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2679U - 两用取石器 - Google Patents

两用取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2679U
CN219782679U CN202321131400.7U CN202321131400U CN219782679U CN 219782679 U CN219782679 U CN 219782679U CN 202321131400 U CN202321131400 U CN 202321131400U CN 219782679 U CN219782679 U CN 219782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ne
pipe
piston
rear en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14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静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314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2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2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2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出泌尿系统结石的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两用取石器。包括导引管、设置在导引管内腔中的取石管,取石管的前端管口处设置有堵头,取石管的内腔中安装有网篮、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球囊,网篮的前端固定连接堵头、后端固定连接牵引丝;取石管的后端与第一操作手柄连接,第一操作手柄用于推动取石管在导引管内轴向移动;牵引丝的后端与第二操作手柄连接,第二操作手柄用于推动牵引丝在取石管内移动。该取石器实现了球囊和网篮两种取石工作状态,一次插管既可以球囊取石又可以网篮取石,避免更换取石器械给患者造成的额外痛苦。

Description

两用取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出泌尿系统结石的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两用取石器。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在这几个部位中出现的结石都总称为泌尿系统结石。具体还可以称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泌尿系统的结石根据结石体积大小采用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手术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无法采用药物治疗排出体外的肾结石、尿道结石可以采用微创手术将体内的结石取出,这种微创取石手术使用的取石器主要有两种:球囊取石器和网篮取石器。前者是在导管的前端设置有可以充气或者充水的球囊,球囊充气或者充水以后体积变大,利用球囊在尿道管等部位的移动将碎石带出来;后者是在导管的前端设置多根金属丝构成的网篮套取结石。在网篮取石器的基础上变异出一种爪式取石器,例如,中国专利2009203062998公开了一种《爪形取石器》,在导管的前端伸出三个钩爪,利用导管后端端操作手柄操纵钩爪动作。再如本人的另一中国专利申请2016210712064公开了一种《三爪式取石器》,是在导管的前端设置三个环形排列的爪钩,并通过导管内的操纵杆控制爪钩的动作。
从取石的动作原理上看,上述两种取石器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工作原理,球囊取石器在使用时并不直接抓住碎石,而是在碎石的一侧推动碎石移,将其推出人体外,适用于泥沙样结石、机械碎石后残留在胆管、尿道中的残余结石;网篮取石器在使用时需要直接抓取或者套住碎石,适用于少量、颗粒大小均匀的碎石。虽然这两种取石器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明确的适用范围,但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并非都是有明确界限的典型症状。在手术进行中突然发现原先选用的取石器种类不合适,需要换用另一种取石器,就必须退出原先的取石器换用另一种取石器重新插管,不仅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还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球囊和网篮两种工作状态并可方便切换工作状态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手术的两用取石器,实现一次插管既可采用球囊取石又可采用网篮取石,避免更换取石器械给患者造成的额外痛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用取石器包括导引管、设置在导引管后端的器械连接端子、设置在导引管内腔中的取石管,所述器械连接端子上设置有取石管入口,所述取石管入口与导引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取石管的前端管口处设置有堵头,取石管的内腔中安装有网篮,所述网篮的前端固定连接堵头,网篮的后端固定连接牵引丝;所述取石管前端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覆盖下的取石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取石管的内腔通过通孔与球囊连通;所述取石管的后端穿过取石管入口与第一操作手柄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用于推动取石管在导引管内轴向移动;所述牵引丝的后端与第二操作手柄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用于推动牵引丝在取石管内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通过两个操作手柄分别控制网篮和球囊工作,无需更换手术器械即可灵活切换两种取石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包括筒状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前端并与取石管后端固定连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上设置有注液管接口,所述外壳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连通所述三通管的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中滑动安装活塞,所述牵引丝的后端穿过三通管连接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二操作手柄包括贯穿插装在所述第一端盖上的滑杆和活塞杆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杆和活塞杆外端的第二端盖,所述活塞杆的内端与活塞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两个手柄组合在一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活塞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圆台状结构或者是内嵌有磁性材料圆台状结构,所述活塞缸的后端设置有匹配所述圆台状结构的缸盖,活塞缸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第二端盖上嵌装有第二磁铁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磁铁块分别与磁性活塞和第二磁铁块吸合可以分别将活塞定位在前后两个工位上,从而使牵引丝前端的网篮在工作状态和收纳状态都有一定的维持力,防止意外滑动改变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边缘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轴向延伸、贯穿活塞的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活塞边缘的通气槽可以使活塞两侧的气压保持一致,同时也不妨碍活塞中心位置的密封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的端部,第一端盖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匹配活塞缸后端的定位套,所述活塞缸的后端插装在所述定位套中,所述第一磁铁块嵌装在定位套侧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端盖起到连接第二手柄的同时还能对活塞缸后端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优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有益效果包括:
1)同一器械实现了球囊和网篮两种取石工作状态,实现一次插管既可以球囊取石又可以网篮取石,避免更换取石器械给患者造成的额外痛苦。
2)两个操作手柄组合在一起,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3)很好地解决了网篮导引丝穿过取石管的密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球囊取石状态下取石管前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网篮取石状态下取石管前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操纵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端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用取石器包括导引管1、设置在导引管1后端的器械连接端子2、设置在导引管1内腔中的取石管7,导引管1和取石管7都是具有一定弹性可弯曲的软管,可通过微创切口或者尿道口伸入人体内部结石部位。
所述器械连接端子2用于连接内窥镜等手术器械,所述器械连接端子2上设置有取石管入口3,所述取石管入口3与导引管1的内腔连通。使用时通过取石管入口3将取石管7插入到导引管1中。所述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处设置有堵头11,取石管7的内腔中安装有网篮6,网篮6是采用多根记忆合金丝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其材料和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所述网篮6的前端固定连接堵头11,该堵头11用于封堵和密封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可以采用硅胶、塑料等材料制成。网篮6的后端固定连接牵引丝8,该牵引丝8通常采用可弯曲又具有一定刚性的钢丝或者塑料丝制成,利用牵引丝8可以将网篮6推出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或者将网篮6拉进取石管7的内腔中、同时使堵头11封堵在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上。
所述取石管7前端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球囊4,该球囊4采用硅胶制成,充气或者充入生理盐水就会膨胀成球形,其结构和材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球囊4覆盖下的取石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取石管7的内腔通过通孔5与球囊4连通;所述取石管7的后端穿过取石管入口3与第一操作手柄9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手柄9用于推动取石管7在导引管1内轴向移动;所述牵引丝8的后端与第二操作手柄10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0用于推动牵引丝8在取石管内移动。
初始状态时,球囊4未充水膨胀,紧贴在取石管7的外壁上,网篮6位于取石管7的内腔中,网篮6前端的堵头11封堵在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处。导引管1穿管到位以后,将取石管7的前端顺着取石管入口3插入到导引管1,推拉第一操作手柄9即可推动取石管7在导引管1内滑动,通过内窥镜或者其他影像设备观察取石管7中网篮6和球囊4的位置,直到取石管7的前端抵达结石部位。此时若需要使用球囊取石,则需要推动第一操作手柄9使取石管7上带有球囊4的部分完全伸出导引管1的前端,如图2所示,随后向取石管7内注入生理盐水,由于取石管7的前端被堵头11封堵,生理盐水通过取石管7侧壁上的通孔5进入球囊4,使球囊4膨胀,随后即可通过拖拉球囊将结石推出体外。如图3所示,若需要使用网篮取石,则需要推动第二操作手柄10,将网篮6从取石管7的前端伸出,摆脱取石管7约束的网篮6自然膨胀成球形网状结构,随后即可通过网篮6抓取或者套住结石,将其带出体外。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手柄9包括筒状的外壳91、设置在外壳91前端并与取石管7固定连接的三通管92,所述三通管92上设置有注液管接口93,当然,也可以将注液管接口93直接设置在取石管7上。注液管接口93用管塞封堵,管塞封堵注液管接口93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取石管7,另一方面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松开管塞释放取石管7内的压力。采用球囊取石的时候,取下管塞,将注射器等工具连接到注液管接口93上,向取石管7内注入生理盐水,可以使球囊4膨胀。
所述外壳9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端盖95;所述外壳91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连通所述三通管92的活塞缸94,外壳91和活塞缸94采用注塑形成的一体化结构,活塞缸94的外径小于外壳91的内径,两者之间带有一个夹层空间。所述活塞缸94中滑动安装活塞96,所述牵引丝8的后端穿过三通管92连接在所述活塞96上,活塞96移动时即可通过牵引丝8带动网篮6移动;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0包括贯穿插装在所述第一端盖95上的滑杆101和活塞杆102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杆101和活塞杆102外端的第二端盖103,所述活塞杆102的内端与活塞96固定连接。活塞杆102位于第二端盖103的中心,两个以上滑杆101环绕在活塞杆102的周围均匀分布,滑杆101的内端位于活塞缸94与外壳91之间的夹层空间中。活塞96移动的时候,滑杆101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可以防止活塞杆102偏离中心。
所述活塞96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圆台状结构或者是内嵌有磁性材料圆台状结构,所述活塞缸94的后端设置有匹配所述圆台状结构的缸盖97,缸盖97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缸94的后端,缸盖9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下凹的锥状凹陷,锥状凹陷的中心带有容纳活塞杆102的通孔,活塞96后端的圆台状结构与缸盖97上的锥状凹陷相匹配,当活塞96压紧在锥状凹陷中的时候,两者紧密结合即可将容纳活塞杆102的通孔密封,防止填充球囊的生理盐水从这里漏出。
另外,为了平衡活塞96两侧的气压,防止活塞96移动时产生压力,所述活塞96的边缘设置有通气槽961,所述通气槽961轴向延伸、贯穿活塞96的两端。通气槽961可以连通活塞96的两侧,又不会妨碍圆台状结构的后端面起到密封的作用。
活塞缸94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磁铁块98;所述第二端盖103上嵌装有第二磁铁块104。第一磁铁块98和第二磁铁块104都可以与磁性材料制成活塞96形成磁吸效应。当活塞96移动到活塞缸94最后端的时候,第二磁铁块104远离,第一磁铁块98将活塞96吸住,使其紧压在缸盖97的锥状凹陷中,将容纳活塞杆102的通孔密封,同时也通过牵引丝8的作用使网篮6缩回到取石管7内、堵头11将取石管7的前端口封堵住;推动第二端盖103向前移动的时候,活塞杆102推动活塞96克服磁力的吸引向前移动,直到第二端盖103贴合到第一端盖95上,此时活塞96已远离,第一磁铁块98和第二磁铁块104之间产生较大的磁力,将第二端盖103吸附在第一端盖95上,使活塞96保持在最前端,同时通过牵引丝8的作用使网篮6伸出取石管7外保持网篮取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盖95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91的端部,如图5所示,第一端盖95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匹配活塞缸94后端的定位套951,所述活塞缸94的后端插装在所述定位套951中,所述定位套951和第一磁铁块98都是圆环形,第一磁铁块98嵌装在定位套951侧壁上。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5)

1.两用取石器,包括导引管(1)、设置在导引管(1)后端的器械连接端子(2),设置在导引管(1)内腔中的取石管(7),所述器械连接端子(2)上设置有取石管入口(3),所述取石管入口(3)与导引管(1)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石管(7)的前端管口处设置有堵头(11),取石管(7)的内腔中安装有网篮(6),所述网篮(6)的前端固定连接堵头(11),网篮(6)的后端固定连接牵引丝(8);所述取石管(7)前端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球囊(4),所述球囊(4)覆盖下的取石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取石管(7)的内腔通过通孔(5)与球囊(4)连通;所述取石管(7)的后端穿过取石管入口(3)与第一操作手柄(9)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手柄(9)用于推动取石管(7)在导引管(1)内轴向移动;所述牵引丝(8)的后端与第二操作手柄(10)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0)用于推动牵引丝(8)在取石管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9)包括筒状的外壳(91)、设置在外壳(91)前端并与取石管(7)后端固定连接的三通管(92),所述三通管(92)上设置有注液管接口(93),所述外壳(9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端盖(95);所述外壳(91)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连通所述三通管(92)的活塞缸(94),所述活塞缸(94)中滑动安装活塞(96),所述牵引丝(8)的后端穿过三通管(92)连接在所述活塞(96)上;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0)包括贯穿插装在所述第一端盖(95)上的滑杆(101)和活塞杆(102)以及固定连接在滑杆(101)和活塞杆(102)外端的第二端盖(103),所述活塞杆(102)的内端与活塞(9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6)为磁性材料制成的圆台状结构或者是内嵌有磁性材料圆台状结构,所述活塞缸(94)的后端设置有匹配所述圆台状结构的缸盖(97),活塞缸(94)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磁铁块(98);所述第二端盖(103)上嵌装有第二磁铁块(10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用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6)的边缘设置有通气槽(961),所述通气槽(961)轴向延伸、贯穿活塞(96)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取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95)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91)的端部,第一端盖(95)内壁的中心处设置有匹配活塞缸(94)后端的定位套(951),所述活塞缸(94)的后端插装在所述定位套(951)中,所述第一磁铁块(98)嵌装在定位套(951)侧壁上。
CN202321131400.7U 2023-05-08 2023-05-08 两用取石器 Active CN219782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1400.7U CN21978267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两用取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1400.7U CN21978267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两用取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2679U true CN219782679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1400.7U Active CN21978267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两用取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2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4687B (zh) 用于包含抽吸、冲洗和材料去除的不同领域的内窥镜式外科手术的鞘套组件和多孔导管
EP2921122B1 (en) Calculus removing/retrieving device
US10470783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US9517080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EP2921119B1 (en) Calculus removing/retrieving device
WO2001087166A3 (en) Medical device handle
CN109730746B (zh) 一种肝胆外科手术用结石取出装置
US9610087B2 (en) Calculus retrieving/remov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316924A (zh) 球囊导管膨胀装置和方法
EP2529779A1 (en) Catheter for performing image-based colonoscopies
JP7189023B2 (ja) 尿道内処置用微侵襲性器具
CN213129745U (zh) 输尿管内窥镜导入鞘及自动控压吸附取石设备
US8986247B2 (en) Insufflation pump
KR20160044509A (ko) 카테터
CN104274899B (zh) 可皮下潜行的多腔引流装置
CN219782679U (zh) 两用取石器
WO2010070387A1 (en) Surgical device for washing wounds and surgical sites
CN210077799U (zh) 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
CN201806690U (zh) 一种双腔胃镜
CN108523966A (zh) 多功能鼻窦扩张治疗系统
CN212521910U (zh) 医用手柄及医用系统
CN215228240U (zh) 一种经尿道膀胱鞘
CN201542686U (zh) 膀胱结石腔内碎石操作器
CN214912512U (zh) 一种医用腔道消毒装置
CN201719228U (zh) 一次性管状窥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