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3394U -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3394U
CN219753394U CN202321349129.4U CN202321349129U CN219753394U CN 219753394 U CN219753394 U CN 219753394U CN 202321349129 U CN202321349129 U CN 202321349129U CN 219753394 U CN219753394 U CN 219753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urinal
elbow
r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91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hl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91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3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3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3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连接套筒的套筒主体上配置有外螺纹,套筒主体的内表面配置有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污弯管的弯管第一端中具有内螺纹,组装时,可将套筒主体直接穿过小便槽部的套筒安装孔,采用扳手工具与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配合转动套筒主体,使得套筒主体与排污弯管的弯管第一端螺纹连接,无需再使用连接件,且用户在小便槽中即可拧动套筒主体,使得套筒主体与弯管第一端连接,方便组装。安装小便器时,可先将排污弯管的弯管第二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或转接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安装到墙面上,最后从小便槽中拧动套筒主体与弯管第一端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节省了人工。

Description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便器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背景技术
小便器包括挂壁式小便器或立式小便器,其包括小便器主体(陶瓷体),小便器主体的前侧或正侧具有小便槽,小便槽的底部具有排污接头或排污阀。小便器主体的后侧或背侧具有安装槽,排污弯管的一部分处于安装槽中,排污弯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小便槽的底面,排污接头或排污阀与排污弯管的第一端连接。排污弯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在用户使用完小便器后,小便器顶部的喷头喷水,将尿液污水经排污接头或排污阀排入排污弯管中,然后再排入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中。
公开号为CN10371119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感应式节水小便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排水阀组件和沉水弯管。排水阀组件包括排水阀本体,排水阀本体的整体呈圆柱形,其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排水阀本体伸出尿池腔的底部、且通过连接件与沉水弯管配合连接。具体地讲,排水阀本体伸出尿池腔的底部,连接件对应排水阀本体的外螺纹部分设置有螺纹配合部,排水阀本体通过外螺纹与连接件上部分的螺纹配合部连接,连接件下部分的螺纹配合部又与沉水弯管对应位置的螺纹连接,实现三者的配合固定。
上述连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需要采用连接件将排水阀本体与沉水弯管连接,连接件需要配置内螺纹以与排水阀本体连接,连接件还需要配置外螺纹以与沉水弯管连接,连接方式复杂。
2、连接件处于尿池腔的下方,在安装全包围的小便器时(全包围是指小便器本体的背侧的安装槽的底部没有缺口),用户只能从小便器的后侧,将手伸入的尿池腔的下方,然后转动连接件将排水阀本体与沉水弯管连接。所以,在组装时,只能先将沉水弯管、排水阀及小便器预先组装在一起,再将沉水弯管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此时,组装在一起的沉水弯管与小便器等比较重,需要一个人抬着小便器,另一个人将沉水弯管的第二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之后再将小便器安装到墙面上,安装极为不便,所需人工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连接套筒的套筒主体上配置有外螺纹,套筒主体的内表面配置有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污弯管的弯管第一端中具有内螺纹,组装时,可将套筒主体直接穿过小便槽部的套筒安装孔,采用扳手工具与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配合转动套筒主体,使得套筒主体与排污弯管的弯管第一端螺纹连接,无需再使用连接件,且用户在小便槽中即可拧动套筒主体,使得套筒主体与弯管第一端连接,方便组装。安装小便器时,可先将排污弯管的弯管第二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或转接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安装到墙面上,最后从小便槽中拧动套筒主体与弯管第一端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节省了人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排污结构,包括用于小便槽排污的排污弯管和用于连通所述小便槽与所述排污弯管的连接套筒;
所述排污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弯管第一端、弯管主体和弯管第二端,所述弯管第一端中具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具有外螺纹的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扳手工具配合的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
所述套筒主体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弯管第一端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主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所述筒壁凸部和/或所述筒壁凹槽。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壁凸部与所述套筒主体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主体的上端连接有套筒顶环,所述套筒顶环的底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顶环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顶环的底面为锥形面,在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面的半径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滤罩,所述滤罩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滤罩通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滤罩的底部连接有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卡接所述套筒主体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第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第一端的顶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
所述柔性垫圈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垫圈凸环;
所述垫圈凸环装配在所述环形限位槽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垫圈的顶面具有波纹面。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结构包括有与所述弯管第二端连接的转接管,所述转接管与所述弯管第二端通过卡箍紧固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第二端插入所述转接管中;
所述弯管第二端的外表面与所述转接管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弯管第二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装配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排污结构;
所述小便器主体的正侧具有小便槽,所述小便器主体的背侧具有安装腔,所述小便槽的底部具有套筒安装孔;
所述排污弯管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弯管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套筒安装孔的底部;
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套筒安装孔密封装配,所述套筒主体穿过所述套筒安装孔并与所述弯管第一端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套筒顶环,所述套筒顶环的底面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在所述套筒顶环与所述套筒安装孔的孔壁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顶环装配在所述套筒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顶环的顶面与所述套筒安装孔的顶面圆滑过渡。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顶环的底面为锥形面,相应地,所述套筒安装孔的上端开口为锥形口,所述套筒顶环装配在所述锥形口中;
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在所述套筒顶环的所述锥形面与所述锥形口的表面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小便槽的底面具有安装平面,所述套筒安装孔的下端开口处于所述安装平面上;
所述弯管第一端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所述柔性垫圈与所述安装平面贴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结构及小便器,包括排污弯管和连接套筒。排污弯管的弯管第一端中具有内螺纹,污弯管的弯管第二端用于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或转接管连接。连接套筒的套筒主体上配置有外螺纹,套筒主体的内表面配置有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筒壁凸部和/或筒壁凹槽用于扳手工具配合转动连接套筒。
在安装小便器时,尤其安装全包围的小便器时,先将弯管第二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或转接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安装到墙面上,将弯管第一端放置到小便槽的套筒安装孔的下方,将套筒主体向下穿过套筒安装孔,在小便槽中将扳手工具插入套筒主体中转动连接套筒,套筒主体的下端与弯管第一端螺纹连接,无需专门配置连接套筒主体与弯管第一端的连接件,节省了成本,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节省了人工。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污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污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污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组装在一起的排污弯管和连接套筒的立体图;
图5为连接套筒的立体图;
图6为连接套筒的剖视图;
图7为排污弯管、柔性垫圈及第二密封圈的爆炸图;
图8为柔性垫圈的立体图;
图9为滤罩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小便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小便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2为小便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小便器的剖视图;
图14为图3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15为小便槽具有套筒安装孔部分的放大图;
图16为安装小便器时,先安装好排污弯管,再安装小便器主体的示意图;
图17为安装小便器时,在安装好小便器主体后,再组装连接套筒及滤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7并结合图10-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污结构,包括用于小便槽61排污的排污弯管1和用于连通小便槽61与排污弯管1的连接套筒2。
排污弯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弯管第一端12、弯管主体11和弯管第二端13,弯管第一端12中具有内螺纹121。
连接套筒2包括具有外螺纹211的套筒主体21,套筒主体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扳手工具7配合的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
套筒主体2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弯管第一端12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结构用于立式或挂壁式的小便器,以将小便槽61中的污水排出。
该排污结构包括排污弯管1和连接套筒2。
排污弯管1为硬质塑料管,其具有U形弯部,起到存水防臭作用。排污弯管1包括弯管主体11、弯管第一端12和弯管第二端13,弯管第一端12和弯管第二端13连接在弯管主体11的相对两端。弯管第一端12和弯管第二端13可与弯管主体11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弯管第一端12用于连接至小便槽61的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弯管第一端12中具有内螺纹121。弯管第二端13用于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直接连接或通过转接管4与弯管第二端13连接。连接套筒2穿过套筒安装孔63,用于连通小便槽61与排污弯管1,以将小便槽61中的污水排入排污弯管1中。
连接套筒2也可称之为排污管头或排污阀。连接套筒2包括圆筒形的套筒主体21,套筒主体21的外表面上配置有外螺纹211,以与套筒主体21啮合。套筒主体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沿着套筒主体21的轴向延伸。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用于与扳手工具7配合,以便拧动连接套筒2,使得连接套筒2连接至弯管第一端12中。
如图16-17所示,在安装小便器时,尤其安装全包围的小便器时,先将弯管第二端13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或通过转接管4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6安装到墙面8上,将弯管第一端12放置到小便槽61的套筒安装孔63的下方,将套筒主体21向下穿过套筒安装孔63,在小便槽61中将扳手工具7插入套筒主体21中与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配合,然后转动连接套筒2,套筒主体21的下端进入弯管第一端12中,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拧紧套筒主体21的同时,将弯管第一端12固定在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安装时,连接套筒2与套筒安装孔63密封装配,例如,在套筒主体21与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之间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结构,无需专门配置连接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的连接件,节省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结构,用户在小便槽61中即可拧动套筒主体21,使得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连接,方便组装。
在安装小便器时,可先将弯管第二端13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或通过转接管4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6安装到墙面8上,最后从小便槽61中拧动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节省了人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结构,套筒主体21的通孔中不再配置用于与弯管第一端12卡接的结构,套筒主体21的通孔为全开放结构,便于快速排污,也不易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套筒主体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扳手工具7可选择片状结构,直接插入两个筒壁凹槽中,或放置在两个筒壁凸部212的相对两侧,拧动筒壁凸部212即可转动套筒主体21,便于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筒壁凸部212与套筒主体21一体成型。套筒主体21和筒壁凸部212都为硬质塑料件,两者一体注塑成型,便于加工成型,结构强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和图12-14所示,套筒主体21的上端连接有套筒顶环22,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
本实施例中,套筒主体21的上端具有套筒顶环22,套筒顶环22与套筒主体21同轴布置,套筒顶环22一体连接在套筒主体21的上端的外侧。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为橡胶密封圈。在装配时,第一密封圈23用于密封在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与套筒顶环22的底面之间。套筒顶环22与弯管第一端12夹在套筒安装孔63的上下两侧,在拧紧套筒主体21时,通过套筒顶环22压紧第一密封圈23,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和图6所示,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22,第一密封圈23装配在第一安装槽222中,利于提升第一密封圈23的安装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为锥形面,在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上,锥形面的半径逐渐变小。
结合图14-15所示,套筒安装孔63的上端开口为锥形口631。组装时,套筒顶环22装配在锥形口631中,由于锥形口631与锥形面的轮廓相匹配,便于套筒顶环22在锥形口631中自动对中。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套筒顶环22的锥形面与锥形口631的表面之间,在拧动连接套筒2使得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螺纹连接时,锥形面将第一密封圈23压紧在锥形口631的表面上,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9所示,连接套筒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滤罩3,滤罩3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滤罩通孔31。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滤罩3,滤罩3与连接套筒2通过卡扣、卡爪等结构可拆卸连接,以便拆装。滤罩3具有多个滤罩通孔31,多个滤罩通孔31间隔布置,滤罩3处于小便槽61中,起到过滤作用,以免用户扔的纸巾、大体积杂物等进入连接套筒2中造成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9所示,滤罩3的底部连接有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卡爪32,弹性卡爪32卡接套筒主体21中。
本实施例中,滤罩3的底面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弹性卡爪32,两个以上的弹性卡爪32沿着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弹性卡爪32伸入套筒主体21中,并与套筒主体21的筒壁卡接,便于拆装。
具体地,如图6和图9所示,弹性卡爪32的下端具有卡爪凸部321,套筒主体21的筒壁的内表面具有台阶213,卡爪凸部321卡在台阶213处。当需要拆下滤罩3时,向内挤压弹性卡爪32即可使得卡爪凸部321脱离台阶213,即可将滤罩3向上拿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7所示,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14。柔性垫圈14为橡胶垫圈。如图14-15所示,装配时柔性垫圈14贴在小便槽61的底面,避免硬质塑料制成的弯管第一端12与陶瓷材料的小便槽61的槽壁接触摩擦,产生异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8所示,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22。柔性垫圈14的底面221具有向下延伸的垫圈凸环141。垫圈凸环141装配在环形限位槽122中,便于将柔性垫圈14与弯管第一端12装配在一起。
根据需要,可在垫圈凸环141的圆周面上设置凸筋,装配时,将带有凸筋的垫圈凸环141挤入环形限位槽122中,利于提升柔性垫圈14与弯管第一端12的装配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柔性垫圈14的顶面具有波纹面142,波纹面142为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增大了柔性垫圈14与小便槽61的底面之间的摩擦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排污结构包括有与弯管第二端13连接的转接管4,转接管4与弯管第二端13通过卡箍5紧固连接。
通过配置转接管4以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可缩短弯管第二端13的长度尺寸。
安装小便器时,先将转接管4的一端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再将弯管第二端13与转接管4的另一端通过卡箍5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弯管第二端13插入转接管4中。弯管第二端13的外表面与转接管4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以提升弯管第二端13与转接管4的密封性,以防漏水。
根据需要,可间隔地配置两个以上的第二密封圈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弯管第二端1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31,第二密封圈15装配在第二安装槽131中,提升第二密封圈15的安装稳定性,避免第二密封圈15沿着轴向滑动。
如图10-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6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污结构。
小便器主体6的正侧具有小便槽61,小便器主体6的背侧具有安装腔62,小便槽61的底部具有套筒安装孔63。
排污弯管1至少部分处于安装腔62中,弯管第一端12连接至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
连接套筒2与套筒安装孔63密封装配,套筒主体21穿过套筒安装孔63并与弯管第一端12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6和排污结构。
有关排污结构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考前面对排污结构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小便器主体6为陶瓷体,小便器主体6的正侧或前侧具有小便槽61,小便器主体6的背侧或后侧具有安装腔62,小便槽61的底部具有套筒安装孔63。
排污弯管1至少部分或全部都处于安装腔62中,弯管第一端12连接至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套筒主体21向下穿过套筒安装孔63并与弯管第一端12螺纹连接。
在安装小便器时,可先将弯管第二端13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或通过转接管4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6安装到墙面8上,最后从小便槽61中拧动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安装,节省了人工。
具体地,如图16-17所示,在安装小便器时,尤其安装全包围的小便器时,先将弯管第二端13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或通过转接管4与建筑物的排污主管连接,再将小便器主体6的背侧或后侧的安装部65固定到墙面8的安装点或支架上,将弯管第一端12放置到小便槽61的套筒安装孔63的下方,将套筒主体21向下穿过套筒安装孔63,在小便槽61中将扳手工具7插入套筒主体21中与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配合,然后转动连接套筒2,套筒主体21的下端进入弯管第一端12中,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拧紧套筒主体21的同时,将弯管第一端12固定在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安装时,连接套筒2与套筒安装孔63密封装配,例如,在套筒主体21与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之间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和图14所示,套筒主体21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套筒顶环22,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套筒顶环22与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套筒主体21的上端具有套筒顶环22,套筒顶环22与套筒主体21同轴布置,套筒顶环22一体连接在套筒主体21的上端的外侧。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为橡胶密封圈。在装配时,第一密封圈23用于密封在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与套筒顶环22的底面之间。套筒顶环22与弯管第一端12夹在套筒安装孔63的上下两侧,在拧紧套筒主体21时,通过套筒顶环22压紧第一密封圈23,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14所示,套筒顶环22装配在套筒安装孔63中,避免套筒顶环22凸出套筒安装孔63,影响小便槽61中的污水流入套筒主体21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14所示,套筒顶环22的顶面与套筒安装孔63的顶面圆滑过渡,利于小便槽61中的污水顺利流入套筒主体21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4-15所示,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为锥形面,相应地,套筒安装孔63的上端开口为锥形口631,套筒顶环22装配在锥形口631中。
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套筒顶环22的锥形面与锥形口631的表面之间。
本实施例中,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为锥形面,套筒安装孔63的上端开口为锥形口631。组装时,套筒顶环22装配在锥形口631中,由于锥形口631与锥形面的轮廓相匹配,便于套筒顶环22在锥形口631中自动对中。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套筒顶环22的锥形面与锥形口631的表面之间,在拧动连接套筒2使得套筒主体21与弯管第一端12螺纹连接时,锥形面将第一密封圈23压紧在锥形口631的表面上,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小便槽61的底面具有安装平面64,套筒安装孔63的下端开口处于安装平面64上。
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14,柔性垫圈14与安装平面64贴紧。
本实施例中,在弯管第一端12的上端装配有柔性垫圈14,柔性垫圈14为塑料垫圈,避免硬质塑料制成的弯管第一端12与陶瓷材料的小便槽61的槽壁接触摩擦,产生异响。
在小便槽61的底面配置有安装平面64,装配时柔性垫圈14较为平整地贴紧安装平面64,稳定性好。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小便槽(61)排污的排污弯管(1)和用于连通所述小便槽(61)与所述排污弯管(1)的连接套筒(2);
所述排污弯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弯管第一端(12)、弯管主体(11)和弯管第二端(13),所述弯管第一端(12)中具有内螺纹(121);
所述连接套筒(2)包括具有外螺纹(211)的套筒主体(21),所述套筒主体(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扳手工具(7)配合的筒壁凸部(212)和/或筒壁凹槽;
所述套筒主体(2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弯管第一端(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所述筒壁凸部(212)和/或所述筒壁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凸部(212)与所述套筒主体(2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21)的上端连接有套筒顶环(22),所述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22),所述第一密封圈(23)装配在所述第一安装槽(2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为锥形面,在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面的半径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滤罩(3),所述滤罩(3)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滤罩通孔(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罩(3)的底部连接有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弹性卡爪(32),所述弹性卡爪(32)卡接所述套筒主体(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22);
所述柔性垫圈(14)的底面(221)具有向下延伸的垫圈凸环(141);
所述垫圈凸环(141)装配在所述环形限位槽(12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圈(14)的顶面具有波纹面(14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结构包括有与所述弯管第二端(13)连接的转接管(4),所述转接管(4)与所述弯管第二端(13)通过卡箍(5)紧固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第二端(13)插入所述转接管(4)中;
所述弯管第二端(13)的外表面与所述转接管(4)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第二端(1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31),所述第二密封圈(15)装配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31)中。
15.一种小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小便器主体(6)和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结构;
所述小便器主体(6)的正侧具有小便槽(61),所述小便器主体(6)的背侧具有安装腔(62),所述小便槽(61)的底部具有套筒安装孔(63);
所述排污弯管(1)至少部分处于所述安装腔(62)中,所述弯管第一端(12)连接至所述套筒安装孔(63)的底部;
所述连接套筒(2)与所述套筒安装孔(63)密封装配,所述套筒主体(21)穿过所述套筒安装孔(63)并与所述弯管第一端(12)螺纹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21)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套筒顶环(22),所述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3),所述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所述套筒顶环(22)与所述套筒安装孔(63)的孔壁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环(22)装配在所述套筒安装孔(63)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环(22)的顶面与所述套筒安装孔(63)的顶面圆滑过渡。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顶环(22)的底面(221)为锥形面,相应地,所述套筒安装孔(63)的上端开口为锥形口(631),所述套筒顶环(22)装配在所述锥形口(631)中;
所述第一密封圈(23)密封在所述套筒顶环(22)的所述锥形面与所述锥形口(631)的表面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便槽(61)的底面具有安装平面(64),所述套筒安装孔(63)的下端开口处于所述安装平面(64)上;
所述弯管第一端(12)的顶面连接有柔性垫圈(14),所述柔性垫圈(14)与所述安装平面(64)贴紧。
CN202321349129.4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Active CN219753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9129.4U CN219753394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9129.4U CN219753394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3394U true CN21975339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9129.4U Active CN219753394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3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6019620A1 (en) Non-return device
KR200415759Y1 (ko) 수도관연결용 급수장치
CN219753394U (zh) 一种排污结构及小便器
KR200452369Y1 (ko) 수도꼭지용 호스-커플링장치
CN212506597U (zh) 一种智能马桶
CN210106820U (zh) 一种防漏液压管接头
US6019131A (en) Tapered adjustable tailpiece
CN220725292U (zh) 具有可拆卸式排污管道的坐便器
CN215806513U (zh) 一种双水龙头
CN210687156U (zh) 一种坐便器的连接结构
CN211922913U (zh) 一种整体卫浴的侧向排水地漏
CN219547928U (zh) 一种排水槽集成式的排污管组件
CN220531931U (zh) 一种快速拆卸面板的花洒
CN216405624U (zh) 坐便器
CN219473041U (zh) 一种多功能进水阀过滤接头
CN211816683U (zh) 一种防漏下水器
CN213233679U (zh) 一种下水器连接接头的结构
CN213129279U (zh) 一种进水溢水装置和浴缸
CN219808445U (zh) 具有自密封结构的水槽下水器
CN210733792U (zh) 汽车天窗排水管接口
CN214999958U (zh) 一种密封螺母结构
CN215806595U (zh) 一种无压水龙头
CN218176008U (zh) 一种自动复位止水进水结构
CN220488452U (zh) 一种自动止水模块
CN214090207U (zh) 一种陶瓷盆下水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