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6422U -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6422U
CN219746422U CN202321355053.6U CN202321355053U CN219746422U CN 219746422 U CN219746422 U CN 219746422U CN 202321355053 U CN202321355053 U CN 202321355053U CN 219746422 U CN219746422 U CN 219746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processing table
opening device
hous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50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Chaon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Chaon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Chaon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Chaon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50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6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6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6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左侧与加工台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脱模后的电机壳体放入加工台内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两组夹持座相互靠近,夹持座一侧的橡胶板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内的多组磁块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且当打孔机在气缸带动下向电机壳体靠近时,压紧弹簧配合吸盘对电机壳体的上侧压紧固定,从而可有效固定电机外壳的位置,防止电机外壳松动,提高开孔时的稳定性,提高开孔效率,提高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能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机轴上的机械输出量,拖动被控制元件,从而达到控制目的。一般地,伺服电机要求电机的转速要受所加电压信号的控制;转速能够随着所加电压信号的变化而连续变化;转矩能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电流进行控制;电机的反映要快、体积要小、控制功率要小。伺服电机主要应用在各种运动控制系统中,尤其是随动系统。
伺服电机壳体脱模后需要将电机零件与壳体组装,组装前需要对壳体进行打孔,然而现有的打孔装置对电机壳体固定效果较差,在打孔时电机壳体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打孔出现偏差,极其不稳定,使得打孔效率较低,造成壳体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打孔装置对电机壳体固定效果较差,在打孔时电机壳体容易出现松动,导致打孔出现偏差,极其不稳定,使得打孔效率较低,造成壳体浪费,增加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左侧与加工台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上端设有引导轮,所述螺母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单元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侧设有打孔机,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有压紧组件,所述加工台的内部一侧设有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脱模后的电机壳体放入加工台内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两组夹持座相互靠近,夹持座一侧的橡胶板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内的多组磁块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且当打孔机在气缸带动下向电机壳体靠近时,压紧弹簧配合吸盘对电机壳体的上侧压紧固定,从而可有效固定电机外壳的位置,防止电机外壳松动,提高开孔时的稳定性,提高开孔效率,提高良品率。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台的上端内壁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轮的一侧滑动连接在引导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轮在引导槽内滑动,从而使得螺母座在第一丝杆的作用下能够水平移动,进而方便调整打孔机的位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所述引导轮的一侧与橡胶片的一侧贴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引导槽内的橡胶片,增大摩擦阻力,使得螺母座移动更稳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两侧,所述连接杆设有四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紧组件,气缸带动打孔机向电机外壳靠近后,吸盘首先与电机壳体相接触,吸盘将空气挤出产生负压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将电机壳体向下压紧,且由于压紧弹簧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得打孔机缓慢稳定对电机壳体进行打孔。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孔机设在吸盘的内侧,所述吸盘的切面为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吸盘为上窄下宽,增大与电机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通过吸盘能够稳定电机壳体固定后的位置。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台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部一侧设有排气扇,所述排气孔的内部位于排气扇的一侧设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排气扇将加工台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散出,减少热量的堆积,防尘网起到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加工台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左侧与加工台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与加工台的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的一侧设有夹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的螺纹为相反设置,使得两组夹持座相互靠近,从而使夹紧组件对电机壳体进行夹持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丝杆的中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夹持座通过限位板对称设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对两组夹持座限位,避免相互靠近。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固定连接在夹持座的一侧,所述橡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磁块设有多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紧组件,夹持座一侧的橡胶板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内的多组磁块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降低电机壳体产生松动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台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组支腿支撑加工台的位置,支腿的底端还设有防滑垫片,稳固加工台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将脱模后的电机壳体放入加工台内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两组夹持座相互靠近,夹持座一侧的橡胶板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内的多组磁块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且当打孔机在气缸带动下向电机壳体靠近时,压紧弹簧配合吸盘对电机壳体的上侧压紧固定,从而可有效固定电机外壳的位置,防止电机外壳松动,提高开孔时的稳定性,提高开孔效率,提高良品率;
第二、通过在加工台的一侧安装第一电机,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第一丝杆表面螺母座一侧的引导轮在引导槽内滑动,使螺母座水平移动,调整打孔机的位置,从而在气缸的作用下方便打孔机对电机壳体进行开孔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加工台,2、第一电机,3、第一丝杆,4、压紧组件,41、压紧弹簧,42、吸盘,43、连接杆,5、固定机构,51、第二电机,52、第二丝杆,53、夹持座,54、夹紧组件,541、橡胶板,542、磁块,55、限位板,6、螺母座,7、引导轮,8、引导槽,9、气缸,10、连接座,11、打孔机,12、排气孔,13、排气扇,14、防尘网,15、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的左侧与加工台1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6,螺母座6的上端设有引导轮7,加工台1的上端内壁开设有引导槽8,引导轮7的一侧滑动连接在引导槽8的内部,通过引导轮7在引导槽8内滑动,从而使得螺母座6在第一丝杆3的作用下能够水平移动,进而方便调整打孔机11的位置,引导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片,引导轮7的一侧与橡胶片的一侧贴合连接,通过设置引导槽8内的橡胶片,增大摩擦阻力,使得螺母座6移动更稳定,螺母座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气缸9的输出单元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下侧设有打孔机11,连接座10的两侧设有压紧组件4,加工台1的内部一侧设有固定机构5;将脱模后的电机壳体放入加工台1内后,启动第二电机51带动第二丝杆52转动,两组夹持座53相互靠近,夹持座53一侧的橡胶板541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541内的多组磁块542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且当打孔机11在气缸9带动下向电机壳体靠近时,压紧弹簧41配合吸盘42对电机壳体的上侧压紧固定,从而可有效固定电机外壳的位置,防止电机外壳松动,提高开孔时的稳定性,提高开孔效率,提高良品率。
实施例2
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将电机壳体压紧使其保持稳定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压紧组件4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压紧组件4包括连接杆43,连接杆43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0的两侧,连接杆43设有四组,连接杆4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41,压紧弹簧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2,打孔机11设在吸盘42的内侧,吸盘42的切面为梯形;通过设置压紧组件4,气缸9带动打孔机11向电机外壳靠近后,吸盘42首先与电机壳体相接触,吸盘42将空气挤出产生负压在压紧弹簧41的作用下将电机壳体向下压紧,且由于压紧弹簧41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得打孔机11缓慢稳定对电机壳体进行打孔,梯形吸盘42为上窄下宽,增大与电机壳体的接触面积,从而通过吸盘42能够稳定电机壳体固定后的位置。
实施例3
参考图2-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对电机壳体夹持固定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固定机构5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固定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固定安装在加工台1的右侧,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52,第二丝杆52的左侧与加工台1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座53,夹持座53的一侧与加工台1的内部一侧滑动连接,夹持座53的一侧设有夹紧组件54,第二丝杆52的中部设有限位板55,夹持座53通过限位板55对称设有两组,夹紧组件54包括橡胶板541,橡胶板541固定连接在夹持座53的一侧,橡胶板5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块542,磁块542设有多组;通过启动第二电机51带动第二丝杆52转动,第二丝杆52的螺纹为相反设置,使得两组夹持座53相互靠近,从而使夹紧组件54对电机壳体进行夹持工作,通过设置限位板55,对两组夹持座53限位,避免相互靠近,通过设置夹紧组件54,夹持座53一侧的橡胶板541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541内的多组磁块542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降低电机壳体产生松动的可能性。
参考图1-2,为了达到支撑的目的,本实施例加工台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5;通过四组支腿15支撑加工台1的位置,支腿15的底端还设有防滑垫片,稳固加工台1的位置。
参考图1-2,为了达到排气的目的,本实施例加工台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气孔12,排气孔12的内部一侧设有排气扇13,排气孔12的内部位于排气扇13的一侧设有防尘网14;启动排气扇13将加工台1内部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2散出,减少热量的堆积,防尘网14起到防尘的作用。
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将脱模后的电机壳体放入加工台1内后,启动第二电机51带动第二丝杆52转动,两组夹持座53相互靠近,夹持座53一侧的橡胶板541增大摩擦阻力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并通过橡胶板541内的多组磁块542吸附电机壳体,加强稳固电机壳体的位置,且当打孔机11在气缸9带动下向电机壳体靠近时,压紧弹簧41配合吸盘42对电机壳体的上侧压紧固定,从而可有效固定电机外壳的位置,防止电机外壳松动,提高开孔时的稳定性,提高开孔效率,提高良品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的左侧与加工台(1)的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6),所述螺母座(6)的上端设有引导轮(7),所述螺母座(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单元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的下侧设有打孔机(11),所述连接座(10)的两侧设有压紧组件(4),所述加工台(1)的内部一侧设有固定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上端内壁开设有引导槽(8),所述引导轮(7)的一侧滑动连接在引导槽(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所述引导轮(7)的一侧与橡胶片的一侧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0)的两侧,所述连接杆(43)设有四组,所述连接杆(4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41),所述压紧弹簧(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11)设在吸盘(42)的内侧,所述吸盘(42)的切面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气孔(12),所述排气孔(12)的内部一侧设有排气扇(13),所述排气孔(12)的内部位于排气扇(13)的一侧设有防尘网(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固定安装在加工台(1)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52),所述第二丝杆(52)的左侧与加工台(1)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5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夹持座(53),所述夹持座(53)的一侧与加工台(1)的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53)的一侧设有夹紧组件(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52)的中部设有限位板(55),所述夹持座(53)通过限位板(55)对称设有两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4)包括橡胶板(541),所述橡胶板(541)固定连接在夹持座(53)的一侧,所述橡胶板(5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块(542),所述磁块(542)设有多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5)。
CN202321355053.6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Active CN219746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5053.6U CN21974642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5053.6U CN21974642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6422U true CN21974642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5053.6U Active CN21974642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6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46422U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的外壳开孔装置
CN219464598U (zh) 商用车底盘钢板弹簧u型螺栓成型模
CN206605301U (zh) 一种拾取装置
CN218801727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膜片加工用夹具
CN218317387U (zh) 一种飞机壁板装配用定位框架
CN207696146U (zh) 一种数控铣床多功能定位装置
CN210451174U (zh)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8387282U (zh) 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变频器
CN110805321A (zh) 一种旋转升降式舞台结构及方法
CN218134308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加工的汽车零部件用冲压装置
CN115087316A (zh) 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电动汽车电源控制器
CN220826222U (zh) 一种丙烯酸酯橡胶压块设备
CN220196159U (zh) 一种冲压件定位模块
CN216848658U (zh) 一种除尘式电脑风扇底座
CN114508505B (zh) 一种电机风扇
CN215614290U (zh) 一种散热器压弧机
CN212634846U (zh) 一种铝模板焊接时的夹紧装置
CN219818259U (zh) 一种铝型材切割夹持器
CN219504863U (zh) 一种电池极片加工用分切设备
CN218976800U (zh) 超声波热压防静电装置
CN220007928U (zh) 一种oca光学胶定长切割结构
CN21167948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CN219007158U (zh) 一种具备辅助散热的鞋子加工用冲床机台
CN219107815U (zh) 一种pcb板生产用定位治具
CN21422265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液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