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6221U -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6221U
CN219736221U CN202320188140.0U CN202320188140U CN219736221U CN 219736221 U CN219736221 U CN 219736221U CN 202320188140 U CN202320188140 U CN 202320188140U CN 219736221 U CN219736221 U CN 219736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marker
eye distance
adjusting
adjus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81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杰
刘博�
于哓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ming Ophthalmic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ming Ophthalmic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ming Ophthalmic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ming Ophthalmic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23201881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6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6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6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涉及眼镜配镜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反射元件及调整机构;固定架用于托住眼镜佩戴者的头部;反射元件包括反射面,反射面倾斜地设置于固定架一侧,通过反射面的反射,反射元件能够正面观察到眼镜佩戴者的头部的侧向成像及能够正面观察到眼镜镜片的侧向成像,用于测量眼镜佩戴者的镜眼距;调整机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调整机构另一端用于安装反射元件,调整机构能用于调整反射元件水平位置及竖直高度,使得反射元件高度与佩戴者眼球高度或眼镜中心高度在同一高度上。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较为精准的测量镜眼距,方便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适用各种脸型的佩戴者。

Description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配镜仪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背景技术
眼镜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对镜眼距的应用范围制定了相关规范,但其测量一直是受测量技术的制约。由于在使用者佩戴眼镜过程中,眼球会被镜片和框架遮挡,使得眼球不容易被碰触,进而影响测量,而镜片又是透明的且其朝向眼球的一面有一定弧度,这就给测量增加了难度。以近视镜为例说明,目前采用的镜片多为非球面镜,其后表面的为一凹面,在测量镜眼距的时候需要确定该凹面中心点(即镜片最薄处)和眼球,对这两者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是目前配镜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某些对配镜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更青睐于为自己量身定制一款眼镜。定制镜片的光线路径是根据镜眼距的距离来设计的,佩戴时的镜眼距和设计时的数值一致,镜片成像的落点则落到预设的位置,如果实际佩戴时镜眼距不准(与设计值存在较大的偏差),镜片成像的落点也就不准,影响使用者的佩戴体验。而目前对镜眼距的测量一般利用鼻托的高度(或宽度)进行估值,并不能够获得较为精确的镜眼距。现有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
公开号为CN201520030164,专利名称为“螺纹式自动调节镜眼距的专属眼镜”的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螺纹式自动调节镜眼距的专属眼镜,包括两个镜圈和鼻梁,两个镜圈内侧通过鼻梁连接,所述两个镜圈外侧各自通过桩头与一根第一镜腿的一端铰链,所述第一镜腿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根第二镜腿,所述每组第一镜腿与第二镜腿连接处的一端设置有螺口螺孔,另一端则设置有与螺口螺孔相匹配的螺纹螺钉,所述鼻梁的下面,两个镜圈的内边缘设置有鼻托,所述鼻托为可拆卸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以调节长度的镜腿和可更换不同型号的鼻托,来实现镜眼距的理想值;使用者通过调节眼镜的镜腿和更换不同型号的鼻托,使每一个眼镜佩戴者的镜眼距都能达到理想值,有效的避免了镜眼距对屈光矫正度数产生的误差,从而保护了眼睛。
上述专利可以调节镜眼距,但是不具有测量功能,以致目前镜眼距的测量一般利用鼻托的高度进行估值,由于不同人的鼻子宽度不同,但鼻托宽度是固定的,所以镜眼距的数值不能保证精确性,由于镜眼距真实值不是很好测量,通常是拿个透明尺大概测量一下,由于没有很好的参照,这种方法测出来的镜眼距也不是很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配镜过程中因缺乏镜眼距测量装置,导致镜眼距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能较为精准的测量镜眼距,方便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提高消费者的佩戴和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包括固定架、反射元件及调整机构;固定架用于托住眼镜佩戴者的头部;反射元件用于测量眼镜佩戴者的镜眼距,反射元件包括反射面,反射面倾斜地设置于固定架的一侧,通过反射面的反射,使得眼镜佩戴者的头部的侧向成像及眼镜中镜片的侧向成像能够操作者能够正面观察到;调整机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调整机构另一端用于安装反射元件,调整机构能用于调整反射元件位置,使得反射元件高度与佩戴者眼球高度或眼镜中心高度在同一高度上。具体来说,在不接触眼球和眼镜的情况下,通过反射元件将原来佩戴者侧向(面)的图像投射到正向(面)上,使得观测者可以在纠正佩戴者头部角度的同时直接通过反射元件,测出佩戴则眼球与眼镜外表面中心的距离,最后减去事先测量的眼镜中心最薄处厚度,即可获得最终的镜眼距;使得在配镜前(选好合适鼻托后)就可以较为精准的获得镜眼距(其中镜片厚度根据折射率和佩戴者读数决定),为定制镜片的光线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方便了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提高消费者的佩戴和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元件包括平面镜或反射棱镜,平面镜或反射棱镜的反射面均向内倾斜45°设置。
具体来说,反射元件的反射面向内倾斜45°设置时,在成像时,反射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45度,能够保证正面观察到眼镜佩戴者的头部或眼镜镜片的侧向成像。以反射棱镜为例进行说明,选用了直角等腰三棱柱(镜),其中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镜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所在的面均为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佩戴者头部的光线经过漫反射穿过其中一直角面进入三棱内部的反射镜面,然后经过反射(或全反射)后,又从另一个直角面射出。该方案结构简单,方便实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元件还包括第一标计物和第二标记物,第一标计物或第二标记物设置在反射面成像的入射光线路径上或出射光路路径上,第一标计物和第二标记物正交设置;
第一标计物和/或第二标记物中设置有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为点状标记物或线状标记物),第一标计物和/或第二标记物中设置有用于便于正面读取成像位置的刻度。
其中,第一标计物的标记点、第二标计物的标记点及反射面上的反射点位于成现象光路上的三点连线,即可正面定位读取刻度上的读数。在第一标计物和第二标计物中,至少有一个标记物可移动设置,用以根据镜眼距设计值将标记层预先移动至对应位置。
具体来说,当反射元件采用平面镜时,以第一标记物位于成像的入射光路上、第二标记物位于成像的出射光路上为例,第一标记物和第二标记物均采用透明标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当反射元件采用直角等腰三棱柱(镜),其中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镜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所在的面均为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可直接将第一标计物、第二标计物和刻度印刻在两直角面上,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为了更好的进行观察,在第一标记物上同时印有了用于测量长度刻度和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而第二标记物上仅印有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反射元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反射元件对称地设置在固定架的两侧,两组反射元件用于分别测量眼镜佩戴者左眼的镜眼距和右眼的镜眼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整机构包括间距调节机构和位置调整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安装两组反射元件,且能够根据佩戴者脸脸部宽度调整两组反射元件之间的横向间距;位置调整机构用于调整间距调节机构纵向位置及竖直高度,位置调整机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机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横向滑轨以及一对调节滑座:一对调节滑座滑动设置于横向滑轨上,以便根据佩戴者脸部来调节宽度;每个调节滑座用于安装对应的反射元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各调节滑座上的设置有眼外眦定位件,各眼外眦定位件位于反射元件内侧,用以夹持在佩戴者脸部两侧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横向滑轨上设有用于校准的水平仪。
具体来说,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在每次使用时对横向滑轨的进行水平校准,故本实施例中,在横向滑轨上设有用于校准的水平仪,水平仪有两组,两组水平仪正交布置,方便通过两组水平仪来快速校准水平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位置调整机构为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件、杆组件以及第三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铰接在固定架上;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纵向滑杆,纵向滑杆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杆组件的末端上,纵向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连部,用于调整纵向位置;以及第三连杆组件包括两组调节连杆,两组调节连杆上端均铰接在滑动连部上,两组调节连杆下端均与对应的调节滑座连接:
具体来说,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固定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并通过一第一紧固螺母固定,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中线滑杆相铰接并通过另一第一紧固螺母相固定;纵向滑杆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固定架相固定,另一端设有滑动连部,以调整纵向长度。滑动连接部为杆状,竖直设置,其末端与两组调节连杆相枢接。两组调节连杆通过设于枢接处的第二紧固螺母固定在滑动连接部上,每一组调节连杆分别与对应调节滑座相连。
本实施例中,调节连杆为两节铰接的连杆,相比于一节连杆具有更多的自由度来调节水平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架包括底座、脸部定位框架及下巴托,脸部定位框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下巴托位于脸部定位框架底部一侧,调整机构固定在脸部定位框架顶部。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能较为精准的测量镜眼距,方便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适用各种脸型的佩戴者,为定制镜片的光线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方便了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提高消费者的佩戴和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镜眼距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镜眼距测量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粗虚线为佩戴者头部,图中细虚线为反射元件在成像时光线反射路径。
图3是所述镜眼距测量装置的侧向视图(左视图),示出了其使用时纵向滑杆和眼外眦定位件的位置状态。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0、反射元件;210、第一标计物;220、第二标计物;310、横向滑轨;320、调节滑座;330、眼外眦定位件;340、水平仪;400、固定架4;510、纵向滑杆;520、调节连杆;521、第二紧固螺母;530、第一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包括固定架400、反射元件100及调整机构;固定架400用于托住眼镜佩戴者的头部;反射元件100用于测量所述眼镜佩戴者的镜眼距,所述反射元件100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400的一侧,通过所述反射面的反射,使得所述眼镜佩戴者的头部的侧向成像及眼镜中镜片的侧向成像能够操作者能够正面观察到;调整机构一端与固定架400连接,调整机构另一端用于安装反射元件100,调整机构能用于调整反射元件100位置,使得反射元件100高度与佩戴者眼球高度或眼镜中心高度在同一高度上。
具体来说,在不接触眼球和眼镜的情况下,通过反射元件100将原来佩戴者侧向(面)的图像投射到正向(面)上(这里的侧向和正向是正针对于眼镜佩戴者把头部放置在固定架上而言的,侧面即固定架两侧,正面为固定架的正前方),使得观测者可以在纠正佩戴者头部角度的同时直接通过反射元件100,测出佩戴则眼球与眼镜外表面中心的距离,最后减去事先测量的眼镜中心最薄处厚度,即可获得最终的镜眼距;使得在配镜前(选好合适鼻托后)就可以较为精准的获得镜眼距(其中镜片厚度根据折射率和佩戴者读数决定),为定制镜片的光线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方便了眼镜的定制和佩戴时的校准,提高消费者的佩戴和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元件100包括平面镜或反射棱镜,平面镜或反射棱镜的反射面均向内倾斜45°设置。其中平面镜或反射棱镜的反射面靠近固定架的一侧为内侧,当眼镜佩戴者头部被固定架托住以后,方便反射面成像和反射。
具体来说,反射元件100的反射面向内倾斜45°设置时,在成像时,反射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45度,能够保证正面观察到眼镜佩戴者的头部或眼镜镜片的侧向成像。以反射棱镜为例进行说明,选用了直角等腰三棱柱(镜),其中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镜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所在的面均为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佩戴者头部的光线经过漫反射穿过其中一直角面进入三棱内部的反射镜面,然后经过反射(或全反射)后,又从另一个直角面射出。该方案结构简单,方便实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元件100还包括第一标计物210和第二标记物,第一标计物210或第二标记物设置在反射面成像的入射光线路径上或出射光路路径上,第一标计物210和第二标记物正交设置;
第一标计物210和/或第二标记物中设置有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第一标计物210和/或第二标记物中设置有用于便于正面读取成像位置的刻度。
其中,第一标计物210、第二标计物220及反射面上位于成现象光路上的三点连线,即可正面定位读取刻度上的读数。在第一标计物210和第二标计物220中,至少有一个标记物可移动设置,用以根据镜眼距设计值将标记层预先移动至对应位置。
具体来说,当反射元件100采用平面镜时,以第一标记物位于成像的入射光路上、第二标记物位于成像的出射光路上为例,第一标记物和第二标记物均采用透明标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当反射元件100采用直角等腰三棱柱(镜),其中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镜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所在的面均为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可直接将第一标计物210、第二标计物220和刻度印刻在两直角面上,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为了更好的进行观察,在第一标记物上同时印有了用于测量长度刻度和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而第二标记物上仅印有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元件10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反射元件100对称地设置在固定架两侧,两组反射元件100分别用于测量眼镜佩戴者左眼的镜眼距和右眼的镜眼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机构包括间距调节机构和位置调整机构;间距调节机构用于安装两组反射元件100,且能够根据佩戴者脸脸部宽度调整两组反射元件100之间的横向间距;位置调整机构用于调整间距调节机构纵向位置及竖直高度,位置调整机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位置调整机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机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横向滑轨310以及一对调节滑座320:一对调节滑座320滑动设置于横向滑轨310上,以便根据佩戴者脸部来调节宽度;每个调节滑座320用于安装对应的反射元件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调节滑座320上的设置有眼外眦定位件330,各眼外眦定位件330位于反射元件100内侧,用以夹持在佩戴者脸部两侧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滑轨310上设有用于校准的水平仪340。
具体来说,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在每次使用时对横向滑轨310的进行水平校准,故本实施例中,在横向滑轨310上设有用于校准的水平仪340,水平仪340有两组,两组水平仪340正交布置,方便通过两组水平仪340来快速校准水平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调整机构为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件、杆组件以及第三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铰接在固定架上;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纵向滑杆510,纵向滑杆510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杆530组件的末端上,纵向滑杆510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连部,用于调整纵向位置;以及第三连杆组件包括两组调节连杆520,两组调节连杆520上端均铰接在滑动连部上,两组调节连杆520下端均与对应的调节滑座320连接:
具体来说,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30,第一连杆530一端与固定架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并通过一第一紧固螺母固定,第一连杆530的另一端与中线滑杆相铰接并通过另一第一紧固螺母相固定;纵向滑杆510一端通过第一连杆530与固定架相固定,另一端设有滑动连部,以调整纵向长度。滑动连接部为杆状,竖直设置,其末端与两组调节连杆520相枢接。两组调节连杆520通过设于枢接处的第二紧固螺母521固定在滑动连接部上,每一组调节连杆520分别与对应调节滑座320相连。
本实施例中,调节连杆520为两节铰接的连杆,相比于一节连杆具有更多的自由度来调节水平角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架400包括底座、脸部定位框架及下巴托,脸部定位框架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下巴托位于脸部定位框架底部一侧,调整机构固定在脸部定位框架顶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的测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通过顶焦计确定眼镜镜片的光学中心,并在镜片前面的光学中心做好明显标记,用测厚规测量镜片光学中心处的厚度并记录;
S2、将整个镜眼距精确测量仪放到测试台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让被测人员将下巴搭放在下巴托上,脸部贴住脸部定位框架;
S3、通过调整调整机构的使反射元件100的高度到与被测人员眼睛相同的高度;
S4、查看调整机构中间的水平仪340,利用水平仪340依此调整好反射元件100的水平,然后通过紧固螺丝螺母固定好各个部件;
S5、通过调节滑座320将反射元件100沿横向滑轨310移动到被测人员的眼部附近,通过横向滑轨310调整两个反射元件100的宽度,使反射元件100的眼部限位搭放在被测人员眼睛的外眦部位;
S6、观察反射元件100前部的测量观测窗(第一标计物210或第二标记物的前端位置),此时,第一标计物210或第二标记物的标记层及标尺因倾斜设置的反射面的全反射会显示在观测窗内,移动观测窗,当第一标计物210的标记层的影像与观察窗内的第二标记物的标记层重合时,观测眼球突出顶点所对应的标尺刻度并记录;
S7、让被测人员佩戴好眼镜,重复步骤8的操作,此时测量镜片前部所标记的光学中心的位置并记录好刻度;
S8、用步骤9记录的刻度减去步骤8的刻度再减去镜片厚度即为镜眼距的数值,单位选用同一单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其用于托住眼镜佩戴者的头部;
反射元件,其用于测量所述眼镜佩戴者的镜眼距,所述反射元件包括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倾斜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一侧,通过所述反射面的反射,使得所述眼镜佩戴者的头部的侧向成像及眼镜中镜片的侧向成像能够被观察到;以及
调整机构,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调整机构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反射元件,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反射元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包括平面镜或反射棱镜,所述平面镜或所述反射棱镜的反射面均向内倾斜4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还包括第一标计物和第二标记物,所述第一标计物或所述第二标记物设置在所述反射面成像的入射光线路径上或出射光路路径上,所述第一标计物和所述第二标记物正交设置;
所述第一标计物和/或所述第二标记物上设置有与镜眼距设计值相对应的标记层,所述第一标计物和/或所述第二标记物上设置有刻度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反射元件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两组所述反射元件分别用于测量眼镜佩戴者的左眼的镜眼距和右眼的镜眼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间距调节机构,其用于安装两组所述反射元件,且能够根据佩戴者脸脸部宽度调整两组所述反射元件之间的横向间距;以及
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调整所述间距调节机构纵向位置及竖直高度,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另一端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横向滑轨;以及
一对调节滑座,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向滑轨上,以便根据佩戴者脸部来调节宽度;每个所述调节滑座用于安装对应的所述反射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调节滑座上的设置有眼外眦定位件,各所述眼外眦定位件位于所述反射元件内侧,用以夹持在佩戴者脸部两侧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轨上设有用于校准的水平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为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组件,其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第二连杆组件,其包括纵向滑杆,所述纵向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末端上,所述纵向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连部,用于调整纵向位置;以及
第三连杆组件,其包括两组调节连杆,两组所述调节连杆上端均铰接在所述滑动连部上,两组所述调节连杆下端均与对应的所述调节滑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眼距精确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脸部定位框架及下巴托,所述脸部定位框架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巴托位于所述脸部定位框架底部一侧,所述调整机构固定在所述脸部定位框架顶部。
CN202320188140.0U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Active CN219736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8140.0U CN219736221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8140.0U CN219736221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6221U true CN219736221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8140.0U Active CN219736221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6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2090B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a correcting ophthalmic lens, and a method of optically designing the correcting lens
JP5094396B2 (ja) 測定ブレースと、メガネフレームの前傾角を決める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US732269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pupil distance
JP2010503885A5 (zh)
US6132045A (en) Eyeglass frame fitting apparatus, kit and method
CN103735245A (zh) 瞳距瞳高测量仪
US56917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upillary decentration
US1794571A (en) Trial frame
US2006007734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height of the middle of the pupil in relation to the lowest part of a pair of eyeglasses
CN219736221U (zh) 一种镜眼距精确测量仪
US2043230A (en) Facial measuring apparatus
JPS58203415A (ja) 眼鏡使用者に対して眼鏡を適合及び心合せするために玉無し眼鏡枠に取付ける測定装置
CN208297261U (zh) 新型激光反射式金属杨氏模量实验仪
US4494837A (en) Pupil location gauge
JPS5995029A (ja) 眼鏡フレ−ムに視力矯正用レンズを装着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4190331A (en) Ophthalmic measuring instrument with angle measuring means
US4131338A (en) Measurement of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JP3899039B2 (ja) 検眼装置
US5640219A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upillary height
US2596264A (e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pupillary distances
JPH08304228A (ja) レンズメーター
CN217110769U (zh) 一种用于提高眼镜瞳距检测准确度的专用检具
JP3452643B2 (ja) レンズメ−タ
CN217696557U (zh) 一种数控眼球突出测量仪
US3451747A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the pupils of the ey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