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5027U - 平行双轨隐形门 - Google Patents

平行双轨隐形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5027U
CN219795027U CN202320972376.3U CN202320972376U CN219795027U CN 219795027 U CN219795027 U CN 219795027U CN 202320972376 U CN202320972376 U CN 202320972376U CN 219795027 U CN219795027 U CN 219795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earing
screw
block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23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723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5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5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5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轨门技术领域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包括轨道组件、驱动电机组件、固定墙体组件、门体组件和地面导轨组件,承重轨道为分段式结构,承重轨道的内部设有用于增加承载力的耐磨钢板;本实用新型轨道采用平行双轨道,轨道为上下双轨,轨道安装高度可很小预留更多通行,高度固定方式多样可顶面固定及侧面固定,安装方便连接门体吊轴可做得更短受剪切力及晃动更小,安全耐用噪音底吊顶跟轨道下底面一个平面对吊顶收口更为方便,轨导内含耐磨钢板,适用于超重门体,增加轨导表面的耐磨性,从而可适应过重门体对轨导表面的摩擦;承重轨道为分段式结构,承重轨导可分两边安装加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拆卸或安装。

Description

平行双轨隐形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轨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平行双轨隐形门。
背景技术
随着对居住空间功能性划分的设计,以及小空间面积的最优化配置处理,移门逐渐展现出它区别于传统平开门的优势,各种移门类型纷纷出现在市面上,如:PD门、隐藏移门、移动折叠门、活动隔断门、谷仓门、共面门等等。
隐形门也称为共面门,移门可根据需要变幻开合,既可以串联两个空间获得开阔的视觉体验,又能代替隔板来分划空间,甚至还能充当落地窗或是柜门。保留进出功能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开合压缩门外门内的使用空间,移门不是完全贴合的门,移门可分为地轨门和吊趟门,共面移门一共由表层、装饰层、覆盖层和底层几层组成,而轨道质量决定了移门的寿命,共面移门的表面非常平整光滑,并且不容易变形,有着很好的防滑耐磨性能。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 216894057 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体成型的双轨移门导槽,包括第一固定门,所述第一固定门包括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的内壁开设有正槽,所述正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侧槽,所述正槽的内壁开设有内槽,所述侧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固定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门,所述第一移动门包括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碾压轮,所述碾压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限位轮。通过在第一门体的内壁开设的正槽和侧槽可以为第一移动门的滑动提供限位,这样将滑槽开设在门体上的设计相较于在地面开设滑槽会减少很多的积灰,同时对称设计的两个限位轮可以勾住对称开设的两个侧槽避免第一移动门掉落。
该专利虽然具备放置移动门掉落的功能,但其正槽和侧槽的内部并未增设防止移动门对正槽和侧槽内部进行摩擦的相关结构,当移动门移动的次数较多时,由于移动门本身的重量与推动力使移动门的一端对正槽和侧槽的内部进行摩擦,由于该专利并不具备防止移动门对正槽和侧槽内部进行摩擦的结构,可能会使摩擦导致移动门与正槽和侧槽的贴合面积增大,从而增加移动门与正槽和侧槽的摩擦力,起到恶性循环的作用,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平行双轨隐形门,以解决上述提出减少移动门与正槽和侧槽之间耐磨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平行双轨隐形门,包括轨道组件、驱动电机组件、固定墙体组件、门体组件和地面导轨组件,所述门体组件由活动门体构成,地面导轨组件用于连接地面,轨道组件包括承重轨道和吊滑轨,承重轨道为分段式结构,吊滑轨与承重轨道之间分别设有电机传动装置和滑轮装置,承重轨道的内部设有用于增加承载力的耐磨钢板;
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带垫外六角螺丝、第一船型滑块螺母、皮带导向轮支架、外六角螺母、皮带导向轮、深沟轴承、第一外六角螺丝、驱动电机和传动皮带,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承重轨道的表面连接,传动皮带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一端抵接,第一外六角螺丝、深沟轴承、皮带导向轮和外六角螺母依次安装于皮带导向轮支架的表面,传动皮带的一端与皮带导向轮的表面抵接,皮带导向轮安装于承重轨道的内部,承重轨道和活动门体均可采用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平头螺丝、第一垫圈、第一导向轴承、第一台阶轴、通轴、承重轴承、第二垫圈、第一平头螺丝、皮带夹、杯头螺丝、皮带压板和滑轮组支架,皮带压板的一端与皮带夹的表面连接,通轴贯穿滑轮组支架,且延伸超出滑轮组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第二垫圈与第一平头螺丝均安装于承重轴承的内部,平头螺丝、第一垫圈、第一导向轴承和第一台阶轴由上至下安装于滑轮组支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装置还包括传动挂件支架、第一压紧吊轴螺丝、第一斜撑压紧块、第一承重可调滑块、内卡簧、吊门轴、平面压力轴承、第二自润滑轴套、第二台阶轴、第二导向轴承和第二平头螺丝,通轴贯穿传动挂件支架,且延伸超出传动挂件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卡簧、平面压力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套依次安装于吊门轴的表面,吊门轴的一端贯穿传动挂件支架的表面,第一斜撑压紧块通过第一锁止位移螺丝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位于吊滑轨的内部,第一斜撑压紧块通过自攻钉与活动门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支架与传动挂件支架之间安装有传动臂,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滑轮组支架和传动挂件支架的一端连接,滑轮组支架和传动挂件支架均通过塞打螺丝与传动臂进行连接,传动臂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自润滑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与吊滑轨之间连接有被动挂件支架,通轴贯穿被动挂件支架,且延伸超出被动挂件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卡簧、平面压力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套依次安装于吊门轴的表面,吊门轴的一端贯穿被动挂件支架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位于吊滑轨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的内部设有止位组件,止位组件包括上止位块、下止位块和杯头螺丝,杯头螺丝的一端依次贯穿下止位块和上止位块,且延伸至承重轨道的内部,吊滑轨通过第一平头自攻螺丝与活动门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导轨组件包括第二斜撑压紧块、机米螺丝、下定位可调滑块、下定位轴、不锈钢深沟轴承、第三平头螺丝、下定位滑轨和地面导轨,下定位滑轨安装于地面导轨的表面,下定位滑轨通过第二平头自攻螺丝与活动门体连接,第二斜撑压紧块通过第二锁止位移螺丝与下定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下定位可调滑块安装于下定位滑轨的内部,第三平头螺丝和不锈钢深沟轴承依次安装于下定位轴的表面,下定位轴的一端延伸至下定位可调滑块的内部,机米螺丝用于对下定位轴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导轨的表面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压紧螺丝、止位螺丝、地止位块和地止位压板,压紧螺丝和止位螺丝的一端分别贯穿地止位块和地止位压板,且延伸至地面导轨的内部,下定位滑轨的一端连接有与地面导轨配对使用的下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的内部分别设有滑轮组组件、传动挂件组件、止位块和被动挂件组件,滑轮组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皮带夹组件,传动皮带的一端连接有同步轮组件,滑轮组组件与传动挂件组件之间安装有传动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的表面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外六角自攻螺丝、第二外六角螺丝、轨导支撑架、第三导向轴承、第三承重轴承、第二压紧吊轴螺丝、第二承重可调滑块和第三斜撑压紧块,轨导支撑架通过第二船型滑块螺母与承重轨道的表面连接,第三导向轴承和第三承重轴承均位于承重轨道的内部,第三斜撑压紧块的一端与第二承重可调滑块的表面连接,耐磨钢板的表面与第三承重轴承的表面贴合,第三斜撑压紧块安装于地面导轨组件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轨道采用平行双轨道,轨道为上下双轨,轨道安装高度可很小预留更多通行,高度固定方式多样可顶面固定及侧面固定,安装方便连接门体吊轴可做得更短受剪切力及晃动更小,安全耐用噪音底吊顶跟轨道下底面一个平面对吊顶收口更为方便;
2.两个吊起门体吊轴在门体中心线优点如下:门体重心跟轨道轨迹中线同一面可承受更大载荷吊轴长期使用不变形,更薄门体也可实现跟固定墙一个平面,此外,挂件可做得很小;
3.承重两个滚轮在前行运动轨迹左右两边,前后两个导向轮在运动轨迹线上,优点如下:进入轨道拐弯处更顺畅,不会出现轮子拖拽前行,提高包胶轮子使用寿命降低运行噪音;
4.传动皮带内藏轨道里面,提高家装安全性能,起到防夹手的作用;皮带可挂外侧面,方便安装维修,使驱动力增大;
5.门体上方中间内藏设置有吊柜滑槽,安装调试拆卸维护更方便;
6.门体下方中间内藏设置有吊柜滑槽方便止摆轴调试;
7.吊轴底座配套两个斜滑块为固定吊轴及调试吊轨固定位置用,门体调节高低水平高度用开口左右调节吊轴平位实现,防止后期运动过程中转动滑落,上六角螺丝起到压紧作用,下六角螺丝随着收紧两个斜面作用力下两滑块在吊轨上下两个面撑开压紧,起到固定吊轴底座位置,摒弃了传统门体顶面螺母压紧的不便操作,门缝小也不好收紧;
8.本实用新型的门体可做弧形投影门;
9.驱动电机可实现电动感应开关或手动开关;
10.杜绝挂轮脱轨引起门体掉落;
11.轨导内含耐磨钢板,适用于超重门体,增加轨导表面的耐磨性,从而可适应过重门体对轨导表面的摩擦;
12.承重轨道为分段式结构,承重轨导可分两边安装加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拆卸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平行双轨隐形门的门体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平行双轨隐形门的门体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平行双轨隐形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平行双轨隐形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平行双轨隐形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平行双轨隐形门弧形设置的打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平行双轨隐形门弧形设置的关闭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其具体实施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包括轨道组件1、驱动电机组件2、固定墙体组件3、门体组件4和地面导轨组件6,所述门体组件4由活动门体37构成,地面导轨组件6用于连接地面5,轨道组件1包括承重轨道11和吊滑轨35,承重轨道11为分段式结构,吊滑轨35与承重轨道11之间分别设有电机传动装置和滑轮装置,承重轨道11的内部设有用于增加承载力的耐磨钢板126;
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带垫外六角螺丝46、第一船型滑块螺母47、皮带导向轮支架48、外六角螺母49、皮带导向轮50、深沟轴承51、第一外六角螺丝52、驱动电机54和传动皮带55,驱动电机54通过电机支架53与承重轨道11的表面连接,传动皮带5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54的一端抵接,第一外六角螺丝52、深沟轴承51、皮带导向轮50和外六角螺母49依次安装于皮带导向轮支架48的表面,传动皮带55的一端与皮带导向轮50的表面抵接,皮带导向轮50安装于承重轨道11的内部,承重轨道11和活动门体37均可采用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平头螺丝15、第一垫圈16、第一导向轴承17、第一台阶轴18、通轴19、承重轴承20、第二垫圈21、第一平头螺丝22、皮带夹23、杯头螺丝24、皮带压板25和滑轮组支架27,皮带压板25的一端与皮带夹23的表面连接,通轴19贯穿滑轮组支架27,且延伸超出滑轮组支架27的表面,承重轴承20分别安装于通轴19的两端,第二垫圈21与第一平头螺丝22均安装于承重轴承20的内部,平头螺丝15、第一垫圈16、第一导向轴承17和第一台阶轴18由上至下安装于滑轮组支架27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装置还包括传动挂件支架30、第一压紧吊轴螺丝31、第一斜撑压紧块33、第一承重可调滑块34、内卡簧38、吊门轴39、平面压力轴承40、第二自润滑轴套41、第二台阶轴42、第二导向轴承43和第二平头螺丝44,通轴19贯穿传动挂件支架30,且延伸超出传动挂件支架30的表面,承重轴承20分别安装于通轴19的两端,卡簧38、平面压力轴承40和第二自润滑轴套41依次安装于吊门轴39的表面,吊门轴39的一端贯穿传动挂件支架30的表面,第一斜撑压紧块33通过第一锁止位移螺丝32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34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34位于吊滑轨35的内部,第一斜撑压紧块33通过自攻钉84与活动门体3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支架27与传动挂件支架30之间安装有传动臂29,传动臂29的两端分别与滑轮组支架27和传动挂件支架30的一端连接,滑轮组支架27和传动挂件支架30均通过塞打螺丝26与传动臂29进行连接,传动臂2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自润滑轴套28。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11与吊滑轨35之间连接有被动挂件支架45,通轴19贯穿被动挂件支架45,且延伸超出被动挂件支架45的表面,承重轴承20分别安装于通轴19的两端,卡簧38、平面压力轴承40和第二自润滑轴套41依次安装于吊门轴39的表面,吊门轴39的一端贯穿被动挂件支架45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34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34位于吊滑轨35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11的内部设有止位组件,止位组件包括上止位块12、下止位块13和杯头螺丝14,杯头螺丝14的一端依次贯穿下止位块13和上止位块12,且延伸至承重轨道11的内部,吊滑轨35通过第一平头自攻螺丝36与活动门体3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导轨组件6包括第二斜撑压紧块60、机米螺丝61、下定位可调滑块62、下定位轴63、不锈钢深沟轴承64、第三平头螺丝65、下定位滑轨67和地面导轨68,下定位滑轨67安装于地面导轨68的表面,下定位滑轨67通过第二平头自攻螺丝66与活动门体37连接,第二斜撑压紧块60通过第二锁止位移螺丝59与下定位可调滑块62进行连接,下定位可调滑块62安装于下定位滑轨67的内部,第三平头螺丝65和不锈钢深沟轴承64依次安装于下定位轴63的表面,下定位轴63的一端延伸至下定位可调滑块62的内部,机米螺丝61用于对下定位轴63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导轨68的表面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压紧螺丝71、止位螺丝72、地止位块73和地止位压板74,压紧螺丝71和止位螺丝72的一端分别贯穿地止位块73和地止位压板74,且延伸至地面导轨68的内部,下定位滑轨67的一端连接有与地面导轨68配对使用的下定位组件89。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11的内部分别设有滑轮组组件79、传动挂件组件81、止位块78和被动挂件组件87,滑轮组组件79的一端连接有皮带夹组件80,传动皮带55的一端连接有同步轮组件82,滑轮组组件79与传动挂件组件81之间安装有传动臂组件83。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轨道11的表面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外六角自攻螺丝111、第二外六角螺丝112、轨导支撑架113、第三导向轴承116、第三承重轴承117、第二压紧吊轴螺丝120、第二承重可调滑块128和第三斜撑压紧块129,轨导支撑架113通过第二船型滑块螺母114与承重轨道11的表面连接,第三导向轴承116和第三承重轴承117均位于承重轨道11的内部,第三斜撑压紧块129的一端与第二承重可调滑块128的表面连接,耐磨钢板126的表面与第三承重轴承117的表面贴合,第三斜撑压紧块129安装于地面导轨组件6的内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平行双轨隐形门,包括轨道组件、驱动电机组件、固定墙体组件、门体组件和地面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件由活动门体构成,地面导轨组件用于连接地面,轨道组件包括承重轨道和吊滑轨,承重轨道为分段式结构,吊滑轨与承重轨道之间分别设有电机传动装置和滑轮装置,承重轨道的内部设有用于增加承载力的耐磨钢板;
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带垫外六角螺丝、第一船型滑块螺母、皮带导向轮支架、外六角螺母、皮带导向轮、深沟轴承、第一外六角螺丝、驱动电机和传动皮带,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承重轨道的表面连接,传动皮带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一端抵接,传动皮带的一端与皮带导向轮的表面抵接,皮带导向轮安装于承重轨道的内部,承重轨道和活动门体均可采用弧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装置包括平头螺丝、第一垫圈、第一导向轴承、第一台阶轴、通轴、承重轴承、第二垫圈、第一平头螺丝、皮带夹、杯头螺丝、皮带压板和滑轮组支架,皮带压板的一端与皮带夹的表面连接,通轴贯穿滑轮组支架,且延伸超出滑轮组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装置还包括传动挂件支架、第一压紧吊轴螺丝、第一斜撑压紧块、第一承重可调滑块、内卡簧、吊门轴、平面压力轴承、第二自润滑轴套、第二台阶轴、第二导向轴承和第二平头螺丝,通轴贯穿传动挂件支架,且延伸超出传动挂件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吊门轴的一端贯穿传动挂件支架的表面,第一斜撑压紧块通过第一锁止位移螺丝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位于吊滑轨的内部,第一斜撑压紧块通过自攻钉与活动门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支架与传动挂件支架之间安装有传动臂,传动臂的两端分别与滑轮组支架和传动挂件支架的一端连接,滑轮组支架和传动挂件支架均通过塞打螺丝与传动臂进行连接,传动臂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自润滑轴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轨道与吊滑轨之间连接有被动挂件支架,通轴贯穿被动挂件支架,且延伸超出被动挂件支架的表面,承重轴承分别安装于通轴的两端,吊门轴的一端贯穿被动挂件支架与第一承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第一承重可调滑块位于吊滑轨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轨道的内部设有止位组件,止位组件包括上止位块、下止位块和杯头螺丝,杯头螺丝的一端依次贯穿下止位块和上止位块,且延伸至承重轨道的内部,吊滑轨通过第一平头自攻螺丝与活动门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导轨组件包括第二斜撑压紧块、机米螺丝、下定位可调滑块、下定位轴、不锈钢深沟轴承、第三平头螺丝、下定位滑轨和地面导轨,下定位滑轨安装于地面导轨的表面,下定位滑轨通过第二平头自攻螺丝与活动门体连接,第二斜撑压紧块通过第二锁止位移螺丝与下定位可调滑块进行连接,下定位轴的一端延伸至下定位可调滑块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导轨的表面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压紧螺丝、止位螺丝、地止位块和地止位压板,压紧螺丝和止位螺丝的一端分别贯穿地止位块和地止位压板,且延伸至地面导轨的内部,下定位滑轨的一端连接有与地面导轨配对使用的下定位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轨道的内部分别设有滑轮组组件、传动挂件组件、止位块和被动挂件组件,滑轮组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皮带夹组件,传动皮带的一端连接有同步轮组件,滑轮组组件与传动挂件组件之间安装有传动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行双轨隐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轨道的表面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外六角自攻螺丝、第二外六角螺丝、轨导支撑架、第三导向轴承、第三承重轴承、第二压紧吊轴螺丝、第二承重可调滑块和第三斜撑压紧块,轨导支撑架通过第二船型滑块螺母与承重轨道的表面连接,第三斜撑压紧块的一端与第二承重可调滑块的表面连接,耐磨钢板的表面与第三承重轴承的表面贴合,第三斜撑压紧块安装于地面导轨组件的内部。
CN202320972376.3U 2023-04-26 2023-04-26 平行双轨隐形门 Active CN219795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2376.3U CN219795027U (zh) 2023-04-26 2023-04-26 平行双轨隐形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2376.3U CN219795027U (zh) 2023-04-26 2023-04-26 平行双轨隐形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5027U true CN219795027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5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2376.3U Active CN219795027U (zh) 2023-04-26 2023-04-26 平行双轨隐形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5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3652B (zh) 自闭合滑动门组件
CN219795027U (zh) 平行双轨隐形门
CN109594892B (zh) 一种自动气密平移门
CN201363047Y (zh) 全玻无框吊趟手动移门
CN20839572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广告道闸
CN211521312U (zh) 高可靠型电梯门机结构
CN219808882U (zh) 平行双轨投影门
CN219808881U (zh) 平行双轨共面门
CN204941197U (zh) 一种储物柜联动轨道门
US4731950A (en) Airtight closing sliding door with contact pressure and integrated one-hand operation
CN108798331B (zh) 一种趟门柜下滑轮与滑轨改进结构
CN106481203B (zh) 一种储物柜联动轨道门
CN211998389U (zh) 一种电梯直角转动门
CN202731517U (zh) 一种滑轮
CN101699008A (zh) 柜门滑移装置
CN212985003U (zh) 一种新型侧滑门
CN209976337U (zh) 一种自动气密平移门
EP3508673B1 (en) Self-balancing sliding wheel device
CN218408169U (zh) 一种双轮轨道挂接滑轮
CN219012356U (zh) 一种新型两槽防摆吊趟门结构
CN2934519Y (zh) 滑动门顶部悬挂导向装置
CN113860126B (zh) 一种伞形原理圆形门机
CN2403873Y (zh) 一种平移手动门
CN209510008U (zh) 一种平滑升降式机库门
CN217743950U (zh) 一种异型滑道用低阻力流畅型吊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