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3779U -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3779U
CN219793779U CN202321263206.4U CN202321263206U CN219793779U CN 219793779 U CN219793779 U CN 219793779U CN 202321263206 U CN202321263206 U CN 202321263206U CN 219793779 U CN219793779 U CN 21979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us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protection
opening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32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安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ga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ga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ga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ga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632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3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包括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处设置开口,经由该开口与电线杆或路灯杆适配,适配后,内衬套回弹后所述开口封闭,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可拆卸的与所述内衬套配合,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上下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凸部,弹性束紧带,所述弹性束紧带安装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装置之间,所述弹性束紧带作用于所述凸部,所述弹性束紧带的带宽为两个相邻组合的凸部组合后的宽度;本装置采用多个上下堆叠的防护装置进行防护,单个防护装置的高度控制在30cm~40cm,根据防护需要堆叠合适的高度,通过弹性束紧带进行束紧,整个连接无金属连接件,在碰撞发生时,减少人员的碰撞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背景技术
交通工程中会应用到非常多的路灯以及电线杆,针对拐弯位置处的路灯和电线杆进行单独的防护,其原因在于,车辆在转弯的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相较于直线更大,因此需要对转弯位置处的路灯和电线杆进行单独的保护。
现有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采用硬质PVC材质的铠甲进行包装,铠甲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这种结构的保护方式,其可以实现电线杆和路灯杆的有效保护,减少碰撞损失,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具体为这种两个部分组合形成的铠甲在损坏时,需要进行整体的替换,因此维护成本较高。其次,这类铠甲的尺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现场布置需要来进行灵活的防护高度的调整。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维护成本较低,且能根据实际安装需要来进行灵活调整的交通工程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维护成本较低,且能根据实际安装需要来进行灵活调整的交通工程保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包括,
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处设置开口,经由该开口与电线杆或路灯杆适配,适配后,内衬套回弹后所述开口封闭,
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可拆卸的与所述内衬套配合,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上下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凸部,防护装置的高度为30~40cm,
弹性束紧带,所述弹性束紧带安装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装置之间,所述弹性束紧带作用于所述凸部,所述弹性束紧带的带宽为两个相邻组合的凸部组合后的宽度;在所述弹性束紧带的束紧作用下,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内衬套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防护部的内部设置有注水腔,在所述防护部的顶部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注水腔,所述阶梯孔内旋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注水腔。
优选地,在所述防护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所述橡胶垫接触所述内衬套。
优选地,所述橡胶垫接触所述内衬套的那一端面注塑形成粗糙面。
优选地,在所述防护部的外壁处设置有反光条。
优选地,两个所述防护部组合后形成夹持槽,在所述夹持槽内设置有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采用多个上下堆叠的防护装置进行防护,单个防护装置的高度控制在30cm~40cm,根据防护需要堆叠合适的高度,通过弹性束紧带进行束紧,整个连接无金属连接件,在碰撞发生时,减少人员的碰撞损失。
在发生碰撞后,针对损坏的部分进行单独的替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防护部的立体图;
图4为弹性束紧带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包括,
内衬套1,所述内衬套1的外壁处设置开口11,经由该开口11与电线杆或路灯杆适配,适配后,内衬套1回弹后所述开口11封闭,
防护装置2,所述防护装置2可拆卸的与所述内衬套1配合,防护装置2包括两个防护部21,所述防护部21的上下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凸部22,
弹性束紧带3,所述弹性束紧带3安装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装置2之间,所述弹性束紧带3作用于所述凸部22,所述弹性束紧带3的带宽为两个相邻组合的凸部22组合后的宽度;在所述弹性束紧带3的束紧作用下,所述防护装置2与所述内衬套1过盈配合。
采用弹性束紧带3对凸部22进行束紧,且由于弹性束紧带3的带宽与两个凸部组合后的宽度一致,因此弹性束紧带3在安装完成后,通过上下两个防护部21形成限位,保持弹性束紧带3的稳定夹持。
在针对本装置进行维护时,可以拆除掉弹性束紧带3,对损坏的防护装置2进行更换即可。且采用弹性束紧带3配合防护装置2,整个装置无金属结构,因此发生碰撞时不会导致额外的人员损伤。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防护部21的内部设置有注水腔(未图示),在所述防护部的顶部设置有阶梯孔211,所述阶梯孔211连通所述注水腔,所述阶梯孔211内旋入有密封盖212,所述密封盖212密封所述注水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部21采用的是PVC塑料材质。通过向着注水腔内注水,增加了防护部21的吸能能力。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防护部21的内壁处设置有凹槽221,在所述凹槽221内设置有橡胶垫222,通过所述橡胶垫222接触所述内衬套1。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橡胶垫222可以在防护部21完全形变或者破损的时候进行缓冲,配合内衬套1增加缓冲的厚度。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橡胶垫222接触所述内衬套1的那一端面注塑形成粗糙面223。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粗糙面223可以增加与内衬套1的防滑性,进一步增加本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稳定性。
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防护部21的外壁处设置有反光条232。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反光条232可以在夜间的时候反光,提醒车辆注意避让,减少受撞击的几率。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两个所述防护部21组合后形成夹持槽242,在所述夹持槽242内设置有反光板252。
反光板252为漫反射,在受到光照后会形成漫反射,避免镜面反射产生的行车危害。
反光板252的设置可以增加反光的面积,进一步的提高醒目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外壁处设置开口,经由该开口与电线杆或路灯杆适配,适配后,内衬套回弹后所述开口封闭,
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可拆卸的与所述内衬套配合,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防护部,所述防护部的上下端的轴心处设置有凸部,
弹性束紧带,所述弹性束紧带安装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护装置之间,所述弹性束紧带作用于所述凸部,所述弹性束紧带的带宽为两个相邻组合的凸部组合后的宽度;在所述弹性束紧带的束紧作用下,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内衬套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的内部设置有注水腔,在所述防护部的顶部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注水腔,所述阶梯孔内旋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注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所述橡胶垫接触所述内衬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接触所述内衬套的那一端面注塑形成粗糙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部的外壁处设置有反光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部组合后形成夹持槽,在所述夹持槽内设置有反光板。
CN202321263206.4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Active CN21979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3206.4U CN21979377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3206.4U CN21979377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3779U true CN219793779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3206.4U Active CN21979377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3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93779U (zh) 一种交通工程保护器
CN113437710B (zh) 一种用于节能型建筑的电气安装预埋线管保护装置
CN209591014U (zh) 一种配电网夜间警示灯
CN212612072U (zh) 一种道路智慧斑马线
CN211255690U (zh) 一种玻璃切割固定架
CN104680683A (zh) 电力设备警示器
CN208938281U (zh) 一种区域安全防护预警系统
CN221000781U (zh) 一种安全缓冲型交通防护栏
CN218508270U (zh) 一种太阳能道钉的固化封装结构
CN218525204U (zh) 一种高速公路匝道防车辆碰撞预警设备
CN210838589U (zh)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户外配电箱
CN210428732U (zh) 一种施工现场防闯入预警通信装置
CN20719970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安全的电池箱
CN211665512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缘石防护装置
CN210042593U (zh) 一种具有防盗、防水、绝缘功能的智慧路灯设备箱
CN209149582U (zh) 一种新型人行通道交通信号灯
CN214206038U (zh) 一种交通设施防护装置
CN210127377U (zh) 一种防水型高速公路地面警示灯
CN218783280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防护装置
CN219435954U (zh) 一种防触电的工业电源
CN205451528U (zh) 交通事故现场防闯入系统
CN219386077U (zh) 一种具有夜间警醒功能的防撞柱
CN211321005U (zh) 一种适用于夜间使用的应急电源箱
CN218914659U (zh) 一种应急信号灯
CN203686905U (zh) 一种信标灯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