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455U -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7455U CN219717455U CN202320323921.6U CN202320323921U CN219717455U CN 219717455 U CN219717455 U CN 219717455U CN 202320323921 U CN202320323921 U CN 202320323921U CN 219717455 U CN219717455 U CN 219717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loop
- cable intermediate
- opposite
- intermediate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group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件,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缆对插部,且各个电缆对插部的朝向不同;电缆对插部的端面设有电缆对插口,电缆对插口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外端用于与电缆对插,导电柱的内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包括:若干个以上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依次堆叠设置,且相邻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和第二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多回路拓展对接,可应急接入其他电源,保证用户端不间断供电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柔性电缆中间接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接头通常来说指的是电缆中间接头,即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或油浸电缆的中间连接的电缆附件,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现有的中间接头普遍仅有两个接插口,只能将两根柔性电缆连接并保证电路导通,另外,若电路的输出端出现故障,则需要停电检修,在检修期间,用户端则无法使用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多回来电路中间接头及多回来电路中间接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的电路输出端故障停电检修时用户端无法使用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件,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缆对插部,且各个电缆对插部的朝向不同;所述电缆对插部的端面设有电缆对插口,所述电缆对插口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外端用于与电缆对插,导电柱的内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及侧板,所述顶板及底板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侧板设于顶板及底板之间,且首尾连接,以围出容纳所述导电件的空腔;所述电缆对插部设于所述侧板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缆对插部嵌于安装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设有若干个,若干个侧板沿着顶板或底板的周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侧面分别设有所述电缆对插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对插部设有插口盖,所述插口盖盖于电缆对插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的材质为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第一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活动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为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活动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的高度大于卡接凹槽的深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其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件,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缆对插部,电缆对插部的端面设有电缆对插口,电缆对插口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外端用于与电缆对插,导电柱的内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因此,各个电缆对插部通过所述导电件电路连通,可以实现旁路柔性电缆件的多回路快速对接拓展,实现更多回路灵活对接,提高接线效率,用户端电缆和输出端电缆可分别插于其中的电缆对插部处,在输出端电路故障需要维修时,则可以在另一个电缆对插部接入能提供应急电源的电缆,保证维修期间用户端不间断供电,提高用户侧供电效率;另外,各个电缆对插部的朝向不同,提供更多连接方向,可以选择更方便的方向连接电缆。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包括:
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为以上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依次堆叠设置,且相邻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和第二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结构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包括若干个以上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因此可以实现旁路柔性电缆件的多回路快速对接拓展,实现更多回路灵活对接,提高接线效率,可以同时接入能提供应急电源的电缆,保证维修期间用户端不间断供电,提高用户侧供电效率;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可以堆叠在一起,减小整体体积,可以供较小空间场地使用。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缆对插部的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底面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的结构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
100、顶板; 1000、卡接凸起;
101、底板; 1010、卡接凹槽;
102、侧板;
103、空腔;
2、电缆对插部;
200、电缆对插口;
201、导电柱;
3、插口盖;
4、电缆;
5、第一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
6、第二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
7、第三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中间接头通常来说指的是电缆中间接头,即电缆线路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或油浸电缆的中间连接的电缆附件,主要作用是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现有的中间接头普遍仅有两个接插口,只能将两根柔性电缆连接并保证电路导通,另外,若电路的输出端出现故障,则需要停电检修,在检修期间,用户端则无法使用电。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可以实现接入多根柔性电缆,实现多条电路的导通,可以在电路的输出端出现故障时接入应急电源,保证用户端持续供电。
请参阅图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导电件,壳体1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缆对插部2,且各个电缆对插部2的朝向不同;请参阅图2,所述电缆对插部2的端面设有电缆对插口200,所述电缆对插口200设有导电柱201,导电柱201的外端用于与电缆对插,导电柱201的内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各个电缆对插部2通过所述导电件电路连通,可以实现旁路柔性电缆件的多回路快速对接拓展,实现更多回路灵活对接,提高接线效率,用户端电缆和输出端电缆可分别插于其中的电缆对插部2处,在输出端电路故障需要维修时,则可以在另一个电缆对插部2接入能提供应急电源的电缆,保证维修期间用户端不间断供电,提高用户侧供电效率;另外,各个电缆对插部2的朝向不同,提供更多连接方向,可以选择更方便的方向连接电缆4。
所述电缆对插部2包括对插管、底座及以上所述导电柱201,所述对插管设于底座处,对插管的内径与电缆4的连接端的外径相适配,使电缆4的连接端可卡接至对插管内;所述导电柱201可以通过绝缘固定套固定于对插管内,导电柱201的外端的端面开设有插孔,以供电缆4的连接端内的导体插入;所述底座开设有供导电柱201穿过的穿孔,导电柱201穿过所述穿孔则可以与壳体1内的导电件接触。
请参阅图1及图3(为了便于看清壳体1的内部结构,图3内未画出导电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顶板100、底板101及侧板102,所述顶板100及底板101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侧板102设于顶板100及底板101之间,且首尾连接,以围出容纳所述导电件的空腔103;所述电缆对插部2设于所述侧板102处。
所述壳体1可以为圆柱状,若为圆柱状,则所述侧板102围一块封闭环形板,若干个所述电缆对插部2沿着圆周方向等距设置。
所述壳体1也可以为多面柱状,若为多面柱状,则所述侧板102设有若干个,每个侧板102均设有一个电缆对插部2。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0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侧板102沿着顶板100或底板101的周向依次连接设置;每个所述侧面分别设有所述电缆对插部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02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缆对插部2嵌于安装口处,具体地,所述电缆对插部2通过粘结剂与安装口的周边粘结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也可以是包括顶板100及底板101,若干个电缆对插部2的底座围成所述壳体1的侧面。
由于并不是每个电缆对插部2均会处于连接有电缆的状态,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对插部2设有插口盖3,所述插口盖3盖于电缆对插口200处,这样可以避免电缆对插口200处积灰,另外,所述插口盖3的内部可以为绝缘材料制成,或整个插口盖3为绝缘材料制成,这样则还起到避免触电危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的材质为铜,如为铜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面设有第一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壳体1的底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活动连接结构,这样则可以使两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拼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1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为卡接凸起1000,所述第二活动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卡接凸起1000相适配的卡接凹槽1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1000的高度大于卡接凹槽1010的深度,这样则可以保证两个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拼接在一起后,两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电缆对插部2之间有空隙,从而不影响电缆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1000包括第一层凸起及第二层凸起,所述第一层凸起与壳体1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层凸起叠于第一层凸起之上,且第二层凸起的宽度小于第一层凸起的宽度;所述卡接凹槽1010包括第一层凹槽及第二层凹槽,所述第二层凹槽开设于壳体1的底面处,且第二层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一层凹槽开设于第二层凹槽的底面处,且第一层凹槽的深度与第一层凸起的高度一致。当一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卡接凸起1000插于另一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卡接凹槽1010处时,两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电缆对插部2之间有空隙,从而不影响电缆插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包括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因此可以实现旁路柔性电缆件的多回路快速对接拓展,实现更多回路灵活对接,提高接线效率,可以同时接入能提供应急电源的电缆,保证维修期间用户端不间断供电,提高用户侧供电效率。
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为以上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依次堆叠设置,且相邻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和第二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结构连接,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可以堆叠在一起,减小整体体积,可以供较小空间场地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为卡接凸起1000,所述第二活动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卡接凸起1000相适配的卡接凹槽1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1000的高度大于卡接凹槽1010的深度,这样则可以保证两个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拼接在一起后,两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电缆对插部2之间有空隙,从而不影响电缆插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1000包括第一层凸起及第二层凸起,所述第一层凸起与壳体1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层凸起叠于第一层凸起之上,且第二层凸起的宽度小于第一层凸起的宽度;所述卡接凹槽1010包括第一层凹槽及第二层凹槽,所述第二层凹槽开设于壳体1的底面处,且第二层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一层凹槽开设于第二层凹槽的底面处,且第一层凹槽的深度与第一层凸起的高度一致。当一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卡接凸起1000插于另一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卡接凹槽1010处时,两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电缆对插部2之间有空隙,从而不影响电缆插入。
若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设有三个,为了方便说明,分别命名为第一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5、第二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6、第三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7,请参阅图5,第一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5、第二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6、第三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7由下至上依次堆叠在一起,且第一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5的卡接凸起1000插于第二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6的卡接凹槽1010内,第二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6的卡接凸起1000插于第三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7的卡接凹槽1010内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导电件,壳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电缆对插部,且各个电缆对插部的朝向不同;所述电缆对插部的端面设有电缆对插口,所述电缆对插口设有导电柱,导电柱的外端用于与电缆对插,导电柱的内端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第一活动连接结构,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活动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及侧板,所述顶板及底板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侧板设于顶板及底板之间,且首尾连接,以围出容纳所述导电件的空腔;所述电缆对插部设于所述侧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电缆对插部嵌于安装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若干个,若干个侧板沿着顶板或底板的周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侧面分别设有所述电缆对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对插部设有插口盖,所述插口盖盖于电缆对插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材质为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结构为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活动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的高度大于卡接凹槽的深度。
9.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为权利要求1、7、8任意一项所述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若干个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依次堆叠设置,且相邻的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通过第一活动连接结构和第二活动连接结构可拆卸结构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23921.6U CN219717455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23921.6U CN219717455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7455U true CN219717455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799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23921.6U Active CN219717455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7455U (zh) |
-
2023
- 2023-02-27 CN CN202320323921.6U patent/CN2197174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14750B2 (en) | Connector to flex assembly | |
EP2693573B1 (en) | Power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US8079877B1 (en) | Power adapter connecting in a surface to surface contact | |
EP2539966B1 (en) | A splitter connector unit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
WO2017006587A1 (ja) | 端子接続構造およびこの構造を備えるサーバ用電源システム | |
US20240224460A1 (en) |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and rack system | |
KR20240004846A (ko) | 단자 연결 구조 | |
US20180190964A1 (en) |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module | |
CN219717455U (zh) | 一种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及多回路电缆中间接头装置 | |
CN211208764U (zh) | 一种具有分路功能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2902041A (zh) | 软灯条 | |
CN214306638U (zh) | 软灯条 | |
EP1830121A1 (en) | Snap-in direct connect light tube system | |
CN211907762U (zh) | 电连接器 | |
KR102224744B1 (ko) | 다중 연결 커넥터 | |
CN115117668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US3784882A (en) | Solenoid assembly | |
CN221305011U (zh) | 一种双分支可分离连接器 | |
JPWO2020158782A1 (ja) | 配線器具 | |
CN211880122U (zh) | 一种模块化插接式充电器 | |
CN219760015U (zh) | 一种异端电缆连接组件及部件 | |
CN220066208U (zh) | 接头装置、防水插头、插接组合装置以及电源 | |
CN221632895U (zh) | 一种集成式储能连接器 | |
CN110492316B (zh) | 一种抗振模块化加固型电源防雷连接器组件 | |
CN216436204U (zh) | 连接器、对配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