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2299U -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2299U
CN219732299U CN202320734363.2U CN202320734363U CN219732299U CN 219732299 U CN219732299 U CN 219732299U CN 202320734363 U CN202320734363 U CN 202320734363U CN 219732299 U CN219732299 U CN 219732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orner
huge
wal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43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兴大
王华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43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2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2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2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有四根边角巨柱,四根边角巨柱呈矩形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可以对边缘层柱与支撑座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对支撑座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与限位环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拉索牵引连接座使得连接座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分担,以减轻连接座的压力,提升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的造型也展现出多样的风格,但超高层结构大部份仍沿用传统的几种结构体系,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外框架-核心筒结构等,目前超过400米建筑的建设中,一般采用巨型外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巨型外框架主要由带状钢桁架连接周边巨柱形成,内筒由劲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构成,巨型外框和内筒通过若干道伸臂连接共同形成抗侧力体系;而楼面通常采用钢梁(包括伸臂)-钢筋桁架楼承板,重力荷载通过楼板传递至钢梁,再传递至巨柱和核心筒。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217379247U中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即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环梁平板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涉及建筑结构工程设计领域,无需设置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伸臂,能够降低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以及建筑成本。该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核心筒、外圈框架以及连接结构;其中,外圈框架位于核心筒的四周,包括多个巨柱,而连接结构为多组,每组连接结构均包括外伸剪力墙,核心筒与多组连接结构的一端连接,且多组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多个巨柱一一对应连接,外伸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是:实际使用时巨柱与连接结构的位置承重能力强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优点在于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配合时,结构整体的承重能力上升,并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有四根边角巨柱,四根所述边角巨柱呈矩形设置,四根所述边角巨柱之间中心的位置设置有中心巨柱,四根所述边角巨柱互相之间在矩形四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边缘层柱,所述中心巨柱外壁四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部层柱,且四根内部层柱呈十字形,四根所述内部层柱远离中心巨柱的一端分别与对应边缘层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边角巨柱靠近边缘层柱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四组支撑座,四组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套设在边角巨柱的外壁,其支撑座的外壁与对应位置的边缘层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边缘层柱底部与支撑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可以对边缘层柱与支撑座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底部与边角巨柱外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底部固定锥面支撑环,且锥面支撑环与边角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对支撑座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锥面支撑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与边角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边角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与限位环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中心巨柱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中心巨柱的外壁处于内部层柱高度的位置,所述连接座外壁四周对应内部层柱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槽,四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分别与内部层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顶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索,四根所述拉索与中心巨柱外壁处于连接座上方的位置,通过设置拉索牵引连接座使得连接座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分担,以减轻连接座的压力,提升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底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斜面支撑块,且斜面支撑块与中心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斜面支撑块使得连接座承重能力提升,且通过连接座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中心巨柱,以增加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内部层柱底部与连接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面支撑块,可以将加强内部层柱与连接槽连接接触的承重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可以对边缘层柱与支撑座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对支撑座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与限位环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2、该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拉索牵引连接座使得连接座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分担,以减轻连接座的压力,提升稳定性,通过设置斜面支撑块使得连接座承重能力提升,且通过连接座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中心巨柱,以增加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的放大图。
图中:1、边角巨柱;101、中心巨柱;2、边缘层柱;3、内部层柱;4、支撑组件;401、支撑座;402、第一弧形块;403、第一固定环;404、锥面支撑环;405、第二固定环;406、限位环;5、连接组件;501、连接座;502、连接槽;503、拉索;504、斜面支撑块;505、弧面支撑块。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有四根边角巨柱1,四根边角巨柱1呈矩形设置,四根边角巨柱1之间中心的位置设置有中心巨柱101,四根边角巨柱1互相之间在矩形四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边缘层柱2,中心巨柱101外壁四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部层柱3,且四根内部层柱3呈十字形,四根内部层柱3远离中心巨柱10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边缘层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边角巨柱1靠近边缘层柱2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包括有四组支撑座401,四组支撑座401分别固定套设在边角巨柱1的外壁,其支撑座401的外壁与对应位置的边缘层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边缘层柱2底部与支撑座401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402,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402可以对边缘层柱2与支撑座401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支撑座401底部与边角巨柱1外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03,第一固定环403的底部固定锥面支撑环404,且锥面支撑环404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403对支撑座401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404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401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404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1,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锥面支撑环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05,且第二固定环405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06,且限位环406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405与限位环406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402可以对边缘层柱2与支撑座401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403对支撑座401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404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401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404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1,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405与限位环406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中心巨柱101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有连接座501,连接座501固定连接在中心巨柱101的外壁处于内部层柱3高度的位置,连接座501外壁四周对应内部层柱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槽502,四处连接槽502的内壁分别与内部层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座501顶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索503,四根拉索503与中心巨柱101外壁处于连接座501上方的位置,通过设置拉索503牵引连接座501使得连接座501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101分担,以减轻连接座501的压力,提升稳定性,连接座501底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斜面支撑块504,且斜面支撑块504与中心巨柱101的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斜面支撑块504使得连接座501承重能力提升,且通过连接座501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中心巨柱101,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内部层柱3底部与连接槽5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面支撑块505,可以将加强内部层柱3与连接槽502连接接触的承重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拉索503牵引连接座501使得连接座501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101分担,以减轻连接座501的压力,提升稳定性,通过设置斜面支撑块504使得连接座501承重能力提升,且通过连接座501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中心巨柱101,以增加结构稳定性。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弧形块402可以对边缘层柱2与支撑座401的连接进行支撑,以增加承重能力并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环403对支撑座401进行限位,通过锥面支撑环404进行支撑,使得支撑座401承重提升,且通过锥面支撑环404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边角巨柱1,使得机构整体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环405与限位环406的多层限位并提供支撑力,进一步的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拉索503牵引连接座501使得连接座501承受的部分由于中心巨柱101分担,以减轻连接座501的压力,提升稳定性,通过设置斜面支撑块504使得连接座501承重能力提升,且通过连接座501的斜面可以使得一部分的重量支撑力传递给到中心巨柱101,以增加结构稳定性。

Claims (6)

1.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有四根边角巨柱(1),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边角巨柱(1)呈矩形设置,四根所述边角巨柱(1)之间中心的位置设置有中心巨柱(101),四根所述边角巨柱(1)互相之间在矩形四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边缘层柱(2),所述中心巨柱(101)外壁四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内部层柱(3),且四根内部层柱(3)呈十字形,四根所述内部层柱(3)远离中心巨柱(10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边缘层柱(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边角巨柱(1)靠近边缘层柱(2)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有四组支撑座(401),四组所述支撑座(401)分别固定套设在边角巨柱(1)的外壁,其支撑座(401)的外壁与对应位置的边缘层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边缘层柱(2)底部与支撑座(401)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01)底部与边角巨柱(1)外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03),所述第一固定环(403)的底部固定锥面支撑环(404),且锥面支撑环(404)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支撑环(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05),且第二固定环(405)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4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06),且限位环(406)与边角巨柱(1)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巨柱(101)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有连接座(501),所述连接座(501)固定连接在中心巨柱(101)的外壁处于内部层柱(3)高度的位置,所述连接座(501)外壁四周对应内部层柱(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槽(502),四处所述连接槽(502)的内壁分别与内部层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501)顶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索(503),四根所述拉索(503)与中心巨柱(101)外壁处于连接座(501)上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01)底部四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斜面支撑块(504),且斜面支撑块(504)与中心巨柱(101)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层柱(3)底部与连接槽(50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面支撑块(505)。
CN202320734363.2U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Active CN219732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363.2U CN21973229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4363.2U CN21973229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2299U true CN219732299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4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4363.2U Active CN219732299U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2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4217A (zh) 混凝土核心筒与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的成束筒体结构
CN112982669A (zh) 一种偏心环状大悬挑预应力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38025U (zh) 混凝土核心筒与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的成束筒体结构
CN219732299U (zh) 一种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
CN101633483A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装置
CN205242891U (zh) 一种预制空心楼梯
CN211849963U (zh) 一种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自铆式节点
CN208950124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
CN103628568B (zh) 一种网壳结构用的球铰支撑架的排布方式
CN201952103U (zh) 一种钢筋吊架
CN217150679U (zh) 一种直埋式管桁架支座节点
CN214531505U (zh) 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CN219298775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模板的多功能超构柱
CN219411510U (zh) 一种人字形对称斜柱结构
CN205444731U (zh) 一种组装式预制楼梯组件
CN218374381U (zh) 一种钢板企口连接的新型多段连续预制叠合次梁
CN216664609U (zh) 一种具有稳定承重结构的装配式建筑承重墙板
CN211058113U (zh) Pc预制叠合板结构
CN218814311U (zh) 一种强外框超高层建筑结构
CN216586998U (zh) 一种基于src体系的无内筒超高层结构
CN21633965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塔吊基础安装结构
CN219033280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柱基础结构
CN214272642U (zh) 一种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承重构件
CN220848952U (zh) 一种用于体育场大跨度悬挑钢桁架安装的加固件
CN210975546U (zh) 缆索承重桥的复合型桥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