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4352U - 烟雾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雾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4352U
CN219744352U CN202321198474.2U CN202321198474U CN219744352U CN 219744352 U CN219744352 U CN 219744352U CN 202321198474 U CN202321198474 U CN 202321198474U CN 219744352 U CN219744352 U CN 21974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urifying
water
smoke
communic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84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吉辉
谢锄
张昌锐
杨平
谢帆
杨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hao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hao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hao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haoy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84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室、雾化机构、收集室、泵件和过滤件;所述净化室设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用以通入待净化烟雾;所述雾化机构设于所述净化室,所述雾化机构用于朝所述净化室喷射水雾,以吸附所述待净化烟雾中的颗粒物,形成含尘水;所述收集室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方,所述收集室与所述净化室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收集室用于收集所述含尘水;所述泵件连通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收集室之间,所述泵件用于从所述收集室吸取所述含尘水,以及向所述雾化机构供水;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泵件的前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分离含尘水中的水和颗粒物,实现雾化用水的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烟雾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雾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与含尘气体的作用去除粉尘的设备,尘粒被喷洒的水雾附着,发生润湿、凝聚、扩散沉降等过程,形成含尘水,因而使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然而,现有的除尘器产生的含尘水通过管件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工序,除尘器则不断通过水泵另外供应清洁水,随着除尘设备持续性使用,除尘器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烟雾净化装置,旨在通过设置循环水箱,分离含尘水中的水和颗粒物,实现雾化用水的循环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室,设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用以通入待净化烟雾;
雾化机构,设于所述净化室,所述雾化机构用于朝所述净化室喷射水雾,以吸附所述待净化烟雾中的颗粒物,形成含尘水;
收集室,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方,所述收集室与所述净化室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收集室用于收集所述含尘水;
泵件,连通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收集室之间,所述泵件用于从所述收集室吸取所述含尘水,以及向所述雾化机构供水;以及
过滤件,设于所述泵件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收集室的靠近所述净化室的一侧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于所述泵件与所述收集室的连通处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连通孔的对应所述收集室的一侧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净化室的最低处,所述含尘水能够沿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流动至所述连通孔。
可选地,所述烟雾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净化室的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将所述净化室分隔为相连通的混合室和过滤室,所述净化入口设于所述混合室,所述净化出口设于所述过滤室,所述混合室和所述过滤室与所述收集室之间均设有所述连通孔。
可选地,两个所述连通孔分别为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混合室,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过滤室,所述第二连通孔处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下侧。
可选地,所述除雾器设有多层滤网,于多层所述滤网之间,所述除雾器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用于将所述除雾器上的含尘水引流至所述收集室。
可选地,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器、进水管件和驱动件,所述进水管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泵件,另一端自所述过滤室穿设所述除雾器,并与所述雾化器连通,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雾化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进水管件设于所述雾化器的相对侧。
可选地,所述净化入口和所述净化出口分别位于所述除雾器相对两侧,所述净化入口设于所述混合室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净化出口设于所述过滤室的侧壁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收集室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盖设有排污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待净化烟雾自净化入口进入净化室,并由雾化机构进行湿式净化,而后产生含尘水,含尘水经连通孔流动至净化室的下方的收集室,此后,含尘水由过滤件过滤后自泵件泵送至雾化机构中,由净化机构重新雾化出水雾,水雾再次与待净化烟雾结合后重复回流至收集室,如此,能够重复利用净化空气过程产生的含尘水,实现在烟雾净化过程的循环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雾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切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雾化器的径向截面截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烟雾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雾化器 110 面板
111 进水口 120 内圈
121 射流孔 130 外圈
131 过水孔 132 雾化挡板
140 离心腔 150 隔板
151 第一限位凸部 160 第二限位凸部
170 卡接部 200 壳体
210 净化入口 220 净化出口
230 固定座 231 卡接孔
240 检修门 300 进水管件
310 引流件 320 出水孔
330 限位板 340 导流部
400 驱动件 410 轴承座
420 转动轴 500 净化室
510 第一连通孔 520 第二连通孔
600 收集室 610 溢流口
620 导管 630 排污口
640 排水口 700 除雾器
710 滤网 720 导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烟雾净化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该烟雾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室500,设有净化入口210和净化出口220,净化入口210用以通入待净化烟雾;
雾化机构,设于净化室500,雾化机构用于朝净化室500喷射水雾,以吸附待净化烟雾中的颗粒物,形成含尘水;
收集室600,位于净化室500的下方,收集室600与净化室500之间设有连通孔,收集室600用于收集含尘水;
泵件(图未示出),连通于雾化机构和收集室600之间,泵件用于从收集室600吸取含尘水,以及向雾化机构供水;以及过滤件(图未示出),设于泵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待净化烟雾自净化入口210进入净化室500,并由雾化机构进行湿式净化,而后产生含尘水,含尘水经连通孔流动至净化室500的下方的收集室600,此后,含尘水由过滤件过滤后自泵件泵送至雾化机构中,由净化机构重新雾化出水雾,水雾再次与待净化烟雾结合后重复回流至收集室600,如此,能够重复利用净化空气过程产生的含尘水,实现在烟雾净化过程的循环用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其中,收集室600和净化室500之间设置有分隔板150,连通孔设于分隔板150上,净化室500中的含尘水仅能通过连通孔进入净化室500,并且,净化室500中的待净化烟雾仅能自净化出口220离开净化室500,而不能自连通孔离开净化室500。
需要说明的是,泵件可以含有潜水泵也可以含有清水泵,在本实施例中,泵件包括清水泵体和管件,清水泵体通过管件与收集室的排水口640连通,过滤件可以设于清水泵体与管件的连通处,过滤件也可以设于管件与收集室的连通处,也即排水口640处,以使泵件可以过滤收集室600中的含尘水,从而保障泵件朝雾化机构泵送的水符合雾化室内雾化用水的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收集室600的靠近净化室500的一侧设有溢流口610,溢流口610处于泵件与收集室600的连通处的上方。不失一般性,在本实施例中,泵件包括清水泵体和管件,泵件与收集室600的连通处即为管件与收集室600的连通处,即为排水口640,同时,为保障收集室600内的水量满足泵件循环泵送的要求,溢流口610位于收集室600的侧壁的顶部,并且,排水口640始终处于收集室600内含尘水的水面以下。如此,当含尘水面有漂浮物时,通过溢流口610朝外排出,避免漂浮物的累积影响泵件从收集室600内吸取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收集室600分设成可相互连通两个部分,过滤件设于两个部分的分隔处,一个部分用于收集来自净化室500中的含尘水,并通过过滤件将含尘水中的水输送至另一部分,排水口640设于含有过滤后的水的部分,如此,仅需偶尔对与净化室500直接连通的部分进行清理和维护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5,连通孔的对应收集室600的一侧连接有导管620,导管620的出口位于溢流口61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导管620的出口长期处于收集室600内含尘水的水面以下。如此,待净化烟雾由于导管620和收集室600的含尘水的水面的隔绝而无法进入收集室600,也即,净化室500内的待净化烟雾仅能自净化出口220离开净化室500,以保障该烟雾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连通孔的下方设置有U型管,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连通孔的下方,U型管的存水弯内长期存储充盈U型管的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连通孔设于净化室500的最低处,含尘水能够沿壳体200的内侧壁流动至连通孔。待净化烟雾在与雾化机构产生的水雾结合后,形成含尘水,可以理解,含尘水可以附着于净化室500的侧壁,也可以直接进入连通孔,而附着于净化室500侧壁的含尘水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朝下流动。如此,连通孔设于净化室500的最低处,以保障净化室500内的水均可以汇聚到连通孔处,并自连通孔进入收集室600,从而避免部分含尘水在净化室500内积聚而影响水的循环利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烟雾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净化室500的除雾器700,除雾器700将净化室500分隔为相连通的混合室和过滤室,净化入口210设于混合室,净化出口220设于过滤室,混合室和过滤室与收集室600之间均设有连通孔。需要说明的是,除雾器700允许气体通过,而水雾与颗粒物结合物会被除雾器700拦截,并被引流至连通孔,可以理解,除雾器700上的含尘水有可能被引流至混合室中的连通孔,也可能被引流至过滤室中的连通孔,如此,两个连通孔分别对应混合室和过滤室设置,能够保障混合室和过滤室中的含尘水均被收集室600收集,避免含尘水积聚在净化室500中而影响水的循环利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除雾器700设于净化出口220,净化室500中仅需要在其最低处设置一个连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5,两个连通孔分别为第一连通孔510和第二连通孔520,第一连通孔510连通混合室,第二连通孔520连通过滤室,第二连通孔520处于第一连通孔510的下侧。需要说明的是,除雾器700仅能保障空气自混合室流动至过滤室,如此,过滤室中的含尘水若流动至混合室,则容易削弱除雾器700的拦截过滤功能,为避免过滤室中的水出现回流至混合室而影响除雾器700的作用,第二连通孔520的位置处于第一连通孔510的下方,以使过滤室中的含尘水较为容易地通过第二连通孔520进入收集室600,避免对除雾器700造成干扰,影响其拦截过滤的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除雾器700本身具有防止水回流的结构,第二连通孔520的位置可以与第一连通孔510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第二连通孔520的位置处于第一连通孔510的上方。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除雾器700设有多层滤网710,于多层滤网710之间,除雾器700设有导流结构720,导流结构720与第二连通孔520连通,用于将除雾器700上的含尘水引流至收集室600。如此,滤网710上的含尘水通过导流结构720流动至第二连通孔520,保障除雾器700中的水回流至收集室600。其中,在多层滤网710之间,除雾器700与净化室500的下侧面抵接处收集有除雾器700拦截下来的含尘水,该处的导流结构720将该部分含尘水导流至第二连通孔520,导流结构720可以设置为多个滤孔,滤孔朝下与过滤室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朝向混合室的滤网710与净化室500的侧壁紧密抵接,该层滤网710的朝向过滤室的滤网710与净化室500的底壁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朝第二连通孔520倾斜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器100、进水管件300和驱动件400,进水管件300的一端连接泵件,另一端自过滤室穿设除雾器700,并与雾化器100连通,驱动件400驱动连接于雾化器100,驱动件400和进水管件300设于雾化器100的相对侧。如此,进水管件300和驱动件400并未阻碍雾化器100产生的水雾与待净化烟雾中的颗粒物相结合,提升了烟雾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同时,除雾器700与净化室500的侧壁稳定连接,进水管件300先是穿设除雾器700的中心,通过除雾器700在净化室500中保持稳定,避免进水管件300在导通高压水时发生脱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400和进水管件300可以设于雾化器100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净化入口210和净化出口220分别位于除雾器700相对两侧,净化入口210设于混合室的侧壁的上部,净化出口220设于过滤室的侧壁的下部。需要说明的是,待净化烟雾还有颗粒物,自身重量较大,在流动过程中容易下沉,如此,将净化入口210设于混合室的侧壁的上部,以使混合室内可以充满待净化烟雾,从而提升待净化烟雾与水雾中水滴的接触面积,提升净化效率,同时,净化出口220设于过滤室的侧壁的下部,增加了待净化烟雾通过混合室的路径,也即增加了水雾与待净化烟雾相遇的时间,以提升净化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净化入口210可以设于混合室的侧壁的下部,净化出口220设于过滤室的侧壁的上部,亦或者,净化入口210和净化出口220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收集室600的底部设有排污口630,排污口630盖设有排污盖(图未示出)。如此,当收集室600内积聚的沉淀物过多而影响泵体从收集室600吸取循环水时,或者收集室600内的含尘水水体已不适合再重复使用时,可以打开排污盖,通过排污口630排出收集室600内的积水并对其进行后续污水处理,同时,对收集室600进行清洁和补充洁净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污口630可以直接连接污水处理装置,并在排污口630出设置开闭阀。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外壳对应净化室500设置有检修门240,当发现净化室500的侧壁上的含尘水的沉淀物较多时,停止烟雾净化装置运转,打开检修门240对净化室500内进行清洁,亦或者烟雾净化装置损坏或运行异常时,打开检修门240对除雾器700、雾化器100等进行检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雾化器100包括两个面板110和环件,两个面板110相间隔设置,环件位于两个面板110之间,并连接于两个面板110的周缘处,以构造出离心腔140,面板110设有连通离心腔140的进水口111;环件的周向分布有多个射流孔121和多个雾化挡板132,射流孔121连通于离心腔140,雾化挡板132自环件的外周侧朝外倾斜延伸,自射流孔121出射的水雾能喷射于雾化挡板132。
具体而言,通过两个面板110和环件形成离心腔140,环件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射流孔121,水自进水口111进入离心腔140,当雾化器100发生高速自转时,离心腔140中的水在离心作用下自射流孔121喷射,而后,自射流孔121喷射的高速水雾再与雾化挡板132发生碰撞,进而雾化出粒径细小的水滴,如此,在相同水量的情况下,通过雾化器100形成的水雾更加浓密,并且微小粒径的水滴更好地与微小粒径的颗粒物结合,以高效地拦截气体中的颗粒物,提升空气净化率。
其中,一个雾化挡板132对应一个射流孔121设置,雾化挡板132与射流孔12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并且自射流孔121喷射的水雾仅能与对应的雾化挡板132碰撞,避免多个射流孔121之间喷射的水雾相互干涉,影响雾化出水滴的粒径。具体而言,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雾化挡板132朝同一周向倾斜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雾化挡板132的倾斜延伸方向为雾化器100转动方向,如此,可以避免射流孔121喷射出的水雾受到其他雾化挡板132的干涉,同时,自射流孔121喷射的水雾在高速碰撞到雾化挡板132时即可自由发散至周围的空气中,从而保障了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
多个射流孔121可以在环件的周向上间隔环设,也可以在环件的周向上呈鱼鳞状排布,不失一般性,射流孔121可以是一个细小的圆孔,也可以是细小狭隘的通缝。具体而言,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射流孔121均匀排列于环件的外周,如此,在雾化器100转动的过程中,任意射流孔121喷射出的水雾量和水滴粒径均相仿,以使雾化器100四周的空气的到均匀净化,从而提升空气净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100的旋转中心位于离心腔140的中心,以保障各个射流孔121喷射出的水雾的雾化效果相近,而进水口111可以设于面板110对应离心腔140的任意一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11的中心与雾化器100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环件包括内圈120和间隔套设于内圈120外的外圈130,射流孔121设于内圈120,外圈130设有多个过水孔131,一过水孔131与一射流孔121相对,雾化挡板132位于外圈130背离内圈120的一侧,并与过水孔131倾斜相对。需要说明的是,在雾化器100运转过程中,空气中的颗粒物在空气中自动流动,容易堵塞射流孔121,不失一般性,在本实施例中,过水孔131的孔径大于射流孔121的孔径,射流孔121喷射出的水雾并未受到过水孔131的阻碍而能直接与雾化挡板132碰撞。如此,外圈130阻挡空气中颗粒物与内圈120接触而堵塞射流孔121,以对内圈120上的射流孔121形成保护,从而保障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雾化器100还包括多个隔板150,多个隔板150沿离心腔140的周向间隔分布,并沿离心腔140的径向延伸,环件对应两个隔板15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射流孔121。可以理解,离心腔140中的水无法通过隔板150以及隔板150与面板110之间的间隙,水自进水口111进入分离腔并可以在任意两个隔板150之间产生离心效果,优选地,进水口111设于面板110的中心,任意两个隔板150在进水口111显露的空间大小一致,以保障任意两个隔板150之间进入的水量趋于一致。如此,在雾化器100转动过程中,水受到隔板150的导向作用而提升了沿离心腔140的径向流动的速度,以在射流孔121喷射出更高速度的水雾,从而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离心腔140的周向上对一个多个射流孔121设有多根导管620,导管620沿离心腔140的周向延伸,导管620的两端分别连通射流孔121和进水口11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进水口111位于面板110的中心,离心腔140对应进水口111形成容置腔,隔板150的朝向容置腔的一端位于进水口111的边缘处,容置腔用于容置进水管件300。可以理解,离心腔140对应进水口111的位置形成了容置腔,隔板150并未显露于容置腔中,以使自进水口111进入的水流可以自容置腔分别进入两个隔板150之间,亦或者,导管620插设于容置腔,导管620的侧壁对应任意两个分隔板150之间均设置有出水口,再通过高压水泵将水泵进离心腔140,进而在雾化器100中进行雾化。如此,可以保障进入雾化器100的水流方向与雾化器100离心时水的流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保障了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50可以自离心腔140的中心处沿离心腔140的径向延伸,水通过进水口111直接进入相邻的两个隔板150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在隔板150的延伸方向上,隔板150朝面板110间隔凸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部151,面板110沿其径向对应多个第一限位凸部151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凸部151插设于第一限位孔。可以理解,在雾化器100自转的过程中,雾化件的所有物件均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如此,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限位孔的相互配合,可以保障隔板150与面板110保持相对稳定,而转动轴420与面板110连接,面板110在离心过程中可以保持稳定,从而避免隔板150脱离面板110,以保障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优选地,多个第一限位凸部151间隔设置,即使部分第一限位凸部151损坏,剩余的第一限位部依然可以保障面板110和隔板150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5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面板110连接,亦或者,隔板150与面板110一体成型。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环件朝面板110在其周向上间隔凸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部160,面板110对应第二限位凸部160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凸部160插设于第二限位孔。如此,可以避免离心过程中环件脱离面板110,从而保障雾化过程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外圈130和内圈120均通过第二限位凸部160与第二限位孔相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环件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面板110连接,亦或者,环件与面板110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于进水管件300的端部,进水管件300的侧壁形成有多个独立设置的引流件310,多个引流件310呈鱼鳞状分布,任意两个引流件310形成一个出水孔320。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件300的水为高压水,高压水在经过转向时容易产生涡流甚至气泡,造成射流孔121无法连续雾化,影响雾化效果。如此,引流件310可以梳理水的流动方向,避免离心腔140内的水呈涡流状或含有较多的气泡,保障了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管件300的出水口可以与进水口111抵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进水管件300还包括限位板330,限位板330设于进水管件300的端部,并与进水管件300的流道相对,限位板330的朝向进水管件300的流道一侧设有导流部340,导流部340的侧壁与出水孔320倾斜相对。不失一般性,导流部340呈锥形且侧壁周向连续,如此,进水管件300中的高压水撞击至导流部340,再通过导流部340的侧壁转向自出水孔320进入离心腔140,能够避免高压水直接撞击限位板330或面板110,不仅避免损坏雾化器100也提升了水流速度,保障雾化器100的雾化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进水管件300的出水端形成多个分流部,多个分流部呈L型并自进水管件300的流道中心向四周延伸,分流部与面板110顺滑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所述壳体200的中心处设有固定座230,所述固定座230设有卡接孔231,所述雾化器100设有卡接部170,所述卡接部170卡接于所述卡接孔231。不失一般性,固定座230通过杆件与壳体200连接,卡接部170与卡接孔231之间设有轴承,以避免固定座230干扰雾化器100的离心转动,在此,卡接部170与卡接孔231的配合可以保障雾化器100悬空与壳体200的中心,从而保障雾化器100的稳定性和转动稳定性,以使雾化器100雾化出的水雾可以与含尘气充分接触,提升净化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器100可以设于壳体200的上侧或下侧,亦或者,雾化器100直接通过驱动件400悬空与壳体200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驱动件400包括电机(图未示出)、轴承座410和转动轴420,转动轴420穿设轴承座410,并连接于雾化器100的转动中心,电机设于壳体200的下部,并通过传动带带动转动轴420转动。如此,能够减少雾化器100与净化入口210的间距,以提升净化效率,并且,电机和转动轴420之间通过传导带传动连接,可以调节两者之间的传动比,在电机较低的转动功率输出时,依然可以保障雾化器100维持高速转动,从而保障雾化效果。而轴承座410可以保障转动轴420在承载有雾化器100时依旧稳定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的输出轴可以直接连接于雾化器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室,设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用以通入待净化烟雾;
雾化机构,设于所述净化室,所述雾化机构用于朝所述净化室喷射水雾,以吸附所述待净化烟雾中的颗粒物,形成含尘水;
收集室,位于所述净化室的下方,所述收集室与所述净化室之间设有连通孔,所述收集室用于收集所述含尘水;
泵件,连通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收集室之间,所述泵件用于从所述收集室吸取所述含尘水,以及向所述雾化机构供水;以及
过滤件,设于所述泵件的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的靠近所述净化室的一侧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处于所述泵件与所述收集室的连通处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对应所述收集室的一侧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净化室的最低处,所述含尘水能够沿所述净化室的内侧壁流动至所述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净化室的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将所述净化室分隔为相连通的混合室和过滤室,所述净化入口设于所述混合室,所述净化出口设于所述过滤室,所述混合室和所述过滤室与所述收集室之间均设有所述连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通孔分别为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混合室,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过滤室,所述第二连通孔处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下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设有多层滤网,于多层所述滤网之间,所述除雾器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用于将所述除雾器上的含尘水引流至所述收集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器、进水管件和驱动件,所述进水管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泵件,另一端自所述过滤室穿设所述除雾器,并与所述雾化器连通,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雾化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进水管件设于所述雾化器的相对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入口和所述净化出口分别位于所述除雾器相对两侧,所述净化入口设于所述混合室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净化出口设于所述过滤室的侧壁的下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烟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盖设有排污盖。
CN202321198474.2U 2023-05-17 2023-05-17 烟雾净化装置 Active CN21974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474.2U CN219744352U (zh) 2023-05-17 2023-05-17 烟雾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8474.2U CN219744352U (zh) 2023-05-17 2023-05-17 烟雾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4352U true CN21974435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8474.2U Active CN219744352U (zh) 2023-05-17 2023-05-17 烟雾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11949A2 (ko) 원심형식의 습식 청소기
JP3729354B2 (ja) 集塵装置
KR20170006088A (ko) 물을 이용한 공기청정기
CN214914539U (zh) 一种水洗空气净化器
CN219744352U (zh) 烟雾净化装置
CN212594795U (zh) 湿式除尘器
CN212283518U (zh) 新型脱硫塔
CN210220068U (zh) 空气净化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18108A (zh)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116586215A (zh) 雾化器和烟雾净化装置
CN215388392U (zh) 一种湿式粉尘除尘器的雾化结构
CN209952474U (zh) 一种液洗空气净化器
CN210043925U (zh) 一种水过滤吸尘器
JP2567364B2 (ja) 気体浄化装置
US3651620A (en) Gas scrubber
CN111589248A (zh) 一种水洗式水平水幕湿法除尘器
CN213202589U (zh) 一种喷漆机中漆雾吸附装置
CN221344324U (zh) 一种环保工程用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18392927U (zh) 一种复合式分离设备
CN214159073U (zh) 一种集微氧化于一体的文丘里-旋流板漆雾预处理装置
CN112121622A (zh) 臭氧水雾油烟净化装置
CN219539827U (zh) 一种用于过滤烟气的环保设备
CN210118900U (zh) 空气净化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193178U (zh) 一种循环式废气净化系统
CN211159061U (zh) 除尘装置和移动式湿法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