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1739U -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1739U
CN219761739U CN202320475182.2U CN202320475182U CN219761739U CN 219761739 U CN219761739 U CN 219761739U CN 202320475182 U CN202320475182 U CN 202320475182U CN 219761739 U CN219761739 U CN 21976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power converter
protruding por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51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伟
王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4751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1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包括变换器,变换器上设置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变换器内设置有导流杆,导流杆的一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变换器内设置有吸热片,吸热片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导风道,两个导风道之间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散热孔,吸热片的两端与散热壳体相对的两侧相连接。该实用提供的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通过散热风扇将变换器内的热量排到壳体内,然后再由壳体内的散热组将将热量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改变风扇的风道,将外部的空气注入到内部然后通过弯曲部和水平部的配合使热量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力转换器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的散热机构依靠风力来进行散热,但是风力散热时电力转换器内部同样会滞留较多的热量,热量过高时会对电力转换器内的零件造成损坏,影响电力转换器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实现了将电力转换器内部滞留的热量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包括变换器,所述变换器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
所述变换器内设置有导流杆,所述导流杆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风扇相连接;
所述变换器内设置有吸热片,所述吸热片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导风道,两个所述导风道之间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散热孔,所述吸热片的两端与所述散热壳体相对的两侧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对称设置有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散热壳体设置在两个所述换气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水平部和弯曲部,所述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并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保持预定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热片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散热壳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一凸起部夹角的角度为160°。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热片包括第二弯曲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二凸起部夹角的角度为165°。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热片包括第三弯曲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部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三凸起部夹角的角度为160°。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杆上开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气槽口和出气槽口,所述进气槽口内设置有换气风扇,所述换气组件包括弯曲部,所述换气风扇朝向所述弯曲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散热组将将变换器内的热量排出,通过散热风扇将变换器内的热量排到壳体内,通过导流杆将散热风扇的风形成涡流,实现了风快速的流动,通过吸热片将变换器内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散热风扇带到壳体内,通过吸热片上的导风道将风进行引导,通过散热孔将吸附在吸热片上的热量进行排出,然后通过散热风扇进行引导散热,通过散热风扇、导流杆和吸热片的配合,实现了将变换器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和换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导流杆、散热壳体和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变换器;100、散热组件;11、进气槽口;12、出气槽口;13、通气孔;2、换气风扇;3、固定板;31、散热壳体;311、第一弯曲部;312、第二弯曲部;313、第三弯曲部;314、第一凸起部;315、第二凸起部;316、第三凸起部;32、散热风扇;33、换气组件;331、水平部;332、弯曲部;34、导流杆;341、螺纹;35、吸热片;36、散热孔;37、导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包括变换器10,变换器10上设置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散热组件100;
散热组件100包括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置有散热壳体31,散热壳体3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32;
变换器10内设置有导流杆34,导流杆34的一端与散热风扇32相连接;
变换器10内设置有吸热片35,吸热片35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导风道37,两个导风道37之间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散热孔36,吸热片35的两端与散热壳体31相对的两侧相连接。
具体的,当变换器10开始工作后,变换器10内的零件散发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壳体31内的散热风扇32开始转动,同时通过导流杆34和吸热片35上的导风道37将被散热风扇32吸走的热气进行引导,使热气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风扇32到散热壳体31内,然后排到壳体1内,同时吸热片35对变换器10内的热量进行吸附的同时通过散热孔36进行散热,然后热量通过散热风扇32排到壳体1内。
上述方案中,通过散热组将将变换器10内的热量排出,通过散热风扇32将变换器10内的热量排到壳体1内,通过导流杆34将散热风扇32的风形成涡流,实现了风快速的流动,通过吸热片35将变换器10内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散热风扇32带到壳体1内,通过吸热片35上的导风道37将风进行引导,通过散热孔36将吸附在吸热片35上的热量进行排出,然后通过散热风扇32进行引导散热,通过散热风扇32、导流杆34和吸热片35的配合,实现了将变换器10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排出。
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2所示,壳体1内对称设置有换气组件33,换气组件33位于固定板3上,散热壳体31设置在两个换气组件33之间。
具体的,当散热壳体31内的热气排到壳体1内时通过换气组件33上的换气组件33将热量进行吸收。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3所示,换气组件33包括水平部331和弯曲部332,水平部331的一端与弯曲部332相连接。
具体的,热量被水平部331和弯曲部332进行吸收,将壳体1内的大部分热量吸收到水平部331和弯曲部332上。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1所示,水平部331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并与壳体1的底部保持预定间隙。
具体的,水平部331与壳体1之间没有间隙,热气不会通过缝隙吹回变换器10内。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3所示,弯曲部332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相连接。
具体的,弯曲部332与壳体1的顶部没有间隙,防止热气回流。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3所示,吸热片35包括第一弯曲部311和第一凸起部314,第一弯曲部311与散热壳体31的一侧相连接,第一凸起部314的一端与第一凸起部314相连接,第一弯曲部311弯曲的角度为130°,第一凸起部314夹角的角度为160°。
进一步的,吸热片35包括第二弯曲部312和第二凸起部315,第二弯曲部312的一端与第一凸起部314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凸起部315的一端与第二弯曲部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弯曲部312弯曲的角度为130°,第二凸起部315夹角的角度为165°。
更进一步的,吸热片35包括第三弯曲部313和第三凸起部316,第三弯曲部313的一端与第二凸起部315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凸起部316的一端与第三弯曲部31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凸起部316弯曲的角度为130°,第三凸起部316夹角的角度为160°。
具体的,热量通过第一弯曲部311、第二弯曲部312、第三弯曲部313、第一凸起部314、第二凸起部315和第三凸起部316相互拼接而成,每个的角度都大于130°,增加与变换器10内热量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的吸附热量。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3所示,导流杆34上开设有螺纹341。
具体的,热风通过螺纹341进行引导,使热风可以更快的疏散。
作为本实用更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图1所示,壳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气槽口11和出气槽口12,进气槽口11内设置有换气风扇2,换气组件33包括弯曲部332,换气风扇2朝向弯曲部332。
具体的,当热量进入壳体1内时,通过换气风扇2对壳体1内进行吹风,将外部的风吹到壳体1内的弯曲部332上,然后弯曲部332会将风进行引导,吹到水平部331上,然后再由出气槽口12将热风吹到外部。
工作原理:然后通过散热壳体31内的散热风扇32开始转动,同时通过导流杆34上的螺纹341和吸热片35上的导风道37,将被散热风扇32吸走的热气进行引导,使热气可以快速的通过散热风扇32到散热壳体31内,然后排到壳体1内,同时吸热片35对变换器10内热量进行吸附的同时通过散热孔36进行散热,同时热量由第一弯曲部311、第二弯曲部312、第三弯曲部313、第一凸起部314、第二凸起部315和第三凸起部316进行吸附,然后热量进入壳体1,再由换气组件33中的弯曲部332和水平部331进行吸收,将壳体1内的大部分热量吸收到水平部331和弯曲部332上,然后换气风扇2对壳体1内进行吹风,将外部的风吹到壳体1内的弯曲部332上,然后弯曲部332会将风进行引导,吹到水平部331上,然后再由出气槽口12将热风吹到外部,其他的热风由通气孔13将风排到外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包括变换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10)上设置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散热组件(100);
所述散热组件(100)包括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散热壳体(31),所述散热壳体(3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32);
所述变换器(10)内设置有导流杆(34),所述导流杆(34)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风扇(32)相连接;
所述变换器(10)内设置有吸热片(35),所述吸热片(35)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导风道(37),两个所述导风道(37)之间开设有多个呈线性阵列布置的散热孔(36),所述吸热片(35)的两端与所述散热壳体(31)相对的两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对称设置有换气组件(33),所述换气组件(33)位于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散热壳体(31)设置在两个所述换气组件(3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组件(33)包括水平部(331)和弯曲部(332),所述水平部(331)的一端与所述弯曲部(3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331)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并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保持预定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顶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35)包括第一弯曲部(311)和第一凸起部(314),所述第一弯曲部(311)与所述散热壳体(3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3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14)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部(311)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一凸起部(314)夹角的角度为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35)包括第二弯曲部(312)和第二凸起部(315),所述第二弯曲部(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14)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3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部(31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312)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二凸起部(315)夹角的角度为1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35)包括第三弯曲部(313)和第三凸起部(316),所述第三弯曲部(3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15)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部(3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部(313)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部(316)弯曲的角度为130°,所述第三凸起部(316)夹角的角度为16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杆(34)上开设有螺纹(34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气槽口(11)和出气槽口(12),所述进气槽口(11)内设置有换气风扇(2),所述换气组件(33)包括弯曲部(332),所述换气风扇(2)朝向所述弯曲部(332)。
CN202320475182.2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Active CN21976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5182.2U CN2197617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5182.2U CN2197617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1739U true CN219761739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4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5182.2U Active CN219761739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1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18423U (zh)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CN219761739U (zh) 一种电力变换器散热机构
US11696419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06594602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115664165B (zh)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CN217821494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笔记本电脑
CN216591969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的冷热交换装置
CN21256967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8459959U (zh) 用于计算机机箱侧面的风冷装置
CN211236548U (zh) 投影仪
CN209028558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内的散热装置
CN220043995U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0348406U (zh) 一种计算机用无噪音散热装置
CN219842622U (zh) 一种投影仪风扇结构
JP2001244683A (ja) 密閉筐体の放熱機構
CN213237760U (zh) 散热组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器
CN214278608U (zh) 液冷散热系统及智能投影散热组件
CN221081846U (zh) 电控盒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CN211236827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用塔式散热器
CN216700621U (zh) 用于太阳能储能逆变控制一体机的散热机构
CN218918062U (zh) 高效散热模组及笔记本电脑
CN218336900U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220232373U (zh) 一种能改变风流导向的gpu散热结构
CN21345795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