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4198U - 一种三通减压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通减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4198U
CN219734198U CN202320723511.0U CN202320723511U CN219734198U CN 219734198 U CN219734198 U CN 219734198U CN 202320723511 U CN202320723511 U CN 202320723511U CN 219734198 U CN219734198 U CN 219734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sleeve
sleeve
cavit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35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IHONG HYDRAUL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IHONG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IHONG HYDRAUL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IHONG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35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4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4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4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通减压阀,包括比例电磁铁和阀体,阀体包括阀套和阀芯,阀芯同轴活动设置在阀套内,比例电磁铁设置有推杆,阀套内设置有相连通的调节腔和平衡腔,阀芯的周侧面与阀套的内侧面密封贴合,阀套上设置有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均开设于调节腔的侧壁,阀套回油口开设于平衡腔的侧壁,阀芯设置有容纳腔和阻尼腔,容纳腔通过阀芯上设置的导流孔与阻尼腔相连通,阀芯设置有与容纳腔相连通阀芯压力口和阀芯工作口,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塞,阻尼塞设有阻尼孔,阀套设有弹簧座,弹簧座设有压簧,阀芯的周侧还设置有沉降槽;通过设置的导流孔与阻尼孔的配合可有效保障阀芯在移动过程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通减压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减压阀。
背景技术
在工程车辆的动力换挡变速箱系统中,档位的自动变换和离合器的结合分离通常是由液压系统来实现的,具体的执行元件则是液压电磁换向阀和减压阀。电磁换向阀控制油路的通断,从而控制不同的活塞控制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实现动力换挡。现有的三通减压阀多为标标准件不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场景中,使用时存在油压不稳定的现象,导致卡顿,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三通减压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阀芯移动更近平稳的三通减压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三通减压阀,包括比例电磁铁和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的阀芯同轴活动设置在阀套内,所述的比例电磁铁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用于推动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内设置有相连通的调节腔和平衡腔,所述平衡腔的直径大于调节腔的直径,阀芯的周侧面与阀套的内侧面密封贴合,所述的阀套上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所述的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均开设于调节腔的侧壁,所述阀套回油口开设于平衡腔的侧壁,阀芯设置有容纳腔和阻尼腔,所述的容纳腔通过阀芯上设置的导流孔与阻尼腔相连通,所述的阀芯的一端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芯压力口和阀芯工作口,所述的阀芯压力口、阀芯工作口均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塞,所述的阻尼塞开设有轴向的阻尼孔,所述阀套远离阀套压力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设置有用于压紧阻尼塞的压簧,所述阀芯的周侧还设置有沉降槽;当处于推杆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的阀套压力口关闭,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沉降槽与阀套回油口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当推杆伸出压缩压簧时,所述的阀套压力口通过阀芯压力口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相隔绝。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从容纳腔朝向阻尼腔逐渐缩小;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呈锥形的导流孔可有效提高液压油作用于锥面上的作用力通过设置的导流孔释放油压至阻尼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阻尼腔内部设置有限位棱台,且所述的阻尼孔朝向压簧的孔径逐级增大;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孔径逐级增大的阻尼孔可使得通过导流孔进入到阻尼腔内的液压油可快速释放作用于阻尼塞,使得阀芯的移动更近平稳。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阀芯靠近压簧的端部设置有压紧台,所述的压簧伸入至阻尼腔与压紧台相抵;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压紧台以及压簧伸入至阻尼腔内可有效提高压簧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阀芯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障可以提供稳定的作用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套内调节腔和平衡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内径从调节腔至平衡腔逐渐增大;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过渡段可保障当两侧油压稳定后平衡腔一侧的压力稍大于调节腔,压簧可更稳定的作用于阻尼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阀套设置有多个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多个所述的阀套压力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的阀套工作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的阀套回油口绕轴线均匀分布;优点在于绕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可保障液压油进入或回流的可靠性和顺畅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套压力口与阀套工作口之间的阀套上、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之间的阀套上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环;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密封槽与密封环的配合可有效提高三通减压阀装配后的密封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阀套靠近弹簧座的端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嵌设有防止弹簧座滑脱的卡簧,所述的弹簧座与阀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卡槽可有效保障弹簧座的安装可靠性,避免其滑脱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省成本。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比例电磁铁还包括线圈外壳、线圈、导磁套和衔铁,所述的导磁套与所述的阀体密封螺接固定,所述的导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外壳内,所述的线圈绕设在所述的导磁套外侧,所述衔铁沿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导磁套内,所述的衔铁与所述的推杆相固定;好处在于通过设置的线圈外壳、线圈、导磁套和衔铁可实现推杆的电磁控制。
更近一步地,所述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滚针,所述的滚针与所述的阀芯相抵;所述的导磁套通过安装座与线圈外壳相固定,所述的安装座与导磁套端部的配合处设置有隔磁垫;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滚针可提高推杆横向移动的流畅性。同时通过设置的隔磁垫可避免对安装座及其他金属部件的磁化,减少外界磁场对衔铁的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阀套上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满足特定场景的需要,即将阀套压力口设置在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的前端。通过设置的导流孔与阻尼孔的配合可有效保障阀芯在移动过程的平稳性,从而保障三通减压阀调整在换挡瞬间离合器活塞的移动升压特性,使离合器摩擦片平缓接触并压紧到位,完成平稳换挡过程,消除换挡冲击,提高换挡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比例电磁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附图1-5所示一种三通减压阀,包括比例电磁铁2和阀体1,阀体1包括阀套1.1和阀芯1.2,阀芯1.2同轴活动设置在阀套1.1内,比例电磁铁2设置有推杆2.5,推杆2.5用于推动阀芯,阀套内设置有相连通的调节腔1.11和平衡腔1.12,所述平衡腔1.12的直径大于调节腔1.11的直径,阀芯的周侧面与阀套的内侧面密封贴合,阀套上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均开设于调节腔1.11的侧壁,所述阀套回油口开设于平衡腔1.12的侧壁,阀芯设置有容纳腔1.23和阻尼腔1.24,所述阀套内调节腔1.11和平衡腔1.12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段1.13,过渡段1.13的内径从调节腔1.11至平衡腔1.12逐渐增大,容纳腔1.23通过阀芯上设置的导流孔1.27与阻尼腔1.24相连通,导流孔1.27的孔径从容纳腔1.23朝向阻尼腔1.24逐渐缩小,阀芯的一端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芯压力口1.21和阀芯工作口1.22,阀芯压力口1.21、阀芯工作口1.22均与容纳腔1.23相连通,阻尼腔1.24内设置有阻尼塞1.3,阻尼塞1.3开设有轴向的阻尼孔1.31,所述阀套远离阀套压力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座3,弹簧座3设置有用于压紧阻尼塞1.3的压簧3.1,在阻尼腔1.24内部设置有限位棱台1.25,且阻尼孔1.31朝向压簧3.1的孔径逐级增大,阀芯靠近压簧3.1的端部设置有压紧台1.26,压簧3.1伸入至阻尼腔1.24与压紧台1.26相抵;
阀芯的周侧还设置有沉降槽1.14;当处于推杆2.5处于初始状态时,阀套压力口关闭,阀套工作口通过沉降槽1.14与阀套回油口相连通,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1.22与容纳腔1.23相连通;当推杆2.5伸出压缩压簧3.1时,阀套压力口通过阀芯压力口1.21与容纳腔1.23相连通,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1.22与容纳腔1.23相连通,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相隔绝。
为保障阀套、阀芯工作的可靠性,在阀套设置有多个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多个阀套压力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阀套工作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阀套回油口绕轴线均匀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套压力口与阀套工作口之间的阀套上、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之间的阀套上均开设有密封槽4,密封槽4内设置有密封环5;
更进一步地,阀套靠近弹簧座3的端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嵌设有防止弹簧座3滑脱的卡簧3.2,弹簧座3与阀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的比例电磁铁2还包括线圈2.2外壳2.1、线圈2.2、导磁套2.3和衔铁2.4,导磁套2.3与阀体1密封螺接固定,导磁固定设置在线圈2.2外壳2.1内,线圈2.2绕设在导磁套2.3外侧,衔铁2.4衔铁2.4沿轴向活动设置在导磁套2.3内,衔铁2.4与推杆2.5相固定;优选地推杆2.5的端部设置有滚针2.6,滚针2.6与阀芯相抵;导磁套2.3通过安装座2.7与线圈2.2外壳2.1相固定,安装座2.7与导磁套2.3端部的配合处设置有隔磁垫2.8。
本实用新的工作原理:阀套压力口P和阀套回油口T与常规产品是相反位置布置,阀套工作口A位于阀套压力口P和阀套回油口T之间。初始状态,阀套工作口容纳腔1.23相连通,通过导流孔1.27、阻尼孔1.31与阻尼腔1.24相连通;阀套工作口A与阀套回油口T相连通,稳定后调节腔1.11的横截面积与平衡腔1.12的截面积之差为阀套工作口A油压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此时液压力方向向左,与向右的电磁力相比较。当通电时,在导磁套2.3、线圈2.2和线圈2.2外壳2.1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电磁力,对衔铁2.4施加向右的作用力。随电磁力的不断增大,衔铁2.4推动推杆2.5向右移动,杆推动滚针2.6,进而推动阀芯向右移动,逐渐关闭阀套工作口A与阀套回油口T的通路,即通过沉降槽1.14的槽壁进行阻断,完全关闭后,阀套压力口P和阀套工作口A通路打开,此时油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阀套压力口、阀芯压力口1.21、阀芯的容纳腔1.23和阀芯工作口1.22进入到阀套工作口A,另一路通过阀套压力口、阀芯压力口1.21、容纳腔1.23、导流孔1.27以及阻尼孔1.31进入到阻尼腔1.24和平衡腔1.12,作用在阀芯右端面。当平衡腔1.12的压力升高时,压力反馈作用到阀芯的右端面,推动阀芯向左移动,从而减小阀套压力口P到阀套工作口A的开口量,即减小了阀套工作口A的压力。阀芯在不断的位置移动中就可以保证阀套工作口A处的压力基本不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以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三通减压阀,包括比例电磁铁和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阀套和阀芯,所述的阀芯同轴活动设置在阀套内,所述的比例电磁铁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用于推动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内设置有相连通的调节腔和平衡腔,所述平衡腔的直径大于调节腔的直径,阀芯的周侧面与阀套的内侧面密封贴合,所述的阀套上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所述的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均开设于调节腔的侧壁,所述阀套回油口开设于平衡腔的侧壁,阀芯设置有容纳腔和阻尼腔,所述的容纳腔通过阀芯上设置的导流孔与阻尼腔相连通,所述的阀芯的一端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阀芯压力口和阀芯工作口,所述的阀芯压力口、阀芯工作口均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阻尼腔内设置有阻尼塞,所述的阻尼塞开设有轴向的阻尼孔,所述阀套远离阀套压力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弹簧座设置有用于压紧阻尼塞的压簧,所述阀芯的周侧还设置有沉降槽;当处于推杆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的阀套压力口关闭,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沉降槽与阀套回油口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当推杆伸出压缩压簧时,所述的阀套压力口通过阀芯压力口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通过阀芯工作口与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的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相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从容纳腔朝向阻尼腔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腔内部设置有限位棱台,且所述的阻尼孔朝向压簧的孔径逐级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靠近压簧的端部设置有压紧台,所述的压簧伸入至阻尼腔与压紧台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内调节腔和平衡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内径从调节腔至平衡腔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设置有多个阀套压力口、阀套工作口和阀套回油口,多个所述的阀套压力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的阀套工作口绕轴线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的阀套回油口绕轴线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压力口与阀套工作口之间的阀套上、阀套工作口与阀套回油口之间的阀套上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靠近弹簧座的端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嵌设有防止弹簧座滑脱的卡簧,所述的弹簧座与阀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例电磁铁还包括线圈外壳、线圈、导磁套和衔铁,所述的导磁套与所述的阀体密封螺接固定,所述的导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线圈外壳内,所述的线圈绕设在所述的导磁套外侧,所述衔铁沿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导磁套内,所述的衔铁与所述的推杆相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通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滚针,所述的滚针与所述的阀芯相抵;所述的导磁套通过安装座与线圈外壳相固定,所述的安装座与导磁套端部的配合处设置有隔磁垫。
CN202320723511.0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三通减压阀 Active CN219734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3511.0U CN21973419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三通减压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3511.0U CN21973419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三通减压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4198U true CN219734198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3511.0U Active CN219734198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三通减压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4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9785A (en) Proportion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CN106122151B (zh) 插入式大流量三通比例减压阀
CN101713420A (zh) 先导式比例换向阀
US20160169402A1 (en) Valve, and the use thereof for a clutch
JP2016518573A (ja) 比例圧力制御バルブ
CN219734198U (zh) 一种三通减压阀
CN201265570Y (zh) 先导式电液比例换向阀
CN108571487A (zh) 一种电磁式液控双向截止阀
CN112503044B (zh) 一种液压控制阀及液压操动机构
CN103122995A (zh) 用于操纵变速器的至少一个换挡元件的液压系统的阀装置
CN214578002U (zh) 一种插装式二通比例调速阀
CN107725517B (zh) 一种比例流量电磁阀
CN205978687U (zh) 插入式大流量三通比例减压阀
CN204533020U (zh) 一种集成多功能液压元件
JPH06103072B2 (ja) 電磁比例油圧制御弁
CN112503043B (zh) 液压操动机构及液压控制阀
CN107504213A (zh) 一种滑阀结构的比例溢流电磁阀及其工作方法
US4258610A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a hydraulic power consumer
CN208381447U (zh)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二位二通常闭电磁阀
CN104712608A (zh) 一种集成多功能液压元件
CN217736440U (zh) 一种电磁稳定的电磁阀
CN220890875U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比例电磁阀
CN211550131U (zh) 一种变速器调压阀
JP2696235B2 (ja) 油圧制御弁
JPH0722499Y2 (ja) 電磁比例圧力制御弁を備えたクラッチ作動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