连接器CN1的供电管脚,电源转换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电感L1的第二端作为电源输出,电阻R101和电阻R102串联连接后在其串联连接端形成分压,该分压作为电源转换芯片U1的反馈信号。
可选的,如图9所示,第二通信端口122包括USB连接器,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包括USB通信处理电路。具体的,检测装置可以通过USB通信电路与上位设备通信,即第二通信端口122为USB连接器,通信数据传输单元150中设置USB通信处理电路连接该USB连接器进行USB通信数据传输。
可选的,USB通信处理电路包括USB驱动电路、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USB驱动电路的数据接收端连接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管脚,USB驱动电路的数据发送端连接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管脚;USB驱动电路的接收数据发送端连接第一子开关的控制端,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一电源电压,第一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二信号接收端;USB驱动电路的发送数据接收端连接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子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一供电单元110。具体的,USB通信处理电路包括USB驱动芯片U7及其外围电路,第一子开关包括电阻R76、电阻R78和三极管Q2,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U8及其外围电路,其中转换芯片U8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78连接至USB驱动芯片U7的接收数据发送端,三极管Q2经控制器16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驱动导通或关断,转换芯片U8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160的第二信号接收端。第二子开关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8和电阻R87,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转换芯片U9及其外围电路,其中三极管Q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6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转换芯片U9的输入端,转换芯片U9的输出端连接USB驱动芯片U7的发送数据接收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指示监测装置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170,状态指示单元170连接控制器160,用于接收控制器160的控制电平以生成指示信息。具体的,控制器160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控制电平驱动状态指示单元170生成指示信息,通过指示信息指示该监测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如图11所示,状态指示单元170包括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60的控制电平输出端,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数码管。具体的,可以设置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进行指示信息的显示,其中,数码管可以包括芯片LED3,数码管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驱动芯片IC1接收来自控制器160的控制电平输出端的控制电平,并输出对应的驱动电平驱动芯片LED3进行对应的显示。例如,在数码管显示“PAS”代表监测装置与被测板及电脑上位机的通讯正常,在数码管显示“FAL”则代表他们之间的通讯异常。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可以实现易携带、易操作。同时可以避免USB数据传输板对于被检测板的硬件性能信号不能传输判断的问题。而且无需更改被检测板芯片内部程序的通信协议规定,对于相应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节省为适应更改的新协议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还可以对不同类型控制板进行长时间大批量监测,不易出现因换板而导致的数据监测错误的情况,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供电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通信端口的第一通信端口,用于连接上位设备的第二通信端口,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电路以获取所述控制板的工作电平的电平采集端口;
以及电流环通信单元、电平检测单元、通信数据传输单元和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流环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进行电流环通信信号传输;
所述电平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电平采集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生成与所述工作电平对应的检测电平;
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和所述控制器,用于进行通信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环通信单元包括电源输入电路、第一光耦电路、第二光耦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输入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光耦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一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接收端;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口,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采集端口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交流供电电路的若干第一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一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三光耦电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光耦电路的第四端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检测电平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一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源端,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目标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电源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220V市电电源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功能电压输出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二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二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二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检测电平接收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电子膨胀阀电平电路的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三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三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三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三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三检测电平接收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采集端口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控制板的直流供电输入的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器,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四连接器对应连接的第四电平处理电路;
其中,每一所述第四电平处理电路均包括第四信号调理电路,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器的一信号输入管脚,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调理电路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四检测电平接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转换电路、第一电感、第一分压电路和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第五连接器,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器的电源输入管脚,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反馈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包括USB连接器,所述通信数据传输单元包括USB通信处理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通信处理电路包括USB驱动电路、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入管脚,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数据发送端连接所述USB连接器的数据输出管脚;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接收数据发送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一电源电压,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接收端;
所述USB驱动电路的发送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监测装置工作状态的状态指示单元,
所述状态指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平以生成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单元包括数码管和数码管驱动电路;
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电平输出端,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码管。
CN202320958046.9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Active CN21979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046.9U CN219799672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046.9U CN219799672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9672U true CN21979967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8046.9U Active CN219799672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2346Y (zh) 一种空调器检测装置
CN219799672U (zh) 一种暖通设备控制板监测装置
CN102162669B (zh) 空调
CN103021158B (zh) 遥控器及其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15868152U (zh) 红外遥控装置
CN212723729U (zh) 中央清洗系统的设备控制系统
CN207264122U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控制面板及其风扇
KR20130002489U (ko) 컴퓨터케이스 전원 감시 시스템
CN2911754Y (zh) 智能家用电器控制设备
CN107065615A (zh) 一种信令处理方法、装置及线控器
CN111260910A (zh) 红外发射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路
CN219496937U (zh) 一种用于温度调节设备的内机驱动装置
CN110647430A (zh) 一种板卡测试系统
CN219225672U (zh) 一种触摸液晶红外遥控器
CN218387510U (zh) 一种通讯电路测试设备
CN111274102A (zh) 一种新型pcba状态信息指示方法
CN113028578A (zh) 一种设备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空调器
CN217484433U (zh) 一种热管理控制线束检测电路
JP4260575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218865887U (zh) 工业除烟机检测电路和工业除烟机检测系统
CN211824542U (zh) 传感器接入装置、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
CN220438503U (zh) 天线开关的状态检测装置以及系统
CN217007518U (zh) 一种集成的交流风扇驱动装置的故障检测装置
CN113960944B (zh) 一种消防二总线通信模拟方法
CN208143251U (zh) 一种滤棒交换站的信号切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