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037U - 盖板组件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037U
CN219717037U CN202320358190.9U CN202320358190U CN219717037U CN 219717037 U CN219717037 U CN 219717037U CN 202320358190 U CN202320358190 U CN 202320358190U CN 219717037 U CN219717037 U CN 219717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pole
plate assembly
flan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81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同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81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和电池,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于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极柱,所述极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极柱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适于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通过挤压极柱发生形变,极柱的第二固定部伸入容纳空间内,取消了铆接块,减少了盖板组件的零部件数量,减轻了盖板组件的重量,降低了盖板组件的生产成本,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且极柱形成为多边形,避免了极柱发生转动,降低了盖板组件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和电池。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成为当前动力电池的研究热点。电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外部绝缘部件、封装极组零部件、盖板内部绝缘部件及电连接部件。电芯内部的极组与盖板上的极柱连接,分别引出正、负极,实现完整的电路。现阶段,电芯盖板仍多为铆接结构,正、负极柱分别与铆接块通过铆接工艺实现紧密配合,由于成熟的技术成为盖板采用的最主流的方式之一。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存在铆接块,零部件数量较多,重量大;
2、极柱高度在7mm以上,用料多,盖板的整体成本高;
3、铆接块与极柱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工序繁琐且存在焊接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结构稳定、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于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极柱,所述极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极柱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适于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组件,通过挤压极柱发生形变,极柱的第二固定部伸入容纳空间内,取消了铆接块,减少了盖板组件的零部件数量,减轻了盖板组件的重量,降低了盖板组件的生产成本,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且极柱形成为多边形,避免了极柱发生转动,降低了盖板组件的故障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的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朝向背离所述电芯的方向凹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且形成有倒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的长度e与所述极柱的宽度f之间的比值满足:1<e/f<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凸柱,所述第一绝缘件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凸柱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用于固定所述盖板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形成为凸缘,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适于所述极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凸缘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周沿且沿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为沿所述极柱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嵌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凸缘,所述极柱形成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凸缘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件的表面与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平齐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盖板本体的所述凸缘之间,所述密封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的盖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盖板组件,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电池的生产步骤,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盖板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盖板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极柱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极柱的A-A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盖板组件;
1、第一绝缘件;11、连接孔;
2、盖板本体;21、凸缘;22、通孔;
3、极柱;31、第一凸边;32、第二凸边;33、凹部;
4、第二绝缘件;
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包括:第一绝缘件1、盖板本体2和极柱3。
具体地,盖板本体2设于第一绝缘件1上,盖板本体2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一绝缘件1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极柱3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极柱3形成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适于伸入容纳空间内。也就是说,盖板本体2的第一固定部和极柱3的第二固定部配合,从而简化了极柱3的装配步骤,降低了极柱3的装配难度,且极柱3在水平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多边形,避免了极柱3发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通过挤压极柱3发生形变,极柱3的第二固定部伸入容纳空间内,取消了铆接块,减少了盖板组件100的零部件数量,减轻了盖板组件100的重量,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生产成本,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且极柱3形成为多边形,避免了极柱3发生转动,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故障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极柱3的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部33,凹部33朝向背离电芯的方向凹陷。由此,设置凹部33减少了极柱3的重量,减轻了盖板组件100的整体重量,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极柱3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且形成有倒角。由此,避免极柱3发生转动,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故障率,延长了盖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系数,且便于装配,提高了盖板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极柱3的长度方向与盖板本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极柱3的宽度方向与盖板本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极柱3的长度e与极柱3的宽度f之间的比值满足:1<e/f<4。优选地,极柱3的长度e与极柱3的宽度f之间的比值为:1.5<e/f<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本体2朝向第一绝缘件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凸柱,第一绝缘件1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孔11,多个凸柱与多个连接孔11一一对应,用于固定盖板本体2。由此,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装配难度,提高了盖板组件100的装配效率,且装配结构简单,盖板组件100整体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形成为凸缘21,盖板本体2上形成有适于极柱3穿过的通孔22,凸缘21形成于通孔22的周沿且沿径向向内延伸,凸缘21与第一绝缘件1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二固定部形成为沿极柱3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边31,第一凸边31嵌设于容纳空间内。由此,极柱3与盖板本体2和第一绝缘件1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盖板组件100在装配的过程中不易受损,提升了生产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二绝缘件4,第二绝缘件4设于凸缘21,极柱3形成有第二凸边32,第二绝缘件4设于第二凸边32与凸缘21之间。由此,盖板组件100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装配,提高了盖板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4的表面与盖板本体2的表面平齐设置。由此,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整体厚度,同时使得盖板组件1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不易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00还包括:密封件5,密封件5设于极柱3的第一凸边31与盖板本体2的凸缘21之间,密封件5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由此,设置密封件5保证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密封性,且密封件5能够缓冲盖板组件100受到的震动,避免了盖板组件100的零部件发生松动碰撞,降低了盖板组件100的故障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3形成有第二凸边32,第二凸边32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a与凸起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b之间的比值满足:1<a/b<2。由此,保证了盖板组件10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3的厚度h在2mm-7mm之间。例如,极柱3的厚度可以为:2mm、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6mm、6.5mm、7mm等等。
优选地,极柱3的厚度h在3.5mm-4.5m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盖板组件100,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降低了电池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电池的生产步骤,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件;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于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
极柱,所述极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极柱形成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适于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朝向电芯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朝向背离所述电芯的方向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在水平方向的截面为矩形且形成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长度e与所述极柱的宽度f之间的比值满足:1<e/f<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凸柱,所述第一绝缘件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凸柱与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用于固定所述盖板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形成为凸缘,所述盖板本体上形成有适于所述极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凸缘形成于所述通孔的周沿且沿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绝缘件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为沿所述极柱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嵌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凸缘,所述极柱形成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凸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表面与所述盖板本体的表面平齐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盖板本体的所述凸缘之间,所述密封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CN202320358190.9U 2023-02-28 2023-02-28 盖板组件和电池 Active CN219717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8190.9U CN219717037U (zh) 2023-02-28 2023-02-28 盖板组件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8190.9U CN219717037U (zh) 2023-02-28 2023-02-28 盖板组件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037U true CN21971703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8190.9U Active CN219717037U (zh) 2023-02-28 2023-02-28 盖板组件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8852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omprising current collecting plates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KR100874055B1 (ko) 단위 전지간 인터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직렬 전지
CN114628866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圆柱型电池及其组装工艺
US20240106089A1 (en) Cylindrical lithium-ion battery
EP4152492A1 (en) Battery
CN21315088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17239703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圆柱型电池
CN112993491A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及装配方法
CN114927811A (zh) 一种圆柱电池盖板结构及圆柱电池
CN214957269U (zh) 一种极柱结构、顶盖及电池
CN219717037U (zh) 盖板组件和电池
CN116845441A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9575773U (zh) 盖板组件和电池
CN214797654U (zh) 极柱、电极安装结构及盖板总成
CN115566372A (zh) 一种汇流盘及具有其的蜂窝电池
CN214797552U (zh) 极柱、盖板总成和电芯
CN218887340U (zh) 电池
CN209747633U (zh) 二次电池
CN219303902U (zh) 电池
CN219393641U (zh)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池
CN218769793U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250914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8448010U (zh) 电池结构、电池模组和电动汽车
CN219717059U (zh) 电芯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20042184U (zh) 方形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