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1726U - 一种电子破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破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1726U
CN219721726U CN202221032505.2U CN202221032505U CN219721726U CN 219721726 U CN219721726 U CN 219721726U CN 202221032505 U CN202221032505 U CN 202221032505U CN 219721726 U CN219721726 U CN 219721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lectronic
cavity
glas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25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柏强
朱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O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25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1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1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1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破玻器,包括:底板,用于与车体连接;底板上设置通孔;壳体,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内部设置有与通孔连通的空腔;破玻冲头,设置在空腔内;破玻冲头一端设置朝向通孔的锥形结构,另一端设置与空腔内壁贴合的限位座;弹簧,设置在限位座朝向通孔的一侧;触发座,设置在壳体上;触发座一端延伸至壳体内,且设置有火药腔,火药腔内填充有火药;触发座另一端段延伸至壳体外侧,且设置有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火药腔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破玻器,通过电子激发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破玻,保障乘客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破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破玻器。
背景技术
破玻器,是应急逃生技术领域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工具,用于破坏交通工具的窗户供人员进行逃生。现有的车载破玻器的锤头需要人去击打玻璃,或者需要人去手动进行操作,但由于突发情况出现时乘客会出现恐慌,导致乘客较难正确地操作破玻器,并且处理时间较为紧迫,乘客在操作现有的破玻器均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并且多个破玻器之间都是单独工作的,因此破玻速度较慢,影响乘客逃生时间。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设计一种电子破玻器,通过电子激发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破玻,保障乘客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破玻器,解决现有的破玻器需要人去手动进行操作,导致破玻速度较慢影响乘客逃生时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底板,用于与车体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通孔;
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空腔;
破玻冲头,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破玻冲头一端设置朝向所述通孔的锥形结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空腔内壁贴合的限位座;
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座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
触发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触发座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设置有火药腔,所述火药腔内填充有火药;所述触发座另一端段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设置有电子点火器,所述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所述火药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多个贯通侧面的泄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贯通端面的第一滑动孔,所述触发座在所述第一滑动孔内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和所述触发座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手动触发罩;所述外壳设置第二滑动孔,所述手动触发罩在所述第二滑动孔内滑动,且所述手动触发罩与所述触发座的端面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触发座设置有所述电子点火器的一端设置安装腔,所述电子点火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误触罩,用于遮挡所述手动触发罩;所述防误触罩设置连接部与所述外壳铰接,且还设置有卡接结构与所述外壳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防误触罩的底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设计的一种电子破玻器,通过电子点火器点燃火药产生大量气体来推动破玻冲头实现破玻;电子点火器仅需要电信号即可瞬间激发,从而使破玻冲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作,并且激发电子点火器的电信号也可以通过按钮等方式生成,可以降低乘客的操作难度;同时,电子激发的方式还能够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多个破玻器的同时激发,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破玻,为乘客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破玻器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破玻器的外形图的另一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破玻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破玻器的部件拆分图;
附图标记:底板1、通孔11、壳体2、空腔21、泄压孔22、第一滑动孔23、破玻冲头3、限位座31、弹簧4、触发座5、火药腔51、安装腔52、外壳6、第二滑动孔61、手动触发罩7、防误触罩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电子破玻器,如图1~4所示,包括:
底板1,用于与车体连接;底板1上设置有通孔11,在本电子破玻器与车体连接后,通孔11对准车体上的玻璃;
壳体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内部设置有与通孔11连通的空腔21;
破玻冲头3,在空腔21内滑动;破玻冲头3一端设置朝向通孔11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在破玻冲头3滑动后能够从通孔11中穿过并滑动至壳体2外侧;破玻冲头3另一端设置与空腔21内壁贴合的限位座31;
弹簧4,设置在限位座31朝向通孔11的一侧,在本电子破玻器的常规状态下弹簧4能将限位座31推动至壳体2内远离通孔11的一端;
触发座5,设置在壳体2上;触发座5一端延伸至壳体2内,且设置有火药腔51,火药腔51内填充有火药,并且优选将限位座31抵住火药腔51开口,防止火药掉落;触发座5另一端段延伸至壳体2外侧,且设置有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具有插片和点火端,当插片接收到电信号后,点火端就能产生火花,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火药腔51内。
具体的,本电子破玻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子点火器接收到外界的电信号后,点火端产生火花点燃火药腔51内的火药,火药快速燃烧,在狭小火药腔51内的产生大量的气体,瞬间形成巨大的气压,气压会推动破玻冲头3的限位座31,使破玻冲头3朝向通孔11冲出,破玻冲头3的锥形结构顺着破玻冲头3的移动冲出通孔11并击打到车体玻璃上,从而将玻璃破坏。电子点火器仅需要电信号即可瞬间激发,从而使破玻冲头3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作,并且激发电子点火器的电信号也可以通过按钮等方式生成,可以降低乘客的操作难度;同时,电子激发的方式还能够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多个破玻器的同时激发,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破玻,为乘客的逃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优选在壳体2上设置多个贯通侧面的泄压孔22,在破玻冲头3动作完成后可以逐渐排出壳体2内的高压气体,避免壳体2内气压过高形成安全隐患;在本电子破玻器的常规状态下,优选将泄压孔22设置到可以被限位座31侧面堵住的位置,从而可以保证在火药被点燃的初期壳体2内的气压不会被减压,保证破玻冲头3的启动速度和冲击力度。
优选的,本电子破玻器还设置有外壳6,外壳6与底板1固定连接,壳体2和触发座5均设置在外壳6内部,则壳体2和触发座5、以及壳体2内的部件都可以收到外壳6的保护,避免部件被外界物体意外碰撞影响本电子破玻器的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本电子破玻器的电子触发部分损坏导致无法破玻,本电子破玻器还设置了能够进行物理破玻的结构,具体结构为:在壳体2设置贯通端面的第一滑动孔23,触发座5在第一滑动孔23内滑动,则通过推动触发座5,就可以推动破玻冲头3移动实现破玻。
由于破玻时需要破玻冲头3的锥形结构对玻璃产生一定的冲击,才能达到破坏玻璃的效果,但触发座5的端面部分明显不便于人员的操作,因此在本电子破玻器还设置了手动触发罩7;外壳6设置第二滑动孔61,手动触发罩7在第二滑动孔61内滑动,且手动触发罩7与触发座5的端面贴合,手动触发罩7具有远大于触发座5端面的面积,使用者通过拍击手动触发罩7就能够为破玻冲头3提供足够的冲击力。触发座5优选在设置有电子点火器的一端设置安装腔52,电子点火器设置在安装腔52内,避免手动触发罩7与电子点火器之间的接触,使触发座5与手动触发罩7之间能够更好地传力。
优选的,本电子破玻器还设置了防误触罩8,用于遮挡手动触发罩7,避免手动触发罩7被误触;防误触罩8设置连接部与外壳6铰接,且还设置有卡接结构与外壳6卡接,在需要使用到手动触发罩7时,接触卡接结构与外壳6卡接,并将防误触罩8转动打开即可。连接部优选设置在防误触罩8的底部,在防误触罩8的打开状态下,防误触罩8受自身重力影响不会产生回弹,避免影响手动触发罩7的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电子破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用于与车体连接;所述底板(1)上设置通孔(11);
壳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空腔(21);
破玻冲头(3),设置在所述空腔(21)内;所述破玻冲头(3)一端设置朝向所述通孔(11)的锥形结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空腔(21)内壁贴合的限位座(31);所述壳体(2)设置贯通端面的第一滑动孔(23);
弹簧(4),设置在所述限位座(31)朝向所述通孔(11)的一侧;
触发座(5),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且在所述第一滑动孔(23)内滑动;所述触发座(5)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2)内,且设置有火药腔(51),所述火药腔(51)内填充有火药;所述触发座(5)另一端段延伸至所述壳体(2)外侧,且设置有电子点火器,所述电子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所述火药腔(51)内;
外壳(6),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2)和所述触发座(5)均设置在所述外壳(6)内部;所述外壳(6)设置第二滑动孔(61);
手动触发罩(7),在所述第二滑动孔(61)内滑动,且所述手动触发罩(7)与所述触发座(5)的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设置多个贯通侧面的泄压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破玻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座(5)设置有所述电子点火器的一端设置安装腔(52),所述电子点火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5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破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触罩(8),用于遮挡所述手动触发罩(7);所述防误触罩(8)设置连接部与所述外壳(6)铰接,且还设置有卡接结构与所述外壳(6)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破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防误触罩(8)的底部。
CN202221032505.2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电子破玻器 Active CN219721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2505.2U CN2197217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电子破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2505.2U CN2197217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电子破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1726U true CN21972172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9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2505.2U Active CN2197217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电子破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1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5762B1 (en) Hybrid gas generator
CN109204215A (zh) 具有两种触发方式的破窗器
CN109314014B (zh) 致动器
CN219721726U (zh) 一种电子破玻器
CN105882587A (zh) 一种爆破式破窗器
CN203804931U (zh) 破窗器
CN101693449A (zh) 玻璃紧急破碎装置
CN111750270B (zh) 一种压缩气体自动快速释放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救生设备
CN201530357U (zh) 玻璃紧急破碎装置
WO2022145413A1 (ja)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CN113324442B (zh) 一体式机械起爆器和爆破阀药筒驱动装置
CN113295052B (zh) 分体式机械起爆器和爆破阀药筒驱动装置
CN102205532B (zh) 公共营业场所破玻璃窗应急逃生及救援装置
CN112657078A (zh) 一种智能破窗器
CN215155696U (zh) 双模气体发生器及气囊保护系统
CN202964582U (zh) 一种便携式玻璃击破装置
CN216153731U (zh) 一种车内自救装置
CN219128076U (zh) 一种电启动汽车破窗器
CN112587843A (zh) 一种可实现二次灭火的外置式灭火装置
CN218172194U (zh) 钢化玻璃碎玻装置
CN216022832U (zh) 一种灭火器及其启动机构
KR100482491B1 (ko) 차량의 창문 파쇄용 비상 해머
CN212473370U (zh) 一种自动破玻器
KR101299159B1 (ko) 고체 에어로졸 소화 장치용 가동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고체 에어로졸 소화 장치
WO2023157857A1 (ja) 電気回路遮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