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4485U -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4485U
CN219724485U CN202321282746.7U CN202321282746U CN219724485U CN 219724485 U CN219724485 U CN 219724485U CN 202321282746 U CN202321282746 U CN 202321282746U CN 219724485 U CN219724485 U CN 219724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ging
jig
station
position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27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建珊
蒋婵杰
徐礼军
崔佳庆
褚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nghu Standard Faste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nghu Standard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nghu Standard Fast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nghu Standard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27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4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4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4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治具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推杆,固定块上设有导向孔,推杆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推杆和导向孔配合,能够限定固定块和活动块相对运动的方向,有利于治具状态变化的稳定性;固定块靠近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活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相对设置、能够配合抱紧锻料,既有利于治具固定锻料、又能够避免治具遮挡定位孔;治具一侧还设有治具驱动件,治具驱动件作用于推杆、能够快速实现治具状态的变化;治具设于定位调整装置的转盘上,能够准确地定位锻料、以便于锻料进行定位调整、最终确保锻料进行高效且准确的锻造。

Description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锻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常规或规则形状(如方形、球形、柱型等)的锻料而言,上料时,通过传送带、振动盘等输送装置即可实现上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艺要求和生产需求的进化,出现了各种各样规格、形状的锻料,以便于构建不同的锻造形状。在这类锻料进入锻造机前,需要校准锻料的角度、正反方向等,以便于锻料以统一的状态进行锻造,从而提高锻造效率。
在转移锻料、调整锻料姿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治具定位锻料,从而避免锻料位移。传统设备中,通常会通过开设卡槽、设置挡块或者利用夹爪等方式实现对锻料的固定;但卡槽、挡块的设置通常只适用于特定形状的锻料,适用性差;夹爪的设置空间占地大、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治具,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固定块靠近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活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推杆,推杆固定设置在活动块上,固定块上设有导向孔,推杆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其中,治具包括开放状态和固定状态;治具处于开放状态时,活动块远离固定块,锻料能够被置入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之间;治具处于固定状态时,活动块靠近固定块,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能够夹紧锻料;治具一侧还设有治具驱动件,治具驱动件用于驱使推杆沿导向孔运动,从而使得活动块靠近或远离固定块。
进一步地,治具处于固定状态时,部分推杆从导向孔的远离活动块的一端穿出;治具驱动件设于治具的运动路径上;治具靠近治具驱动件时,治具驱动件能够推动推杆、使得治具进入开放状态;治具远离治具驱动件时,治具保持固定状态。
进一步地,固定块靠近活动块的一侧设置为台阶状;活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置为倒台阶状;固定块和活动块能够通过台阶结构相贴。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台阶面上还设有限位槽;锻料包括凸台和端块,端块设于凸台的一端、且端块的外径小于凸台的外径;治具接取锻料时,端块能够插入限位槽中,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能够夹紧凸台。
进一步地,治具还包括光电定位销,光电定位销用于确认固定块和/或活动块的位置是否准确。
进一步地,治具还包括:复位固定块,活动块设于复位固定块和固定块之间;弹性件,设于活动块和复位固定块之间。
进一步地,复位固定块上设有限位孔,推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另一端滑动设置在限位孔中;弹性件套设在推杆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包括上述治具,还包括:转盘,治具设置在转盘上,转盘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从接料工位、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出料工位运动;第三检测机构,设于第一定位工位;第一旋转机构,设于第一定位工位;其中,锻料上设有定位孔;锻料到达第一定位工位后,第一旋转机构能够驱使锻料进行旋转,以便于第三检测机构检测到定位孔。
进一步地,转盘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从接料工位、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第二定位工位和出料工位运动;定位调整装置还包括:第四检测机构,设于第二定位工位;第二旋转机构,设于第二定位工位;锻料到达第二定位工位后,若第四检测机构无法检测到定位孔,第二旋转机构能够驱使锻料进行旋转。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铝镇静钢锻造设备,包括上述定位调整装置,还包括:上料装置,用于向接料工位输送锻料;中转装置,用于从出料工位接取锻料;锻造机,设于中转装置下游、用于锻造锻料。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治具,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推杆,固定块上设有导向孔,推杆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推杆和导向孔配合,能够限定固定块和活动块相对运动的方向,有利于治具状态变化的稳定性;固定块靠近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活动块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相对设置、能够配合抱紧锻料的,既有利于治具固定锻料、又能够避免治具遮挡定位孔;治具一侧还设有治具驱动件,治具驱动件作用于推杆,能够快速实现治具状态的变化;仅在需要治具处于开放状态的工位处设置治具驱动件,当治具的数量较多时,能够减少治具驱动件的设置数量、从而降低设备成本;将治具驱动件设于转盘外,还能够优化转盘上的设备布局。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包括上述治具,还包括转盘、第三检测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治具设置在转盘上,转盘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从接料工位、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出料工位运动;锻料上设有定位孔;锻料到达第一定位工位后,第一旋转机构能够驱使锻料进行旋转,以便于第三检测机构检测到定位孔,从而实现对锻料状态的调整;定位调整装置能够将锻料调整至统一的状态,进而方便锻料进行统一的锻造。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铝镇静钢锻造设备,包括上述定位调整装置,还包括上料装置、中转装置和锻造机,上料装置用于向接料工位输送锻料,中转装置用于从出料工位接取锻料,锻造机设于中转装置下游、用于锻造锻料;本申请提供的铝镇静钢锻造设备能够很好地衔接锻料从上料到锻造的各个工序,确保锻料以统一的状态进入锻造机、最终实现高效且准确的锻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锻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镇静钢锻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盘和定位调整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定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治具处于开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治具处于固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中转装置的七个工作工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首先,参照图1,图示了一种锻料1。参照主视图,锻料1的上部设有凸台1a,凸台1a为锻料1的外径最大部位;凸台1a的上端设有端块1c,端块1c的外径小于凸台1a的外径;凸台1a的侧面设有定位孔1b,定位孔1b沿竖直方向贯穿凸台1a。结合参照俯视图,定位孔1b处于锻料1的边缘,沿锻料1的长度方向、定位孔1b不受锻料1实体部位的遮挡。继续参照主视图,凸台1a的下端设有长度较大的尾部1d,尾部1d的外径小于凸台1a的外径。
由于锻料1的头部(包括凸台1a和端块1c)尺寸大、质量大,锻料1的重心偏上,在采用振动盘150振动输送锻料1时,锻料1会以头部在上、尾部1d在下的状态向前运动。
本申请中,图1主视图所示的锻料1头部在上、尾部1d在下的状态为锻料1的正置状态;使得锻料1翻转180°,呈尾部1d在上、头部在下的状态即为锻料1的倒置状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镇静钢锻造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00,用于输送倒置的锻料1;定位调整装置200,用于接收上料装置100输送而来的锻料1、并将锻料1调整至预设状态;锻造机400,用于锻造处于预设状态的锻料1。
具体地,上料装置100用于校准锻料1的头尾方向、最终统一地输出呈倒置状态的锻料1。定位调整装置200用于调整定位孔1b的位置、最终统一地输出定位孔1b朝向相同的锻料1。
需要解释的是,以图1所示的锻料1结构为例,锻料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在锻料1成型过程中,在锻料1的预设部位形成定位孔1b;定位孔1b的设置并不是锻造工艺所要求的锻料1形状,而是本申请中、为调整锻料1至预设状态的特殊设计;由于定位孔1b处于锻料1边缘、且定位孔1b的尺寸较小,实际锻造时,定位孔1b不会影响锻料1的锻造成型;同时,由于定位孔1b相对锻料1实体部位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定位调整装置200接收到倒置的锻料1后,保持锻料1呈倒置状态1、并将定位孔1b调整到面向预设方向,或者说,将定位孔1b调整到相对于定位调整装置200固定的预设位置,即可保证锻料1整体均处于预设状态,此时,锻料1的每个部位都处在预设位置、面向预设方向;由此,锻料1能够具备统一的状态。
综上,通过上料装置100和定位调整装置200配合,锻造机400接收到的锻料1具备统一的预设状态,此时,锻料1倒置、且定位孔1b面向预设方向,如此,锻造机400能够准确并快速地进行锻造工作。
其中,上料装置100包括:传送机构110,用于输送正置的锻料1;取料机构130,用于接取正置的锻料1,并能够翻转锻料1、使得锻料1倒置。
传送机构110可采用传送带、机动辊道等方便运动物料的机构;传送机构110能够持续地向前输送正置的锻料1。
取料机构130能够采用吸盘、机械手、机器人等方便逐一获取物料的机构;传送机构110将锻料1输送到预设工位后,取料机构130能够从预设工位获取一个锻料1,并将该锻料1翻转180°、使得锻料1从正置状态转化为倒置状态;定位调整装置200对接取料机构130,能够接收倒置后的锻料1。
其中,定位调整装置200包括:转盘210,转盘210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1从接料工位A、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B、出料工位D运动,接料工位A用于对接上料装置100、以接取倒置的锻料1,出料工位D用于对接锻造机400、以输出调整状态后的锻料1;第三检测机构231,设于第一定位工位B;第一旋转机构241,设于第一定位工位B;锻料1上设有定位孔1b;锻料1到达第一定位工位B后,第一旋转机构241驱使锻料1进行旋转,以便于第三检测机构231检测到定位孔1b。
需要解释的是,上料装置100输出的锻料1仅能保证其处于倒置状态,定位调整装置200接收到锻料1后,锻料1上定位孔1b相对定位调整装置200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且每一进入定位调整装置200的锻料1的定位孔1b的朝向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上料装置100向接料工位A输送锻料1,定位调整装置200接收到锻料1后,转盘210旋转,将该锻料1移动至第一定位工位B处,以便于第三检测机构231的检测端正对锻料1。若第三检测机构231检测到定位孔1b,则证明定位孔1b处于预设位置、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若第三检测机构231无法检测到定位孔1b,则证明定位孔1b不处于预设位置、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
若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则需要第一旋转机构241作用于锻料1,使得锻料1在保持倒置状态的情况下水平旋转;随着锻料1不断自转,第三检测机构231能够检测到定位孔1b。
一实施例中,第三检测机构231采用反射传感器。该实施例中,若定位孔1b不在预设位置,处于预设位置的必然是锻料1的实体部位,第三检测机构231的检测信号射向预设位置时,会被锻料1的实体部位反射;若定位孔1b处于预设位置,第三检测机构231的检测信号射向预设位置时,能够通过定位孔1b、穿过预设位置,而不会产生反射信号;由此判定定位孔1b是否处于预设位置。
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检测机构231采用对射传感器;此时,第三检测机构231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信号接收单元。该实施例中,若定位孔1b不在预设位置,信号接收单元无法接收到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检测信号;若定位孔1b处于预设位置,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通过定位孔1b、穿过预设位置、最终被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由此判定定位孔1b是否处于预设位置。
又一实施例中,第三检测机构231采用CCD相机(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此时,第三检测机构231能够对预设位置进行拍摄,以便于确认定位孔1b是否处于预设位置。
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三检测机构231的具体构型。
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机构241包括转台和转台驱动件,转台设于转盘210上,转台驱动件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转动驱动件;随着转盘210旋转,转台移动至接料工位A时,倒置的锻料1被置入转台;转盘210继续旋转,转台移动至第一定位工位B时,转台驱动件工作、驱使转台携锻料1进行旋转。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机构241包括提取件和提取驱动件,提取件设于第一定位工位B,提取驱动件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转动驱动件;转盘210将锻料1移动至第一定位工位B后,提取件抓取锻料1,提取驱动件驱使提取件携锻料1进行旋转。
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旋转机构241的具体构型。
另外,定位调整装置200采用转盘210进行锻料1多工位的转移,一方面,转盘210能够同时对接多个工位,使得多个工位围绕转盘210、圆周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多个工位的直线占地、优化设备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转盘210能够同时接取多个锻料1,并且其中一个锻料处于接料工位A时、另有一个锻料处于第一定位工位B、另有一个锻料处于出料工位D,如此,转盘210能够持续地接取、调整和输出锻料1,有利于定位调整装置200的工作效率。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料装置100包括:传送机构110,用于向第一工位输送锻料1;递料机构120,用于将第一工位处的锻料1输向第二工位;取料机构130,用于接取第二工位处的锻料1、并向下游转移锻料1。
该实施方式中,递料机构120用于分拣锻料1,并能够规律、高效地向第二工位逐一递送锻料1。
具体地,传送机构110用于对接上游,以便于接收成型的锻料1,并向下游输送锻料1;递料机构120设于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能够接取一个锻料1、并将该锻料1输向取料机构130。
递料机构120具有中转和变向输送的作用。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10沿左右方向输送锻料,递料机构120沿上下方向输送锻料;传送机构110与递料机构120的输送方向相交,递料机构120能够串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避免上料装置100沿一长直线输送锻料1,起到优化设备空间占地的作用。
可选地,传送机构110能够同时输送多个锻料1,递料机构120一次只能接收并递送一个锻料1;如此,一次上料操作后,第二工位处仅存在一个锻料1,取料机构130能够准确地抓取该锻料1。
可选地,传送机构1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锻料1包括凸台1a;传送机构110输送锻料1时,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能够配合支撑凸台1a。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采用该传送机构110输送图1所示的锻料1时,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凸台1a的宽度、但大于尾部1d的宽度;因此,当锻料1处于正置状态、在传送机构110上向前输送时,尾部1d能够穿入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之间、而凸台1a会受到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的支撑;由此,锻料1能够挂在传送机构110上、保持正置状态向第一工位运动;如此,递料机构120接取的锻料1必然处于正置状态;进一步地,避免递料机构120在递送锻料1的过程中改变锻料1的正反状态,也就能够保证取料机构130接取的必然是正置的锻料1。
另外,使得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的间隔设置,还能够限定传送机构110输出的锻料1数量;具体地,使得第一工位正对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之间的间隔,传送机构110一次只能向第一工位输送一个锻料1。
其中,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可采用传送带、传送辊、传送轮等结构,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的具体构型,只要二者能够配合支撑并向前输送锻料1即可。
可选地,递料机构120亦包括间隔设置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如此,递料机构120亦能够通过支撑凸台1a、以悬挂的形态输送锻料1,从而保证锻料1处于正置状态。
一具体实施例中,递料机构120包括:接料块121,接料块121上设有收料槽,收料槽能够接收一个锻料1;递料驱动件122,用于驱使接料块121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运动。
该实施例中,使得收料槽处于第一工位,由于收料槽仅能接收一个锻料1,因此,受到收料槽的限定,输向第一工位的锻料1中,仅有一个能够进入收料槽,并且进入收料槽的锻料1会阻碍其他锻料1的进入。随后,递料驱动件122工作、驱使接料块121运动时,接料块121携处于收料槽中的一个锻料1运动至第二工位;取料机构130取走收料槽中的锻料1后,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返回;收料槽回到第一工位、且收料槽的开口正对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新的一个锻料1即可进入收料槽中。
其中,递料驱动件122可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
为避免接料块121移动过程中,传送机构110继续向第一工位输送锻料1、从而影响接料块121返回第一工位,可选地,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设有拦截门;一个锻料1进入收料槽后,拦截门堵住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从而避免其他锻料1靠近递料机构120;取料机构130取走锻料1、接料块121返回第一工位后,拦截门开放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以便于新的一个锻料1进入收料槽。
或者,可选地,接料块121的长度大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接料块121设置为长条的块状结构;接料块121靠近传送机构110一侧开设有圆弧形的收料槽,收料槽贯穿接料块121,收料槽内设有台阶,台阶能够支撑锻料1 的凸台1a、以便于接料块121承托锻料1并携锻料1运动。第二工位设于第一工位上方;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向第二工位运动时,第一工位会被接料块121不具有收料槽的下部覆盖、从而阻碍传送机构110上的锻料1进入第一工位。待接料块121返回、收料槽回到第一工位后,收料槽的开口正对传送机构110的输出端,传送机构110能够将锻料1输入收料槽中。
可选地,上料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检测机构11,用于检测第一工位处是否存在锻料1;和/或,第二检测机构12,用于检测第二工位处是否存在锻料1。
其中,第一检测机构11和第二检测机构12与第三检测机构231类似。
例如,第一检测机构11或者第二检测机构12采用传感器,传感器能发出检测信号(如光电传感器发出光信号);当锻料1处于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时,锻料1能够遮挡检测信号;当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空置时,检测信号能够穿过该工位;由此判定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处是否存在锻料。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递料机构120包括接料块121和递料驱动件122,接料块121上设有收料槽,收料槽处于第一工位;第一检测机构11设于第一工位左侧;一个锻料1进入收料槽后,第一检测机构11能够检测到该锻料1,控制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递料驱动件122启动,通过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将锻料1运送至第二工位。结合参照图2,第二检测机构12悬设于第二工位上方;一个锻料1进入第二工位后,第二检测机构12能够检测到该锻料1,控制系统根据该信号控制取料机构130运行、抓取锻料1;锻料1被取料机构130取走后,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返回第一工位。
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11和第二检测机构12,能够避免递料机构120或者取料机构130空运行。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机构11和/或第二检测机构12还用于预检测锻料1的状态。例如,锻料1呈正置状态进入第一工位,第一检测机构11的检测端位置较高、能够检测锻料1是否头部在上,从而判定锻料1是否正置;若第一检测机构11检测到第一工位处的锻料1不处于正置状态,则阻止该锻料 1向下游允许。如此,能够保证进入下游的锻料1均具备正置状态,进而便于下游的定位调整装置200对锻料1进行定位调整。
可选地,上料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限位壁141,设于传送机构110两侧,能够避免两个甚至更多个锻料1在传送机构110上并排输送。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第一传送组件111和第二传送组件112设于两个第一限位壁141之间;锻料1仅能逐一进入传送机构110。
进一步地,使得两个第一限位壁141的间距接近锻料1的宽度,两个第一限位壁141配合、还能够限定锻料1在传送机构110上的位置、避免锻料1在输送过程中沿宽度方向位移或者倾斜。如此,传送机构110既能够逐一将锻料1输向第一工位,又能够提高锻料1输送的稳定性、保证锻料1具有统一的输送状态和输出位置。
可选地,上料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限位壁142,设于递料机构120两侧,用于限定递料机构120的输送方向。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递料机构120设于两个第二限位壁142之间,两个第二限位壁142之间形成导向通道,递料机构120只能沿着导向槽运输锻料1,从而提高锻料1递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更具体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递料机构120包括接料块121和递料驱动件122,接料块121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壁142之间,接料块121的右侧设有收料槽;收料槽处于第一工位时,其开口面向传送机构110、能够接收一个锻料1;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向第二工位运动时,设于右侧的一个第二限位壁142能够遮挡收料槽的开口、从而避配合接料块121限定锻料1。
可选地,上料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限位壁143,沿递料机构120的输送方向、设于第二工位前侧,用于限定递料机构120的运动行程、以便于锻料1到达第二工位。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限位壁142之间的导向通道的下端对接传送机构110、上端被第三限位壁143封闭。递料驱动件122驱使接料块121向第二工位运动时,接料块121能够接触第三限位壁143,第三限位壁143能够阻止接料块121继续前行、从而限定接料块121的终点;当接料块121处于终点、无法继续前行时,收料槽处于第二工位;由此,收料槽能够准确地到达并停留在第二工位,进而便于取料机构130接取锻料1。
可选地,第一限位壁141、第二限位壁142和/或第三限位壁143的内壁上设有防撞条。
其中,防撞条可采用橡胶、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当限位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锻料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在限位壁靠近锻料1的内壁设置防撞条,能够有效防止金属材料相互摩擦导致磨损,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取料机构130包括:取料夹爪131,用于抓取锻料1;第一平移驱动件132,用于驱使取料夹爪131靠近或远离第二工位;第二平移驱动件133,用于驱使取料夹爪131往返于下游;取料升降驱动件134,用于驱使取料夹爪131做升降运动;取料旋转驱动件135,用于驱使取料夹爪131旋转。
其中,第一平移驱动件132、第二平移驱动件133和/或取料升降驱动件134可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取料旋转驱动件135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驱动构件。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取料夹爪131设于取料旋转驱动件135的活动端,取料旋转驱动件135设于第一平移驱动件132的活动端,第一平移驱动件132设于取料升降驱动件134的活动端,取料升降驱动件134设于第二平移驱动件133的活动端。第二平移驱动件133能够驱使升降驱动件134、带动第一平移驱动件132、取料旋转驱动件135和取料夹爪131沿左右方向运动,以便于取料夹爪131在第二工位和接料工位A之间运动。取料升降驱动件134能够驱使第一平移驱动件132、带动取料旋转驱动件135和取料夹爪131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便于取料夹爪131下降、抓取或者释放锻料1,或者,以便于取料夹爪131上升、进行避位或者锻料1的翻转。第一平移驱动件132能够驱使旋转驱动件135、带动取料夹爪131沿上下方向移动,以便于取料夹爪131靠近第二工位抓取锻料1、或者远离第二工位进行避位、或者靠近接料工位A释放锻料1。旋转驱动件135能够驱使取料夹爪131、带动锻料1进行翻转,以便于将锻料1从正置状态转化为倒置状态。
可选地,取料夹爪131包括两个夹块,两个夹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便于夹取或者释放锻料1。两个夹块用于接触锻料1的表面上设有收容槽,两个收容槽配合、能够适应锻料1的外形、以便于夹爪稳定地夹持锻料1。收容槽内设有防滑块,防滑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夹持锻料1时,防滑块能够通过变形增加夹爪对锻料1的夹持力。
可选地,上料装置100还包括还包括振动盘150,振动盘150用于向传送机构110振动送料。
具体可参照图2,图示实施例中,振动盘150设于传送机构110上游。将制备好的锻料1倒入振动盘150中,振动盘150能够通过振动逐一输出锻料1,并使得锻料1处于正置状态。
振动盘150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调整装置200包括:转盘210,转盘210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1从接料工位A、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定位工位C和出料工位D运动;第三检测机构231,设于第一定位工位B;第四检测机构232,设于第二定位工位C;第一旋转机构241,设于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旋转机构242,设于第二定位工位C;其中,锻料1上设有定位孔1b;锻料1到达第一定位工位B后,第一旋转机构241能够驱使锻料1进行旋转,以便于第三检测机构231检测到定位孔1b;锻料1到达第二定位工位C后,若第四检测机构232无法检测到定位孔1b,第二旋转机构242能够驱使锻料1进行旋转。
通过增设第二定位工位C,并对应第二定位工位C设置第四检测机构232和第二旋转机构242,一方面,能够进行一次调整后的定位检测;另一方面,能够进行二次调整。
具体地,锻料1先到达第一定位工位B,由第三检测机构231和第一旋转机构241配合,完成一次对定位孔1b的调整。随后,转盘210旋转,将锻料1送至第二定位工位C;若定位孔1b处于预设位置,锻料1到达第二定位工位C后,第四检测机构232即可检测到定位孔1b;此时,第二旋转机构242不需要工作,锻料1保持一次调整后的状态、等待转盘210再次旋转即可前往出料工位D进行输出。若定位孔1b不在预设位置,锻料1到达第二定位工位C后,第四检测机构232无法检测到定位孔1b;此时,第二旋转机构242作用于锻料1、使得锻料1自转,以便于第四检测机构232检测到定位孔1b。
如此,能够保证定位调整装置200的工作可靠性。
容易理解的,正常情况下,锻料1自转一周、检测机构必然能够检测到定位孔1b。
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均能够驱使锻料1不断旋转,直至第三检测机构231或者第四检测机构232检测到定位孔1b为止。
另一实施例中,一次调整过程中,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驱使锻料1旋转的方向相同,且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驱使锻料1旋转的角度最大值均为180°。
该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配合实现锻料1的360°旋转。
假设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驱使锻料1旋转180°需要n秒,那么,第一旋转机构241或者第二旋转机构242驱使锻料1旋转一周则需要2n秒。若仅设置第一定位工位B,为保证检测到位置不定的定位孔1b,转盘210每次旋转后均需要停留至少2n秒,确保锻料1有时间旋转一周。同时设置第一定位工位B和第二定位工位C,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能够接替工作、配合实现锻料1自转一周,也就使得转盘210每次旋转后仅需要停留至少n秒。如此,能够有效提高定位调整装置200的工作效率。
容易想到的,若有需要,还可以设置第三定位工位、第四定位工位……等。例如,设置三个定位工位,每个定位工位处设置有一个旋转机构、能够驱使锻料1最多旋转120°。又例如,设置六个定位工位,每个定位工位处设置有一个旋转机构、能够驱使锻料1最多旋转60°。通过增设定位工位,多套旋转机构能够配合、接替工作,在满足锻料1自转一周的情况下,每次定位旋转所需的时间都会减少,从而提高转盘210的运行频率、提高定位调整装置200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转盘210上设有至少四个物料工位,任一物料工位能够承接一个锻料1;一个物料工位处于接料工位A时,另一个物料工位处于第一定位工位B、另一个物料工位处于第二定位工位C、另一个物料工位处于出料工位D。
具体参照图4a,图示实施例中,转盘210上设有六个物料工位,六个物料工位沿一圆周等间隔布置。
继续参照图4a,转盘210旋转、能够经过六个工位,六个工位等间隔地分布在同一圆周路径上。沿顺时针方向,六个工位分别是接料工位A、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定位工位C、出料工位D、第一预备工位E和第二与预备工位F。
继续参照图4a,工作时,转盘210顺时针旋转。处于接料工位A处的物料工位能够接取一个锻料1;转盘210旋转,该锻料1被移动至第一定位工位B,进行第一次定位调整;转盘210再次旋转,该锻料1被移动至第二定位工位C,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定位调整;转盘210再次旋转,该锻料1被移动至出料工位D,锻料1被输出。正常情况下,物料工位通过旋转移动至第一预备工位E或者第二与预备工位F时、处于空置状态,直至转回接料工位A后、再次接取一个锻料1;若有需要,如锻料1并未被调整至预设状态,锻料1能够通过转盘210循环旋转前往定位工位进行复调。
继续参照图4a,每一物料工位上均用小圈标记有定位孔1b的预设位置。在第一定位工位B处,定位孔1b的预设位置处于水平靠右位置;由于转盘210旋转、物料工位沿圆周运动,因此,在第二定位工位C处,定位孔1b的预设位置处于右偏下位置。
结合参照图4b,一实施例中,锻料1到达第一定位工位B时,锻料1上定位孔1b实际处于最低点。由于第一旋转机构241和第二旋转机构242均能够驱使锻料1顺时针自转最多180°,因此,完成一次定位调整后,参照图4c,定位孔1b实际处于最高点。
结合参照图4d,转盘210顺时针旋转60°,锻料1被转移到第二定位工位C;受公转影响,处于第二定位工位C时,锻料1上定位孔1b实际处于右偏上位置。
结合参照图4e,第二旋转机构242驱使锻料1顺时针旋转90°,定位孔1b被转至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任一接料工位处设有信号穿孔211;第三检测机构231和第四检测机构232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穿过信号穿孔211。
具体可参照图4,图示实施例中,每一物料工位上均设有一个信号穿孔211;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时,定位孔1b正对信号穿孔211。
第三检测机构231和第四检测机构232采用能够发射信号的传感器时,若定位孔1b正对信号穿孔211、信号穿孔211未被遮挡,检测信号能够穿过信号穿孔211;若定位孔1b与信号穿孔211相错、信号穿孔211被遮挡,检测信号无法穿过信号穿孔211。通过判定上述两种情况,即可确认锻料1是否处于预设状态。
可选地,第一旋转机构241或者第二旋转机构242包括:调整夹爪241a,用于抓取锻料1;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用于驱使调整夹爪241a做升降运动;调整旋转驱动件241c,用于驱使调整夹爪241a旋转。
其中,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可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调整旋转驱动件241c可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驱动构件。
具体可参照图5,图示实施例中,非定位调整情况下,调整夹爪241a悬于转盘210上方;调整夹爪241a设于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的活动端,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设于调整旋转驱动件241c的活动端。定位调整时,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驱使调整夹爪241a下降、以便于调整夹爪241a抓取锻料1;随后,调整旋转驱动件241c驱使调整升降驱动件241b、带动调整夹爪241a旋转,以便于检测机构找到定位孔1b。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调整装置200还包括治具220,治具220设于转盘210上、用于接取锻料1。
容易理解地,转盘210通过旋转向不同的工位转移锻料1,若不对锻料1进行固定,锻料1容易相对转盘210位移甚至脱离转盘210。因此,在转盘210上设置治具220、用于固定锻料1。
其中,治具220可以采用夹爪,夹爪能够抱紧锻料1、从而保持锻料1的状态、并避免锻料1相对转盘210移动或者转动。或者,治具220可以采用吸盘或者电磁铁,吸盘或者电磁铁能够吸附锻料1、从而固定锻料1。或者,治具220可以采用形状与锻料1相适配的卡槽,锻料1插入卡槽后,卡槽能够阻碍锻料1相对转盘210移动或者转动。
本申请并不限定治具220的具体构型。
一实施例中,治具220包括:固定块221,固定设置在转盘210上;活动块222,滑动设置在转盘210上;其中,固定块221靠近活动块2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223,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224;治具220包括开放状态和固定状态;治具220处于开放状态时,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锻料1能够被置入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之间;治具220处于固定状态时,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能够夹紧锻料1。
具体可参照图6或图7,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均设置为圆弧槽、以便于适应锻料1的形状;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相对设置、能够配合抱紧锻料1的凸台1a,如此,既有利于治具220固定锻料1、又能够避免治具220遮挡定位孔1b。
更具体地,治具220处于接料工位A时,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取料机构130能够将一个倒置的锻料1置入治具220中;或者,治具220处于出料工位D时,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以便于锻料1被取出。治具220离开接料工位A和出料工位D时,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配合夹紧锻料。
为实现活动块222和固定块221的相对运动,一实施例中,治具220还包括治具驱动件250。例如,治具驱动件250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治具驱动件250与活动块222相连、能够直接驱使活动块222靠近或远离固定块221。
另一实施例中,治具220还包括固定凸轮212,转盘210能够相对固定凸轮212旋转。
具体可参照图6,图示实施例中,固定凸轮212设于转盘210上,六组治具220围绕固定凸轮212间隔设置。活动块222上设有滚轮213,滚轮213能够沿着固定凸轮212的轮面滚动。活动块222和固定块221之间设有弹簧。使用时,转盘210携治具220旋转,治具220上的滚轮213沿固定凸轮212运动;当治具220处于接料工位A或者出料工位D时,固定凸轮212的轮面距离固定块221最远,弹簧能够撑开活动块222,使得治具220处于开放状态;当治具220处于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定位工位C、第一预备工位E或者第二与预备工位F时,固定凸轮212的轮面靠近固定块221,由于滚轮213抵靠固定凸轮212、滚轮213和固定凸轮212的相互作用力能够压紧弹簧,使得治具220处于固定状态。
本申请并不限定治具220的具体构型。
一具体实施例中,治具220还包括推杆225,推杆225固定设置在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中的一者上;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导向孔;推杆225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
推杆225和导向孔配合,能够限定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相对运动的方向,有利于治具220状态变化的稳定性。
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活动块222上设有推杆225,固定块221上设有导向孔;治具220处于固定状态时,部分推杆225从导向孔的远离活动块222的一端穿出;定位调整装置200还包括治具驱动件250,治具驱动件250用于推动推杆225、以便于推杆225沿导向孔运动,从而使得活动块222靠近或远离固定块221。
其中,治具驱动件250可设于转盘210上。
例如,每一治具220配套设置有一个治具驱动件250;治具驱动件250与推杆225相连;需要承接或者释放锻料1时,治具驱动件250驱使推杆225向活动块222运动、使得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需要夹紧锻料1时,治具驱动件250驱使推杆225返回、使得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推杆225沿着导向孔运动,导向块能够限定推杆225的运动方向。
或者,治具驱动件250设于治具220的运动路径上;治具220随转盘210旋转、运动至靠近治具驱动件250后,治具驱动件250能够推动推杆225、使得治具220进入开放状态;治具220远离治具驱动件250后,治具220能够恢复并保持固定状态。
例如,接料工位A和出料工位D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治具驱动件250。此时,治具220运动至接料工位A或者出料工位D时,才能够受到治具驱动件250的作用、进入开放状态。
又例如,接料工位A、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定位工位C和出料工位D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治具驱动件250。此时,治具220运动至接料工位A或者出料工位D时,治具驱动件250作用于推杆225、推开活动块222,使得治具220进入开放状态,以便于锻料1的置入或者取出。治具220运动至第一定位工位B或者第二定位工位C时,治具驱动件250作用于推杆225、使得治具220进入开放状态,以便于第一旋转机构241或者第二旋转机构242作用于锻料1、使得锻料1旋转。
容易理解地,仅在需要治具220处于开放状态的工位处设置治具驱动件250,当转盘210上治具220的数量较多时,能够减少治具驱动件250的设置数量、从而降低设备成本;将治具驱动件250设于转盘210外,还能够优化转盘210上的设备布局。
当治具驱动件250设于转盘210外侧时,为保证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具有稳定的固定状态,可选地,固定块221和/或活动块222上设有磁铁;推杆225不受力时,磁铁能够吸附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治具驱动件250推动推杆225时,推力能够克服磁铁的吸力,从而使得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
或者,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之间设有弹簧;治具驱动件250推动推杆225、使得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时,弹簧被拉伸;推杆225不受力后,弹簧恢复、能够拉动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
又或者,治具220还包括:复位固定块226,活动块222设于复位固定块226和固定块221之间;弹性件227,设于活动块222和复位固定块226之间。
具体可参照图7和图8,图示实施例中,治具驱动件250设于转盘210外;固定块221靠近转盘210的边缘设置,复位固定块226靠近转盘210的旋转轴心设置;推杆225的一端连接活动块222,另一端穿过导向孔从固定块221远离活动块222的一侧伸出、并暴露在转盘210外。治具220运动至设有治具驱动件250的工位后,治具驱动件250能够向复位固定块226推动推杆225;随着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弹性件227被压缩;完成锻料1的置入、取出或者旋转后,治具驱动件250恢复,推杆225失去外力作用、弹性件227恢复,恢复产生的弹力推动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以便于治具220进入并保持固定状态。
继续参照图7和图8,复位固定块226和固定块221一体成型;复位固定块226和固定块221之间具有滑台;活动块222滑动设置在滑台中。
可选地,复位固定块226上设有限位孔,推杆22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导向孔中、另一端滑动设置在限位孔中;弹性件227套设在推杆225上。此时,推杆225能够贯穿活动块222,也能够包括两个杆部、其中一个杆部设置在前与导向孔滑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杆部设置在后与限位孔连接。限位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限定活动块222的运动方向,同时,使得弹性件227套设在推杆225上,推杆225还能够限定弹性件227的形变方向,有利于治具220状态变化的稳定性。
其中,弹性件227可采用橡胶、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弹簧等弹性构件,只要具备受力形变和恢复的特性即可。
可选地,固定块221靠近活动块222的一侧设置为台阶状;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的一侧设置为倒台阶状;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能够通过台阶结构相贴。
具体可参照图8,图示实施例中,固定块221面向活动块222的一侧的下部设有凸块,活动块222面向固定块221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凸块;当治具220处于固定状态时,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的凸块相互插合;推杆225被推动时,活动块222能够贴着固定块221进行移动;台阶结构能够进一步限定活动块222和固定块221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向,有利于治具220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块221的台阶面上还设有限位槽221a;锻料1包括凸台1a和端块1c,端块1c设于凸台1a的一端、且端块1c的外径小于凸台1a的外径;治具220接取锻料1时,端块1c能够插入限位槽221a中,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能够夹紧凸台1a。
具体可结合参照图1和图7,图示实施例中,固定块221的台阶上设有一个孔径较小的限位槽221a;取料机构130将锻料1倒置后,端块1c朝下;治具220接取处于倒置状态的锻料1时,活动块222远离固定块221、限位槽221a暴露在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之间,端块1c能够插入限位槽221a中;由于凸台1a的外径大于限位槽221a的槽径,端块1c插入限位槽221a后,固定块221的台阶能够支撑凸台1a;活动块222靠近固定块221后,第一半槽223和第二半槽224能够夹紧凸台1a。
限位槽221a的设计有利于治具220可靠地固定特殊形状的锻料1。
可选地,第三检测机构231或者第四检测机构232采用能够发射信号的传感器时,转盘210上设有信号穿孔211、且信号穿孔211贯穿治具220;治具220承托锻料1、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时,锻料1上的定位孔1b正对信号穿孔211。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治具220还包括光电定位销228,光电定位销228用于确认固定块221和/或活动块222的位置是否准确。
其中,光电定位销228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在固定块221上、另一者设置在活动块222上;或者,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在固定块221上、另一者设置在转盘210上;又或者,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中的一者设置在活动块222上、另一者设置在转盘210上;还或者,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中均设于固定块221或者活动块222上。当固定块221或者活动块222因为螺丝松动或其他原因导致位置相对彼此或者转盘210偏离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不到信号就会报警,从而保证治具220的位置准确性、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铝镇静钢锻造设备还包括中转装置300,中转装置300设于定位调整装置200下游、锻造机400上游,中转装置300用于接取锻料1、并向锻造机400转移锻料1。
具体可参照图2或图9,图示实施例中,中转装置300对接出料工位D、用于从出料工位D接取经过定位调整的锻料1、并将锻料1转入锻造机400。中转装置300能够匹配定位调整装置200和锻造机400的节拍,以便于设备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另外,锻造机400为工厂原有设备或者外购件时,根据锻料1构型非标设置的上料装置100和定位调整装置200的体积、高度等参数通常不会契合锻造机400的上料需要。例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锻造机400的进料口高于定位调整装置200,因此,经由出料工位D输出的锻料1无法直接进入锻造机400,设置中转装置300,能够有效串联设备、实现锻料1中转。
其中,中转装置300可采用机械手、天车等传送装置,中转装置300既能够逐一接取锻料1、在转移锻料1的过程中又不会破坏锻料1调整后的状态。
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中转装置300包括:第一测试台310和送料台330,第一测试台310和送料台330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亦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中转避位驱动件351,用于驱使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同步靠近或远离工作工位;中转平移驱动件352,用于驱使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同步沿直线方向运动;其中,第一夹具341正对第一测试台310时,第三夹具343正对送料台330。
可选地,第一测试台310上设有定位插块;若进入第一测试台310的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定位插块能够插入定位孔1b中;若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定位插块会与锻料1的实体部位相互抵触;由此,即可确认锻料1是否被调整至预设状态。
可选地,第一测试台310上设有辅助定位孔;当锻料1以预设状态进入第一测试台310时,锻料1上的定位孔1b正对辅助定位孔;中转装置300还包括第五检测机构361;当锻料1以预设状态进入第一测试台310时,锻料1上的定位孔1b正对辅助定位孔,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穿过定位孔1b和辅助定位孔。
具体地,第五检测机构361与第三检测机构231类似。当定位孔1b正对辅助定位孔时,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不会被遮挡,由此确认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当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无法穿过定位孔1b、被遮挡时,即可确认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无法继续传送、需要重新进行定位调整。
更具体地,定位调整装置200上,一个锻料1到达出料工位D后,第一夹具341在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的驱使下到达出料工位D、并抓取该锻料1;随后,中转避位驱动件351驱使第一夹具341携锻料1避开设备、以便于转盘210旋转工作,而中转平移驱动件352驱使第一夹具341携锻料1向第一测试台310运动;待第一夹具341携锻料1正对第一测试台310后,中转避位驱动件351驱使第一夹具341靠近至将锻料1置入第一测试台310;第一测试台310承接锻料1;若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锻料1上的定位孔1b正对辅助定位孔,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穿过定位孔1b和辅助定位孔;若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锻料1上的定位孔1b与辅助定位孔相错,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无法穿过定位孔1b;由此,能够进一步判定锻料1是否完成定位调整。在第五检测机构361检测过程中,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配合,将第一夹具341移动至出料工位D、以便于第一夹具341抓取下一个锻料1,并将第三夹具343移动至第一测试台310、以便于第三夹具343抓取经过判定的锻料1。确认第一测试台310上的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后,第三夹具343抓取该锻料1;与此同时,第一夹具341在出料工位D抓取另一个锻料1;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配合,第三夹具343将判定后的锻料1转移到送料台330上、由送料台330将锻料1送入锻造机400,而第一夹具341将另一个锻料1转移到第一测试台310上、由第五检测机构361对新的锻料1进行判定检测。
综上,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配合工作,能够接替进行锻料1多工位的转移,从而加快中转的进程;第一测试台310的设置,能够在定位调整装置200下游、锻造机400上游建立判定机制,确认锻料1是否完成定位调整、具备预设状态,避免上游调整失误或者运输失误时,将状态不合格的锻料1输入到锻造机400中。
可选地,中转装置300还包括:第二测试台320,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测试台320设于第一测试台310和送料台330之间;第二夹具342,第一夹具341、第二夹具342和第三夹具343沿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夹具342设于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之间;第一夹具341、第二夹具342和第三夹具343能够在中转避位驱动件351的驱使下同步靠近或远离工作工位;第一夹具341、第二夹具342和第三夹具343能够在中转平移驱动件352的驱使下同步沿直线方向运动;其中,第一夹具341正对第一测试台310、第三夹具343正对送料台330时,第二夹具342正对第二测试台320。
其中,第二测试台320可以仅用于承接经过判定的锻料1、做中转用;也可以在接取锻料1后、对锻料1进行二次判定。
例如,第二测试台320上亦设有辅助定位孔;中转装置300还包括第六检测机构362;当锻料1以预设状态进入第二测试台320时,锻料1上的定位孔1b正对辅助定位孔,第六检测机构362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穿过定位孔1b和辅助定位孔。
第六检测机构362与第五检测机构361类似,具体不再赘述。
设置第二测试台320和第六检测机构362进行二次判定,能够进一步确认定位孔311位置是否准确,从而更好地保证锻造机400作用于预设状态的锻料1。
具体地,第一夹具341面向出料工位D时,第二夹具342面向第一测试台310、第三夹具343面向第二测试台320;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配合,第一夹具341能够将一个待判定的锻料1置入第一测试台310、第二夹具342能够将一个完成一次判定的锻料1置入第二测试台320、第三夹具343能够将一个完成二次判定的锻料1置入送料台330。三个夹具配合接替工作,每一夹具能够在两个工作工位之间快速转移,既能够实现锻料1长距离的转移、每一次中转的效率又非常高,以便于多个锻料1的快节拍中转。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中转装置300还包括警报机构;若锻料1进入第一测试台310后,第五检测机构361发出的检测信号无法穿过辅助定位孔,警报机构能够发出提示信息、从而阻止锻料1继续向下游运动。
一实施例中,第五检测机构361检测到第一测试台310上的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时,警报机构启动,能够发出提示音并终止第一夹具341和第三夹具343做工,以便于工作人员取走锻料1。
另一实施例中,第五检测机构361检测到第一测试台310上的锻料1不处于预设状态时,警报机构启动,能够通过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控制第一夹具341取走锻料1;被取走的锻料1能够放回定位调整装置200、由转盘210顺序旋转带动其返回第一定位工位B、再次进行定位调整;或者,被取走的锻料1能够被置入暂存工位,由人工或者机械设备定期清理暂存工位。
本申请并不限定警报机构的具体构型。
可选地,中转装置300包括第二测试台320、第六检测机构362和警报机构时,若锻料1进入第二测试台320时不处于预设状态,警报机构能够发出提示信息、从而阻止锻料1继续向下游运动。
可选地,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或送料台330上设有容纳槽;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或者送料台330承接锻料1时,部分锻料1能够插入容纳槽中。
例如,向锻造机400输送图1所示的锻料1,该种锻料1处于预设状态时,锻料1的头部(包括凸台1a和端块1c)在下、尾部1d在上;进入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或者送料台330时,端块1c能够插入容纳槽中,凸台1a无法进入容纳槽;由此,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或者送料台330能够通过凸台1a支撑锻料1。
又例如,容纳槽内设有台阶,锻料1的头部能够插入容纳槽、台阶会支撑凸台1a;此时,部分锻料1的尾部1d亦处于容纳槽中。
容纳槽既能够限定锻料1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或者送料台330的相对位置,以便于辅助定位孔和检测机构配合判定定位孔1b的位置是否准确;又能够阻碍锻料1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或者送料台330相对运动,有利于锻料1在中转过程中保持状态。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中转装置300还包括安装板344,安装板344的设置高度大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的设置高度;第一夹具341、第二夹具342和第三夹具343均设于安装板344上,且第一夹具341、第二夹具342和第三夹具343悬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上方;中转避位驱动件351和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均与安装板344相连。
具体可参照图9,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344设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上方,三个夹具间隔设置在安装板344上;由此,仅需设置一个中转避位驱动件351和一个中转平移驱动件352,通过驱使安装板344做升降避位运动或者平移变位运动,即可实现三个夹具的同步运动。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中转装置300还包括送料升降驱动件370,送料升降驱动件370用于驱使送料台330做升降运动。
具体可参照图9或图10,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台310和第二测试台320用于接取锻料1的台面处于同一高度;锻造机400设于中转装置300下游、用于对接送料台330,锻造机400的入料口高于第一测试台310和第二测试台320。使得送料台330用于接取锻料1的台面与第一测试台310和第二测试台320等高,以便于三个夹具同步运动实现锻料1的中转;送料台330接收到锻料1后,送料升降驱动件370驱使送料台330升高、以便于送料台330对接锻造机400。
可选地,中转装置300包括七个工作工位;第一夹具341在第一个工作工位、第二个工作工位和第三个工作工位之间运动;第二夹具342在第三个工作工位、第四个工作工位和第五个工作工位之间运动;第三夹具343在第五个工作工位、第六个工作工位和第七个工作工位之间运动;第一夹具341处于第一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对接定位调整装置200、以接取锻料1;第一夹具341处于第三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将锻料1置于第一测试台310;第二夹具342处于第三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对接第一测试台310、以接取锻料1;第二夹具342处于第五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将锻料1置于第二测试台320;第三夹具343处于第五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对接第二测试台320、以接取锻料1;第三夹具343处于第七个工作工位时,能够将锻料1置于送料台330。
具体可参照图10,图示实施例中,七个工作工位Ⅰ、Ⅱ、Ⅲ、Ⅳ、Ⅴ、Ⅵ、Ⅶ自右向左顺序布置;第一个工作工位Ⅰ对应出料工位D;第三个工作工位Ⅲ对应第一测试台310;第五个工作工位Ⅴ对应第二测试台320;第七个工作工位Ⅶ对应送料台330。第二个工作工位Ⅱ处于出料工位D和第一测试台310之间;第四个工作工位Ⅳ处于第一测试台310和第二测试台320之间;第六个工作工位Ⅵ处于第二测试台320和送料台330之间。
工作时,三个夹具同步位移;第一夹具341处于第一个工作工位Ⅰ时,第二夹具342处于第三个工作工位Ⅲ、第三夹具343处于第五个工作工位Ⅴ,此时,三个夹具能够分别抓取对应工作工位处的锻料1;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启动,驱使三个夹具同步向下游平移一个工作工位,使得第一夹具341处于第二个工作工位Ⅱ、第二夹具342处于第四个工作工位Ⅳ、第三夹具343处于第六个工作工位Ⅵ;稍作停留后,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再次启动,驱使三个夹具同步向下游平移一个工作工位,使得第一夹具341处于第三个工作工位Ⅲ、第二夹具342处于第五个工作工位Ⅴ、第三夹具343处于第七个工作工位Ⅶ,此时,三个夹具能够分别将锻料1置入对应的平台上;随后,中转平移驱动件352和中转避位驱动件351再次启动,驱使三个夹具同步返回上游,直至第一夹具341回到第一个工作工位Ⅰ时,第二夹具342回到第三个工作工位Ⅲ、第三夹具343回到第五个工作工位Ⅴ。
具体地,第一夹具341在第一个工作工位Ⅰ抓取待判定的锻料1后,会在第二个工作工位Ⅱ进行中转停留;第二夹具342在第三个工作工位Ⅲ抓取一次判定后的锻料1后,会在第四个工作工位Ⅳ进行中转停留;第三夹具343在第五个工作工位Ⅴ抓取二次判定后的锻料1后,会在第六个工作工位Ⅵ进行中转停留;通过中转停留,一方面,能够优化中转节拍,以便于确认锻料1被抓取、平台已空置,进而便于平台接取锻料1;另一方面,在中转停留工位(第二个工作工位Ⅱ、第四个工作工位Ⅳ或者第六个工作工位Ⅵ)设置清理机构等后处理设备,在夹具携锻料1停留过程中,还能会锻料1进行表面清理、吹风、测重等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治具(220),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块(221)和活动块(222),所述固定块(221)靠近所述活动块(222)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223),所述活动块(222)靠近所述固定块(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半槽(224);
推杆(225),所述推杆(225)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块(222)上,所述固定块(221)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推杆(225)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孔中;
其中,所述治具(220)包括开放状态和固定状态;
所述治具(220)处于所述开放状态时,所述活动块(222)远离所述固定块(221),锻料(1)能够被置入所述第一半槽(223)和所述第二半槽(224)之间;
所述治具(220)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活动块(222)靠近所述固定块(221),所述第一半槽(223)和所述第二半槽(224)能够夹紧锻料(1);
所述治具(220)一侧还设有治具驱动件(250),所述治具驱动件(250)用于驱使所述推杆(225)沿所述导向孔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块(222)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块(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220)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部分所述推杆(225)从所述导向孔的远离所述活动块(222)的一端穿出;
所述治具驱动件(250)设于所述治具(220)的运动路径上;
所述治具(220)靠近所述治具驱动件(250)时,所述治具驱动件(250)能够推动所述推杆(225)、使得所述治具(220)进入所述开放状态;
所述治具(220)远离所述治具驱动件(250)时,所述治具(220)保持所述固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1)靠近所述活动块(222)的一侧设置为台阶状;
所述活动块(222)靠近所述固定块(221)的一侧设置为倒台阶状;
所述固定块(221)和所述活动块(222)能够通过台阶结构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1)的台阶面上还设有限位槽(221a);
锻料(1)包括凸台(1a)和端块(1c),所述端块(1c)设于所述凸台(1a)的一端、且所述端块(1c)的外径小于所述凸台(1a)的外径;
所述治具(220)接取锻料(1)时,所述端块(1c)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221a)中,所述第一半槽(223)和所述第二半槽(224)能够夹紧所述凸台(1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定位销(228),所述光电定位销(228)用于确认所述固定块(221)和/或所述活动块(222)的位置是否准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固定块(226),所述活动块(222)设于所述复位固定块(226)和所述固定块(221)之间;
弹性件(227),设于所述活动块(222)和所述复位固定块(22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具(2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固定块(226)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推杆(225)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孔中、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中;
所述弹性件(227)套设在所述推杆(225)上。
8.一种定位调整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治具(220),还包括:
转盘(210),所述治具(220)设置在所述转盘(210)上,所述转盘(210)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1)从接料工位(A)、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B)、出料工位(D)运动;
第三检测机构(231),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工位(B);
第一旋转机构(241),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工位(B);
其中,锻料(1)上设有定位孔(1b);
锻料(1)到达所述第一定位工位(B)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241)能够驱使所述锻料(1)进行旋转,以便于所述第三检测机构(231)检测到所述定位孔(1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10)能够通过旋转带动锻料(1)从接料工位(A)、依次向第一定位工位(B)、第二定位工位(C)和出料工位(D)运动;
所述定位调整装置(200)还包括:
第四检测机构(232),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工位(C);
第二旋转机构(242),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工位(C);
锻料(1)到达所述第二定位工位(C)后,若所述第四检测机构(232)无法检测到所述定位孔(1b),所述第二旋转机构(242)能够驱使所述锻料(1)进行旋转。
10.一种铝镇静钢锻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200),还包括:
上料装置(100),用于向所述接料工位(A)输送锻料(1);
中转装置(300),用于从所述出料工位(D)接取锻料(1);
锻造机(400),设于所述中转装置(300)下游、用于锻造锻料(1)。
CN202321282746.7U 2023-05-24 2023-05-24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Active CN219724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746.7U CN219724485U (zh) 2023-05-24 2023-05-24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746.7U CN219724485U (zh) 2023-05-24 2023-05-24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4485U true CN219724485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2746.7U Active CN219724485U (zh) 2023-05-24 2023-05-24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4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218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individual parts from a conveyor
CN105643287A (zh) 压缩机壳体上盖生产线
CN109132533B (zh) 螺丝夹紧机构及螺丝输送装置
CN109079486B (zh) 弹性圈压机、弹性圈及轴组装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8414541U (zh) 一种晶圆翻转装置
CN108453485B (zh) 一种用于抓取和装配霍尔元件磁环磁片的机构
CN109013795A (zh) 汽车座椅调角器滚边和扭矩检测设备
CN219724485U (zh) 治具、定位调整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CN110125029B (zh) 销轴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9724484U (zh) 定位调整装置
CN219724487U (zh) 上料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CN219724486U (zh) 中转装置及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CN111958238A (zh) 一种电极自动检测装置
US97699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insertion onto circuit boards
CN214826857U (zh) 轴类零件落料调姿装置及定子压轴组装生产线
CN112705470B (zh) 发动机生产流水线及螺栓判断装置
CN116511412A (zh) 铝镇静钢锻造设备
CN108453500B (zh) 开关下座装配设备和装配方法
CN116573197A (zh) 一种棒料自动化装盒装置及其方法
CN109128784B (zh) 机器人腕部与小臂中减速机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4922157U (zh) 一种挂锁自动送料组装机
CN216298516U (zh) 一种自动组装机
CN113148639B (zh) 料仓夹持装置及载板输出设备
CN112403917B (zh) 放料分装输送线
CN210476142U (zh) 推杆组件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