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6047U -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6047U
CN219776047U CN202321111159.1U CN202321111159U CN219776047U CN 219776047 U CN219776047 U CN 219776047U CN 202321111159 U CN202321111159 U CN 202321111159U CN 219776047 U CN219776047 U CN 219776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section
vibration reduction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11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军
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11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6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6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6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制冷剂管应用于暖通设备,制冷剂管包括第一段管体以及与第一段管体连接的第二段管体;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相邻的两个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且相邻的两个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则储液罐的振动传递给制冷剂管后,不仅可以通过至少两个折弯区实现减振,还可以通过减振管实现减振,从而降低制冷剂管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小制冷剂管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储液罐,储液罐设于压缩机本体上,压缩机本体工作时,储液罐上的振动较大,进而会将振动传递至与储液罐连接的制冷剂管上,制冷剂管容易振动且产生噪声。
为了减少与储液罐相连的制冷剂管的振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制冷剂管上设置折弯区实现减振的效果,但是当制冷剂管的直径比较大时,其刚度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储液罐传递给制冷剂管的振动明显,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管的振动明显导致噪音较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剂管,应用于暖通设备,所述制冷剂管包括:
第一段管体;以及
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的第二段管体;
所述第一段管体和所述第二段管体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剂管,通过将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且相邻的两个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则储液罐的振动传递给制冷剂管后,不仅可以通过至少两个折弯区实现减振,还可以通过减振管实现减振,从而降低制冷剂管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小制冷剂管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管,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
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二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一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扩口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管本体通过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连接;
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二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一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扩口结构连接;
所述第一管本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或者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管本体的端部为第二扩口结构,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通过所述第二扩口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
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三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三扩口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管本体通过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
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三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三扩口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管本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或者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管本体的端部为第四扩口结构,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通过所述第四扩口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管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长度的取值区间为30毫米至10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
储液罐;
以及制冷剂管,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暖通设备,包括压缩机组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的制冷剂管在压缩机组件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压缩机组件;
10为制冷剂管;
101为第一段管体;1011为第一折弯区;1012为第一管本体;1013为第三扩口端;
102为第二段管体;1021为第二折弯区;1022为第二管本体;1023为第四扩口端;
103为减振管;1031为第一扩口端;1032为第二扩口端;
20为储液罐;
30为多通阀;
40为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剂管10,应用于压缩机组件10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其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管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所示的制冷剂管10在压缩机组件100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压缩机组件100包括储液罐20,制冷剂管10包括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第一段管体101与储液罐20连接,第二段管体102与第一段管体101连接;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相邻的两个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103。
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剂管10,通过将第二段管体102与第一段管体101连接,并将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且相邻的两个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103,则储液罐20的振动传递给制冷剂管10后,不仅可以通过制冷剂管10的至少两个折弯区实现减振,还可以通过减振管103实现减振,从而降低制冷剂管10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小制冷剂管10产生的噪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制冷剂管10的两端均为刚性管段,也就是说第一段管体101与储液罐20连接的端部为刚性管。第二段管体102与压缩机组件100的多通阀30连接的端部也是刚性管,从而方便实现制冷剂管10与储液罐20的连接,以及制冷剂管10与多通阀30的连接。
这里的第一段管体101上也可以不设置折弯区,直接以直管的形式与储液罐2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是相互连通的,能够实现流体的流通。另外,这里的两个折弯区可以设在第一段管体101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段管体102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段管体101上和第二段管体102上,此时,折弯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另外,这里的减振管103是能够实现降振效果的管体,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管体,也可以是增加阻尼结构的管体,如增加减振块或者减振胶等结构。
在图1中,第一段管体101上设置一个数量的第一折弯区1011,第二段管体102上设置一个数量的第二折弯区1021,其中,第一折弯区1011的朝向和第二折弯区1021的朝向相反,具体地,可以是第一折弯区1011的开口向下,第二折弯区1021的开口向上,可以更好地降低制冷剂管10的振动,也可以采用相反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折弯区1011和第二折弯区1021可以均为U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在U形的中间增加直段部分的结构。
这里的第一折弯区1011和第二折弯区102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防振胶,或者包裹配重块,从而起到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管10的振动,当然,也可以在制冷剂管10的直管部分,第二管本体1022的直管部分设置防振胶或者配重块,从而降低制冷剂管10的振动,减小制冷剂管10产生的噪声。
下面将分别对制冷剂管1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段管体101包括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相互连接,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为一体结构,减振管103与第二段管体102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管10为两根管组成的结构,其中,一根管为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组成的一体管,另一根管为第二段管体102,通过将制冷剂管10设置为两根管,此时,整个制冷剂管10只有一个连接位置,可以减少连接的位置,减少制冷剂管10的加工量,并降低流体从连接位置泄漏的风险。
为了方便实现减振管103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这里将减振管103朝向第二段管体102的端部或者第二段管体102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设置为第一扩口结构,减振管103与第二段管体102通过第一扩口结构连接,具体可以采用插入式焊接的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中的结构,对第一扩口连接的结构进行描述。如可以在第二段管体102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设置为第一扩口端1031,采用扩口工艺形成第一扩口端1031,将减振管103朝向第二段管体102的端部插入到第一扩口端1031中,然后采用焊接工艺实现连接,具体可以采用钎焊或者熔焊等工艺实现。当然,这里的扩口位置也可以更换,将第一扩口端1031形成在减振管103上,此时,将第二段管体102插入到减振管103中,实现减振管103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
另外,制冷剂管10为两根管组成的结构还有一种实现形式,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其中,一根管为第二管本体1022和减振管103组成的一体管,另一根管为第一段管体101,通过将制冷剂管10设置为两根管,此时,整个制冷剂管10也只有一个连接位置,可以减少连接的位置,减少制冷剂管10的加工量,并降低流体从连接位置泄漏的风险。
可选地,减振管103朝向第一段管体101的端部或者第一段管体101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为第三扩口结构,减振管103与第一段管体101通过第三扩口结构连接。具体地,在第一段管体101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设置为第三扩口端1013,将减振管103插入到第三扩口端1013的内部,然后采用焊接的工艺实现减振管103和第一段管体101之间的连接,如采用熔焊或者钎焊工艺进行焊接。
当然,这里的第三扩口端1013也可以形成在减振管103朝向第一段管体101的端部上,此时将第一段管体101插入到第三扩口端1013内也可以实现第一段管体101和减振管103的连接。
图1和图4中的两个实施例均是制冷剂管10为两段管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三段管的结构,下面将结合图2和图3进行展开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制冷剂管10设置为三段管的结构,其中,图2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制冷剂管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中的制冷剂管10均为三段结构,三段结构的制冷剂管10更加容易加工,在管体中间具有两个焊接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是将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设置为分体结构,减振管103和第二段管体102连接;第一管本体1012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或者减振管103朝向第一管本体1012的端部为第二扩口结构,第一管本体1012和减振管103通过第二扩口结构连接。如图2所示,将减振管103朝向第二段管体102的一端形成第一扩口端1031,并将减振管103朝向将减振管103的一端形成第二扩口端1032,将第二段管体102插入到第一扩口端1031中实现减振管103和第二段管体102的插入式连接,将第一段管体101朝向减振管103的一端插入到第二扩口端1032中,从而可以实现减振管103与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
与上面类似,这里的第一扩口端1031和第二扩口端1032也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二段管体102和第一段管体101上,也可以实现减振管103分别与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
可选地,也可以将第二管本体1022和减振管103为分体结构,减振管103和第一段管体101连接;第二管本体1022朝向减振管103的端部或者减振管103朝向第二管本体1022的端部为第四扩口结构,第二管本体1022和减振管103通过第四扩口结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扩口结构、第二扩口结构、第三扩口结构和第四扩口结构均是通过扩孔工艺形成的扩口端结构,实质上为同样的结构,这里为了区分,采用该命名方式。
如图4所示,这里可以在第一段管体101朝向减振管103的一端形成第三扩口端1013,将第二段管体102朝向减振管103的一端形成第四扩口端1023,从而将减振管103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三扩口端1013和第四扩口端1023中,实现减振管103分别与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图3和图4中的结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减振管103的一个端部形成扩口,减振管103的另外一端为正常的管体,也可以实现减振管103分别与第一段管体101和第二段管体102的连接。
当然,这里也可以采用别的接口实现方式,如采用法兰连接或者采用别的方式进行连接,这里不再进行展开。
可选地,减振管103包括波纹管,其中,波纹管是常见的实现形式,减振管103也可以其他的结构,例如采用多层管复合形成的复合管等,当然,这里的减振管103也可以采用螺旋管。
可选地,波纹管为直管,这里是考虑到波纹管的加工难度,直管是容易加工的,当然,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减振管103设置为其他形状的结构,如具有弯折区的形状等。这里的波纹管的长度的选择范围为30毫米至1000毫米,如50毫米至450毫米,具体地,波纹管的长度可以为100毫米或200毫米等,这里是考虑到减振效果后确定的长度,当波纹管的长度太短时,如波纹管的长度为20毫米,将会导致减振效果变差,当波纹管的长度过长时,如波纹管的长度为1500毫米,将会导致减振效果增加的不明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组件100,包括多通阀30、储液罐20以及上面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制冷剂管10,制冷剂管10一端与储液罐20连接。制冷剂管10的另一端与多通阀30连接,实现压缩机的回气。
可选地,压缩机组件100还包括缸体40,缸体40和储液罐20连通。
可选地,第一段管体101的一端与储液罐20连接,可以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第二段管体102的自由端和多通阀30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多通阀30通常为四通阀,应用在暖通设备中,当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机组件100应用在其他暖通设备中时,多通阀30也可以采用三通阀或者五通阀等结构。
另外,这里的压缩机组件100通常为转子压缩机系统,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制冷剂管10靠近压缩机的中心设置,同时制冷剂管10的长度尽可能加长,增加制冷剂管10的柔性来降低振动,这样可以减小储液罐20的经过制冷剂管10传递给多通阀30和相关钣金件的振动,但是当制冷剂管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2毫米后,如直径为16毫米或者更大时,制冷剂管10的刚度增加,且空间布局紧凑,将会使得制冷剂管10的振动明显,并导致多通阀30相关钣金件均产生振动,导致制冷剂管10和多通阀30的振动噪音明显。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缩机组件100后,储液罐20的振动依次传递给第一段管体101,减振管103和第二段管体102后,将会使得振动会得到较大的衰减,从而使得制冷剂管10传递给多通阀30和相关钣金件的振动也会大大减小,从而降低压缩机组件100产生的振动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制冷剂管10可以采用铜管,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管,这些均是常见的材质,这里不再进行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暖通设备,这里的暖通设备包括空调器、多联机、热泵、热水器和泳池机等,主要应用于暖通技术领域,如供暖、通风和空调调节等方面。
这里的空调器可以是窗机,也可以是空调室外机。
当压缩机组件100应用于空调器时,这里的压缩机组件100与室内机相连。这些连接结构都是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连接技术,这里对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再进行展开。
本实用新型中,其它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剂管,应用于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包括:
第一段管体;以及
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的第二段管体;
所述第一段管体和所述第二段管体中至少设置有两个折弯区,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弯区之间设置有减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
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二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一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扩口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管本体通过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连接;
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二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一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二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一扩口结构连接;
所述第一管本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或者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管本体的端部为第二扩口结构,所述第一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通过所述第二扩口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
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三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三扩口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二管本体通过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连接;
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一段管体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段管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为第三扩口结构,所述减振管与所述第一段管体通过所述第三扩口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管本体朝向所述减振管的端部或者所述减振管朝向所述第二管本体的端部为第四扩口结构,所述第二管本体和所述减振管通过所述第四扩口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管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长度的取值区间为30毫米至1000毫米。
9.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罐;
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管,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
10.一种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CN202321111159.1U 2023-05-09 2023-05-09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Active CN219776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159.1U CN219776047U (zh) 2023-05-09 2023-05-09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159.1U CN219776047U (zh) 2023-05-09 2023-05-09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6047U true CN219776047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1159.1U Active CN219776047U (zh) 2023-05-09 2023-05-09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6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00279A1 (en) Inline pipe filt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093038A (zh) 家用空调系统室内、外机组间的连接管路
CN219776047U (zh)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JP2005106367A (ja) 空調室外機、空気調和機、及び圧縮機ユニット
JP498240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9776048U (zh) 制冷剂管、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KR10080377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설치배관
JP2009162305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ホース
JP6399068B2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213685372U (zh) 配管组件、四通阀组件以及空调系统
CN219774355U (zh)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WO2020137109A1 (ja) 冷媒配管及び冷凍装置
CN206695264U (zh) 避震管及空调器
JPH024376Y2 (zh)
CN216977257U (zh) 用于空调的接管组件、空调
JP2020109344A (ja) 冷媒配管及び冷凍装置
AU2020320527B2 (en) Freezing apparatus
JP3812507B2 (ja)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212618827U (zh) 空调器
CN218495434U (zh) 空调器的节流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JP6879408B1 (ja) 圧力容器及び冷凍装置
JP7404213B2 (ja) 冷凍装置、当該冷凍装置の冷媒配管、及び冷媒配管の製造方法
CN211316370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JP2004354026A (ja) 空気調和機
JP6860112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