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0812U -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 Google Patents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0812U
CN219780812U CN202321174231.5U CN202321174231U CN219780812U CN 219780812 U CN219780812 U CN 219780812U CN 202321174231 U CN202321174231 U CN 202321174231U CN 219780812 U CN219780812 U CN 219780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cabinet
parti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42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42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0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0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0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本申请提供的柜体组件包括柜体、分隔件和风机组件,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风道腔后,由出风口排出;其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本申请的柜体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散热资源被浪费。

Description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背景技术
电梯控制柜是把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一个柜形结构内的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电梯运作的装置,放置在电梯机房内。
目前,为了便于对电梯控制柜进行布置安装,越来越多的电梯控制柜趋于扁平化,具体的,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内设有风机,进风口、柜体以及风机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内容纳有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不同。
然而,在上述的电梯控制柜的散热过程中,流经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气流量相同,则会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将具有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置于同一风道内,导致散热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柜体组件,包括柜体、分隔件和风机组件,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风道腔后,由出风口排出;其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包括开口面积不同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两个风道腔中一者的一端连通,第二进风口与两个风道腔中另一者的一端连通,且每一个风道腔的另一端均连通于出风口;第一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和第二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均与对应的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这样,通过对不同风道腔所对应的进风口的开口面积进行限制,则能够使得流经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的气流量大,流经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的气流量小,能够提升对散热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为两个,两个风机组件与两个风道腔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风机组件的功率不同。这样,通过设置两个功率不同且与两个风道腔对应的风机组件,则能够使得吹至位于不同风道腔内的具有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上的风量不同,以提升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的一端朝向进风口延伸并将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隔开,以使得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分隔件的两侧;分隔件的另一端朝向出风口延伸,并与柜体之间具有间隙,风机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间隙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分隔件的另一端将风机分隔为两个过风区域,两个过风区域的排布方向与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一致,且在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上,每一个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均与对应的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这样,使得具有不同开口面积不同的风机的过风区域对应耗散功率不同的电器元件,即,用于容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与开口面积大的风机的过风区域连通,用于容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与开口面积小的风机的过风区域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资源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机,至少两个风机的排布方向与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柜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以及围设在两个盖板之间的多个围板,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围板上;分隔件包括隔板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隔板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围板延伸,且两个支撑板均连接于隔板的面向任一盖板的一侧与该盖板之间;两个风道腔中的一者的至少部分结构形成于两个盖板中的一者与隔板之间,两个风道腔中另一者的至少部分结构形成于两个盖板中的另一者与两个支撑板之间。这样,通过设置支撑板,则能够实现分隔件与柜体之间的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包括支撑部和两个延伸部;两个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支撑板的面向对应的盖板的一侧,两个延伸部中的一者沿隔板的板面方向延伸并与隔板连接,两个延伸部中的另一者沿盖板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盖板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和多个紧固件;多个支撑柱设置于支撑部的面向隔板的一侧,且支撑柱上开设有连接孔;多个紧固件与多个支撑柱一一对应设置,紧固件穿过隔板和对应的连接孔,将隔板与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柜,包括上述的柜体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器元件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组,控制板组包括电容;电源板和控制板组分别位于两个风道腔内,且容纳有电源板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小于容纳有控制板组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
本申请提供的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中,通过在柜体的安装腔内设置分隔件,使得分隔件与柜体之间能够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由进风口进入的风能够流经风道腔后从出风口排出,且两个风道腔内用于容纳耗散功率不同的电器元件,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流经有容纳大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大于流经有容纳小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这样,在通过风机组件散热时,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分隔件与柜体之间配合围成风道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分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中的分隔件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柜体;2-分隔件;3-风机组件;4-第一风道腔;5-第二风道腔;6-电源板;7-电容;8-电路板;
11-安装腔;12-进风口;13-安装板;14-盖板;15-围板;21-隔板;22-支撑板;23-紧固件;31-固定框架;32-风机;
121-第一进风口;122-第二进风口;221-支撑部;222-第一延伸部;223-第二延伸部;224-支撑柱;231-紧固孔;
2231-固定孔;224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电梯控制柜是把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一个柜形结构内的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电梯运作的装置,放置在电梯机房内。目前,为了便于对电梯控制柜进行布置安装,越来越多的电梯控制柜趋于扁平化,具体的,电梯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内设有风机,进风口、柜体以及风机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内容纳有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不同。然而,在上述的电梯控制柜的散热过程中,流经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气流量相同,则会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耗散功率是某一时刻电网元件或全网有功输入总功率与有功输出总功率的差值,当一个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越大时,这个电器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所发出的热量也越多。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其中,柜体组件包括柜体、分隔件和风机组件,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风道腔后,由出风口排出;其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流经有容纳大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大于流经有容纳小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这样,在通过风机组件散热时,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至图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后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柜体组件,包括柜体1,柜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14以及多个围设在两个盖板14之间的围板15,两个盖板14以及多个围板15之间围成一安装腔11,两个相对设置的围板15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其中,一个盖板14与围板15转动连接,能够闭合或打开安装腔11。
而为了在对柜体1内进行散热的过程中,使得散热资源能够被较大化的利用,例如是,使得流经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的气流量大于流经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安装腔11内的分隔件2,分隔件2与柜体1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例如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腔4和第二风道腔5,第一风道腔4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2和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腔5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2和出风口连通,第一风道腔4内用于容纳第一电器元件,第二风道腔5内用于容纳第二电器元件,且第一电器元件与第二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不同。
进一步地,为了使散热气流,例如是低温风流能够通过上述的第一风道腔4和第二风道腔5,本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还包括风机组件3,风机组件3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2或出风口的位置处,且风机组件3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12进入,流经第一风道腔4和第二风道腔5后,由出风口排出。
为了使流经第一电器元件和第二电器元件的气流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损功率大于第二电器元件时,流经第一风道腔4的气流量则大于流经第二风道腔5的气流量;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损功率小于第二电器元件时,流经第一风道腔4的气流量则小于流经第二风道腔5的气流量。这样,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在通过风机组件3散热时,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电器元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定向散热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于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时,可以使与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对应的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与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对应的进风口的开口面积,或者,在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对应的进风口处设置遮挡件,再或者,是使与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对应的风机组件的功率大于与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对应的风机组件的功率等。在此,对使吹至不同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不同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制。
其中,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与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可以共用一个风机组件3也可以分别设置风机组件3,当共用一个风机组件3时,可以通过对进风12口的开口面积的限制,以实现气流量的不同;当分别设置风机组件3时,可以使两个风机组件3的功率不同,以实现气流量的不同。
以下将以共用一个进风组件3以及进风口12的开口面积不同为例进行介绍。
为了能够实现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可以对进入对应的风道腔内的气流量进行限制。由此,上述的进风口12可以包括开口面积不同的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进风口122,具体可以理解为,第一进风口12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二进风口122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进风口122均为一个时,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应不同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而当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进风口122均为多个时,此时开口面积的不同则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之和应不同于多个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之和。在此,对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进风口122的个数不作限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腔4的一端与第一进风口121连通,第一风道腔4的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腔5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122连通,第二风道腔5的另一端与出风口连通;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与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与第二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大于第二电器元件时,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小于第二电器元件时,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这样,通过对对应的风道腔所连通的进风口12的开口面积进行限制,则能够使得流经对应风道腔内的气流量与对应的进风口12的开口面积呈正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之比为预设比例,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之比可以是1:4,即,第一风道腔4内的气流量与第二风道腔5内的气流量比为1:4。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之比根据实际的柜体1内的电器元件的布局确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而当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进风口122的开口面积时,则说明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小于第二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耗散功率较小的第一电器元件可以包括电源板6,耗散功率较大的第二电器元件可以包括电容7。在此,对第一电器元件和第二电器元件的类型不作限制。
请参见图1至图7,其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分隔件与柜体之间配合围成风道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分隔件2的两端分别朝向进风口12和出风口延伸,具体的,分隔件2一端朝向进风口12延伸,将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二进风口122隔开,使得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二进风口122分别位于分隔件2两侧的不同区域内,即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二进风口122在与分隔件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间隔排布;分隔件2的另一端朝向出风口延伸,并与开设有出风口的围板15之间具有间隙,风机组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间隙内,即,风机组件3的部分结构伸入安装腔11内。
其中,风机组件3包括固定框架31和设置在固定框架31内的风机32,其中,固定框架31与出风口配合以与柜体1可拆卸连接,风机32设置在固定框架31内。
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腔4和第二风道腔5可以共用一个风机组件3,具体的,分隔件2的朝向出风口延伸的一端可以将风机32分隔为两个过风区域,两个过风区域沿与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相一致的方向排布,且在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上,每一个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均与对应的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大于第二电器元件时,与第一风道腔4连通的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大于与第二风道腔5连通的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当第一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小于第二电器元件时,与第一风道腔4连通的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小于与第二风道腔5连通的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这样,通过对位于风机32上的与风道腔连通的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进行限制,也能够对流经风道腔的气流量进行限制,以使得散热资源被较大化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机32可以是两个,且两个风机32的排布方向与两个风道腔的排布方向垂直。在此,对风机32的个数和排布方向不作限制。
请参见图8至图1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分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中的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中的分隔件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8至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隔件2包括分隔件2包括隔板21和两个支撑板22,且两个支撑板22间隔设置,隔板21的两端分别向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的围板15延伸,支撑板22的两端分别向开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的围板15延伸,且两个支撑板22均连接于隔板21的面向未与围板15转动连接的盖板14的一侧与该盖板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腔4的部分结构形成于与围板15转动连接的盖板14与隔板21之间,第二风道腔5的部分结构形成于未与围板15转动连接的盖板14与两个支撑板2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柜体1包括设置在安装腔11内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用于安装其他的电器元件,且安装板13位于分隔件2的面向未与围板15转动连接的盖板14的一侧,支撑板22的未与隔板21连接的一端则与安装板13连接。
为了便于对支撑板22与隔板21进行连接以组装为分隔件2以及便于将分隔件2安装在安装腔11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22与隔板21之间以及支撑板22与安装板13之间均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具体的,支撑板22包括支撑部221、第一延伸部222和第二延伸部223,支撑部221连接在第一延伸部222与第二延伸部223之间,且支撑部221的延伸方向与柜体1的厚度方向一致,第一延伸部222沿隔板21的板面方向延伸与隔板21可拆卸连接,第二延伸部223沿安装板13的板面方向延伸与安装板13可拆卸连接,其中,安装板13的板面的延伸方向与未与围板15转动连接的盖板14的板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隔板21的板面的延伸方向和安装板13板面的延伸方向均与柜体1的厚度方向垂直。其中,柜体的厚度方向与图1和图4中的z-z轴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延伸部222的一端与支撑部221的面向隔板21的一端连接,第一延伸部222的另一端沿与隔板21板面的延伸方向向靠近另一个支撑板22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223的一端连接于支撑部221的背离隔板21的一端,第二延伸部223的另一端沿安装板13板面的延伸方向向背离另一个支撑板22的方向延伸。
为了提升支撑板22的支撑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21沿柜体1厚度方向的尺寸大于隔板21在该方向上的尺寸。这样,则能够提升支撑板22的支撑可靠性,进而提升分隔件2的可靠性。
而为了实现隔板21与支撑板22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22的面向隔板21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柱224,多个支撑柱224沿第一延伸部222的长边方向间隔排布,隔板21与支撑柱224可拆卸连接。
而当第一延伸部222上设置有支撑柱224时,则会在隔板21与第一延伸部222之间形成一间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容7会设置在电路板8上,而电路板8上设置的电器元件较多时,电路板8则会穿过隔板21与第一延伸部222之间形成的间隙伸至安装腔11内的其他空间处。
进一步地,分隔件2还包括多个与多个支撑柱224一一对应的紧固件23;支撑柱224上开设有连接孔2241,紧固件23穿过隔板21和对应的连接孔2241将隔板21与支撑板22连接在一起。具体的,紧固件23上具有紧固孔231,紧固件23的一端能够通过依次穿过第一电器元件,例如是电源板6和紧固孔231的螺纹紧固件将第一电器元件与隔板21连接在一起,紧固件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隔板21、第二电器元件,例如是电路板8和对应的连接孔2241将隔板21、第二电器元件与支撑板22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列举出一种隔板21与支撑板22的连接方式、分隔件2与第一电器元件的连接方式以及分隔件2与第二电器元件的连接方式,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当分隔件2的结构发生调整、第一电器元件的布局或种类发生调整或第二电器元件的布局或种类发生调整时,此处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适当改变,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孔2241和上述的紧固孔231均可以是圆孔。在此,对连接孔2241和紧固孔231的个数以及连接孔2241和紧固孔231的形状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2上的支撑部221、第一延伸部222以及第二延伸部223均可以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即,支撑板22可以是一钣金件,在此,对支撑板22的材质和成型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而为了实现第二延伸部223与安装板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223上可以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延伸部223的长边方向间隔排布的固定孔2231,第二延伸部223与安装板13之间能够通过穿过固定孔2231和安装板13的螺纹紧固件将的第二延伸部223与安装板1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此,对第二延伸部223与安装板13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固定孔2231的个数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组件包括柜体和分隔件,柜体包括柜体、分隔件和风机组件,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两个风道腔分别用于容纳耗散功率不同的电器元件;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风道腔后,由出风口排出;其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流经有容纳大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大于流经有容纳小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这样,在通过风机组件散热时,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柜,包括电器元件和上述的柜体组件。其中,柜体组件已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介绍过,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电器元件可以包括电源板6和控制板组,控制板组包括电容7和电路板8;电源板6和控制板组分别位于两个风道腔内,且容纳有电源板6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小于容纳有控制板组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板6位于第一风道腔4内,控制板组位于第二风道腔5内,其中,第一风道腔4的一端与开口面积较小的第一进风口121连通,第一风道腔4的另一端与开口面积较小的过风区域连通;第二风道腔5的一端与开口面积较大的第二进风口122连通,第二风道腔5的另一端与开口面积较大的过风区域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还应该包括其他能够使电梯控制柜正常运行的模块或组件。在此,对其他的模块或组件不一一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包括电器元件和柜体组件,其中,柜体组件包括包括柜体、分隔件和风机组件,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与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两个风道腔分别用于容纳耗散功率不同的电器元件;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风道腔后,由出风口排出;其中,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即,流经有容纳大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大于流经有容纳小耗散功率的电器元件的风道腔的气流量。这样,在通过风机组件散热时,吹至耗散功率大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大,吹至耗散功率小的电器元件上的气流量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散热资源被浪费的现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具有安装腔,且所述柜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分隔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柜体配合围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风道腔,每一个所述风道腔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外界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流经两个所述风道腔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其中,所述柜体组件被配置为流经两个所述风道腔的气流量不同,且流经每一个所述风道腔的气流量均与位于所述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开口面积不同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两个所述风道腔中一者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两个所述风道腔中另一者的一端连通,且每一个所述风道腔的另一端均连通于所述出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和第二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均与对应的所述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和/或;
所述风机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机组件与两个所述风道腔一一对应设置,且两个所述风机组件的功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的一端朝向所述进风口延伸并将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隔开,以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两侧;
所述分隔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并与所述柜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风机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
所述分隔件的另一端将所述风机分隔为两个过风区域,两个所述过风区域的排布方向与两个所述风道腔的排布方向一致,且在两个所述风道腔的排布方向上,每一个所述过风区域的开口面积均与对应的所述风道腔内的电器元件的耗散功率呈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的排布方向与两个所述风道腔的排布方向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盖板以及围设在两个所述盖板之间的多个围板,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围板上;
所述分隔件包括隔板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所述隔板和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围板延伸,且两个所述支撑板均连接于所述隔板的面向任一所述盖板的一侧与该盖板之间;
两个所述风道腔中的一者的至少部分结构形成于两个所述盖板中的一者与所述隔板之间,两个所述风道腔中另一者的至少部分结构形成于两个所述盖板中的另一者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部和两个延伸部;
两个所述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面向对应的所述盖板的一侧,两个所述延伸部中的一者沿所述隔板的板面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隔板连接,两个所述延伸部中的另一者沿所述盖板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盖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和多个紧固件;
多个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面向所述隔板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连接孔;
多个所述紧固件与多个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隔板和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将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柜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盖板中未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一者与多个所述围板中的任一者转动连接,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安装腔。
11.一种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器元件;以及,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柜体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包括电源板和控制板组,所述控制板组包括电容;
所述电源板和所述控制板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风道腔内,且容纳有所述电源板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小于容纳有所述控制板组的风道腔内流经的气流量。
CN202321174231.5U 2023-05-15 2023-05-15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Active CN219780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231.5U CN219780812U (zh) 2023-05-15 2023-05-15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231.5U CN219780812U (zh) 2023-05-15 2023-05-15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0812U true CN219780812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4231.5U Active CN219780812U (zh) 2023-05-15 2023-05-15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0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82278A1 (en) Air curtain containment system and assembly for data centers
JP7261161B2 (ja) 筐体内に配置された部品を冷却するシステム
EP0180458B1 (en) Kitchen unit cooking stove having internal cooling system
US742611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ck structure
JPH1194321A (ja) 換気のための装置
CN205051560U (zh) 变频器
JP2004336030A (ja) 電子システム内の熱管理を容易にする回路カード用仕切
CN219780812U (zh)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JP4008894B2 (ja) 電力機器用制御盤及び電源装置
JP2014204453A (ja) 冷却フィンおよび該冷却フィンを具備する電力変換装置
CN116685107A (zh)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CN211429854U (zh) 导风柜、导风装置、机柜及机房
EP3422833B1 (en) Arc shape front panel
EP3005851B1 (en) Housing having configurable airflow exhaust
CN215121695U (zh) 机柜及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设备
WO2019150577A1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305617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780811U (zh) 柜体组件及电梯控制柜
RU173793U1 (ru) Стойка приборная с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ым теплообменом
CN107869764B (zh) 空调室内机
US11653478B1 (en) Stackable enclosure system with cooling features,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209861420U (zh) 模块电源安装结构
CN218001584U (zh) 散热风道、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1239667U (zh) 变流器柜体及变流器
CN213149697U (zh) 一种一体机分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