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7750U -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7750U
CN219747750U CN202320743538.6U CN202320743538U CN219747750U CN 219747750 U CN219747750 U CN 219747750U CN 202320743538 U CN202320743538 U CN 202320743538U CN 219747750 U CN219747750 U CN 219747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ofing
shock pad
error
bracket assembly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3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琦剑
李春银
周海军
曾利新
斯泽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sh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sh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h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sh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3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7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7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7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依次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板(2),上支撑板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有装置容纳槽(3),所述装置容纳槽的一侧外壁设有与待固定装置相适配的装配紧固件(4),所述底板上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防错支架(5),所述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配紧固件距离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当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时,装配紧固件会与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形成机械干涉,能够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高效防错。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支架装配没有固定工装,效率低,装配费力,没有防错装置,容易前后倒置,且不易被发现。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压缩机支架及压缩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7568801U,该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减振垫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从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到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大。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安装减振垫的安装凹槽的横截面积从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到底部的方向逐渐变大,安装上与支架凹槽匹配的梯形减振垫之后,能够有效增加减震垫与地面的接触面面积以及减震垫与安装支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压缩机支架的对外壳在轴向和径向上支撑稳定性,防止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机支架与外壳焊接位置处由于缓冲不足导致的焊接面或支架撕裂变形等现象。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支架仅仅解决了减震的问题,不具有防错装置,没有解决装配过程中支架前后倒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压缩机支架装配没有固定工装,效率低,装配费力,没有防错装置,容易前后倒置,且不易被发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包括底板和依次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有装置容纳槽,所述装置容纳槽的一侧外壁设有与待固定装置相适配的装配紧固件,所述底板上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防错支架,所述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装配紧固件距离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
本申请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中的装配紧固件可以为焊接螺母,用于压缩机预设螺杆的装配固定,为了避免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本申请通过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配紧固件距离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当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时,装配紧固件会与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形成机械干涉,能够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高效防错。
优选地,所述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之间设有一级减震组件,所述一级减震组件包括若干个一级减震垫,所述一级减震垫中心对称分布,且倾斜设置。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倾斜设置的一级减震垫的减震缓冲空间相对于水平设置的减震垫更大,减震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下支架组件包括下连接板和支撑柱,所述下连接板四角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下减震垫固定件,所述下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撑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四角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上减震垫固定件,所述上减震垫固定件与下减震垫固定件之间设有销轴,所述减震垫套设于销轴外壁。上述结构可以提高装配稳固性,便于装配。
优选地,所述下减震垫固定件和上减震垫固定件对应倾斜平行设置,由此使得一级减震垫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有一对斜对角设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上表面压紧配合;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另一对斜对角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下连接板和底板。限位柱和压紧件设计进一步确保下连接板和底板的安装稳固性,避免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震动导致工装发生松动。
优选地,所述下连接板和底板的连接端面至少有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挡板,防止工装前后倒置,同时进一步提高下连接板和底板的安装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外壁套设有二级减震垫,进一步降低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优选地,所述防错支架为“L型”结构,所述防错支架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靠近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且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L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紧凑,利用距离巧妙设计,当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时,能够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高效防错。
优选地,所述防错支架的折弯处设有加强筋,提高防错支架的机械强度,避免防错支架在压缩机长期震动过程中发生折断。
优选地,所述一级减震垫的直径沿销轴先减小后增大,且轴对称设置,该结构有利于震动传递,具有更大的缓冲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强减震效果。
优选地,所述二级减震垫为圆柱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配紧固件距离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当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时,装配紧固件会与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形成机械干涉,能够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高效防错。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显示为图1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图1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图1的仰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底板;2.上支撑板;3.装置容纳槽;4.装配紧固件;5.防错支架;6.一级减震垫;7.下连接板;8.支撑柱;9.下减震垫固定件;10.上减震垫固定件;11.销轴;12.加强板;13.压紧件;14.旋转轴;15.限位柱;16.限位挡板;17.二级减震垫;1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包括底板1和依次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有装置容纳槽3,所述装置容纳槽的一侧外壁设有与待固定装置相适配的装配紧固件4,所述底板上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防错支架5,所述防错支架为“L型”结构,所述防错支架的折弯处设有加强筋18。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防错支架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靠近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且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所述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之间设有一级减震组件,所述一级减震组件包括四个一级减震垫6,所述一级减震垫的直径沿销轴先减小后增大,且轴对称设置;所述一级减震垫中心对称分布,且倾斜设置。所述下支架组件包括下连接板7和支撑柱8,所述下连接板四角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下减震垫固定件9,所述下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撑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四角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上减震垫固定件10,所述上减震垫固定件与下减震垫固定件之间设有销轴11,所述减震垫套设于销轴外壁。所述下减震垫固定件和上减震垫固定件对应倾斜平行设置;位于同侧的下减震垫固定件之间设有加强板12。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有一对斜对角设有压紧件13,所述压紧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4与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上表面压紧配合;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另一对斜对角设有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贯穿下连接板和底板;所述限位柱外壁套设有二级减震垫17,所述二级减震垫为圆柱形。所述下连接板和底板的连接端面有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挡板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当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时,装配紧固件会与限定防错支架的端部形成机械干涉,能够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上支撑板的安装位置前后倒置,高效防错。通过倾斜设置的一级减震垫和竖直设置的二级减震垫提高减震效果,限位柱和压紧件设计进一步确保下连接板和底板的安装稳固性,避免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震动导致工装发生松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依次安装在底板上的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有装置容纳槽(3),所述装置容纳槽的一侧外壁设有与待固定装置相适配的装配紧固件(4),所述底板上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设有防错支架(5),所述防错支架的端部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组件和上支架组件之间设有一级减震组件,所述一级减震组件包括若干个一级减震垫(6),所述一级减震垫中心对称分布,且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组件包括下连接板(7)和支撑柱(8),所述下连接板四角向上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下减震垫固定件(9),所述下连接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撑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四角向下弯折后延伸形成有上减震垫固定件(10),所述上减震垫固定件与下减震垫固定件之间设有销轴(11),所述减震垫套设于销轴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减震垫固定件和上减震垫固定件对应倾斜平行设置;位于同侧的下减震垫固定件之间设有加强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有一对斜对角设有压紧件(13),所述压紧件的一端通过旋转轴(14)与底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上表面压紧配合;所述下连接板的四周另一对斜对角设有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贯穿下连接板和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和底板的连接端面至少有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挡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外壁套设有二级减震垫(1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支架为“L型”结构,所述防错支架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靠近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且与装置容纳槽远离装配紧固件的一侧的距离d1小于装配紧固件的尺寸d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支架的折弯处设有加强筋(1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震垫的直径沿销轴先减小后增大,且轴对称设置;所述二级减震垫为圆柱形。
CN202320743538.6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Active CN219747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538.6U CN21974775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3538.6U CN21974775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7750U true CN21974775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3538.6U Active CN21974775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7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242A (zh) 压缩机的减振结构及空调器
CN219747750U (zh) 一种支架装配防错工装结构
CN211715650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0657273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减震组件、风机盘管的吊装组件及风机盘管
CN210454377U (zh) 减震结构及移动机器人
CN101813299A (zh) 一种减震器及使用该减震器的灯具
CN213655577U (zh) 一种减震支座
CN211949847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电力铁塔
CN211423725U (zh) 一种压缩机用减震支架
CN211039499U (zh) 一种具有调节的高性能弹簧减震器
CN207945238U (zh) 一种限位减震器结构
CN208057504U (zh) 一种隐形风扇灯的扇叶组件
CN219413403U (zh) 一种电镐的减震机构
CN220727369U (zh) 一种阻尼抗震支架
CN213304262U (zh) 一种减震型叉车蓄电池
CN213981802U (zh) 一种减震座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4626613U (zh) 轴承座、轴承组件以及风管机
CN101387462A (zh) 空调压缩机减振装置
CN206617461U (zh) 一种清洗太阳能电池板装置的联轴器
CN212530443U (zh) 一种吸附式多媒体播放盒装置
CN215328883U (zh) 一种洗衣机减震底座
CN21568716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12517526B (zh) 一种低噪型清洗装置
CN216378593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加固支座
CN217950626U (zh) 一种空压机减震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