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1133U -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 Google Patents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1133U
CN219721133U CN202320758460.5U CN202320758460U CN219721133U CN 219721133 U CN219721133 U CN 219721133U CN 202320758460 U CN202320758460 U CN 202320758460U CN 219721133 U CN219721133 U CN 219721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groove
air
g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84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英
郑艳丽
陈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udong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7584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1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1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1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内设有乳胶层,所述乳胶层内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侧面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伸出枕体并连通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的一端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压球,所述通气管的下表面设有放气机构,所述通气管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并位于气压球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设有供插接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上设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和能够调节高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背景技术
俯卧位,是一个医学词。清醒俯卧位通气患者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并在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枕头,头偏向一侧,目前所使用的枕头大多都是普通的枕头,普通的枕头无法调节高度,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低。
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能够调节高低的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包括枕体,所述枕体内设有乳胶层,所述乳胶层内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侧面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伸出枕体并连通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的一端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压球,所述通气管的下表面设有放气机构,所述通气管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并位于气压球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左侧面的上下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设有供插接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的卡接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壳体,所述放气壳体与通气管相通,所述放气壳体的侧面上设有放气孔,所述放气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放气壳体的下表面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放气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滑动设置在放气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放气壳体内并位于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放气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设有与密封圈配合插接的密封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右侧面并位于导气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卡接,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供限位块移动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面并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解锁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伸进卡接槽内,所述压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导气管、导气软管、通气管和气压球之间的配合,可向气囊充气,进而可调节枕头的高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强,通过放气机构的设置,在不使用时可将气体放掉,减少存储空间,通过固定板、防护壳体、插接板、插接槽、卡接机构和卡接槽之间的配合,可对气压球进行保护,避免误触碰气压球导致向气囊内充气。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体、2-乳胶层、3-海绵层、4-气囊、5-导气管、6-导气软管、7-通气管、8-气压球、9-固定板、10-防护壳体、11-插接板、12-插接槽、13-卡接槽、14-放气壳体、15-放气孔、16-限位环、17-螺纹杆、18-转动板、19-轴承、20-活塞板、21-伸缩杆、22-密封圈、23-密封槽、24-防护管、25-移动槽、26-移动板、27-第一弹簧、28-卡接块、29-限位块、30-限位槽、31-凹槽、32-压杆、33-压板、3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内设有乳胶层2,所述乳胶层2内设有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内设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右侧面连通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的一端伸出枕体1并连通有导气软管6,所述导气软管6的一端连通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的一端连通有气压球8,通过气囊4、导气管5、导气软管6、通气管7和气压球8之间的配合,可向气囊4充气,进而可调节枕头的高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强,所述通气管7的下表面设有放气机构,通过放气机构的设置,在不使用时可将气体放掉,减少存储空间,所述通气管7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右侧面并位于气压球8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体10,所述防护壳体10左侧面的上下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11,所述固定板9的右侧面设有供插接板11插接的插接槽12,所述插接板11上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插接槽12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的卡接槽13,通过固定板9、防护壳体10、插接板11、插接槽12、卡接机构和卡接槽13之间的配合,可对气压球8进行保护,避免误触碰气压球8导致向气囊4内充气;
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壳体14,所述放气壳体14与通气管7相通,所述放气壳体14的侧面上设有放气孔15,所述放气壳体1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所述放气壳体14的下表面贯穿设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与放气壳体1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8,所述螺纹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9转动连接有活塞板20,所述活塞板20滑动设置在放气壳体14的内壁上,所述放气壳体14内并位于螺纹杆1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的固定端与放气壳体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1的伸缩端与活塞板20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20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22,所述限位环16的下表面设有与密封圈22配合插接的密封槽23,通过放气机构的设置,当需要进行放气时,可拧动转动板18,转动板18可带动螺纹杆17进行转动,螺纹杆17与放气壳体14螺纹连接,螺纹杆17的转动使活塞板20在轴承19和伸缩杆21的配合下进行移动,使气体通过放气孔15排出,实现放气操作,其中密封圈22和密封槽23的设置,可提高活塞板20与限位环16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所述气囊4的右侧面并位于导气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管24,通过防护管24的设置,可对导气管5进行保护;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移动槽25,所述移动槽25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槽2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的一端与移动板2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6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8,所述卡接块28与卡接槽13配合卡接,所述移动板2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9,所述移动槽25的内壁上设有供限位块29移动的限位槽30,所述固定板9的上下两侧面并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解锁机构,通过卡接机构的设置,在对气压球8进行保护时,可将防护壳体14上的插接板11插接进插接槽12内,在插接板11插进插接槽12内时,插接板11上的卡接块28受到挤压,进而带动移动板26在移动槽25中移动,卡接块28收进移动槽25中,此时第一弹簧27发生形变,当卡接块28移动到卡接槽13的位置上时,第一弹簧27复位,并通过移动板26将卡接块28推至卡接槽13内,进而可将防护壳体10固定在固定板9上;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设有压杆32,所述压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压杆32的另一端伸进卡接槽13内,所述压杆3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的一端与压板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与凹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解锁机构的设置,当需要对防护壳体10进行拆卸时,可按动凹槽31内的压板32,第二弹簧34发生形变,压板33通过压杆32将卡接块28从卡接槽13中推出,进而方便对防护壳体10进行拆卸,松开压板33后,第二弹簧34复位,并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气囊4、导气管5、导气软管6、通气管7和气压球8之间的配合,可向气囊4充气,进而可调节枕头的高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强,通过放气机构的设置,当需要进行放气时,可拧动转动板18,转动板18可带动螺纹杆17进行转动,螺纹杆17与放气壳体14螺纹连接,螺纹杆17的转动使活塞板20在轴承19和伸缩杆21的配合下进行移动,使气体通过放气孔15排出,实现放气操作,在对气压球8进行保护时,可将防护壳体14上的插接板11插接进插接槽12内,在插接板11插进插接槽12内时,插接板11上的卡接块28受到挤压,进而带动移动板26在移动槽25中移动,卡接块28收进移动槽25中,此时第一弹簧27发生形变,当卡接块28移动到卡接槽13的位置上时,第一弹簧27复位,并通过移动板26将卡接块28推至卡接槽13内,进而可将防护壳体10固定在固定板9上,可对气压球8进行保护,避免误触碰气压球8导致向气囊4内充气,通过解锁机构的设置,当需要对防护壳体10进行拆卸时,可按动凹槽31内的压板32,第二弹簧34发生形变,压板33通过压杆32将卡接块28从卡接槽13中推出,进而方便对防护壳体10进行拆卸,松开压板33后,第二弹簧34复位,并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包括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1)内设有乳胶层(2),所述乳胶层(2)内设有海绵层(3),所述海绵层(3)内设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右侧面连通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的一端伸出枕体(1)并连通有导气软管(6),所述导气软管(6)的一端连通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的一端连通有气压球(8),所述通气管(7)的下表面设有放气机构,所述通气管(7)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右侧面并位于气压球(8)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体(10),所述防护壳体(10)左侧面的上下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11),所述固定板(9)的右侧面设有供插接板(11)插接的插接槽(12),所述插接板(11)上设有卡接机构,所述插接槽(12)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的卡接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壳体(14),所述放气壳体(14)与通气管(7)相通,所述放气壳体(14)的侧面上设有放气孔(15),所述放气壳体(1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6),所述放气壳体(14)的下表面贯穿设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与放气壳体(1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8),所述螺纹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9)转动连接有活塞板(20),所述活塞板(20)滑动设置在放气壳体(14)的内壁上,所述放气壳体(14)内并位于螺纹杆(1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伸缩杆(21),所述伸缩杆(21)的固定端与放气壳体(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1)的伸缩端与活塞板(20)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20)的上表面设有密封圈(22),所述限位环(16)的下表面设有与密封圈(22)配合插接的密封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的右侧面并位于导气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管(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移动槽(25),所述移动槽(25)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26),所述移动槽(2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的一端与移动板(2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6)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8),所述卡接块(28)与卡接槽(13)配合卡接,所述移动板(2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9),所述移动槽(25)的内壁上设有供限位块(29)移动的限位槽(30),所述固定板(9)的上下两侧面并与卡接机构配合使用解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设有压杆(32),所述压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3),所述压杆(32)的另一端伸进卡接槽(13)内,所述压杆(3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的一端与压板(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与凹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320758460.5U 2023-04-08 2023-04-08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Active CN219721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8460.5U CN219721133U (zh) 2023-04-08 2023-04-08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8460.5U CN219721133U (zh) 2023-04-08 2023-04-08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1133U true CN21972113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2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8460.5U Active CN219721133U (zh) 2023-04-08 2023-04-08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1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1133U (zh) 俯卧位通气多功能枕
CN111407349B (zh) 心内科用止血装置
CN113069338B (zh) 一种气囊式胸腔按压促排痰设备
CN206880689U (zh) 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
CN114832303B (zh) 扩胸式医疗康复训练设备
CN112790572A (zh)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CN210228868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多层气囊扩张导管
CN216222811U (zh) 一种儿科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CN218075541U (zh) 一种俯卧位充气减压按摩头垫
CN213698742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219630000U (zh) 一种可分区充气式医用体位垫
CN113229869B (zh) 一种线雕整形三维辅助定位器
CN220090234U (zh) 一种防阴道粘连扩阴器
CN219462276U (zh) 肺部萎陷气囊式排气管
CN220185408U (zh) 一种手提式电风扇
CN221014407U (zh) 一种双臂残障人员呼吸训练器
CN215951668U (zh) 一种疾控中心护理用室内新风循环装置
CN209231889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220898667U (zh) 一种自扩张喉镜
CN219983378U (zh) 防夹按摩颈枕
CN218525228U (zh) 一种胸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器
CN219865544U (zh) 内外两用泵
CN220276085U (zh) 一种带监测气囊压力和自动充气的气管插管
CN220834040U (zh) 一种肺活量康复锻炼器
CN219974865U (zh) 一种内外两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