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2815U -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 Google Patents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2815U
CN219742815U CN202320489380.4U CN202320489380U CN219742815U CN 219742815 U CN219742815 U CN 219742815U CN 202320489380 U CN202320489380 U CN 202320489380U CN 219742815 U CN219742815 U CN 219742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expansion section
vasodilation
guide wire
ballo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93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学
梁志会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8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8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8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80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3204893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2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2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2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属于球囊技术领域,包括导丝和设于导丝近端的球囊本体;球囊本体包括第一扩张段和设于第一扩张段的远端的第二扩张段,第一扩张段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第一扩张段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状凸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第一扩张段为锥形结构,其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形成锥形的球囊;在第一扩张段的外侧设有螺纹状的凸起,当球囊本体进入血栓部位时,旋转球囊本体并向前推进,此时,螺纹状凸起与血栓接触并不断伸入,有利于球囊本体的向前移动以及增加球囊本体与血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锥形球囊在扩张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Description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球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背景技术
介入医学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入到病变部位进行造影、诊断和治疗,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或非血管领域等)的优点已成为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
对于普通扩充球囊来说,其球囊外部非常光滑,在处理钙化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时,球囊扩充时由于受力可能不对称造成球囊滑动俗称“西瓜子”效应,对于患者带来很大的临床风险。同时现有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球囊部分一般为圆柱形机构,但是人体上的血管并非全部都是圆柱形,例如,膝下动脉的血管就是由粗到细的锥形,因此在血管狭窄需要球囊扩张时,圆柱形的球囊会导致血管的过度扩张,甚至出现撕裂的现象。
目前虽有锥形球囊,但由于其自身锥形结构特性,导致在扩张中球囊受力后极易出现滑脱现象,造成手术延误,增加了临床应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旨在解决锥形球囊在扩张中易出现滑脱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包括导丝和设于所述导丝近端的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包括第一扩张段和设于所述第一扩张段的远端的第二扩张段,所述第一扩张段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扩张段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状凸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螺纹状凸起的截面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扩张段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点状凸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的远端的导管,所述导管的轴向设有贯穿孔,所述导丝位于所述贯穿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球囊本体具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与所述导管内腔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气体腔内具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的两个端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环、连接件、撑杆和牵引丝,所述滑动环套设于所述导丝的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滑动环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牵引丝连接所述滑动环,以牵引所述滑动环沿所述导丝的长度方向滑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两个所述滑动环相对或相反移动;所述导丝的外侧还设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的近端,所述第二限位环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的远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用于限位两个所述支撑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导管内具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导丝平行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气体腔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扩张段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的内部;所述充气管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一支管和连通所述第二气囊的第二支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气囊为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球囊本体套设在导丝的外侧,且球囊本体与导丝同轴设置。球囊本体包括自近端向远端依次设置的第一扩张段和第二扩张段,第一扩张段为锥形结构,其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形成锥形的球囊;在第一扩张段的外侧设有螺纹状的凸起,当球囊本体进入血栓部位时,旋转球囊本体并向前推进,此时,螺纹状凸起与血栓接触并不断伸入,有利于球囊本体的向前移动以及增加球囊本体与血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锥形球囊在扩张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气囊与第一支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导丝;2、第一扩张段;3、第二扩张段;4、螺纹状凸起;5、点状凸起;6、充气管;7、撑杆;8、滑动环;9、第一限位环;10、第二限位环;11、第一牵引丝;12、第二牵引丝;13、第一气囊;14、第二气囊;15、第一支管;16、第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包括导丝1和设于导丝1近端的球囊本体;球囊本体包括第一扩张段2和设于第一扩张段2的远端的第二扩张段3,第一扩张段2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第一扩张段2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状凸起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球囊本体套设在导丝1的外侧,且球囊本体与导丝1同轴设置。球囊本体包括自近端向远端依次设置的第一扩张段2和第二扩张段3,第一扩张段2为锥形结构,其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形成锥形的球囊;在第一扩张段2的外侧设有螺纹状凸起4,当球囊本体进入血栓部位时,旋转球囊本体并向前推进,此时,螺纹状凸起4与血栓接触并不断伸入,有利于球囊本体的向前移动以及增加球囊本体与血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锥形球囊在扩张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可选的,第二扩张段3为锥形或者圆柱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螺纹状凸起4的截面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螺纹状凸起4仅分布在第一扩张段2上,螺纹状随着球囊本体的旋转和向前推进,螺纹状凸起4旋入血栓之中,并与血栓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受力面,进而提高了第一扩张段2与血栓之间的摩擦力。除此之外,由于螺纹状凸起4不断向前推进,可提高球囊本体向前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二扩张段3为圆柱形,第二扩张段3用于支撑血栓,将血管扩张便于后续介入治疗。为提高第二扩张段3与血栓的摩擦力,在第二扩张段3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点状凸起5。点状凸起5与血栓接触,增加了第二扩张段3与血栓之间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积,提高了球囊本体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球囊本体具有气体腔,气体腔与导管内腔连通。
球囊本体为环形结构,且第一扩张段2的内腔和第二扩张段3的内腔连通。第一扩张段2的内腔和第二扩张段3的内腔在球囊本体的内部形成环形的气体腔,气体腔与导管的内腔连通。
气体腔内具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支撑组件分别连接第二扩张段3的两个端部;支撑组件包括滑动环8、连接件、撑杆7和牵引丝,滑动环8套设于导丝1的外侧,连接件连接第二扩张段3;撑杆7的两端分别铰接滑动环8和连接件;牵引丝连接滑动环8,以牵引滑动环8沿导丝1的长度方向滑动。
滑动环8位于气体腔内并套设在导丝1的外侧,滑动环8沿导丝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支杆与导丝1的倾斜角度,牵引连接件远离或者靠近导丝1,从而实现第一扩张段2和第二扩张段3的扩张和收缩。
可选的,球囊本体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如尼龙材料。
具体地,两个滑动环8分别连接在第二扩张段3的两端,且两个滑动环8相向运动,则两个滑动环8均牵引撑杆7移动,用于将撑杆7与导丝1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将第二扩张段3的两端收缩;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收缩,则第一扩张段2的远端自然收缩。
当两个滑动环8反向移动,则两个滑动环8用于将撑杆7与导丝1之间的夹角变大,进而将第二扩张段3的两端撑起;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扩张,则第一扩张段2的远端自然扩张。
可选的,每个滑动环8上均连接有牵引丝,牵引丝带动滑动环8移动。由于两个滑动环8均具有单独的牵引丝,因此,两个滑动环8存在同步移动和不同步移动。且由于两个牵引丝分别控制第二扩张段3的两端,因此第二扩张段3会因为两个牵引丝的移动状态而形成圆柱形、锥形、倒锥形等。当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和远端的外径一致时,第二扩张段3为圆柱形;当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的外径小于其远端的外径时,第二扩张段3为锥形;当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的外径大于其远端的外径时,第二扩张段3为倒锥形。具体地,两个牵引丝为第一牵引丝11和第二牵引丝12;第一牵引丝11连接近端的滑动环8;第二牵引丝12连接远端的滑动环8。
为保证第二扩张段3的稳定性,在导丝1的外侧还设有第一限位环9和第二限位环10,第一限位环9位于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第二限位环10位于第二扩张段3的远端;第一限位环9和第二限位环10分别用于限位两个支撑组件。
第一限位环9位于第一个滑动环8的近端侧,第二限位环10位于第二个滑动环8的远端侧。当撑杆7垂直于导丝1的长度方向时,滑动环8贴合在第一限位环9/第二限位环10上;此时,第二扩张段3的外径达到最大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还包括连接第二扩张段3的远端的导管,导管的轴向设有贯穿孔,导丝1位于贯穿孔内。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的中心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径与导丝1的外径一致,贯穿孔的侧壁与导丝1之间粘接。导管内具有充气管6,充气管6与导丝1平行设置。
气体腔与导管内的充气管6连通。当球囊本体需要扩张时,通过导管向球囊本体的气体腔中充气或者充入液体。以气体为例,在向气体腔内冲入气体后,气体腔中因气压变大将球囊本体撑起,以实现对球囊外径的变化,实现球囊的缩回和张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气体腔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第一气囊13位于第一扩张段2的内部,第二气囊14位于第二扩张段3的内部;充气管6包括连通第一气囊13的第一支管15和连通第二气囊14的第二支管16。
气体腔内设置有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第一气囊13用于支撑第一扩张段2,第二气囊14用于支撑第二扩张段3。
在球囊本体中再单独设置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可以加强球囊本体的支撑效果,同时也避免球囊破损对血管产生破坏。
第一支管15和第二支管16分别控制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可单独控制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中的压力。
如图4所示,为容纳第一支管15,第二气囊14为具有缺口的环形气囊,即第二气囊14沿垂直导丝1轴向的切面为具有缺口的环形。第一支管15通过缺口,并延伸至第一气囊13的远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1)和设于所述导丝(1)近端的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包括第一扩张段(2)和设于所述第一扩张段(2)的远端的第二扩张段(3),所述第一扩张段(2)的外径自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扩张段(2)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状凸起(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状凸起(4)的截面为三角形或半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点状凸起(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远端的导管,所述导管的轴向设有贯穿孔,所述导丝(1)位于所述贯穿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具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与所述导管内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腔内具有两个支撑组件,两个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两个端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动环(8)、连接件、撑杆(7)和牵引丝,所述滑动环(8)套设于所述导丝(1)的外侧,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扩张段(3);所述撑杆(7)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滑动环(8)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牵引丝连接所述滑动环(8),以牵引所述滑动环(8)沿所述导丝(1)的长度方向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环(8)相对或相反移动;所述导丝(1)的外侧还设有第一限位环(9)和第二限位环(10),所述第一限位环(9)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近端,所述第二限位环(10)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远端;所述第一限位环(9)和所述第二限位环(10)分别用于限位两个所述支撑组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具有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与所述导丝(1)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腔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14),所述第一气囊(13)位于所述第一扩张段(2)的内部,所述第二气囊(14)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段(3)的内部;所述充气管(6)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气囊(13)的第一支管(15)和连通所述第二气囊(14)的第二支管(1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14)为具有缺口的环形结构。
CN202320489380.4U 2023-03-14 2023-03-14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Active CN219742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9380.4U CN2197428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9380.4U CN2197428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2815U true CN219742815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9380.4U Active CN219742815U (zh) 2023-03-14 2023-03-14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2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71961B2 (ja) 縦溝付きバルーンを有する拡張カテーテル
US5954740A (en) Catheter balloon having raised radial segments
US4819751A (en) Valvuloplasty catheter and method
US6039721A (en) Method and catheter system for delivering medication with an everting balloon catheter
US7708753B2 (en) Balloon catheter with extendable dilation wire
US5328469A (en) Hybrid balloon angioplasty catheter and methods of use
EP1139889B1 (en) Insertion sheath
US5846259A (en) Telescoping catheter and method of use
US6190393B1 (en) Direct stent delivery catheter system
US20210038869A1 (en) Cutting balloon and balloon catheter
JP7330984B2 (ja) 牽引ワイヤを引くことによって支援される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JP2018501025A (ja) イントロデューサセット
JP2018501025A5 (zh)
JPH0511996B2 (zh)
US5700242A (en) Balloon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increased radial expansion
CN219742815U (zh) 血管扩张用球囊结构
US8469989B2 (en) Pushable coaxial balloon catheter
CN111529899A (zh) 可扩张球囊
US20190314619A1 (en) Multi-stage balloon cathet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135983A1 (en) Catheter with tapered end balloon
CN115581846A (zh) 一种防脱落导引导管装置
CN216358755U (zh) 药物异形球囊导管
WO2013135182A1 (zh)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JP2022531345A (ja) 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支持スリー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20495407U (zh) 一种球囊及球囊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