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3333U -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3333U
CN219773333U CN202320348585.0U CN202320348585U CN219773333U CN 219773333 U CN219773333 U CN 219773333U CN 202320348585 U CN202320348585 U CN 202320348585U CN 219773333 U CN219773333 U CN 21977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ridge
plate
folded
fold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85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文
王茜
王平
王志忠
符明丽
田琴
邓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ke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ke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ke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ke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85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3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包括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屋面结构,屋面结构包括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固定座、檩条;屋脊支撑件固定于固定板上,屋脊支撑件为金属折件,屋脊支撑件包括竖向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竖向件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之间,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位于竖向件相对的两侧,且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分别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方,屋脊盖板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盖板结构,屋脊盖板两边与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屋脊支撑件,实现对屋脊盖板的有效固定,同时降低了对面板的破坏,此外,设置防水件和防水卷材配合屋脊自身的防水性使得屋脊具有双重防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屋脊节点,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面系统主要采用主檩、次檩作为框架,通过在檩条上铺设保温、防水等多层结构,并配合固定座铺设屋面板,形成完整的屋面系统。屋面还设有屋脊节点,屋脊节点用于对两个不同角度屋面相邻处进行密封,形成脊背式凸起结构。现有屋脊节点连接方式简单,抗风掀性能弱,若采用螺丝等结构,会对屋面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防水性能,难以满足降雨量较大地区客户对屋面结构的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以提高屋脊节点防风掀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包括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屋面结构,所述屋面结构包括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固定座、檩条,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均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檩条上,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相邻处倾斜向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檩条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屋脊支撑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屋脊支撑件为金属折件,所述屋脊支撑件包括竖向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所述竖向件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位于竖向件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分别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方,所述屋脊盖板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盖板结构,所述屋脊盖板两边与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支撑件为钢折件。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支撑件还包括L型加强板,所述L型加强板分别与第一折板、竖向件和/或第二折板、竖向件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L型加强板为折边,所述折边与竖向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型屋脊节点还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设置于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之间,且所述防水卷材的两边均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的屋脊支撑件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均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包括屋脊盒、泡沫堵头,所述屋脊盒安装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并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屋脊盒朝向屋脊盖板中心处的一侧为屋脊盒内侧,所述泡沫堵头设置于屋脊盒内侧,所述屋脊盒位于屋脊盖板下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屋脊支撑件与屋脊盖板固定处位于屋脊盒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屋脊盖板外沿还设有向下的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设置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之间的屋脊支撑件,实现对屋脊盖板的有效固定,同时降低了对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的破坏,同时通过设置有防水件和防水卷材配合屋脊自身的防水性使得屋脊具有双重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脊盖板及防水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屋脊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1、屋脊盖板;11、弯折部;2、屋脊支撑件;21、竖向件;22、第一折板;23、第二折板;24、L型加强板;3、屋面结构;31、第一屋面板;32、第二屋面板;33、固定座;34、檩条;35、固定板;4、防水卷材;5、防水件;51、屋脊盒;52、泡沫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如图1-4所示,包括屋脊盖板1、屋脊支撑件2、屋面结构3,所述屋面结构3包括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固定座33、檩条34,所述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均通过固定座33安装于檩条34上,所述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相邻处倾斜向上;所述檩条34上设有固定板35,所述屋脊支撑件2固定于固定板35上,所述屋脊支撑件2为金属折件,如图5所示,所述屋脊支撑件2包括竖向件21、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所述竖向件21位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之间,所述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位于竖向件21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分别位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上方,所述屋脊盖板1屋脊盖板1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盖板结构,所述屋脊盖板1两边与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固定相连。
可选的,所述屋脊支撑件2为钢折件。
其中,如图1-4所示,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相邻处倾斜向上,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且中部呈开口状。固定板35固定于檩条34上,竖向件21通过螺丝或螺栓固定于固定板35上,竖向件21另一端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之间的开口处伸出,屋脊盖板1扣合于该开口处,起到档雨的效果。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下方均设置有固定座33,固定座33上设有固定头,固定头截面为方头,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在固定座33处弯折,并套合于固定头上。屋脊支撑件2为中间低,两边高的金属支撑结构,屋脊支撑件2的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固定相连。屋脊支撑件2在靠近屋脊盖板1边缘处设有向下的外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设置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之间的屋脊支撑件2,实现对屋脊盖板1的有效固定,同时降低了对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的破坏。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屋脊支撑件2还包括L型加强板24,所述L型加强板24分别与第一折板22、竖向件21和/或第二折板23、竖向件21固定相连。
其中,竖向件21包括第一竖向板、第二竖向板,第一折板22、第一竖向板上均设有L型加强板24,第二折板23、第二竖向板均设有L型加强板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L型加强板24,提高第一折板22、第一竖向板和第二折板23、第二竖向板的受力性能,进而确保屋脊盖板1具有较强的抗风掀能力。
特别的,如图5所示,所述L型加强板24为折边,所述折边与竖向件21、第一折板22、第二折板23垂直。
其中,L型加强板24设置于屋脊支撑件2的边缘,形成类角铁结构。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加强型屋脊节点还包括防水卷材4,所述防水卷材4设置于屋脊盖板1、屋脊支撑件2之间,且所述防水卷材4的两边均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上的屋脊支撑件2固定相连。
其中,防水卷材4具体可采用厚TPO材质。防水卷材4铺设于屋脊支撑件2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卷材4沿屋脊支撑件2的外沿向下铺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水卷材4,进一步提高了屋脊节点的防水效果。
特别的,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均设有防水件5,所述防水件5包括屋脊盒51、泡沫堵头52,所述屋脊盒51安装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上,并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屋脊盒51朝向屋脊盖板1中心处的一侧为屋脊盒51内侧,所述泡沫堵头52设置于屋脊盒51内侧,所述屋脊盒51位于屋脊盖板1下方。
其中,屋脊盒51截面为倒L型档件,屋脊盒51顶部与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固定相连,泡沫堵头52与屋脊盒51内侧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上设置屋脊防水件5,使第一屋面板31、第二屋面板32本身也具有隔水能力,配合屋脊盖板1,提高屋脊节点的防水效果。
特别的,所述屋脊支撑件2与屋脊盖板1固定处位于屋脊盒51外侧。
其中,屋脊支撑件2与屋脊盖板1的螺栓固定处位于屋脊盒51外侧,若屋脊支撑件2与屋脊盖板1的螺栓固定处发生漏水,则水会落在屋脊盒51外侧,并沿屋面结构3自然流下,而不会落至屋脊盒51内侧,提高隔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屋脊盖板1外沿还设有向下的弯折部11。
其中,屋脊盖板1两个相对的外沿具有向下的弯折部11,使屋脊盖板1呈现扣合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折部11最下端低于屋脊盒51上表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包括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屋面结构,所述屋面结构包括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固定座、檩条,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均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檩条上,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相邻处倾斜向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檩条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屋脊支撑件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屋脊支撑件为金属折件,所述屋脊支撑件包括竖向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所述竖向件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位于竖向件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分别位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方,所述屋脊盖板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盖板结构,所述屋脊盖板两边与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支撑件为钢折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支撑件还包括L型加强板,所述L型加强板分别与第一折板、竖向件和/或第二折板、竖向件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加强板为折边,所述折边与竖向件、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屋脊节点还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设置于屋脊盖板、屋脊支撑件之间,且所述防水卷材的两边均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的屋脊支撑件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均设有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包括屋脊盒、泡沫堵头,所述屋脊盒安装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上,并与第一屋面板、第二屋面板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屋脊盒朝向屋脊盖板中心处的一侧为屋脊盒内侧,所述泡沫堵头设置于屋脊盒内侧,所述屋脊盒位于屋脊盖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支撑件与屋脊盖板固定处位于屋脊盒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盖板外沿还设有向下的弯折部。
CN202320348585.0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Active CN21977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8585.0U CN2197733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8585.0U CN2197733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3333U true CN219773333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2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8585.0U Active CN219773333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3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867A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A1321701C (en) Modular roofing panel
CN107762074B (zh) 提高抗风揭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
JPH0718792A (ja) 屋 根
US4548006A (en) Self-flashing channeled skylight
CN219773333U (zh) 一种金属折件加强型屋脊节点
EP0756659B1 (en) A flashing for roof elements
CN207597733U (zh) 提高保温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
CN207453284U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屋面底板及屋面板系统
JP3501222B2 (ja) 建築物の外装構造
CN109457876B (zh) 带暗藏式检修马道的金属屋面系统
CN219690847U (zh) 一种加强型屋脊节点
CN207469611U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屋面板系统
US11795695B2 (en) Flashing assembly for a roof penetrating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lashing assembly
CN207453290U (zh) 一种侧向连接的屋面底板及屋面板系统
CN114045989A (zh) 一种侧边限位的屋面板及屋面系统
CN107829529A (zh) 一种侧向连接的屋面底板及屋面板系统
CN217679729U (zh) 一种金属屋面交接部位间的伸缩缝结构
CN216641105U (zh) 一种屋脊收边结构
CN217734393U (zh) 一种分段组合式沉降伸缩缝盖板
CN216641190U (zh) 一种双层屋面端头收边结构
CN107780600B (zh) 提高保温性能的双层屋面系统
CN220336278U (zh) 一种屋面檐口防漏水檐口结构
CN219773393U (zh) 一种天沟位置处屋面系统处理节点
CN217537620U (zh) 一种墙面雨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