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5090U -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5090U
CN219755090U CN202321294312.9U CN202321294312U CN219755090U CN 219755090 U CN219755090 U CN 219755090U CN 202321294312 U CN202321294312 U CN 202321294312U CN 219755090 U CN219755090 U CN 219755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ash plate
plate
rotating shaft
housing
mid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43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欢
梁子豪
徐雪杰
石林
付松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ouku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43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5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5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5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包括:转轴主体;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中板、第一斜板,第一中板活动连接于转轴主体,第一斜板转动连接于第一中板;及第二转动组件,活动连接于转轴主体,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可以折合或展平;第一中板包括中板本体、第一柱状部,第一柱状部凸设于中板本体且与中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斜板设有第一容纳孔,第一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容纳孔内;或,第一斜板包括斜板本体、第二柱状部,第二柱状部凸设于斜板本体且与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中板设有第二容纳孔,第二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孔内。本申请提供的转轴机构可以提升组装简易性。

Description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整机轻薄和屏幕弯折性能,转轴一般都采用水滴型设计,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转轴上的斜板零件在合并后转动特定角度,使屏幕形成水滴型。现有的斜板零件转动副都是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整个转轴斜板需要的销钉很多,这些销钉对转轴组装方便性、转轴成本和小型化设计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以提升组装简易性的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机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
转轴主体;
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中板、第一斜板,所述第一中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斜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板;以及
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可以相向运动以折合,或相背运动以展平;
其中,所述第一中板包括中板本体、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柱状部凸设于所述中板本体且与所述中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斜板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中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斜板包括斜板本体、第二柱状部,所述第二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斜板本体且与所述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中板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中板转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折叠壳体,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上述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于所述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相向运动以折合,以及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相背运动以展平。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及上述可折叠壳体,所述柔性显示屏承载于所述可折叠壳体,所述可折叠壳体用于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平或折合。
本申请提供的转轴机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与第一中板通过第一柱状部配合第一容纳孔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一柱状部与中板本体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中板上。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结构形式,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一柱状部插入于第一容纳孔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与第一中板通过第二柱状部配合第二容纳孔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二柱状部与斜板本体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斜板上。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二柱状部插入于第二容纳孔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一种中间悬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在展平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在折合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的分解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处于展平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处于折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转轴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斜板和第一中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中第一中板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结构中第一斜板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斜板和第一摆动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中第一摆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1,可折叠电子设备1包括柔性显示屏3和折叠壳体。所述柔性显示屏3承载于所述可折叠壳体2,所述可折叠壳体2用于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3展平或折合。
具体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是指可以通过折叠、弯折等方式改变其自身形态的电子设备。根据实际应用,可折叠电子设备1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胸牌等类型。本申请以可折叠手机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折叠电子设备1具有展平状态(如图1所示)和折合状态(如图2所示)。此外,可折叠电子设备1还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悬停状态(如图3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1绕弯折轴线进行弯折,以在展平状态、折合状态以及中间悬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展平状态时,柔性显示屏3和折叠壳体展开;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折合状态时,柔性显示屏3和折叠壳体折叠;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中间悬停状态时,柔性显示屏3和折叠壳体处于V字型形态。
在不同使用需求条件下,用户可以对可折叠电子设备1进行折叠、展开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如图2所示,当用户需要随身携带可折叠电子设备1时,可以对其进行折叠,以降低其体积,从而提升便携性;如图1所示,当用户在使用可折叠电子设备1时,可以将其展开,以使柔性显示屏3提供更大的显示区域和操作区域,从而提升使用便利性。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折叠类型为内折,所谓内折是指将柔性显示屏3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折叠。
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折叠壳体2,所述可折叠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及转轴机构6,所述第一壳体4和所述第二壳体5均连接于所述转轴机构6。所述第一壳体4与所述第二壳体5可通过所述转轴机构6相向运动以折合,以及通过所述转轴机构6相背运动以展平。
具体的,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用于承载、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1内部各种电子器件及机械构件。本申请对于第一壳体4的结构、第二壳体5的结构不作具体的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可以包括矩形框体,第二壳体5可以包括矩形框体。进一步的,转轴机构6为可实现弯折的机械构件,通过转轴机构6使得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可得以实现折合或展平。
请进一步参照图4,柔性显示屏3覆盖于第一壳体4、转轴机构6及第二壳体5上,且柔性显示屏3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弯折显示区X2和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与第一壳体4固定连接,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与第二壳体5固定连接。柔性显示屏3可以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
其中,柔性显示屏3在展平状态、折合状态以及中间悬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不发生弯折;弯折显示区X2在柔性显示屏3处于展平状态时展平,弯折显示区X2在柔性显示屏3处于折合状态、中间悬停状态时、以及在各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弯曲。举例而言:在柔性显示屏3处于折合状态时弯折显示区X2可以呈水滴形弯曲,或者呈U形弯曲,又或者呈不规则形状的弯曲等。
请进一步参照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弯折显示区X2在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折合状态时可以呈水滴形。具体的,弯折显示区X2可以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子显示区X21、中间子显示区X22和第二子显示区X23。第一子显示区X21与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相邻。第二子显示区X23与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相邻。可以理解的,柔性显示屏3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第一子显示区X21、中间子显示区X22、第二子显示区X23及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柔性显示屏3处于折合状态时,第一子显示区X21远离中间子显示区X22的一端与第二子显示区X23远离中间子显示区X22的一端之间的连线尺寸为L1,第一子显示区X21靠近中间子显示区X22的一端与第二子显示区X23靠近中间子显示区X22的一端之间的连线尺寸为L2,L1小于L2。
柔性显示屏3覆盖于第一壳体4、转轴机构6及第二壳体5上。具体的,柔性显示屏3的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覆盖于第一壳体4上,柔性显示屏3的弯折显示区X2覆盖于转轴机构6上,柔性显示屏3的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覆盖于第二壳体5上。其中,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与第一壳体4可以固定连接。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与第二壳体5可以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一非弯折显示区X1的非显示侧粘接于第一壳体4上,第二非弯折显示区X3的非显示侧粘接于第二壳体5上。弯折显示区X2与转轴机构6之间可以不连接,以便于弯折显示区X2能够发生自由弯折;或者,弯折显示区X2与转轴机构6之间也可以部分连接,以便于弯折显示区X2能够依照设计要求发生弯折。若以柔性显示屏3处于折合状态时呈水滴形为例,弯折显示区X2的第一子显示区X21、第二子显示区X23可以与转轴机构6连接以跟随转轴机构6运动,弯折显示区X2的中间子显示区X22可以不与转轴机构6连接以自由弯曲。
请参照图6至图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转轴机构6,所述转轴机构6包括:转轴主体30、第一转动组件10、第二转动组件20。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0包括第一中板110、第一斜板120,所述第一中板110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30,所述第一斜板12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板110。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0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30,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0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0可以相向运动以折合,或相背运动以展平。
当转轴机构6由展平向折合切换的过程中,转轴机构6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减小,在第二方向F2上的尺寸增加;当转轴机构6由折合向展平切换的过程中,转轴机构6在第一方向F1上的尺寸增加,在第二方向F2上的尺寸减小;其中,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互不平行,两个方向可以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0包括第二中板210、第二斜板220,所述第二中板210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30,所述第二斜板22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板210。
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折合状态时,第一转动组件10和第二转动组件20在第一方向F1上呈相对的状态,更具体的来讲,第一中板110与第二中板210相对,第一斜板120和第二斜板220相对,第一中板110、第一斜板120、第二中板210、第二斜板220、转轴主体30共同构成收容空间S(如图9所示),该收容空间S用于收容柔性显示屏3的弯折显示区X2。
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转动组件10和第二转动组件20在第一方向F1为平铺的状态,更具体的来讲,第一斜板120、第一中板110、第二中板210、第二斜板220沿第一方向F1依次排布。同时,第一中板110朝向转轴主体30的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F2,第二中板210朝向转轴主体30的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F2。
可选的,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折合状态时,第一斜板120和第二斜板220倾斜相对,第一中板110与第二中板210倾斜相对,以使得所述收容空间S为水滴形,从而将弯折显示区X2限定为水滴形。
可选的,第一斜板120可以连接于(比如粘接)上述第一子显示区X21,第二斜板220可以连接于(比如粘接)上述中间子显示区X22。
当转轴机构6由展平向折合切换的过程中,由于第一中板110、第二中板210也会运动,从而可以显露出转轴主体30,使得第一中板110、第一斜板120、第二中板210、第二斜板220、转轴主体30共同构成收容空间S。因此,将第一中板110、第二中板210设计为可运动的形式,这样就不会阻碍柔性显示屏3的中间子显示区X22自由变形。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第一转动组件10中的各部件,关于第二转动组件20的详情可以参照第一转动组件10,在此不再展开详细描述。
请进一步参照图10和图11,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板110包括中板本体111、第一柱状部Z1。所述第一柱状部Z1凸设于所述中板本体111且与所述中板本体111为一体式结构,所谓的一体式结构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中板本体111、第一柱状部Z1一体式形成,而非独立形成再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斜板120设有第一容纳孔Y1,所述第一柱状部Z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Y1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120与所述第一中板11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120与第一中板110通过第一柱状部Z1配合第一容纳孔Y1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一柱状部Z1与中板本体111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中板110上。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6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6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一柱状部Z1插入于第一容纳孔Y1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板120包括斜板本体、第二柱状部(未图示)。所述第二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斜板本体且与所述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谓的一体式结构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斜板本体、第二柱状部一体式形成,而非独立形成再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中板110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120与所述第一中板11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120与第一中板110通过第二柱状部配合第二容纳孔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二柱状部与斜板本体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斜板120上。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6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6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二柱状部插入于第二容纳孔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
对于第一中板110、第一斜板120的转动连接形式,下面以上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基础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0和图11,可选的,第一斜板120还设有第一开口K1,所述第一开口K1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孔Y1,且所述第一开口K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斜板120上设置第一开口K1,在组装时,将第一柱状部Z1对准第一开口K1,然后按压第一柱状部Z1,使得第一柱状部Z1从第一开口K1进入到第一容纳孔Y1内。由于第一开口K1的尺寸小于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因而在将第一柱状部Z1插入第一容纳孔Y1后,可以避免第一柱状部Z1从第一容纳孔Y1内脱出。在按压过程中,第一斜板120上构成第一容纳孔Y1的周边实体产生弹性变形,使得第一开口K1的尺寸增大,第一柱状部Z1进入到第一容纳孔Y1内后,产生弹性变形的实体部分再恢复原状,使得第一开口K1的尺寸减小。
请参照图11和图12,可选的,所述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D1满足:D1≥0.5mm。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具体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等。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限定为大于或等于0.5mm,可以确保第一柱状部Z1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不易被折断。
请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第一开口K1的宽度L1满足:0.1mm≤D1-L1≤0.15mm。其中,D-L即代表第一柱状部Z1的直径和第一开口K1的宽度的差值。D1-L1可以但不仅限于为0.1mm、0.11mm、0.12mm、0.13mm、0.14mm、0.15mm等。在本实施例中,将D-L限定在0.1mm至0.15mm范围内,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柱状部Z1不会从第一容纳空间内脱出,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了因第一开口K1过大而导致第一斜板120强度较弱的问题。
请参照图6至图9,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0还包括第一摆动件130,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摆动件130朝向第一斜板120的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F2。所述第一摆动件130转动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板120。所述第一摆动件13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斜板120、第一中板110运动。
具体来讲,第一摆动件130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4,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粘接、螺纹件连接等。可折叠电子设备1在折合状态和展平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用户直接作用于第一壳体4,第一壳体4带动第一摆动件130运动,第一摆动件130随之再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第一斜板120、第一中板110,从而实现状态的切换。进一步的,第一摆动件130不仅转动连接于第一斜板120,还滑动连接于第一斜板120,如此可以使得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在展平状态时第一摆动件130和第一斜板120正对。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在折合状态时第一摆动件130和第一斜板120相对倾斜,或者说,第一斜板120相对第一摆动件130倾斜,从而确保第一斜板120和第二斜板220为倾斜相对,进而将柔性显示屏3的弯折显示区X2弯折为水滴形。
下面介绍第一摆动件130和第一斜板120的连接形式。
请参照图12至图14,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动件130包括摆动本体131、第三柱状部Z3。所述第三柱状部Z3凸设于所述摆动本体131且与所述摆动本体131为一体式结构,所谓的一体式结构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摆动本体131、第三柱状部Z3一体式形成,而非独立形成再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斜板120设有第三容纳孔Y3,所述第三柱状部Z3可转动且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纳孔Y3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120与所述第一摆动件130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120与第一摆动件130通过第三柱状部Z3配合第三容纳孔Y3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三柱状部Z3与摆动本体131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摆动件130上。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6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6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三柱状部Z3插入于第三容纳孔Y3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板120包括斜板本体、第四柱状部(未图示)。所述第四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斜板本体且与所述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谓的一体式结构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斜板本体、第四柱状部一体式形成,而非独立形成再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130设有第四容纳孔,所述第四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四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120与所述第一摆动件130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板120与第一摆动件130通过第四柱状部配合第四容纳孔的形式来实现转动连接,而其中的第四柱状部与摆动本体131又是一体式结构,相当于将销钉一体的设置在第一斜板120上。因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大大减少了转轴机构6上销钉的使用,降低了物料成本;同时,由于转轴机构6的零件的局部结构尺寸较小,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一体化形式也有利于小型化设计;此外,在装配过程中,只需将第四柱状部插入于第四容纳孔内即可,方便快捷,提升了转轴结构的组装简易性。
对于第一摆动件130、第一斜板120的连接形式,下面以上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基础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2至图14,第一斜板120还设有第二开口K2,所述第二开口K2连通所述第三容纳孔Y3,且所述第二开口K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斜板120上设置第二开口K2,在组装时,将第三柱状部Z3对准第二开口K2,然后按压第三柱状部Z3,使得第三柱状部Z3从第二开口K2进入到第三容纳孔Y3内。由于第二开口K2的尺寸小于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因而在将第三柱状部Z3插入第三容纳孔Y3后,可以避免第三柱状部Z3从第三容纳孔Y3内脱出。在按压过程中,第一斜板120上构成第三容纳孔Y3的周边实体产生弹性变形,使得第二开口K2的尺寸增大,第三柱状部Z3进入到第三容纳孔Y3内后,产生弹性变形的实体部分再恢复原状,使得第二开口K2的尺寸减小。
请参照图12至图14,可选的,所述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D2满足:D2≥0.5mm。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具体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等。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限定为大于或等于0.5mm,可以确保第三柱状部Z3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不易被折断。
请参照图12至图14,所述第二开口K2的宽度L满足:0.1mm≤D2-L2≤0.15mm。其中,D-L即代表第三柱状部Z3的直径和第二开口K2的宽度的差值。D2-L2可以但不仅限于为0.1mm、0.11mm、0.12mm、0.13mm、0.14mm、0.15mm等。在本实施例中,将D2-L2限定在0.1mm至0.15mm范围内,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三柱状部Z3不会从第三容纳孔Y3内脱出,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了因第二开口K2过大而导致第一斜板120强度较弱的问题。
请参照图6,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0还包括第一摆臂140、第一从动臂150。所述第一摆臂140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30,所述第一摆臂14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件130。所述第一从动臂15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30,所述第一从动臂15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件130。
具体的,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在展平状态和折合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摆动件130带动第一摆臂140运动,使得第一摆臂140与第一摆动件130相对转动,以及第一摆臂140相对转轴主体30滑动。同样,当可折叠电子设备1在展平状态和折合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第一摆动件130带动第一从动臂150运动,使得第一从动臂150与第一摆动件130相对滑动,以及第一从动臂150相对转轴主体30转动。
由于第一摆臂140和转轴主体30为滑动连接关系,且第一从动臂150与第一摆动件130为滑动连接关系,在可折叠电子设备1由展平状态转换为折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中板110和第二中板210从而能够拉开距离而相互远离,进而使得第一斜板120、第一中板110、第二斜板220、第二中板210、转轴主体30共同围设足够大的收容空间S以容纳柔性显示屏3的弯折显示区X2。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机构包括:
转轴主体;
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中板、第一斜板,所述第一中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斜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板;以及
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可以相向运动以折合,或相背运动以展平;
其中,所述第一中板包括中板本体、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柱状部凸设于所述中板本体且与所述中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斜板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中板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斜板包括斜板本体、第二柱状部,所述第二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斜板本体且与所述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中板设有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中板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斜板还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孔,且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柱状部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状部的直径D1满足:D1≥0.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L1满足:0.1mm≤D1-L1≤0.1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转动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摆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斜板、第一中板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摆动本体、第三柱状部,所述第三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摆动本体且与所述摆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斜板设有第三容纳孔,所述第三柱状部可转动且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摆动件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斜板包括斜板本体、第四柱状部,所述第四柱状部凸设于所述斜板本体且与所述斜板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摆动件设有第四容纳孔,所述第四柱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四容纳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摆动件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斜板还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容纳孔,且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柱状部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摆臂、第一从动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从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主体,所述第一从动臂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摆动件。
9.一种可折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于所述转轴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相向运动以折合,以及通过所述转轴机构相背运动以展平。
10.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壳体,所述柔性显示屏承载于所述可折叠壳体,所述可折叠壳体用于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平或折合。
CN202321294312.9U 2023-05-25 2023-05-25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755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312.9U CN219755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312.9U CN219755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5090U true CN21975509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4312.9U Active CN219755090U (zh) 2023-05-25 2023-05-25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5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4268B (en) Input device provided with windable display and foldable keyboard, and personal computer provided with input device
EP4092505B1 (en) Rota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4108581A (ja) 携帯用無線端末機のヒンジ装置
CN109981827B (zh) 终端设备及其摄像头组件
US2012016287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0518463C (zh) 用于旋转型移动电话的显示器的铰链装置
EP4276320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05430B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719525A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JP2011166742A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CN217502265U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EP2413575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044966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CN219755090U (zh) 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7677094A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814513U (zh) 一种旋转铰链、折叠机壳和电子设备
TW200418061A (en) Foldable keyboard
CN114893494A (zh) 阻尼机构及终端
EP1489256B1 (en) Hinge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US8625268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7319530A (zh) 同步转动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9831725U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折叠组件
CN116044887B (zh)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