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8024U -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78024U CN219778024U CN202320266981.9U CN202320266981U CN219778024U CN 219778024 U CN219778024 U CN 219778024U CN 202320266981 U CN202320266981 U CN 202320266981U CN 219778024 U CN219778024 U CN 219778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optical lens
- image
- following relations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一侧适于邻近于光阑设置;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并且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42°<FOV<47°,其中,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利用将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限制进入光学镜头的光束大小。可以进一步缩小光学镜头中的各个透镜尺寸大小,以提供小尺寸的光学镜头。并且后续调整各个透镜参数设置,使得光学镜头为小畸变、低色差的投射镜头。本申请还提供发光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近眼显示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并以此逐渐满足人们对视觉体验的追求。在近眼显示技术中,由于小体积的近眼显示装置更符合人体近眼佩戴,所以如今的近眼显示技术更加追求小体积和便捷化等设置。但如今近眼显示装置中的图像需要光学镜头调整,但如今的光学镜头体积过大,以增加近眼显示装置的体积,进而导致近眼显示装置并不便于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一侧适于邻近于光阑设置;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并且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
42°<FOV<47°
其中,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对角线视场角大于40°,并且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TTL/IMH<4.0
其中,TTL为沿光轴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为远心镜头,并且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2°<CRA<2°
其中,CRA为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0<f4/f1<2.3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7.6<(R1-R2)/f1<13
其中,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2.8<(R7-R8)/f4<3.8
其中,R8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2.3mm<BFL<3.2mm
其中,BFL为沿光轴第五透镜像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0.4<f2/f<0
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1.8<CT4/ET4<2.5
其中,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4为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
0.6<EPD/IMH<0.75
其中,EPD为光学镜头的入曈直径,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光机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光学镜头,光学镜头设置于光机出射光线的光路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应用时,可以将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限制进入光学镜头的光束大小。可以进一步缩小光学镜头中的各个透镜尺寸大小,以提供小尺寸的光学镜头。并且后续调整各个透镜参数设置,使得光学镜头为小畸变、低色差的投射镜头,以使发光装置满足后续光照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折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折线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折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折线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学镜头的主光线入射角度折线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折线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折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轴上色差折线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相对照度折线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主光线入射角度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1,请参阅图1,包括光机10和光学镜头20,光学镜头20设置于光机10出射光线的光路上。光机10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LED光源分为两类,一是以单色的白光LED作为光源;二是以红、绿、蓝三色LED作为光源。而使用了LED光源的光机10一般被简称为LED光机,其整体结构与传统光源的基本相同,例如采用三原色交集成像的LED灯(RGBLED)+数字光处理(DLP)和三原色交集成像的LED灯(RGBLED)+硅基液晶(LCOS)等多种类型的LED光源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机10可以采用的蓝色激光结合荧光色轮技术,即单束蓝激光通过了激发红绿蓝(白)四色荧光粉及色轮的处理后,形成一定值的红、绿、蓝三色光或红、绿、蓝、白四色光,再组合成我们需要的颜色。此处不再赘述。并且光机10出射的光线可以为图像光、普通照明光以及不可见光等,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光学镜头20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21,第一透镜21的物面一侧适于邻近于光阑(图2中并未示出)设置,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2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24,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25。其中,光焦度为光学系统对入射平行光束的屈折能力。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可以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包括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以及第四透镜24;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可以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包括有第二透镜22。物面为物体表面,像面就是物体透过镜头能清晰成像的面。并且光学镜头20满足如下关系:
42°<FOV<47°
其中,FOV为光学镜头20的最大视场角,视场角大小可以决定光学镜头20的视野范围。在一种实施例中,光学镜头20的视角大小在45°,应用场景广泛。小视场角(视场角大小低于40°)的光学镜头20观察范围小,适用于拍摄远景图像,并不使用发光装置的光束出射;大视场角(视场角大小大于60°)的光学镜头20观察范围大,但近处的图像容易产生畸变。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光阑是指在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起着限制作用的实体,并且可以限制光束或限制视场(成像范围)大小。光阑可以为透镜的边缘或框架等。光阑设置于光学镜头20的物面侧,该设置一般称为光阑前置,光阑可以约束进入光学镜头20的光束,相对而言限制光学镜头20中的光束的扩展量。当到达后续透镜中的光束为小扩展量光束,以减少透镜所需尺寸大小,进而减少光学镜头20的体积,使其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中。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对于常见的光学系统,通常是以成像物的直径作为视场角计算的。但在光机10中的发光芯片的出光面为矩形,出射光成像可能为矩形,因此常以矩形成像面的对角线来计算视场角大小。光学镜头的对角线视场角大于40°,并且第一透镜21至第五透镜25均满足如下关系:
TTL/IMH<4.0
其中,TTL为沿光轴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一般可以将TTL视为光学镜头20的总长度。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限制第一透镜21和图像源面的对角线长度关系,以避免光学镜头20的长度过长,以增加发光装置1的长度,导致发光装置1不便于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畸变是由于主光线的光路偏离而引起的成像缺陷,光学镜头20为远心镜头,远心镜头可以纠正镜头视差,并且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变化,以使光学镜头20具有低的畸变度。例如,光学镜头20的畸变度为0.2%。一般镜头的畸变度低于3%的成像画面便不易于发现肉眼发现。并且第一透镜21至第五透镜25均满足如下关系:
-2°<CRA<2°
其中,CRA为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和第四透镜24满足如下关系:
0<f4/f1<2.3
其中,f1为第一透镜21的有效焦距,f4为第四透镜24的有效焦距。有效焦距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透镜中心一般称为主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满足如下关系:
7.6<(R1-R2)/f1<13
其中,R2为第一透镜2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21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24满足如下关系:
2.8<(R7-R8)/f4<3.8
其中,R8为第四透镜24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24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4为第四透镜24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20和图像源面两者之间的距离过远,导致出射光线强度有所损失;避免两者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出射光线作用范围减少。所以第五透镜25满足如下关系:
2.3mm<BFL<3.2mm
其中,BFL为沿光轴第五透镜25像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又称为后焦长(BackFocalLength,BFL)。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至第五透镜25均满足如下关系:
-0.4<f2/f<0
其中,f2为第二透镜22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镜头20的有效焦距。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24满足如下关系:
1.8<CT4/ET4<2.5
其中,CT4为第四透镜24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4为第四透镜24的边缘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20满足如下关系:
0.6<EPD/IMH<0.75
其中,EPD为光学镜头20的入曈直径,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S1为凸面,第一透镜21可以为平凸透镜或凸透镜,第一透镜21的焦距大小为正数;第二透镜22的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二透镜22可以为双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第二透镜22的焦距大小为负数;第三透镜23的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三透镜23可以为凹凸透镜,又称为弯月透镜;第四透镜24的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四透镜24可以为凹凸透镜,又称为弯月透镜;第五透镜25的物侧面S9为凸面,第五透镜25的像侧面为S10,第五透镜25可以为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图像源面的面号为S11。为了验证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20的光学性能,在工作距离为无穷远时,光学镜头20各项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光学镜头基本参数表
表1中的曲率半径、厚度、半口径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物面的面号为OBJ,光阑的面号为STO。根据表1中的光学镜头20的各个参数,可以计算而出:光学镜头20的图像源面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H为2.8mm,光学镜头20的沿光轴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TTL为11.0mm,光学镜头20的有效焦距f为7.2mm。
并根据已知参数,计算上述光学镜头20的各个透镜关系如表2所示:
表2光学镜头参数计算表
FOV(°) | 42.8 | TTL/IMH | 3.93 |
CRA(°) | 2 | BFL(mm) | 3.20 |
f4/f1 | 1.78 | f2/f | -0.39 |
(R1-R2)/f1 | 13.07 | CT4/ET4 | 2.49 |
(R7-R8)/f4 | 2.89 | EPD/IMH | 0.73 |
由表2可看出本实施例的各玻璃球面透镜的参数均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42°<FOV<47°,TTL/IMH<4.0,-2°<CRA<2°,0<f4/f1<2.3,7.6<(R1-R2)/f1<13,2.8<(R7-R8)/f4<3.8,2.3mm<BFL<3.2mm,-0.4<f2/f<0,1.8<CT4/ET4<2.5,0.6<EPD/IMH<0.75。
请参阅图4,图4中(a)是光学镜头20的像散曲线,图4中(b)是光学镜头20的畸变曲线,图4中(a)和(b)的纵坐标均为像高,像高为光学镜头20焦点到成像焦平面的距离;图4中(a)的横坐标为场曲,图4中(b)的横坐标为畸变度。图4中的实线为波长为455nm的光,图4中的长虚线为波长为540nm的光,图4中的虚线为波长为615nm的光。其中,图4中(a)的场曲大小可能会影响成像面的边缘区域模糊,相同类型(同为实线、长虚线、虚线等)的两根线分别同一波长的光经过光学镜头20发生的子午像面弯曲值和弧矢像面弯曲值。光学镜头20可以将子午场曲值的大小控制在-0.06至0.04之间,弧矢场曲值的大小控制在-0.02至0.025之间,有效减少边缘区域模糊;由图4中(b)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可以看出光学畸变量被控制在0.2%以内。请参阅图5,图5为倍率色差曲线,表示中心视场不同孔径对应的色差大小值,纵坐标名称为像高,横坐标名称为倍率色差。倍率色差为波长变化引起材料的折射率变化,继而引起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变化,像的大小随之变化。倍率色差可能会使像的边缘呈现色彩,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光学镜头20的倍率色差被控制在0-1.2μm范围以内。请参阅图6,图6为轴上色差曲线,表示中心视场不同孔径对应的色差大小值。图6的纵坐标为中心视场的光线相对孔径,横坐标为轴上色差大小,图6中的实线为波长为455nm的光,图6中的长虚线为波长为540nm的光,图6中的虚线为波长为615nm的光。光学镜头20的轴上色差被控制在-0.023mm至0.025mm范围以内。请参阅图7,图7为相对照度曲线,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大小值。图7中以波长540nm的光为例,图7的纵坐标为相对照度,相对照度为物体或被照面上被光源照射所呈现的光亮程度,横坐标为像高。光学镜头20的相对照度被控制在0.77至1.0范围以内。请参阅图8,图8为CRA曲线,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大小值。图8的纵坐标为光线入射角度,横坐标为像高。光学镜头20的光线入射角度被控制在-9°至9°范围以内。上述图4-图8均表明光学镜头20具有良好的投影性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第四透镜2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凸面,第四透镜24可以为凸透镜。为了验证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20的光学性能,在工作距离为无穷远时,光学镜头20的各个透镜的参数如表3所示:
表3光学镜头基本参数表
表3中的曲率半径、厚度、半口径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3中的光阑的面号为STO。根据表3中的光学镜头20的各个参数,可以计算而出:光学镜头20的图像源面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H为2.8mm,光学镜头20的沿光轴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TTL为10.1mm,光学镜头20的有效焦距f为6.4mm。
并根据已知参数,计算上述各个透镜关系如表4所示:
表4光学镜头参数计算表
FOV(°) | 47.2 | TTL/IMH | 3.61 |
CRA(°) | 1.8 | BFL(mm) | 2.36 |
f4/f1 | 2.28 | f2/f | -0.40 |
(R1-R2)/f1 | 7.61 | CT4/ET4 | 1.83 |
(R7-R8)/f4 | 3.81 | EPD/IMH | 0.64 |
由表4可看出本实施例的各玻璃球面透镜的参数均满足上述设计要求:
42°<FOV<47°,TTL/IMH<4.0,-2°<CRA<2°,0<f4/f1<2.3,7.6<(R1-R2)/f1<13,2.8<(R7-R8)/f4<3.8,2.3mm<BFL<3.2mm,-0.4<f2/f<0,1.8<CT4/ET4<2.5,0.6<EPD/IMH<0.75。
并且,相较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外色差、CRA以及像散曲线相当的情况下,视场角可以提升约为4.4°。投影透镜组的沿光轴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TTL减小了0.9mm,结构上更加紧凑。并且第四透镜24和第五透镜25的曲率以及中厚均作出调整,增加可加工性,降低镜片的敏感度。
请参阅图9,图9中(a)是光学镜头20的像散曲线,图9中(b)是光学镜头20的畸变曲线,图9中(a)和(b)的纵坐标均为像高,像高为光学镜头20焦点到成像焦平面的距离;图9中(a)的横坐标为场曲,图9中(b)的横坐标为畸变度。图9中的实线为波长为455nm的光,图9中的长虚线为波长为540nm的光,图9中的虚线为波长为615nm的光。其中,图9中(a)的场曲大小可能会影响成像面的边缘区域模糊,相同类型(同为实线、长虚线、虚线等)的两根线分别同一波长的光经过光学镜头20发生的子午像面弯曲值和弧矢像面弯曲值。光学镜头20可以将子午场曲值的大小控制在-0.07至0.012之间,弧矢场曲值的大小控制在-0.03至0.012之间,有效减少边缘区域模糊;由图9中(b)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可以看出光学畸变量被控制在1%以内。请参阅图10,图10为倍率色差曲线,表示中心视场不同孔径对应的色差大小值,纵坐标名称为像高,横坐标名称为倍率色差。倍率色差为波长变化引起材料的折射率变化,继而引起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变化,像的大小随之变化。倍率色差可能会使像的边缘呈现色彩,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光学镜头20的倍率色差被控制在0-2.6μm范围以内。请参阅图11,图11为轴上色差曲线,表示中心视场不同孔径对应的色差大小值。图11的纵坐标为中心视场的光线相对孔径,横坐标为轴上色差大小,图11中的实线为波长为455nm的光,图11中的长虚线为波长为540nm的光,图11中的虚线为波长为615nm的光。光学镜头20的轴上色差被控制在-0.017mm至0.013mm范围以内。请参阅图12,图12为相对照度曲线,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大小值。图12中以波长540nm的光为例,图12的纵坐标为相对照度,相对照度为物体或被照面上被光源照射所呈现的光亮程度,横坐标为像高。光学镜头20的相对照度被控制在0.67至1.0范围以内。请参阅图13,图13为CRA曲线,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大小值。图13的纵坐标为光线入射角度,横坐标为像高。光学镜头20的光线入射角度被控制在-8°至9°范围以内。上述图9-图13均表明光学镜头20具有良好的投影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20及发光装置1,利用将光阑设置于第一透镜21的物侧面,限制进入光学镜头20的光束大小。可以进一步缩小光学镜头20中的各个透镜尺寸大小,以提供小尺寸的光学镜头20。并且后续调整各个透镜参数设置,使得光学镜头20为小畸变、低色差的投射镜头,以使发光装置1满足后续光照条件。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一侧适于邻近于光阑设置;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
并且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
42°<FOV<47°
其中,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对角线视场角大于40°,并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TTL/IMH<4.0
其中,TTL为沿光轴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为远心镜头,并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2°<CRA<2°
其中,CRA为像面主光线入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0<f4/f1<2.3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7.6<(R1-R2)/f1<13
其中,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2.8<(R7-R8)/f4<3.8
其中,R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2.3mm<BFL<3.2mm
其中,BFL为沿光轴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到图像源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均满足如下关系:
-0.4<f2/f<0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满足如下关系:
1.8<CT4/ET4<2.5
其中,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4为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
0.6<EPD/IMH<0.75
其中,EPD为所述光学镜头的入曈直径,IMH为图像源面对角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13.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机;以及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设置于所述光机出射的光线的光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66981.9U CN21977802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66981.9U CN21977802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78024U true CN219778024U (zh) | 2023-09-29 |
Family
ID=8813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66981.9U Active CN219778024U (zh) | 2023-02-13 | 2023-02-13 |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78024U (zh) |
-
2023
- 2023-02-13 CN CN202320266981.9U patent/CN2197780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88207B (zh) | 放大光学系统、光学单元和投影仪设备 | |
CN103777314B (zh) | 广角投影镜头 | |
US8395846B2 (en) | Lens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 |
JP4341002B2 (ja) | 映写対物レンズ | |
CN116088254B (zh) | 一种低投射比光学系统 | |
CN111853699B (zh) | 一种大孔径的三片式透镜光学镜头 | |
US20040105172A1 (en) | Projection lens | |
KR20200089235A (ko) | 렌즈가 6개 이상인 사진용 대물 렌즈 | |
CN115793361A (zh) | 一种超短焦投影镜头及系统 | |
CN112327469A (zh) | 成像镜头 | |
CN110908072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JP2021004998A (ja) | 撮像レンズ | |
CN116577911B (zh) | 一种高清晰度低投射比小型化投影镜头 | |
CN117348197A (zh) | 一种长焦投影镜头及投影设备 | |
TWI817635B (zh) | 一種變焦鏡頭 | |
CN219778024U (zh) | 光学镜头及发光装置 | |
KR0138743B1 (ko) | 배면투사방식 텔레비젼용 투사렌즈시스템 | |
CN113391432B (zh) | 一种大孔径的三片式光学镜头 | |
CN213182174U (zh) | 一种黑光镜头 | |
CN213544932U (zh) | 超短焦投影光学镜头和超短焦投影光学系统 | |
CN114236830A (zh) | 一种光学系统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 |
CN105785553B (zh) | 可小型化的短焦投影镜头 | |
CN112130288A (zh) | 一种黑光镜头 | |
CN117872569B (zh) | 光学镜头 | |
CN219978606U (zh) | 镜头及投影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