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8472U -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8472U
CN219758472U CN202321364868.0U CN202321364868U CN219758472U CN 219758472 U CN219758472 U CN 219758472U CN 202321364868 U CN202321364868 U CN 202321364868U CN 219758472 U CN219758472 U CN 219758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arrester
arrester monitoring
monitoring device
protective she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48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诗
袁永生
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Dadu Houziy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Dadu Houziy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Dadu Houziy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Dadu Houziy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48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8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8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8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解决了目前只能够对避雷器监测设备的两侧进行吹风散热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传动轴以及活动板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内筒转动,并通过转轴和内筒以及齿轮和齿环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扇叶自传的同时进行公转,从而能够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四周进行全面降温,从而提高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避雷器在线监测器,是高压交流电力系统中与氧化锌避雷器配套使用的仪器,该仪器串接在避雷器接地回路中,监测器中的毫安表用于监测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漏电流,可以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元件是否异常等情况;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01922015113.X,名称为“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用防护外壳”的专利文件,其在说明书中记载了: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箱体、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板式防尘滤芯、风扇等部件构成,通过在壳体的两侧安装箱体,在箱体中隔板的一侧安装风扇,风扇可以将壳体中的热量排出,对避雷器监测设备进行散热,防止避雷器监测设备过热造成损坏,壳体中的板式防尘滤芯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壳体中提高避雷器监测设备的防尘效果;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其只在箱体的内侧对称设置两个风扇来对避雷器监测设备进行散热,继而只能够对避雷器监测设备的两侧进行吹风散热,因此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只能够对避雷器监测设备的两侧进行吹风散热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底部位于限位框的内侧,防护壳的内腔安装有散热机构,防护壳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机构;
散热机构包括位于防护壳内腔的活动板,活动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底部与防护壳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筒,内筒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通孔,支撑板位于内筒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内腔两侧均转动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位于两个扇叶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环,齿环位于内筒的上方,两个齿轮均与齿环啮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筒,滤筒位于内筒的内侧,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位于支撑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靠近四边位置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顶盖机构包括位于防护壳顶部的盖板,盖板的底部安装有压紧框,压紧框位于防护壳的内腔,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顶部位于压紧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端与压紧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压紧框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与活动杆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接线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板,防护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的顶部与外板的底部贴合,外板与顶板之间等角度安装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传动轴以及活动板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内筒转动,并通过转轴和内筒以及齿轮和齿环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扇叶自传的同时进行公转,从而能够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四周进行全面降温,从而提高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的散热效果;
(2)、该新型通过套筒和活动杆以及弹簧之间的配合,当盖板位于防护壳的顶部时,继而能够使得压紧框与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紧密贴合,并通过螺栓能够将外板与顶板固定,从而能够将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稳定的安装在防护壳的内腔。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紧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壳;2、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3、散热机构;301、活动板;302、电机;303、传动轴;304、内筒;305、齿环;306、滤筒;307、固定环;308、通孔;309、扇叶;3010、齿轮;3011、转轴;4、排气管;5、顶盖机构;501、盖板;502、接线孔;503、螺栓;504、压紧框;505、外板;506、活动杆;507、弹簧;508、套筒;6、支撑杆;7、顶板;8、支撑板;9、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与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8的顶部放置有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9,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底部位于限位框9的内侧,防护壳1的内腔安装有散热机构3,防护壳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机构5。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散热机构3包括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活动板301,活动板301位于支撑板8的下方,活动板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303,传动轴3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02,电机302的底部与防护壳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板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筒304,内筒304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通孔308,支撑板8位于内筒304的内侧,内筒304的内腔两侧均转动有转轴3011,两个转轴30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010,两个转轴30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309,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位于两个扇叶309之间,防护壳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07,固定环3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环305,齿环305位于内筒304的上方,两个齿轮3010均与齿环305啮合,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筒306,滤筒306位于内筒304的内侧,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位于支撑板8的内侧,防护壳1的外侧靠近四边位置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排气管4;
当防护壳1的内腔温度过高时,然后启动电机302,带动传动轴303的转动,并带动活动板301的转动,此时带动内筒304的转动,并通过转轴3011带动扇叶309随着内筒304进行公转,同时通过齿轮3010与齿环305的配合,带动转轴3011的转动,并带动扇叶309自转,并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外侧进行全面的降温,从而提高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顶盖机构5包括位于防护壳1顶部的盖板501,盖板501的底部安装有压紧框504,压紧框504位于防护壳1的内腔,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顶部位于压紧框504的内侧,盖板501的底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套筒508,套筒50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506,活动杆506的底端与压紧框504的顶部固定连接,套筒508与压紧框504之间连接有弹簧507,弹簧507与活动杆506活动套接,盖板501的顶部开设有接线孔502,盖板5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板505,防护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7,顶板7的顶部与外板505的底部贴合,外板505与顶板7之间等角度安装有螺栓503;
首先将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放置在防护壳1的内腔,同时使得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底部位于支撑板8的顶部,然后将盖板501放置在防护壳1的上方,同时压紧框504与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顶部贴合,然后向下移动盖板501,并带动外板505向下移动,同时弹簧507压缩,此时压紧框504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压紧,当外板505与顶板7贴合时,然后通过螺栓503将外板505与顶板7固定,最后将盖板501固定,并完成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安装。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放置在防护壳1的内腔,同时使得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底部位于支撑板8的顶部,然后将盖板501放置在防护壳1的上方,同时压紧框504与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顶部贴合,然后向下移动盖板501,并带动外板505向下移动,同时弹簧507压缩,此时压紧框504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压紧,当外板505与顶板7贴合时,然后通过螺栓503将外板505与顶板7固定,最后将盖板501固定,并完成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安装,当防护壳1的内腔温度过高时,然后启动电机302,带动传动轴303的转动,并带动活动板301的转动,此时带动内筒304的转动,并通过转轴3011带动扇叶309随着内筒304进行公转,同时通过齿轮3010与齿环305的配合,带动转轴3011的转动,并带动扇叶309自转,并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外侧进行全面的降温,从而提高对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散热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腔安装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顶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与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8)的顶部放置有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9),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底部位于限位框(9)的内侧,防护壳(1)的内腔安装有散热机构(3),防护壳(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机构(5);
散热机构(3)包括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活动板(301),活动板(301)位于支撑板(8)的下方,活动板(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303),传动轴(3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02),电机(302)的底部与防护壳(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筒(304),内筒(304)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通孔(308),支撑板(8)位于内筒(304)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04)的内腔两侧均转动有转轴(3011),两个转轴(30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齿轮(3010),两个转轴(30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309),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位于两个扇叶(30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07),固定环(3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环(305),齿环(305)位于内筒(304)的上方,两个齿轮(3010)均与齿环(30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筒(306),滤筒(306)位于内筒(304)的内侧,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位于支撑板(8)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外侧靠近四边位置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排气管(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机构(5)包括位于防护壳(1)顶部的盖板(501),盖板(501)的底部安装有压紧框(504),压紧框(504)位于防护壳(1)的内腔,且避雷器监测设备本体(2)的顶部位于压紧框(504)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01)的底部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套筒(508),套筒(50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506),活动杆(506)的底端与压紧框(504)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08)与压紧框(504)之间连接有弹簧(507),弹簧(507)与活动杆(506)活动套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01)的顶部开设有接线孔(502)。
CN202321364868.0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Active CN219758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868.0U CN21975847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4868.0U CN21975847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8472U true CN21975847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5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4868.0U Active CN21975847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8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7057A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计算机箱体
CN110994897A (zh) 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机
CN21004256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力加密通信设备保护装置
CN219758472U (zh) 一种避雷器监测设备
CN218407591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抗振防护壳
CN213901992U (zh) 一种防风沙冷却塔
CN211743820U (zh) 一种配电箱新型散热结构
CN210799126U (zh) 发动机散热器
CN210668013U (zh) 一种提高散热效果的电力变压器装置
CN21220248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罗茨风机隔声罩
CN219421481U (zh) 一种矿用电气设备腔体内防凝露保护装置
CN217545364U (zh) 一种电力设备保护装置
CN214464756U (zh) 一种电子真空泵用降噪挡灰防护外壳
CN215580864U (zh) 一种便于实时检修更换的变频器
CN116403805B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
CN219892126U (zh) 一种低噪声断路器
CN217215528U (zh) 一种综合能源站控制设备电力柜
CN220754155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组合变电站
CN219644276U (zh) 便于拆装的微功率信号放大器
CN218820741U (zh) 一种用于叠合板生产车间降温吹风设备
CN212323455U (zh) 一种泵房数据收集与传输主控柜
CN220189817U (zh) 一种储能电池防护装置
CN217589935U (zh) 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内部散热结构
CN210350403U (zh) 一种散热防雨型开关柜
CN213178255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的照明灯节能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