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7994U - 容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7994U
CN219767994U CN202320743016.6U CN202320743016U CN219767994U CN 219767994 U CN219767994 U CN 219767994U CN 202320743016 U CN202320743016 U CN 202320743016U CN 219767994 U CN219767994 U CN 219767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groove
base
chute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30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刚
袁进南
刘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H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30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7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7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7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容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底座具有中心轴,且底座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仿形凹槽,仿形凹槽用于与容器的底部相适配;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抵接块及弹性件;安装座设于底座,并具有滑槽、以及朝向底座中心的内侧面;抵接块可滑动地设于滑槽内,并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能够凸出于内侧面,以用于与容器抵接,滑槽具有第一槽侧壁;弹性件具有相对的两端,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抵接面和第一槽侧壁;固定机构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机构沿底座的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且三个固定机构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改善容器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Description

容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容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样本容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容器固定装置对容器进行固定。
在相关技术中,容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多个固定机构,多个固定机构之间可以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容器空间,需要对容器进行固定时,将容器插入容置空间内,以通过多个固定机构对容器进行固定,并且容器的底部可以抵接在底座的顶面上,但是,容器的底部通常为圆弧面,而底座的顶面通常为平面,这样,会使得容器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无法对容器下方起扶持的作用,从而会导致容器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容器固定装置,旨在改善容器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容器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中心轴,且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用于与容器的底部相适配;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抵接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沿所述底座的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以及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的内侧面;所述抵接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并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能够凸出于所述内侧面,以用于与容器抵接,所述滑槽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底座的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且三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壁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容器底部的凹槽相适配;
和/或,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壁面为粗糙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面设有粗糙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粗糙结构为锯齿结构;
和/或,所述粗糙结构沿所述抵接块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所述抵接块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滑槽的槽口而凸出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避让孔,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所述抵接块穿过所述避让孔,以使所述第一抵接面能够凸出于所述内侧面,以用于与容器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还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第二槽侧壁,所述抵接块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邻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的一侧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槽侧壁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槽口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限位部的底部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所述内侧面,且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底座中心的一侧具有插槽;
压块,所述压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固定座围合形成所述滑槽,所述压块具有所述第一槽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槽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口的朝向与所述底座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压块的侧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和/或,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具有朝向所述压块的扣合部,所述压块具有朝向所述扣合部的卡槽,所述扣合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容器固定装置中,通过在底座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与容器底部相适配的仿形凹槽,并在底座上设置有三个沿其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的固定机构,且三个固定机构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容置空间;如此,将容器插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容器的外侧壁将抵接到固定机构中抵接块的第一抵接面上,然后带动抵接块朝远离底座中心的方向在滑槽内滑动,以压缩弹性件,直至容器的底部插入底座的仿形凹槽内,此时,容器将在三个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进行限位,由于容器的底部插入在底座的仿形凹槽内,可以增加容器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可通过仿形凹槽对容器下方起到扶持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容器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另外,由于三个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均与底座的中心向边缘的方向保持一致,便可以在三个固定机构的作用下使夹持力均匀分布在容器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容器发生倾斜的问题。
并且,由于三角形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相比于设置四个或四个以上固定机构的方式,通过设置有三个固定机构对容器进行夹持固定,不会出现受力不均或者对角抵接块不平衡而出现容器外歪斜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在固定容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在固定容器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在固定容器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中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一实施例中抵接块的后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容器固定装置 212 压块
10 底座 2121 限位件
11 仿形凹槽 2122 卡槽
111 凸起部 2123 导向槽
12 环形槽 213 导向板
13 粘贴槽 2131 导向孔
20 固定机构 22 抵接块
21 安装座 221 第一抵接面
210 滑槽 2211 粗糙结构
210a 第一槽侧壁 222 第二抵接面
210b 限位部 2221 定位槽
210c 第二槽侧壁 223 限位面
211 固定座 2231 限位块
2111 内侧面 224 导向面
2111a 避让孔 23 弹性件
2112 插槽 24 间隙
2112a 限位槽 200 容器
2113 卡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容器固定装置100,旨在改善容器200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该容器固定装置100包括底座10和固定机构20;底座10具有中心轴,且底座10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仿形凹槽11,仿形凹槽11用于与容器200的底部相适配;固定机构20包括安装座21、抵接块22以及弹性件23;安装座21设于底座10,并具有沿底座10的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210、以及朝向底座10中心的内侧面2111;抵接块22可滑动地设于滑槽210内,并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面221和第二抵接面222,第一抵接面221能够凸出于内侧面2111,以用于与容器200抵接,滑槽210具有与第二抵接面222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210a;弹性件23具有相对的两端,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抵接面222和第一槽侧壁210a;
其中,固定机构20设有三个,三个固定机构20沿底座10的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且三个固定机构20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200的容置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容器固定装置100中,通过在底座10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与容器200底部相适配的仿形凹槽11,并在底座10上设置有三个沿其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的固定机构20,且三个固定机构20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200的容置空间;如此,将容器200插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容器200的外侧壁将抵接到固定机构20中抵接块22的第一抵接面221上,然后带动抵接块22朝远离底座10中心的方向在滑槽210内滑动,以压缩弹性件23,直至容器200的底部插入底座10的仿形凹槽11内,此时,容器200将在三个弹性件23的弹性作用下进行限位,由于容器200的底部插入在底座10的仿形凹槽11内,可以增加容器200的底部与底座10的顶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可通过仿形凹槽11对容器200下方起到扶持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容器200容易发生倾斜的问题。
另外,由于三个弹性件23的伸缩方向均与底座10的中心向边缘的方向保持一致,便可以在三个固定机构20的作用下使夹持力均匀分布在容器200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容器200发生倾斜的问题。
并且,由于三角形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相比于设置四个或四个以上固定机构20的方式,通过设置有三个固定机构20对容器200进行夹持固定,不会出现受力不均或者对角抵接块22不平衡而出现容器200外歪斜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容器200在插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无论容器200处于哪一高度上,均可在三个固定机构20的作用下使夹持力均匀分布在容器200上,从而可以兼容不同高度、不同直径的容器200,例如,可以是直径为13mm、16mm的试管,也可以是高度为75mm、100mm的试管。
本实施例中,底座10可以大致呈圆盘状结构,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心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也可以大致呈棱柱状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其中,当底座10呈圆盘状结构时,安装座21上的滑槽210将沿底座1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也即,抵接块22可以沿底座10的径向方向滑动,并且,弹性件23的伸缩方向也将与底座10的径向方向保持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插入容器200之间,抵接块22的第一抵接面221需要凸出于安装座21的内侧面2111,在插入容器200的过程中,便可以使容器200的外侧壁顺利与第一抵接面221抵接,进而顺利带动抵接块22朝远离底座10中线的方向在滑槽210内滑动,以压缩弹性件23,即可在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下对容器200进行居中定位,以保证容器200与底座10的同心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容器200发生倾斜的问题。
并且,为了提高抵接块22的弹力,以提高抵接块22对容器200的夹持力,每一固定结构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件23,以使至少两个弹性件23沿抵接块2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保证对容器200在高度方向上的夹持力,从而进一步防止容器200发生倾斜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形槽可以大致呈球形槽结构,以与容器200底部的球形结构相适配,如此,将容器200的底部插入仿形槽后,可以使容器200底部的外侧壁与仿形槽的槽壁贴合,即可充分对容器200下方起到扶持的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仿形凹槽11的槽底壁设有凸起部111,凸起部111用于与容器200底部的凹槽相适配;在制备成型容器200时,容器200的底部通常具有凹槽,因此,通过在仿形凹槽11的槽底壁设有凸起部111,将容器200的底部插入仿形凹槽11中时,仿形凹槽11上的凸起部111将伸入容器200底部的凹槽内,可以进一步增加容器200的底部与底座10的顶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可提升对容器200下方的扶持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仿形凹槽11的槽壁面为粗糙面(图未示);如此设置,将容器200的底部插入仿形凹槽11中时,便可以通过粗糙面与容器200底部的外侧壁贴合,即可提升对容器200底部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容器200下方的扶持作用;并且,粗糙面的设置还可以增大容器200上窜时的阻力,以缓解容器200的上窜现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粗糙面可以为具有凸点、凹坑、锯齿等结构的表面,只要能够增加仿形凹槽11对容器200底部的摩擦力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5、图9,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221设有粗糙结构2211;如此设置,将容器200插入容置空间时,通过第一抵接面221上的粗糙结构2211与容器200的外侧壁接触,可以增加第一抵接面221与容器20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抵接块22对容器200的夹持力,便可以通过粗糙结构2211增大容器200上窜时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容器200的上窜现象。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粗糙结构2211具体可以为凸点、凹坑、锯齿等结构,只要能够增加对容器200的摩擦力即可。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5、图9,粗糙结构2211为锯齿结构;由于锯齿结构的摩擦系数更高,如此,通过锯齿结构与容器200的外侧壁接触,便可以有效增加第一抵接面221与容器20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增加抵接块22对容器200的夹持力,便可以通过锯齿结构有效增大容器200上窜时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容器200的上窜现象。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5、图9,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粗糙结构2211沿抵接块2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置,便可以增加粗糙结构2211与容器2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抵接面221与容器200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5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滑槽210的槽口朝向安装座21的顶部;抵接块22至少部分穿设于滑槽210的槽口而凸出于安装座21的顶部。
如此设置,通过使抵接块22至少部分穿过滑槽210的槽口而凸出于安装座21的顶部,即可增加抵接块22的高度,以增加抵接块22上的第一抵接面221与容器200的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保证抵接块22对容器200的夹持力。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内侧面2111开设有连通滑槽210的避让孔2111a,位于滑槽210内的抵接块22穿过避让孔2111a,以使第一抵接面221能够凸出于内侧面2111,以用于与容器200抵接。
如此设置,在未插入容器200之前,位于滑槽210内的抵接块22可以穿过避让孔2111a,以使第一抵接面221凸出于安装座21的内侧面2111,如此,在插入容器200的过程中,便可以保证容器200的外侧壁首先顺利与位于安装座21顶部的抵接块22上的第一抵接面221抵接,在继续插入的过程中,便可以使容器200的外侧壁再与穿过避让孔2111a的抵接块22上的第一抵接面221抵接,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对容器200在高度方向上的抵接面积,从而有效防止容器200发生倾斜;另外,在容器200插接到位后,可以在容器200与第一抵接面221的抵接下,第一抵接面221可以凸出于安装座21的内侧面2111,当然,第一抵接面221也可以与安装座21的内侧面2111平齐,具体由容器200的尺寸大小所决定,从而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容器200。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图7,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滑槽210还具有面向第一槽侧壁210a的第二槽侧壁210c,抵接块22还具有与第二抵接面222相邻设置的限位面223,限位面223凸设有限位块2231,限位块2231位于滑槽210内,且限位块2231朝向底座10中心的一侧表面能够与第二槽侧壁210c抵接。
如此设置,在未插入容器200之前,如果位于滑槽210内的抵接块22上没有限位块2231的限位作用,位于滑槽210内的抵接块22会在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下完全脱出滑槽210之外,此时,当容器200在插入过程中抵接到第一抵接面221时,将难以保证至少部分抵接块22可以精准滑入滑槽210内,从而无法保证抵接块22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在抵接块22的限位面223上设置有限位块2231,并使限位块2231朝向底座10中心的一侧能够与第二槽侧壁210c抵接,便可将至少部分抵接块22限位在滑槽210内,以保证抵接块22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位于滑槽210内的抵接块22通过滑槽210的槽口脱出至滑槽210之外,而影响抵接块22对容器200的夹持力,因此可以在滑槽210槽口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部210b,通过使限位块2231的顶部与限位部210b的底部抵接,便可以通过在限位块2231与限位部210b的配合下,将至少部分抵接块22限位在滑槽210内。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3、图5、图10,第二抵接面222开设有定位槽2221,弹性件23远离第一槽侧壁210a的一端插设于定位槽2221;如此设置,通过将弹性件23远离第一槽侧壁210a的一端插设在定位槽2221内,便可通过定位槽2221对弹性件23进行定位,一方面可以便于弹性件23精准安装至对应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可通过定位槽2221对弹性进行限位,以保证弹性件23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6、图7,为了进一步保证弹性件23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弹性件23沿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伸缩,因此可以在滑槽210内设有导向板213,导向板213位于第二抵接面222和第一槽侧壁210a之间,并与第一槽侧壁210a相对设置,并在导向板213面向第一槽侧壁210a的表面开设有导向孔2131,以使弹性件23穿设于导向孔2131,如此,便可在导向孔2131的作用下对弹性件23进行导向,以充分保证弹性件23沿滑槽210的延伸方向伸缩。
具体地,导向板213可以一体成型在滑槽210的槽壁上,以保证导向板213在滑槽210内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3、图5、图9,抵接块22的顶部具有导向面224;如此设置,容器200便可在导向面224的导向作用下顺利地插入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1包括固定座211和压块212;固定座211设于底座10,并具有内侧面2111,且固定座211背向底座10中心的一侧具有插槽2112;压块212插设于插槽2112,并与固定座211围合形成滑槽210,压块212具有第一槽侧壁210a。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便可首先将弹性件23由固定座211具有插槽2112的一侧插入滑槽210内,然后将压块212插入固定座211的插槽2112中,便可将弹性件23安装在固定座211与压块212所围合形成的滑槽210内,以便于弹性件23的拆装。
具体地,固定座211可以一体成型在底座10上,以保证固定座211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压块212可以通过插接、卡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211上。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图7,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插槽2112的槽壁开设有限位槽2112a,限位槽2112a槽口的朝向与底座10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呈夹角设置,压块212的侧壁凸设有限位件2121,限位件2121插设于限位槽2112a内;如此设置,通过将压块212上的限位件2121插入固定座211的插槽2112内,并使限位槽2112a槽口的朝向与底座10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呈夹角设置,如此,便可在限位件2121与插槽2112的配合下对压块212在底座10中心至边缘方向上进行限位,以保证压块212与固定座211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并且,为了提高对压块212在底座10中心至边缘方向上的限位强度,可以在限位槽2112a相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112a,并在压块212背对的两侧壁上均凸设有限位件2121,以使每一限位件2121插设于一限位槽2112a内,便可进一步保证压块212与固定座211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6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容器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固定座211的顶部设有卡扣2113,卡扣2113具有朝向压块212的扣合部,压块212具有朝向扣合部的卡槽2122,扣合部卡设于卡槽2122内。
如此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将压块212从固定座211远离底座10中心的一侧从上向下插入固定座211的插槽2112中,当压块212插接到位后,固定座211上卡扣2113的扣合部将卡入压块212的卡槽2122内,便可在卡扣2113和卡槽2122的配合下对压块212在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以进一步保证压块212与固定座211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图8,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卡扣2113会凸出在固定座211远离底座10中心的一侧,因此为了便于压块212插入固定座211的插槽2112中,可以在压块212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2123,以在导向槽2123的导向下,可以使压块212的底部顺利越过卡扣2113后插入固定座211的插槽2112中。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3,底座10的侧壁可以开设有环形槽12,用于与运输轨道滑动配合;如此设置,容器固定装置100便可通过环形槽12与运输轨道的配合下,将容器固定装置100装夹在运输轨道上,以通过运输轨道顺利带动容器固定装置100在生产线上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3,底座10的底部可以开设有粘贴槽13,用于粘贴标签;由于每一种类型或尺寸的容器固定装置100需要粘贴不同的标签进行识别,如此,通过将标签粘贴在底座10底部的粘贴槽13内,在运输轨道带动容器固定装置100运输的过程中,便可防止标签发生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2,相邻的两固定机构20之间具有间隙24;如此设置,便可使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容器200可通过该间隙24显露出容器200上的标签,以便于扫描设备通过该间隙24扫描到容器200上的标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中心轴,且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用于与容器的底部相适配;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抵接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沿所述底座的中心向边缘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以及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的内侧面;所述抵接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并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能够凸出于所述内侧面,以用于与容器抵接,所述滑槽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和所述第一槽侧壁;
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底座的中心轴做环形矩阵分布,且三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底壁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容器底部的凹槽相适配;
和/或,所述仿形凹槽的槽壁面为粗糙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设有粗糙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结构为锯齿结构;
和/或,所述粗糙结构沿所述抵接块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所述抵接块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滑槽的槽口而凸出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避让孔,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所述抵接块穿过所述避让孔,以使所述第一抵接面能够凸出于所述内侧面,以用于与容器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还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槽侧壁的第二槽侧壁,所述抵接块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邻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凸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的一侧表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槽侧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槽口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所述限位部的底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底座,并具有所述内侧面,且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底座中心的一侧具有插槽;
压块,所述压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并与所述固定座围合形成所述滑槽,所述压块具有所述第一槽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口的朝向与所述底座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压块的侧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和/或,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具有朝向所述压块的扣合部,所述压块具有朝向所述扣合部的卡槽,所述扣合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CN202320743016.6U 2023-04-06 2023-04-06 容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767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016.6U CN219767994U (zh) 2023-04-06 2023-04-06 容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016.6U CN219767994U (zh) 2023-04-06 2023-04-06 容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7994U true CN21976799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3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3016.6U Active CN219767994U (zh) 2023-04-06 2023-04-06 容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7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06995A1 (en) Planeness testing apparatus
US11355810B2 (en) Cell holder structure for hold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cells
US6752479B2 (en) Object storage station and climatic chamber
AU4272100A (en) Tile cutter
US6758339B2 (en) Thin wafer carrier
CN219767994U (zh) 容器固定装置
CN114768912A (zh) 容器固定装置
US7101083B2 (en) Device for holding linear guide rail
US6035522A (en) Circuit board leveling apparatus
CN211033975U (zh) 一种摆轮防护装置及摆轮分拣机
CN112157386A (zh) 电池定位夹具
US20070145217A1 (en) Supporting bracket for surveying instrument
CN215589096U (zh) 一种柔性支撑平台
CN214934155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10584351B (zh) 一种tip头盒定位机构及定位方法
CN211907399U (zh) 一种载条盒
CN117109490B (zh) 一种x射线测厚仪探头及其固定装置
CN216833171U (zh) 车门密封条及车辆
CN211260184U (zh) 一种方位标定装置的支撑座
CN220531684U (zh) 承载装置及样本处理系统
CN217717252U (zh) 用于空蚀试验的夹具工装和空蚀试验装置
CN209532819U (zh) 改进型气动夹具
CN219776752U (zh) 一种水平尺校准装置
KR101408222B1 (ko) 코일 적재 장치
CN218009961U (zh) 一种通用型医疗器械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