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5146U - 一种打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5146U
CN219795146U CN202321008750.4U CN202321008750U CN219795146U CN 219795146 U CN219795146 U CN 219795146U CN 202321008750 U CN202321008750 U CN 202321008750U CN 219795146 U CN219795146 U CN 219795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sleeve
drilling
driving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
杨艳磊
李明锟
徐静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ule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ule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ule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7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5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5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5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桩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丝杆,驱动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孔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和螺旋叶片,在利用钻孔套筒进行钻孔打桩时,利用旋转杆带动螺旋叶片向下旋转,从而利用螺旋叶片和钻孔套筒一起向下钻孔,在将钻孔套筒上升移出桩孔后,可以利用旋转杆带动螺旋叶片反向转动,从而利用螺旋叶片将钻孔套筒内部的泥土输向上输送,并利用钻孔套筒表面的排土孔将泥土排出到钻孔套筒的外部,从而实现方便对钻筒进行排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打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桩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在的高楼大厦在建造时,为了使高楼大厦更稳定,需要在建筑前进行打桩,为了使打桩时的工作效率更高,所以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土木工程用打桩设备。
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485891.2的实用新型文件,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的打桩机构,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桩体打桩时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竖板,所述竖板一侧外壁的顶部设置有打桩组件,且打桩组件包括设置于竖板一侧的安装套,安装于安装套顶部内壁上的液压油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液压油缸活塞杆上的桩头、焊接于安装套外壁上的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卷扬机打桩,液压油缸带动桩头进行往复打桩的效率更高,同时通过限位环在限位杆上滑动能够提高液压油缸打桩时的稳定性,同时滑轮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低,能够起到很好的定位效。
上述申请文件中提出的土木工程用的打桩机构,在利用打桩管进行打桩时,打桩管的内部缺乏排土机构,从而导致打桩管中的泥土不方便从其内部进行排出,需要人工进行排土操作,不仅操作繁琐,且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打桩机构,对以上打桩机构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桩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桩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丝杆,驱动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转动设置有钻孔套筒,所述钻孔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环,所述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联动齿环啮合,所述防护罩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钻孔套筒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钻孔套筒的表面开设有排土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底盘,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导向板,限位导向板的表面开设有导向通孔。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T字形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导向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钻孔套筒的底端开设有进料口,且钻孔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块,所述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钻头。
优选地,所述钻孔套筒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相匹配的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钻孔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与活动支撑板的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固定架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钻孔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和螺旋叶片,在利用钻孔套筒进行钻孔打桩时,利用旋转杆带动螺旋叶片向下旋转,从而利用螺旋叶片和钻孔套筒一起向下钻孔,在将钻孔套筒上升移出桩孔后,可以利用旋转杆带动螺旋叶片反向转动,从而利用螺旋叶片将钻孔套筒内部的泥土输向上输送,并利用钻孔套筒表面的排土孔将泥土排出到钻孔套筒的外部,从而实现方便对钻筒进行排土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旋转底盘,可以利用旋转底盘带动底座转动,可以在对钻孔套筒进行排土时,将底座在旋转底盘表面转动,从而将钻孔套筒转动到桩孔旁边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钻孔套筒进行排土操作,进而不会将泥土落入到桩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桩机构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桩机构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桩机构的钻孔套筒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打桩机构的防护罩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丝杆;5、活动支撑板;6、钻孔套筒;7、联动齿环;8、驱动齿轮;9、第三驱动电机;10、旋转杆;11、螺旋叶片;12、排土孔;13、旋转底盘;14、控制箱;15、限位导向板;16、导向通孔;17、限位滑块;18、进料口;19、齿块;20、钻头;21、限位环;22、加强杆;23、防护罩;2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打桩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底盘1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14,底座1的上表面与固定架2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2。
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丝杆4,驱动丝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支撑板5。
固定架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导向板15,限位导向板15的表面开设有导向通孔16,活动支撑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T字形的限位滑块17,限位滑块17与导向通孔16的内壁滑动连接。
活动支撑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转动设置有钻孔套筒6,钻孔套筒6的底端开设有进料口18,且钻孔套筒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块19。
钻孔套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与活动支撑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在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旋转底盘13,可以利用旋转底盘13带动底座1转动,可以在对钻孔套筒6进行排土时,将底座1在旋转底盘13表面转动,从而将钻孔套筒6转动到桩孔旁边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钻孔套筒6进行排土操作,进而不会将泥土落入到桩孔中。
钻孔套筒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环7,活动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3,防护罩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联动齿环7啮合,防护罩23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9。
第三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延伸至钻孔套筒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钻孔套筒6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驱动电机9输出轴相匹配的贯穿孔。
旋转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钻头20,旋转杆10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11,钻孔套筒6的表面开设有排土孔12。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在钻孔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10和螺旋叶片11,在利用钻孔套筒6进行钻孔打桩时,利用旋转杆10带动螺旋叶片11向下旋转,从而利用螺旋叶片11和钻孔套筒6一起向下钻孔,在将钻孔套筒6上升移出桩孔后,可以利用旋转杆10带动螺旋叶片11反向转动,从而利用螺旋叶片11将钻孔套筒6内部的泥土输向上输送,并利用钻孔套筒6表面的排土孔12将泥土排出到钻孔套筒6的外部,从而实现方便对钻筒进行排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桩孔钻孔时,首先利用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丝杆4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支撑板5向下移动,然后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4和第三驱动电机9,分别带动钻孔套筒6和旋转杆10向下转动,利用钻孔套筒6和旋转杆10进行钻孔操作,然后利用活动支撑板5带动钻孔套筒6向上移出桩孔,利用旋转杆10反转螺旋叶片11,从而将钻孔套筒6中的泥土从排土孔12排出,从而方便排土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打桩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驱动丝杆(4),驱动丝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支撑板(5),活动支撑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转动设置有钻孔套筒(6),所述钻孔套筒(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齿环(7),所述活动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3),防护罩(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联动齿环(7)啮合,所述防护罩(23)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9),第三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延伸至钻孔套筒(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旋转杆(10)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11),所述钻孔套筒(6)的表面开设有排土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旋转底盘(1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控制箱(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导向板(15),限位导向板(15)的表面开设有导向通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T字形的限位滑块(17),限位滑块(17)与导向通孔(16)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套筒(6)的底端开设有进料口(18),且钻孔套筒(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块(19),所述旋转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钻头(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套筒(6)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驱动电机(9)输出轴相匹配的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套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与活动支撑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固定架(2)的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22)。
CN202321008750.4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打桩机构 Active CN219795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750.4U CN21979514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打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750.4U CN21979514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打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5146U true CN21979514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3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750.4U Active CN21979514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打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5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171B (zh) 钻撑一体式竖井成孔装置
CN201843506U (zh) 一种多功能长螺旋、旋挖钻机
CN212001043U (zh) 旋喷法加固地基施工压浆机
CN110847814A (zh) 一种下压推进式旋挖钻机
CN219795146U (zh) 一种打桩机构
CN116591597B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旋挖钻机
CN214403498U (zh) 一种工程勘察孔内事故钻杆打捞装置
CN117307025A (zh) 一种勘察用分层采样钻机
CN206562911U (zh) 自动控制水泥桩孔旋挖机
JPS61176788A (ja) きりもみおよび/またはつり上げ機械
CN217681568U (zh) 一种排渣设备
CN210105897U (zh) 一种抛石层锚杆成孔辅助装置
CN217027054U (zh) 一种二次注浆混凝土管桩施工装置
CN210482282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打孔灌桩装置
CN210714465U (zh) 一种双动力螺纹钻孔桩钻机
CN215057096U (zh) 一种小型旋挖钻机
US3862664A (en) Earth boring apparatus
CN213869700U (zh) 一种适用于岩与土的螺旋冲击钻机
CN210067974U (zh) 一种桩孔扩底装置
CN215520750U (zh) 旋挖钻机用钻孔机构
CN21499743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地下矿山的建设用的钻孔装置
CN217681585U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石块的打井钻头
CN115823409B (zh) 一种具有升降爬壁功能的矿用双级泵
CN211038504U (zh) 一种下压推进式旋挖钻机
CN219826729U (zh) 一种气动架柱式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266000 No. 236, Fuzhou South Road, Jiaozhou,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Room 303, Unit 1, 27th Floor, Zhengyang Dongjun, No. 26 Zhengyang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Rulei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