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644U - 一种消音器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音器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644U
CN219733644U CN202320598544.7U CN202320598544U CN219733644U CN 219733644 U CN219733644 U CN 219733644U CN 202320598544 U CN202320598544 U CN 202320598544U CN 219733644 U CN219733644 U CN 219733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sound deadening
cavity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85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福
陈海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Desheng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Desheng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Desheng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Desheng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85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器隔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供气流流动的消音通道、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分别位于所述消音通道的两端,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均大于所述消音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主体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和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孔和所述出风腔连通。带有噪音的气流从进风腔进入消音通道,并最后从出风腔流出,是的噪音气流被压缩后再释放,有利于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消音器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音器隔板。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产生压缩空气的一种空气压缩设备,压缩机需要不断从外界吸入气体并且对气体进行压缩,从而达到不断产生压缩气体的效果,压缩机吸入气体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需要在压缩机的气体吸入端设置消音器,现有的消音器主要设置消音管来实现消音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多段的消音管以及增加消音管的长度方式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并设置隔板来形成腔室达到降噪的效果,其隔板结构比较简单,并设置隔板来形成腔室达到降噪的效果,其隔板结构比较简单。
如申请号为20222212315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音器隔板,包括通槽板,通槽板表面开设有定位孔,通槽板外部固定安装有多弧边壳体,多弧边壳体中部开设有通孔,多弧边壳体顶部表面开设有泄压孔,多弧边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中部开设有限位孔。该技术方案通过有限空间中有效地改善了压缩机的吸气流动性,能有效降低消音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然而利用泄压孔来进行泄压降噪,气体流动路径太短,其降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音器隔板,能够提高消音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消音器隔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供气流流动的消音通道、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分别位于所述消音通道的两端,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均大于所述消音通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主体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和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出风孔和所述出风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隔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带有噪音的气流从进风腔进入消音通道,并最后从出风腔流出,是的噪音气流被压缩后再释放,有利于降低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腔的内侧面和所述消音通道的内侧面之间,以及所述出风腔的内侧面和所述消音通道的内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导风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消音腔,所述导风面为所述消音腔的其中一部分侧壁,所述导风面设置有多个消音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导风面的表面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腔内置有消音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消音通道的横截面上,所述消音通道的内壁面为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均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呈矩阵排列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为圆形,所述消音通道沿所述主体的外沿弯曲设置,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阻隔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通道的内侧面设置有呈螺旋式设置的坑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隔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10、主体;100、消音通道;200、进风腔;300、出风腔;400、消音腔;410、导风面;411、消音孔;412、消音材料;413、坑槽;500、阻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隔板包括主体10,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供气流流动的消音通道100、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分别位于消音通道100的两端,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的横截面的面积均大于消音通道100的横截面的面积,主体1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进风孔和进风腔200连通,出风孔和出风腔300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音器隔板用于连接消音器,从而提高消音器的长度,通过多段消音器来进行多段降噪,在噪音气流从前一段消音器进入消音器隔板时候,噪音气流先从进风孔进入进风腔200,在进风腔200中流动至消音通道100中,并在消音通道100内沿图1的箭头方向流动,最后进入出风腔300,并从出风腔300流出消音器隔板,进而进入后一段消音器中,而由于出风腔300和进风腔200的横截面面积均大于消音通道100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噪音气流会先经过压缩,最后再通过释放,完成在消音器隔板中的流动,因此,噪音气流会在消音器隔板中经过压缩释放来释放噪音的能量,使得从消音器隔板中流出的气流的噪音被减弱,提高降噪效果。
综上,带有噪音的气流从进风腔200进入消音通道100,并最后从出风腔300流出,使得噪音气流被压缩后再释放,有利于降低噪音。
进风腔200的内侧面和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之间,以及出风腔300的内侧面和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导风面410。利用导风面410对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沿着导风面410从进风腔200流入消音通道100,以及沿着导风面410从消音通道100流入出风腔300,在气流流经进风腔200和消音通道100之间的导风面410时,气流会被分级压缩,而在气流流经出风腔300和消音通道100时,气流会被分级释放,相对于瞬间的压缩释放,逐步分级地压缩释放,能更好地吸收噪音,并进行消音。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消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消音腔400,导风面410为消音腔400的其中一部分侧壁,导风面410设置有多个消音孔411。当气流流经导风面410(进风或出风)时候,带噪音的气流会和消音孔411的内壁之间发生摩擦,并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消耗气流的噪音的能量,从而降低噪音,此外,气流流经导风面410的消音孔411时候,导风面410会和消音孔411内部的空气柱发生共振,从而降低噪音,实现消音。
具体地,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消音孔411的延伸方向和导风面410的表面垂直设置。从而满足让更多噪音声波进入消音腔400的前提下,能提高消音通道100内的气流的流量,保证排气的气流流量,避免影响排气。
此外,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该消音腔400内置有消音材料412。该消音材料412可以是开孔型泡沫塑料、有机纤维等材料,消音材料41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使用的材料,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消音通道100的横截面上,消音通道100的内壁面为圆形。圆滑的弧面可以降低对消音通道100内气流流动的干扰阻碍,保证气流在消音通道100中流动的流畅性,气流的流畅性越高,和消音通道100的内壁面产生的共振就越小,其产生的噪音则越小。
其中,优选地,该进风孔和出风孔均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呈矩阵排列地设置于主体10的两侧表面。便于导入足量的气流,避免气流无法充分进入消音器隔板中。
需要提及的是,该主体10为圆形,消音通道100沿主体10的外沿弯曲设置,以此来延长消音通道100的路径,提高消音效果,而为了避免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之间具有气流干涉,进一步地,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之间设置有阻隔部500。
其中,在该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设置有呈螺旋式设置的坑槽413。利用螺旋式的坑槽413对气流进行导流,并进行螺旋式的降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供气流流动的消音通道(100)、进风腔(200)和出风腔(300),所述进风腔(200)和所述出风腔(300)分别位于所述消音通道(100)的两端,所述进风腔(200)和所述出风腔(300)的横截面的面积均大于所述消音通道(100)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主体(1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和所述进风腔(200)连通,所述出风孔和所述出风腔(3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200)的内侧面和所述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之间,以及所述出风腔(300)的内侧面和所述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导风面(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内部设置有中空的消音腔(400),所述导风面(410)为所述消音腔(400)的其中一部分侧壁,所述导风面(410)设置有多个消音孔(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孔(41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导风面(410)的表面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400)内置有消音材料(4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音通道(100)的横截面上,所述消音通道(100)的内壁面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均设置有多个,并分别呈矩阵排列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0)的两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为圆形,所述消音通道(100)沿所述主体(10)的外沿弯曲设置,所述进风腔(200)和所述出风腔(300)之间设置有阻隔部(5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通道(100)的内侧面设置有呈螺旋式设置的坑槽(413)。
CN202320598544.7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消音器隔板 Active CN219733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544.7U CN21973364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消音器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544.7U CN21973364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消音器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644U true CN219733644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7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8544.7U Active CN21973364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消音器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03502U (zh)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
CN201100797Y (zh) 带有消音结构吸气管的双通道储液器
CN219733644U (zh) 一种消音器隔板
CN103184998A (zh) 压缩机用吸气消音器的隔板内插管结构
CN213743896U (zh) 一种多级扩张排气消声器及压缩机
CN210396849U (zh) 一种静音发动机消声器
CN113847735A (zh) 一种风道降噪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7044326A (zh) 一种核电机组消音器
CN206972342U (zh) 一种核电机组消音器
CN209959579U (zh) 一种非独立连体式风机消声器
CN206320006U (zh) 节能降噪消声减振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CN220705868U (zh) 一种降噪的排气缓冲腔
CN208057342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及其排气组件
CN201621042U (zh) 一种压缩机消音器
CN219733587U (zh) 一种消音器
CN212535982U (zh) 一种用于冰箱压缩机的异形联通消音器
CN218563753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静音箱
CN215409449U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双层消音隔音罩
CN212680545U (zh) 一种环境噪声消声器装置
CN219639004U (zh) 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17086126U (zh) 一种制氧设备用分段式消音降噪装置
CN220229516U (zh) 一种自带导流片的新风机风口结构
CN216204258U (zh) 一种风道降噪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3838829U (zh) 一种装有蜂窝孔板的降噪壳体及压缩机
CN214226503U (zh) 一种消音降燥的变频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