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8519U -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8519U
CN219728519U CN202320134981.3U CN202320134981U CN219728519U CN 219728519 U CN219728519 U CN 219728519U CN 202320134981 U CN202320134981 U CN 202320134981U CN 219728519 U CN219728519 U CN 219728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life buoy
fixing fram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49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桂英
邓玉莲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fei Dr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fei Dr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fei Dr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fei Dr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49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8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8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8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承载口,所述承载口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轴杆,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压缸,所述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呈L型且左端与轴杆的左端相接。该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不仅可以做到自动投放多个救生圈,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在控制终端上设置投掷救生圈的数量,无人机接收到指令后,通过压缸驱动伸缩杆向左带动轴杆移动投放救生圈,在投放救生圈的过程中进行计数,做到智能投放救生圈,通过在无人机的下方设置探照灯进行辅助,可以缩短落水人员拿到救生圈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无人机科技领域,尤其是应用科技对水上救援的快速应对的需要,由于无人机具有反应迅速,机动能力强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水上救援的科技本身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水上救援本身存在的问题,所以寻找无人机搭载空中救生器这种方法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思路。
现有投放救生圈的方式均为人工投放,然后有许多水上需要救援区域是人工无法到达区域,不能及时进行救援,则会采用无人机进行远程控制投放救生圈,现有的无人机无法通过远程控制精准地对投放的救生圈的数量进行计数,无法做到智能化投放救生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承载口,所述承载口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轴杆,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压缸,所述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呈L型且左端与轴杆的左端相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弹簧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动卡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滑槽中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和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活动块外圈的上部套装有第二弹簧组件,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正极感应环,所述固定架的内腔设置有负极感应环。
优选的,所述负极感应环位于正极感应环的下方,并且正极感应环向下移动时可与负极感应环形成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前部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位于固定架的后部设置有探照灯。
优选的,所述方槽、第一弹簧组件、触动卡块的数量及间距与固定架下部承载口的数量及间距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不仅可以做到自动投放多个救生圈,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在控制终端上设置投掷救生圈的数量,无人机接收到指令后,通过压缸驱动伸缩杆向左带动轴杆移动投放救生圈,其中伸缩杆在移动过程中,触动卡块被挤压收缩在方槽的内腔,当触动卡块移动至卡口处时,第一弹簧组件将触动卡块弹出并且触动卡块与卡接口卡接,卡接时,触动卡块会挤压卡口底部的上限位挡块促使活动块向下移动,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组件,活动块向下移动会带动正极感应环向下移动并与负极感应环形成闭合,闭合时,无人机系统可获取感应环的闭合次数,以此来计算投放的救生圈数量。当救生圈投放完成后,压缸驱动伸缩杆带动轴杆复位,复位过程中,轴杆向右移动时,正负极感应环闭合不被计入到投放计数中,以此区分并精准计算投放数量,做到智能投放救生圈。
2、该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通过在无人机的下方设置探照灯,在投放完救生圈后,如果是夜晚实施救援,落水人员可能黑夜无法清楚看到救生圈,通过灯光辅助,则可以缩短落水人员拿到救生圈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局部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局部截面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固定架;3、承载口;4、轴杆;5、压缸;6、伸缩杆;7、第一弹簧组件;8、触动卡块;9、卡口;10、活动块;11、限位挡块;12、第二弹簧组件;13、正极感应环;14、负极感应环;15、图像采集器;16、探照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承载口3,承载口3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轴杆4,固定架2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压缸5,压缸5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6,伸缩杆6呈L型且左端与轴杆4的左端相接。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水域救援时,首先在固定架2上中轴杆4对应的每一个承载口3处套设救生圈,放置多个救生圈以为不时之需,当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无人机飞到救援地点时,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压缸5驱动伸缩杆6向左,由于轴杆4是活动连接在固定架2的内腔中的,伸缩杆6可以带动轴杆4向左移动,当轴杆4右端完全经过左右侧的承载口3时,最右侧的救生圈失去支撑会自动下落,达到救援目的,继续向前则可以从右往左依次投掷救生圈。
其中,伸缩杆6的底部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组件7,第一弹簧组件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动卡块8。方槽、第一弹簧组件7、触动卡块8的数量及间距与固定架2下部承载口3的数量及间距一致。
进一步的,固定架2的顶部滑槽中开设有卡口9,卡口9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块10,活动块10的顶部和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块11,活动块10外圈的上部套装有第二弹簧组件12,活动块10的底部设置有正极感应环13,固定架2的内腔设置有负极感应环14,并且正极感应环13向下移动时可与负极感应环14形成闭合回路。
本实施例中,在救援时,可以根据落水人数,在控制终端上设置投掷救生圈的数量,无人机接收到指令后,通过压缸5驱动伸缩杆6向左带动轴杆4移动投放救生圈,其中伸缩杆6在移动过程中,触动卡块8被挤压收缩在方槽的内腔,当触动卡块8移动至卡口9处时,第一弹簧组件7将触动卡块8弹出并且触动卡块8与卡接口9卡接,卡接时,触动卡块8会挤压卡口9底部的上限位挡块11促使活动块10向下移动,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组件12,活动块10向下移动会带动正极感应环13向下移动并与负极感应环14形成闭合,闭合时,无人机系统可获取感应环的闭合次数,以此来计算投放的救生圈数量。当救生圈投放完成后,压缸5驱动伸缩杆6带动轴杆4复位,复位过程中,轴杆4向右移动时,正负极感应环闭合不被计入到投放计数中,以此区分并精准计算投放数量,做到智能投放救生圈。
投放完成后,轴杆4向左继续投放或向右复位,触动卡块8再次被挤压进入方槽中,脱离卡口9时,第二弹簧组件12的弹力作用促使活动块10复位,以便下一次的计数。
其中,无人机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图像采集器15,无人机本体1底部位于固定架2的后部设置有探照灯16。
本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器15实时监控并通过无人机内部的定位系统,可精准地控制无人机到达指定救援地点,通过在无人机的下方设置探照灯16,在投放完救生圈后,如果是夜晚实施救援,落水人员可能黑夜无法清楚看到救生圈,通过灯光辅助,则可以缩短落水人员拿到救生圈的时间。
工作原理: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水域救援时,首先在固定架2上中轴杆4对应的每一个承载口3处套设救生圈,放置多个救生圈以为不时之需,当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无人机飞到救援地点时,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压缸5驱动伸缩杆6向左,由于轴杆4是活动连接在固定架2的内腔中的,伸缩杆6可以带动轴杆4向左移动,伸缩杆6在移动过程中,触动卡块8被挤压收缩在方槽的内腔,当触动卡块8移动至卡口9处时,第一弹簧组件7将触动卡块8弹出并且触动卡块8与卡接口9卡接,卡接时,触动卡块8会挤压卡口9底部的上限位挡块11促使活动块10向下移动,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组件12,活动块10向下移动会带动正极感应环13向下移动并与负极感应环14形成闭合,闭合时,无人机系统可获取感应环的闭合次数,以此来计算投放的救生圈数量。当救生圈投放完成后,压缸5驱动伸缩杆6带动轴杆4复位,复位过程中,轴杆4向右移动时,正负极感应环闭合不被计入到投放计数中,以此区分并精准计算投放数量,做到智能投放救生圈,当轴杆4右端完全经过左右侧的承载口3时,最右侧的救生圈失去支撑会自动下落,达到救援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承载口(3),所述承载口(3)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轴杆(4),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压缸(5),所述压缸(5)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呈L型且左端与轴杆(4)的左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底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组件(7),所述第一弹簧组件(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动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滑槽中开设有卡口(9),所述卡口(9)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顶部和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挡块(11),所述活动块(10)外圈的上部套装有第二弹簧组件(12),所述活动块(10)的底部设置有正极感应环(13),所述固定架(2)的内腔设置有负极感应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感应环(14)位于正极感应环(13)的下方,并且正极感应环(13)向下移动时可与负极感应环(14)形成闭合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图像采集器(15),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位于固定架(2)的后部设置有探照灯(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槽、第一弹簧组件(7)、触动卡块(8)的数量及间距与固定架(2)下部承载口(3)的数量及间距一致。
CN202320134981.3U 2023-01-14 2023-01-14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Active CN219728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4981.3U CN21972851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4981.3U CN21972851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8519U true CN219728519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9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4981.3U Active CN219728519U (zh) 2023-01-14 2023-01-14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8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7849B (zh) 一种小型巡检无人机动平台释放回收系统
US20220314864A1 (en) An emergency support robot for polar uavs
CN108988198A (zh) 一种电线杆去鸟巢装置
CN208803449U (zh) 一种水上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19728519U (zh) 一种水域救援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CN106335565A (zh) 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
CN209741795U (zh) 智能水面清洁机器人
CN108970097A (zh) 一种桌球自动摆球机器人
CN109964650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化苹果采摘系统
CN117103220A (zh) 一种移动式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
CN116839996A (zh) 一种移动式河流水质监测装置
CN203610638U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件切边系统
CN214942616U (zh) 一种建筑幕墙施工用尺寸调整设备
CN211996128U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
CN208665503U (zh) 一种智能式水上救生机器人
CN112284839B (zh) 一种用于双向车道的汽车尾气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2723435A (zh) 一种园林水生态净化设备
CN210188255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相机装配件的冲压模具
CN112007785A (zh) 一种农业机械零件加工用的喷漆装置
CN209160031U (zh) 一种自带广角摄像头的民用无人机
CN112345532A (zh) 一种车用轮胎生产用表面破洞裂纹检测装置
CN112786985A (zh) 一种环保型的废旧蓄电池回收用分离处理装置
CN110127004A (zh) 一种用于溺水者院前急救的智能装备
CN112440133A (zh) 一种用于电话机制造切割的智能化定长及除屑装置
CN217195449U (zh) 一种隧道工程用空陆两栖机器人检测雷达自动翻转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