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148U - 防护组件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防护组件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148U
CN219740148U CN202222540833.XU CN202222540833U CN219740148U CN 219740148 U CN219740148 U CN 219740148U CN 202222540833 U CN202222540833 U CN 202222540833U CN 219740148 U CN219740148 U CN 219740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earing
conductive member
mounting hole
m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08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08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及电机。防护组件用于电机的轴电流防护,电机包括电机轴和壳体,电机轴至少部分容纳于壳体,电机轴包括第一端部。防护组件包括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连接于第一端部和壳体之间,电机轴上的电流通过导电部件传导至壳体。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小电机轴上的轴电流。

Description

防护组件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组件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机轴的两端或者电机轴与壳体之间存在电势差,即为轴电压;轴电压通过某些导通路径产生电流,即为轴电流。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轴电流,轴电流会流经套设于电机轴上的轴承,进而对轴承产生电腐蚀,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而过早失效,使轴承工作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亟需对电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及电机,能够有效减小电机轴上的轴电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用于电机的轴电流防护,电机包括电机轴和壳体,电机轴至少部分容纳于壳体,电机轴包括第一端部,其特征在于,防护组件包括导电部件,导电部件连接于第一端部和壳体之间,电机轴上的电流通过导电部件传导至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机的电机轴与壳体之间设置导电部件,电机轴能够通过导电部件形成旁路与壳体导通,电机的壳体接地进而使得电机轴接地,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机轴中的轴电流,进而减小轴电流对轴承的电腐蚀,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电部件的安装孔,安装孔贯穿于壳体,导电部件的一部分容纳于安装孔内且与壳体连接,另一部分伸出于安装孔且与第一端部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壳体上设置安装孔,并且安装孔贯穿于壳体,能够使导电部件从壳体的外部进行安装,并且,便于导电部件的维修或更换,有效地提高了导电部件使用的便利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孔中设置有台阶部,台阶部沿安装孔的周向分布,导电部件设置有与台阶部对应的凸部,凸部与台阶部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孔的内壁设置台阶部和在导电部件上设置与台阶部对应的凸部,并且凸部与台阶部抵接,不仅能够提高导电部件与台阶部的连接牢固度,还能够提高导电部件与安装孔配合的密封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于紧固导电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导电部件与安装孔之间连接的紧固度,使导电部件受到震动时不易脱落,防止工作时脱出,增强了导电部件的可靠性。同时,螺纹结构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电机的壳体内部和防止电机壳体内部润滑油泄露到外部环境中,进一步提高了导电部件与安装孔配合的密封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靠近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密封导电部件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件设置在导电部件与安装孔之间,将导电部件与安装孔的相邻结合面之间的缝隙密封,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部件与安装孔配合的密封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包括外壳、弹性件和导电件,外壳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孔内且与壳体连接,外壳具有容纳腔,导电件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腔且通过弹性件连接于外壳的第一壁,另一部分伸出于外壳且与第一端部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导电件与外壳之间设置弹性件,能够补偿导电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磨损,有效提高了导电件与电机轴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位于外壳背离导电件的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壁设置为外壳背离导电件一端的端壁,能够进一步增强弹性件对导电件的弹性支撑,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导电件与电机轴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壁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壁与外壳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对导电部件内部的相关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进一步提高了导电部件使用的便利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轴还包括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套设有轴承,轴承连接于壳体与第二端部之间;防护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绝缘部件沿轴承的周向表面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绝缘部件,绝缘部件能够将电机轴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一步减小了轴电流对轴承的影响。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绝缘部件沿轴承的周向表面呈环状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部件为一体式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绝缘部件的绝缘效果,绝缘部件为分体式结构能够在实现电机轴与壳体之间绝缘以切断回路电流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而降低成本。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包括主体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凸出于主体部的边沿并与轴承的端面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部能够限制绝缘部件与轴承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能够有效减小绝缘部件脱落的风险,提高了绝缘部件的可靠性。进一步,限位部能够增加绝缘部件与轴承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绝缘部件与轴承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电机轴的长度方向上,绝缘部件的尺寸不小于轴承的尺寸。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绝缘部件的尺寸设置为沿电机轴的长度方向上不小于轴承的尺寸,能够使绝缘部件被覆于轴承的整个周向外侧表面和/或整个周向内侧表面,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绝缘部件的绝缘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沿轴承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且位于第二端部与轴承之间,第一绝缘件用于绝缘第二端部和轴承。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能够将电机轴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上的轴电流对轴承产生电腐蚀。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部件包括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沿轴承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且位于轴承与壳体之间,第二绝缘件用于绝缘轴承和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能够将电机轴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上的轴电流对轴承产生电腐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护组件。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安装孔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电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轴承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轴承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电机轴;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轴承;20、壳体;21、安装孔;211、台阶部;212、紧固结构;30、导电部件;31、凸部;32、密封件;33、外壳;331、第一壁;34、弹性件;35、导电件;40、绝缘部件;40a、第一绝缘件;40b、第二绝缘件;41、主体部;42、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术语“平行”不仅包括绝对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的情况;同时,“垂直”也不仅包括绝对垂直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的情况。
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机轴的两端或者电机轴与壳体之间存在电势差,即为轴电压;轴电压通过某些导通路径产生电流,即为轴电流。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轴电流,轴电流会流经套设于电机轴上的轴承,进而对轴承产生电腐蚀,导致轴承温度升高而过早失效,使轴承工作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目前普遍是通过在轴承上设置绝缘轴套切断回路电流的方式来减小轴电流对轴承的影响。但是电机中的电机轴对地的电压始终是存在的,当对电机轴一端的轴承进行绝缘时,轴电压可能会穿过另一端的轴承或者负载减速器的轴承形成对地电流,这种放电电流也会对轴承产生电腐蚀。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设计一种防护组件对电机中的轴电流进行防护。防护组件包括导电部件,导电部件将电机轴的一端与壳体连接,由于电机的壳体是接地的,所以,电机轴能够通过导电部件形成旁路导通接地,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机轴中的轴电流。同时,防护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绝缘部件设置在在电机轴的另一端,将电机轴与壳体之间绝缘以切断回路电流,进一步减小了轴电流对轴承的影响。
基于以上考虑,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防护组件,能够有效减小电机中的轴电流。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安装孔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电部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用于电机的轴电流防护。电机包括电机轴10和壳体20,电机轴10至少部分容纳于壳体20,电机轴10包括第一端部11。防护组件包括导电部件30,导电部件30连接于第一端部11和壳体20之间,电机轴10上的电流通过导电部件30传导至壳体20。
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机轴10的两端或者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存在轴电压,轴电压通过某些导通路径产生轴电流。
电机轴10的第一端部11可以是驱动端,也可以是非驱动端。电机轴10的驱动端为连接负载的一端,非驱动端为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与驱动端相对的一端。
导电部件30的材料选自金属导电材料、碳基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金属导电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铝、铜、镍、钛、银、镍铜合金、铝锆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碳基导电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导电部件30的形状可以是柱状、片状或块状等,本申请不对导电部件30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
导电部件30固定连接于壳体20,导电部件30与壳体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粘接等。导电部件30抵接于第一端部11,以使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形成旁路导通,电机轴10上的电流通过导电部件30传导至壳体20,电机的壳体20接地进而使得电机轴10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机的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设置导电部件30,电机轴10能够通过导电部件30形成旁路与壳体20导通,电机的壳体20接地进而使得电机轴10接地,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机轴10中的轴电流,进而减小轴电流对轴承13的电腐蚀,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电部件30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贯穿于壳体20,导电部件30的一部分容纳于安装孔21内且与壳体20连接,另一部分伸出于安装孔21且与第一端部11接触。
安装孔21的形状与导电部件30的形状相匹配,导电部件30的一部分固定连接于安装孔21的内壁上,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的内壁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粘接等。安装孔21贯穿于壳体20,导电部件30的另一部分穿过安装孔21位于壳体20的内部,并且与第一端部11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电机的壳体20上设置安装孔21,并且安装孔21贯穿于壳体20,能够使导电部件30从壳体20的外部进行安装,并且,便于导电部件30的维修或更换,有效地提高了导电部件30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1中设置有台阶部211,台阶部211沿安装孔21的周向分布,导电部件30设置有与台阶部211对应的凸部31,凸部31与台阶部211抵接。
台阶部211由安装孔21的内壁沿垂直于安装孔21轴线的方向向内凸出形成,且沿安装孔21的周向分布。凸部31由导电部件30的外壁沿垂直于导电部件30轴线的方向向外凸出形成,且与台阶部211相对应。凸部31与台阶部2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粘接等。
示例性地,台阶部211沿安装孔21的周向可以是呈环状分布,也可以是呈环段分布。台阶部211沿安装孔21的周向呈环状分布,围绕安装孔21的周向内壁形成一整周台阶,导电部件30与台阶部211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提高导电部件30与台阶部211的连接牢固度,同时,能够提高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配合的密封性。台阶部211沿安装孔21的周向呈环段分布,能够相对地节省材料与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凸部31沿导电部件30的周向也可以是呈环段分布或呈环状分布,凸部31的具体设置方式与台阶部211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在安装孔21的内壁设置台阶部211和在导电部件30上设置与台阶部211对应的凸部31,并且凸部31与台阶部211抵接,不仅能够提高导电部件30与台阶部211的连接牢固度,还能够提高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配合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21内设置有紧固结构212,紧固结构212用于紧固导电部件30。
示例性地,紧固结构212为螺纹结构。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安装孔21内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可以外接压紧螺母等元件,进而将导电部件30压紧。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安装孔21内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导电部件3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结构。其中,第一螺纹结构为外螺纹结构,第二螺纹结构为内螺纹结构;或者,第一螺纹结构为内螺纹结构,第二螺纹结构为外螺纹结构。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通过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的配合进行螺纹连接,并通过设置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的旋合量可以提供预紧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之间连接的紧固度,使导电部件30受到震动时不易脱落,防止工作时脱出,增强了导电部件30的可靠性。同时,螺纹结构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电机的壳体20内部和防止电机壳体20内部润滑油泄露到外部环境中,进一步提高了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配合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部件30靠近安装孔2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32,密封件32用于密封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之间的间隙。
密封件32用于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的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通过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的相邻结合面进入电机壳体20的内部。
密封件32可以是但不限于密封垫圈或密封贴片等。密封件32可以是但不限于采用丁氰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硅胶、氟硅橡胶、尼龙、聚氨酯等材料制成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件32设置在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之间,将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的相邻结合面之间的缝隙密封,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部件30与安装孔21配合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部件30包括外壳33、弹性件34和导电件35,外壳33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孔21内且与壳体20连接,外壳33具有容纳腔,导电件35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腔且通过弹性件34连接于外壳33的第一壁331,另一部分伸出于外壳33且与第一端部11接触。
外壳33与导电件35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可以选自金属导电材料、碳基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金属导电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铝、铜、镍、钛、银、镍铜合金、铝锆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碳基导电材料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导电部件30的外壳33固定连接于电机的壳体20,导电部件30的外壳33与电机的壳体20,导电件35与电机轴10的第一端部11接触,将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传导至外壳33,外壳33与电机的壳体20连接,进而将轴电流传导至电机的壳体20。
弹性件34可以是弹簧或橡胶柱等具有弹性的弹性结构体。弹性件34连接于导电部件30与外壳33的第一壁331之间,其中,第一壁331可以是外壳33的侧壁,也可以是外壳33的端壁。弹性件34用于为导电件35提供弹性支撑,以保证导电件35与电机轴10形成可靠的接触,当导电件35在工作过程中磨损时,弹性件34推动导电件35沿其轴向移动,进而能够补偿导电件35的磨损。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导电件35与外壳33之间设置弹性件34,能够补偿导电件35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磨损,有效提高了导电件35与电机轴10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331位于外壳33背离导电件35的一端。
具体地,第一壁331位于外壳33背离导电件35的一端,即第一壁331为外壳33的端壁。沿外壳33的长度方向上,弹性件34、第一壁331与导电件35同轴设置。弹性件34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与导电件35的长度方向上的轴线重合,以使弹性件34为导电件35提供更加有效地弹性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壁331设置为外壳33背离导电件35一端的端壁,能够进一步增强弹性件34对导电件35的弹性支撑,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导电件35与电机轴10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331与外壳33可拆卸连接。
第一壁331与外壳33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卡接或螺纹连接等。第一壁331与外壳33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导电部件30外壳33内部的相关部件进行更换。示例性地,在导电件35因磨损过多而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第一壁331从外壳33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导电件35后再将第一壁331安装到外壳33上,使导电部件30进行正常工作;在弹性件34存在损坏的情况下,将第一壁331从外壳33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弹性件34后再将第一壁331安装到外壳33上,使导电部件30进行正常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壁331与外壳3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对导电部件30内部的相关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进一步提高了导电部件30使用的便利性。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轴承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轴承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继续参考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轴10还包括第二端部12,第二端部12套设有轴承13,轴承13连接于壳体20与第二端部12之间;防护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40,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分布。
如上所述,电机轴10的第一端部11可以是驱动端,也可以是非驱动端。电机轴10的驱动端为连接负载的一端,非驱动端为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与驱动端相对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电机轴10的第二端部12同样可以是驱动端,也可以是非驱动端。第二端部12与第一端部11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当第一端部11为驱动端时,第二端部12为非驱动端;当第一端部11为非驱动端时,第二端部12为驱动端。
绝缘部件40可以是但不限于由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苯酯等材料制成。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分布,可以理解的是,绝缘部件40可以是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也可以是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也可以是同时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有分布。
示例性地,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绝缘部件40位于电机轴10与轴承13之间,绝缘部件40能够将电机轴10与轴承13之间进行绝缘,能够切断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的回路,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绝缘部件40位于轴承13与壳体20之间,也能够切断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的回路,进而也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绝缘部件40,绝缘部件40能够将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一步减小了轴电流对轴承13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部件40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呈环状分布。
示例性地,绝缘部件40为一体式结构且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呈环状分布以形成环状结构。一体式结构的意思是说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连续分布形成圆环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绝缘部件40的绝缘效果。
绝缘部件40为分体式结构且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呈环状分布以形成环段状结构。分体式结构的意思是说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间隔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结构围绕形成类圆环结构,能够在实现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绝缘以切断回路电流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而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部件40包括主体部41和限位部42,限位部42凸出于主体部41的边沿并与轴承13的端面接触。
如上所述,绝缘部件40可以是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也可以是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也可以是同时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有分布。
示例性地,当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时,绝缘部件40的主体部41用于将电机轴10与轴承13之间进行绝缘,限位部42沿背离电机轴10的方向凸出于主体部41,限位部42与轴承13的端面接触以限制绝缘部件40与轴承13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
当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时,绝缘部件40的主体部41用于将轴承13与壳体20之间进行绝缘,限位部42沿背离壳体20的方向凸出于主体部41,限位部42与轴承13的端面接触以限制绝缘部件40与轴承13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部42能够限制绝缘部件40与轴承13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能够有效减小绝缘部件40脱落的风险,提高了绝缘部件40的可靠性。进一步,限位部42能够增加绝缘部件40与轴承13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绝缘部件40与轴承13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绝缘部件40的尺寸不小于轴承13的尺寸。
绝缘部件40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理解为绝缘部件40沿自身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轴承13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理解为轴承13沿自身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绝缘部件40的尺寸可以等于轴承13的尺寸,也可以是大于轴承13的尺寸。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绝缘部件40的尺寸设置为沿电机轴10的长度方向上不小于轴承13的尺寸,能够使绝缘部件40被覆于轴承13的整个周向外侧表面和/或整个周向内侧表面,进而能够有效提高绝缘部件40的绝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部件40包括第一绝缘件40a,第一绝缘件40a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且位于第二端部12与轴承13之间,第一绝缘件40a用于绝缘第二端部12和轴承13。
第一绝缘件40a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第一绝缘件40a位于电机轴10与轴承13之间,第一绝缘件40a能够将电机轴10与轴承13之间绝缘,以切断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40a,第一绝缘件40a能够将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部件40包括第二绝缘件40b,第二绝缘件40b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且位于轴承13与壳体20之间,第二绝缘件40b用于绝缘轴承13和壳体20。
第二绝缘件40b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第二绝缘件40b位于轴承13与壳体20之间,第二绝缘件40b能够将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绝缘,以切断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40b,第二绝缘件40b能够将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而能够减少电机轴10上的轴电流对轴承13产生电腐蚀。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以上方案的防护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见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防护组件中的相应部分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此提供上述防护组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用于电机的轴电流防护。电机包括电机轴10和壳体20,电机轴10至少部分容纳于壳体20,电机轴10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第二端部12套设有轴承13,轴承13连接于壳体20与第二端部12之间。防护组件包括导电部件30和绝缘部件40,导电部件30连接于第一端部11和壳体20之间,电机轴10上的电流通过导电部件30传导至壳体20。绝缘部件40沿轴承13的周向表面分布。其中,绝缘部件40包括第一绝缘件40a和第二绝缘件40b,第一绝缘件40a沿轴承13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且位于第二端部12与轴承13之间,第一绝缘件40a用于绝缘第二端部12和轴承13。第二绝缘件40b沿轴承13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且位于轴承13与壳体20之间,第二绝缘件40b用于绝缘轴承13和壳体20。
进一步,壳体2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导电部件30的安装孔21,安装孔21贯穿于壳体20,导电部件30的一部分容纳于安装孔21内且与壳体20连接,另一部分伸出于安装孔21且与第一端部11接触。安装孔21中设置有台阶部211,台阶部211沿安装孔21的周向分布,导电部件30设置有与台阶部211对应的凸部31,凸部31与台阶部211抵接。安装孔21内设置有紧固结构212,紧固结构212用于紧固导电部件30。
进一步,导电部件30包括外壳33、弹性件34和导电件35,外壳33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孔21内且与壳体20连接,外壳33具有容纳腔,导电件35的一部分容纳于容纳腔且通过弹性件34连接于外壳33的第一壁331,另一部分伸出于外壳33且与第一端部11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机的电机轴10与壳体20之间设置导电部件30,电机轴10能够通过导电部件30形成旁路与壳体20导通,电机的壳体20接地进而使得电机轴10接地,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机轴10中的轴电流,进而减小轴电流对轴承13的电腐蚀,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绝缘部件40,绝缘部件40能够将电机轴10的电流导通回路切断,进一步减小了轴电流对轴承13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防护组件,用于电机的轴电流防护,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和壳体,所述电机轴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轴包括第一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电机轴上的电流通过所述导电部件传导至所述壳体;
所述电机轴还包括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连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沿所述轴承的周向表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部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于所述壳体,所述导电部件的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部分伸出于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第一端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分布,所述导电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部对应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紧固所述导电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靠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包括外壳、弹性件和导电件,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导电件的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且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壁,另一部分伸出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第一端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位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导电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所述绝缘部件沿所述轴承的周向表面呈环状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包括主体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边沿并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机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部件的尺寸不小于所述轴承的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沿所述轴承的周向内侧表面分布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第一绝缘件用于绝缘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轴承。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沿所述轴承的周向外侧表面分布且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件用于绝缘所述轴承和所述壳体。
14.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组件。
CN202222540833.XU 2022-09-26 2022-09-26 防护组件及电机 Active CN219740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0833.XU CN219740148U (zh) 2022-09-26 2022-09-26 防护组件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0833.XU CN219740148U (zh) 2022-09-26 2022-09-26 防护组件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148U true CN219740148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0833.XU Active CN219740148U (zh) 2022-09-26 2022-09-26 防护组件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57713B2 (en) Earth and/or sealing assembly for electric motors
AU2014214390B2 (en) Tension adjustment device
WO2022024566A1 (ja) 密封装置
EP4068580A2 (en) Motor, powertrain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9740148U (zh) 防护组件及电机
EP3967896A1 (en) Sealing device
WO2020021940A1 (ja) 密封装置
CN114301241A (zh) 电机、动力总成及电机驱动设备
CN112020800B (zh) 角形电插塞连接器
CN111894991A (zh) 导电密封环和轴承组件
JP2001153145A (ja) 密封形転がり軸受
JP2010242814A (ja) 密封装置
WO2024089960A1 (ja) 導電性密封装置
CN115720016A (zh) 电机和车辆
CN209823554U (zh) 一种可导电的骨架油封结构
CN113659780B (zh) 一种防止轴承电腐蚀的油冷电机
CN220382857U (zh) 一种导电设备及驱动总成
CN113028063A (zh) 密封装置和轴承组件
CN117833536A (zh) 电机轴密封结构及电机
CN217159498U (zh) 防止电机轴承电腐蚀的电刷装置及电机
CN218882463U (zh) 压缩机和车辆
WO2023155418A1 (zh) 防止电机轴承电腐蚀的电刷装置及电机
CN218183131U (zh) 一种端盖结构、应用其的电机及大巴车
CN212080164U (zh) 一种高稳定性防短路磁流体密封装置
CN218472893U (zh) 一种防护密封结构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