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7226U -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7226U
CN219797226U CN202321186958.5U CN202321186958U CN219797226U CN 219797226 U CN219797226 U CN 219797226U CN 202321186958 U CN202321186958 U CN 202321186958U CN 219797226 U CN219797226 U CN 219797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enerator
incineration system
combustion chamber
regenerative
flow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86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伟
叶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86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7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7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7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和烟囱,所述焚烧炉包括中空炉体、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蓄热室为三间,且并排设置在炉体内腔的下部,所述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腔的上部,且与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室均通过引风机A与烟囱相连通,还包括用于过滤废气中灰尘及颗粒杂质的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引风机B分别与蓄热室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顶壁和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燃烧器,且相邻燃烧器之间设有导流组件用于延长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流通路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净化效果能够得到保证,且蓄热体的蓄热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Description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指将受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土壤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废气,为了使得废气达到环保排放要求,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目前,对废气的净化处理工艺中,蓄热式氧化焚烧炉被大量的使用。但现有蓄热式氧化焚烧炉由于废气在燃烧室内流通的时间不足,导致废气在燃烧室内的焚烧氧化不充分,从而使得废气的净化效果不佳。另外,多数蓄热式氧化焚烧炉在废气进入炉内之前没有对废气进行充分的过滤,导致废气中携带的灰尘及杂质颗粒一同进入炉内,从而影响蓄热室内蓄热体的蓄热效果,严重还会使得蓄热体内出现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净化效果能够得到保证,且蓄热体的蓄热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和烟囱,所述焚烧炉包括中空炉体、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蓄热室为三间,且并排设置在炉体内腔的下部,所述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腔的上部,且与蓄热室相连通,所述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室均通过引风机A与烟囱相连通,还包括用于过滤废气中灰尘及颗粒杂质的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引风机B分别与蓄热室相连通,所述燃烧室的顶壁和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燃烧器,且相邻燃烧器之间设有导流组件用于延长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流通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包括中空箱体、过滤组件和振动组件,所述箱体的内腔侧壁对称的安装有支撑台,所述过滤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台上,所述振动组件对称的安装在箱体的侧壁,用于抖动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安装在滤网的两端,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插入滑孔,并与滑孔滑动配合,所述滑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支撑杆的底端抵接,底端与滑孔的底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缺齿轮、齿条和电机,所述箱体的侧壁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缺齿轮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安装在支撑杆顶端的外侧面,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的外侧壁,且其输出端延伸至安装腔内与缺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组件上方的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主管、十字支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十字支管的交叉处与主管相连通,所述喷头安装在十字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底部设有排灰/水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引风机B与蓄热室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底部呈漏斗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安装在蓄热室的侧壁顶端,且其顶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安装在燃烧室的顶壁,且其底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底端指向第一导流板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室内安装有均布器,所述均布器位于蓄热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顶端设有安全口,所述安全口与烟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室与引风机A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尘箱对废气中的灰尘及颗粒杂质进行充分过滤,使得灰尘及颗粒杂质截留在除尘箱内,避免了废气中携带的灰尘及杂质颗粒一同进入炉内,从而保证了蓄热室内蓄热体的蓄热效果,且防止蓄热体内出现堵塞,同时通过导流组件延长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流通路径,进而延长了废气在燃烧室内的流通时间,使得废气在燃烧室内充分的氧化分解,从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组件的设置,对过滤组件进行抖动,振落附着在滤网上的灰尘及颗粒杂质,避免滤网出现堵塞,从而保证了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组件的设置,对滤网进行定期清洗,清洗掉附着在滤网上的灰尘、颗粒杂质以及其他物质,进一步保证了滤网的过滤效果,且降低了其他有机物腐蚀滤网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焚烧炉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除尘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除尘箱的侧视图。
图中:1、焚烧炉;1a、炉体;1b、蓄热室;1c、燃烧室;2、烟囱;3、蓄热体;4、引风机A;5、除尘箱;5a、箱体;5b、过滤组件;5b1、滤网;5b2、支撑杆;5c、振动组件;5c1、缺齿轮;5c2、齿条;5c3、电机;6、引风机B;7、燃烧器;8、导流组件;8a、第一导流板;8b、第二导流板;9、支撑台;10、滑孔;11、弹簧;12、安装腔;13、清洗组件;13a、主管;13b、十字支管;13c、喷头;14、进气口;15、出气口;16、排灰/水口;17、均布器;18、安全口;19、换热器;20、撑脚;21、吹扫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1和烟囱2,焚烧炉1包括中空炉体1a、蓄热室1b和燃烧室1c,蓄热室1b为三间,且并排设置在炉体1a内腔的下部,燃烧室1c设置在炉体1a内腔的上部,且与蓄热室1b相连通,蓄热室1b内设置有蓄热体3,蓄热室1b均通过引风机A 4与烟囱2相连通,还包括用于过滤废气中灰尘及颗粒杂质的除尘箱5,除尘箱5通过引风机B 6分别与蓄热室1b相连通,燃烧室1c的顶壁和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燃烧器7,且相邻燃烧器7之间设有导流组件8用于延长废气在燃烧室1c内的流通路径。通过除尘箱5对废气中的灰尘及颗粒杂质进行充分过滤,使得灰尘及颗粒杂质截留在除尘箱5内,避免了废气中携带的灰尘及杂质颗粒一同进入炉内,从而保证了蓄热室1b内蓄热体1c的蓄热效果,且防止蓄热体1c内出现堵塞,同时通过导流组件8延长废气在燃烧室1c内的流通路径,进而延长了废气在燃烧室1c内的流通时间,使得废气在燃烧室1c内充分的氧化分解,从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效果。另外,燃烧器7分别安装在燃烧室1c的顶壁和两侧壁,使得燃烧室1c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废气的燃烧更加充分。具体的,每个蓄热室1b的底部均连通有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进气支管通过进气主管与引风机B 6相连通,出气支管通过出气主管与引风机A 4相连通,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上分别安装有阀门。废气在三间蓄热室1b以及燃烧室1c内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3和图4所示,除尘箱5包括中空箱体5a、过滤组件5b和振动组件5c,箱体5a的内腔侧壁对称的安装有支撑台9,过滤组件5b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台9上,振动组件5c对称的安装在箱体5a的侧壁,用于抖动过滤组件5b。通过振动组件5c的设置,对过滤组件5b进行抖动,振落附着在滤网5b1上的灰尘及颗粒杂质,避免滤网5b1出现堵塞,从而保证了过滤组件5b的过滤效果。具体的,箱体5a由撑脚20支撑。
如图3-图5所示,过滤组件5b包括滤网5b1和支撑杆5b2,支撑杆5b2分别安装在滤网5b1的两端,支撑台9上开设有滑孔10,支撑杆5b2的底端插入滑孔10,并与滑孔10滑动配合,滑孔10内设有弹簧11,弹簧11的顶端与支撑杆5b2的底端抵接,底端与滑孔10的底壁抵接。振动组件5c包括缺齿轮5c1、齿条5c2和电机5c3,箱体5a的侧壁形成有安装腔12,齿轮5c1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2内,且与齿条5c2相啮合,齿条5c2安装在支撑杆5b2顶端的外侧面,电机5c3安装在箱体5a的外侧壁,且其输出端延伸至安装腔12内与齿轮5c1连接。具体的,滤网5b1与箱体5a的内腔侧壁滑动配合或间隙配合;缺齿轮5c1的1/3或1/2圆周有齿。工作时,电机5c3的输出端带动缺齿轮5c1转动,缺齿轮5c1的转动带动齿条5c2进而同步带动支撑杆5b2在滑孔10内下移并压缩弹簧11,当缺齿轮5c1转动1/2圆周后,缺齿轮5c1与齿条5c2不再啮合,支撑杆5b2在弹簧11的弹性作用下反弹上移,从而使得滤网5b1产生抖动,电机5c3继续带动缺齿轮5c1转动,缺齿轮5c1与齿条5c2再次啮合,并带动齿条5c2进而同步带动支撑杆5b2在滑孔10内下移,重复上述动作,使得滤网5b1不断抖动。
如图3所示,除尘箱5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组件5b上方的清洗组件13,清洗组件13包括主管13a、十字支管13b和若干喷头13c,十字支管13b的交叉处与主管13a相连通,喷头13c安装在十字支管13b上。通过清洗组件13的设置,对滤网5b1进行定期清洗,清洗掉附着在滤网5b1上的灰尘、颗粒杂质以及其他物质,进一步保证了滤网5b1的过滤效果,且降低了其他有机物腐蚀滤网5b1的可能性。具体的,主管13a远离十字支管13b的一端外延伸出箱体5a与水箱(图中未示出)相连通。
如图3和图5所示,箱体5a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4,箱体5a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5,底部设有排灰/水口16,出气口15通过引风机B 6与蓄热室1b相连通,箱体5a的底部呈漏斗状。箱体5a的底部设计成漏斗状,便于灰尘、颗粒杂质、其他物质以及清洗液从排灰/水口16排出。具体的,进气口14连通有进气管;排灰/水口16上安装有阀门。
如图2所示,导流组件8包括第一导流板8a和第二导流板8b,第一导流板8a安装在蓄热室1b的侧壁顶端,且其顶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7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导流板8b安装在燃烧室1c的顶壁,且其底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7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导流板8b的底端指向第一导流板8a的中部。通过第一导流板8a和第二导流板8b的设置,延长了废气在燃烧室1c内的流通路径。下面以废气从左边的蓄热室1b进、由中间的蓄热室1b出为例说明废气的流动路径:当废气进入左边的蓄热室1b,然后顺着第一导流板8a向上流动,然后废气集聚在燃烧室1c的顶部并向第二导流板8b流动,最后顺着第二导流板8b穿过第一导流板8a和第二导流板8b之间的间隙进入中间的蓄热室1b。
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废气能够均匀的穿过蓄热体3,蓄热室1b内安装有均布器17,均布器17位于蓄热体3的下方。
如图2所示,炉体1a的顶端设有安全口18,安全口18与烟囱2相连通。通过安全口18的设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的将燃烧室1c内净化后的废气由烟囱2排出。具体的,安全口18位于第一导流板8a和第二导流板8b之间,安全口18上连通有旁通支管,旁通支管通过旁通主管与烟囱2连通,旁通支管上安装有阀门。
如图1所示,蓄热室1b与引风机A 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器19,用于回收蓄热室1b排出气体的热量。具体的,换热器19安装在出气主管上。
工作时,废气由进气口14进入箱体5a内,然后经过滤网5b1过滤后废气由引风机B6引进焚烧炉1内焚烧氧化,废气净化后由引风机A 4引进烟囱2内,最后由烟囱2排出。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吹扫风机21,吹扫风机21分别与蓄热室1b连通。具体的,每个蓄热室1b的底部均连通有吹气支管,吹气支管通过吹气主管与吹扫风机21相连通,吹气支管上安装有阀门。通过吹扫风机21的设置,将新鲜空气引入焚烧炉1内,对蓄热室1b内以及管路上残留的废气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废气的净化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1)和烟囱(2),所述焚烧炉(1)包括中空炉体(1a)、蓄热室(1b)和燃烧室(1c),所述蓄热室(1b)为三间,且并排设置在炉体(1a)内腔的下部,所述燃烧室(1c)设置在炉体(1a)内腔的上部,且与蓄热室(1b)相连通,所述蓄热室(1b)内设置有蓄热体(3),所述蓄热室(1b)均通过引风机A(4)与烟囱(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过滤废气中灰尘及颗粒杂质的除尘箱(5),所述除尘箱(5)通过引风机B(6)分别与蓄热室(1b)相连通,所述燃烧室(1c)的顶壁和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燃烧器(7),且相邻燃烧器(7)之间设有导流组件(8)用于延长废气在燃烧室(1c)内的流通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5)包括中空箱体(5a)、过滤组件(5b)和振动组件(5c),所述箱体(5a)的内腔侧壁对称的安装有支撑台(9),所述过滤组件(5b)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台(9)上,所述振动组件(5c)对称的安装在箱体(5a)的侧壁,用于抖动过滤组件(5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b)包括滤网(5b1)和支撑杆(5b2),所述支撑杆(5b2)分别安装在滤网(5b1)的两端,所述支撑台(9)上开设有滑孔(10),所述支撑杆(5b2)的底端插入滑孔(10),并与滑孔(10)滑动配合,所述滑孔(10)内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顶端与支撑杆(5b2)的底端抵接,底端与滑孔(10)的底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5c)包括缺齿轮(5c1)、齿条(5c2)和电机(5c3),所述箱体(5a)的侧壁形成有安装腔(12),所述缺齿轮(5c1)转动设置在安装腔(12)内,且与齿条(5c2)相啮合,所述齿条(5c2)安装在支撑杆(5b2)顶端的外侧面,所述电机(5c3)安装在箱体(5a)的外侧壁,且其输出端延伸至安装腔(12)内与缺齿轮(5c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过滤组件(5b)上方的清洗组件(13),所述清洗组件(13)包括主管(13a)、十字支管(13b)和若干喷头(13c),所述十字支管(13b)的交叉处与主管(13a)相连通,所述喷头(13c)安装在十字支管(13b)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a)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4),所述箱体(5a)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5),底部设有排灰/水口(16),所述出气口(15)通过引风机B(6)与蓄热室(1b)相连通,所述箱体(5a)的底部呈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8)包括第一导流板(8a)和第二导流板(8b),所述第一导流板(8a)安装在蓄热室(1b)的侧壁顶端,且其顶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7)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8b)安装在燃烧室(1c)的顶壁,且其底端向远离顶壁燃烧器(7)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8b)的底端指向第一导流板(8a)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1b)内安装有均布器(17),所述均布器(17)位于蓄热体(3)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a)的顶端设有安全口(18),所述安全口(18)与烟囱(2)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1b)与引风机A(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换热器(19)。
CN202321186958.5U 2023-05-17 2023-05-17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Active CN219797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6958.5U CN219797226U (zh) 2023-05-17 2023-05-17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86958.5U CN219797226U (zh) 2023-05-17 2023-05-17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7226U true CN21979722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86958.5U Active CN219797226U (zh) 2023-05-17 2023-05-17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7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8732B (zh) 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5055820U (zh) 垃圾焚烧尾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WO2009154331A1 (en) Combustion gas cleaning system
CN213983577U (zh) 一种具有烟气回收机构的废弃焚烧炉
CN101876439B (zh) 垃圾焚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US4909161A (en) Anti-pollution and anti-germ system
CN219797226U (zh) 蓄热式氧化焚烧系统
CN107036107A (zh)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以及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CN21914966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CN2695800Y (zh) 生活垃圾焚烧净化炉
CN201225624Y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1119378U (zh) 一种车载式垃圾处理设备
CN210004402U (zh) 一种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
KR102136530B1 (ko) 매연정화장치
CN215085862U (zh) 一种殡仪馆专用智能烟气净化设备
CN219913115U (zh) 一种焚烧炉用烟气处理设备
CN201225638Y (zh) 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12999256U (zh) 一种高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装置
CN219111225U (zh) 一种用于焚烧炉的烟气净化装置
CN219804403U (zh) 一种医疗垃圾焚烧用烟气净化器
CN216281406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环保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CN217247702U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除臭降尘设备
CN218119763U (zh) 一种生产岩棉用燃烧温度稳定的焚烧炉
CN210979862U (zh) 一种垃圾处理炉
CN212584952U (zh) 一种焚烧设备浓烟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