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7022U -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7022U
CN219717022U CN202320635991.5U CN202320635991U CN219717022U CN 219717022 U CN219717022 U CN 219717022U CN 202320635991 U CN202320635991 U CN 202320635991U CN 219717022 U CN219717022 U CN 219717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dge sealing
section
battery cel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59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59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7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7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电池,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封装结构和第一绝缘件。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设于主体部的极耳,主体部设于封装结构内。封装结构形成有第一封边部和第二封边部,第一封边部和第二封边部绕第一方向分布于主体部外。第一封边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断面,极耳穿设于第二封边部。第一绝缘件包裹于第一断面,且固定于第一封边部的相对两侧。如此,使得第一绝缘件仅包裹于第一封边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断面的绝缘,而无需将第一绝缘件延伸至封装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如此可在不增大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一断面的绝缘。

Description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单体主要包括铝塑膜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设于主体部的极耳。装配电池单体时,通常将主体部容纳于铝塑膜内,并在主体部绕厚度方向的四周需密封的位置对铝塑膜进行封边,从而实现铝塑膜对主体部的封装效果。铝塑膜的封边部分的边缘通常具有断面,该断面使得铝塑膜的铝层暴露于外部环境,因而需要对该铝层进行绝缘处理。
通常情况下,铝塑膜没有设置极耳的封边部分的铝层的绝缘处理操作为:将U形或L形的绝缘胶带包裹于铝塑膜的封边部分,且延伸至铝塑膜在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侧面,以使铝塑膜的封边部分整体弯折,这样可实现对铝塑膜的封边部分的包裹,进而实现对该封边部分上的断面的包裹和绝缘效果。然而,绝缘胶带包裹于铝塑膜在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侧面,使得电池单体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即至少增加了一层绝缘胶带的厚度,致使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改善电池单体的厚度增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
封装结构,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封装结构形成有第一封边部和第二封边部,所述第一封边部和所述第二封边部绕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第一封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断面,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第二封边部;
第一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一断面,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封边部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第一侧端,所述第一封边部设于所述第一侧端,且所述第一封边部朝向所述第一侧端弯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边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边部与所述第一侧端之间设有第一胶层;和/或,所述第一绝缘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封边部朝向所述第一侧端的一侧,且通过第二胶层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件为一体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或者,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极耳的一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或者,所述极耳分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断面,所述第二断面覆盖有第二绝缘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一端或两端外设有所述第二封边部,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外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所述第一封边部包括第一部和设于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端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断面;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于所述第一部的所述第一断面,且固定于所述第一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绝缘件延伸至所述第二封边部的相对两侧,且覆盖所述第二部的所述第一断面;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电池单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所述电池单体或所述电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通过第一绝缘件包裹于第一封边部的第一断面,且固定于第一封边部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绝缘件仅包裹于第一封边部,即可实现对第一断面的绝缘,而无需将第一绝缘件延伸至封装结构沿第一方向上的侧面。如此,可在不增大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一断面的绝缘,从而可使得电池单体维持较高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及用电装置,由于采用了以上涉及的电池单体,同样也能够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第一绝缘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电极组件;11-主体部;12-极耳;20-封装结构;201-第一断面;202-第二断面;203-第一侧端;204-第二侧端;21-包装部;22-第一封边部;221-第一部;222-第二部;23-第二封边部;30-第一绝缘件;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Z-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相应地,“多组”的含义是两组以上,包含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此需要先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是指存储和输出电能的最小单元。其中,电池单体可以为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电池单体可以是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电池单体可以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纽扣状或其他形状等。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虽然是基于软包电池的封边操作引起的铝层裸露的问题,但不仅限于此,任何需要避免金属层裸露的场合均可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10、封装结构20和第一绝缘件30。电极组件10包括主体部11和设于主体部11的极耳12。主体部11设于封装结构20内,极耳12的至少部分伸出于封装结构20外。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外形成有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绕第一方向Z分布于主体部11外。第一封边部22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设有第一断面201,极耳12穿设于第二封边部23。第一绝缘件30包裹于第一断面201,且固定于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
电极组件10是电池单体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在一些场合中,电极组件10也可以被称为裸电芯、电芯、卷绕体、层叠体等。其中,电池单体中,电极组件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电极组件10主要由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且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10的主体部11,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12。极耳12包括正极极耳12和负极极耳12,其中正极极片的极耳12为正极极耳12,负极极片的极耳12为负极极耳12,正极极耳12和负极极耳12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11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11的两端。其中,极耳12为电极组件10的电流传输端,以用于传输电流。
电池单体还可以包括电解质,电解质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本申请对电解质的种类没有具体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选择。电解质可以是液态的、凝胶态的或固态的。
封装结构20用于封装电极组件10,从而给电极组件10提供可靠稳定的内部环境。具体地,电极组件10的主体部11容纳于封装结构20内,电极组件10的极耳12的其中一部分容纳于封装结构20内,且至少部分伸出于封装结构20外。其中,封装结构20可以设计为各种类型。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封装结构20为铝塑膜。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封装结构20包括除铝以外的其他金属层以及覆盖于金属层外侧的绝缘材料。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封装结构20绕第一方向Z的外边缘具有开口,以便于电极组件10封装于封装结构20内。封装结构20封装电极组件10的过程中,将电极组件10的主体部11容纳于封装结构20内后,还需采用热封等方式对上述开口进行封边操作,即实现对开口的密封,以使封装结构20给电极组件10提供稳定可靠的内部环境,进而实现封装结构20对电极组件10的封装效果。
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均指的是封装结构20进行了封边操作的部分。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具有极耳12的一端或两端外形成了上述的第二封边部23,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没有极耳12的一端或多端外形成了上述的第一封边部22。基于此,使得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绕第一方向Z分布于主体部11外,以密封封装结构20的开口,进而实现对主体部11的密封。其中,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均具有断面,该断面会导致封装结构20的金属层裸露于外部环境,第一封边部22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的断面为第一断面201。
具体地,封装结构20还包括包装部21、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包装部21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的主体部11。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均连接于包装部21。其中,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形成连接;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封边部22和第二封边部23间隔布置。
如图1至图5所示,主体部11大致呈立方体状,主体部11具有高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主体部11的高度方向如图中示意的方向Y,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如图中示意的方向X,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如图中示意的方向Z,方向Y、方向X和方向Z两两任意垂直。其中,主体部11的方向、封装结构20的方向、电池单体的方向是对应的,例如,主体部11的高度方向对应于封装结构20的高度方向,且对应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
在一些场合中,如图1至图3所示,极耳12设于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基于此,第二封边部23设于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外。在一些场合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方向Z指的是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基于此,第一封边部22设于主体部11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或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在另一些场合中,第一方向Z也可指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
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定义第一方向Z为主体部11的厚度方向。
第一绝缘件30是指具有绝缘功能的部件。其中,第一绝缘件30可以选用树脂、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0可以是绝缘胶带。一方面,通过将绝缘胶带包裹于第一封边部22,相对于点胶、涂覆的方式来说,可有效提高第一封边部22的绝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绝缘件30包裹于第一断面201,且第一绝缘件30延伸至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即可使得第一绝缘件30粘接于第一封边部22,以实现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封边部22之间的固定。这样,可维持第一绝缘件30对第一封边部22的第一断面201的绝缘效果。此外,第一绝缘件30在第一封边部22上的固定操作十分简单,易于实现,进而使得第一断面201的绝缘操作也十分简单,易于实现。
第一绝缘件30包裹于第一断面201,以实现第一断面201的金属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绝缘。第一绝缘件30还延伸至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且固定于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以使第一绝缘件30固定于第一封边部22。这样,可稳定地维持第一绝缘件30对第一断面201的绝缘效果。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且结合其他附图,第一绝缘件30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第一段31覆盖于第一断面201。第二段32连接于第一段31,且设置于第一封边部22的其中一侧。第三段33连接于第一段31远离第二段32的一端,且设置于第一封边部22的另一侧。即,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分别设于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通过第一绝缘件30包裹于第一封边部22的第一断面201,且固定于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绝缘件30仅包裹于第一封边部22,即可实现对第一断面201的绝缘,而无需将第一绝缘件30延伸至封装结构20沿第一方向Z上的侧面。即,在对封装结构20没有设置极耳12的封边部分的金属层进行绝缘处理操作时,无需将第一绝缘件30延伸至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Z的一侧或两侧。如此,可在不增大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一断面201的绝缘,从而可使得电池单体维持较高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且结合其他附图,封装结构20沿与第一方向Z垂直的方向具有第一侧端203,第一封边部22设于第一侧端203。
具体地,包装部21沿与第一方向Z垂直的方向具有第一侧端203,即包装部21沿与第一方向Z垂直的方向具有第一封边部22。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包装部21沿高度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侧端203,即包装部21沿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具有第一封边部22。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包装部21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具有第一侧端203,即包装部21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具有第一封边部22。
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弯折设置。即,第一封边部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侧端203,且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弯折设置,以使第一封边部22远离第一侧端203的一端也靠近第一侧端203。如此设置,可减小电池单体的占用空间。当电池单体沿高度方向上的一端具有第一封边部22时,可减小电池单体的高度尺寸。当电池单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具有第一封边部22时,可减小电池单体的宽度尺寸。
其中,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弯折设置后,第一绝缘件30的第二段32位于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的一侧,第三段33位于第一封边部22远离第一侧端203的一侧。
可以理解地,包装部21沿高度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二侧端204,第二封边部23设于第二侧端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第一封边部22固定于第一侧端203。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封边部22相对于电池单体的其他部分晃动,以提高电池单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部22与第一侧端203之间设有第一胶层。
可以理解地,第一胶层设于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的一侧没有设置第一绝缘件30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胶层的相对两侧分别粘接于第一侧端203和第一封边部22,以实现第一封边部22在第一侧端203上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0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封边部22朝向第一侧端203的一侧,且通过第二胶层固定于第一侧端203。
可以理解地,第一绝缘件30的第二段32朝向第一侧端203的一侧设置有上述的第二胶层,第二胶层的相对两侧分别粘接于第二段32和第一侧端203,以实现第一绝缘件30与第一侧端203的固定,进而实现第一封边部22在第一侧端203上的固定。
其中,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均为具有粘接能力的部件,例如可以是由结构胶凝固而成的胶层,也可以是双面胶、透明胶带或其他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第一胶层来实现第一封边部22与第一侧端203的固定,也可通过第二胶层来实现第一封边部22与第一侧端203的固定,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来实现第一封边部22与第一侧端203的固定。以上,均可实现第一封边部22和包装部21之间的固定,以尽可能地防止第一封边部22相对于包装部21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且结合其他附图,第一绝缘件30为一体连接结构,即,第一绝缘件30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一体成型。如此设置,可提高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的连接强度,在第一绝缘件30分别固定于第一封边部22的相对两侧的基础上,可持久地维持第一绝缘件30对第一断面201的覆盖和绝缘效果。
在此需要先说明的是,定义主体部11的高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具体如图中示意的方向Y,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X,具体如图中示意的方向X。其中,第一方向Z与第二方向Y垂直,第一方向Z与第三方向X垂直,且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X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且结合其他附图,极耳12设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其中一端,即电极组件10的正极极耳12和负极极耳12均设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同一端,此时,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该端设有上述第二封边部23。
基于此,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三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均具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
可以理解地,采用封装结构20封装电极组件10时,可将封装结构20对折,以使封装结构20形成三个面。将主体部11容纳于封装结构20内,此时该三个面分别覆盖主体部11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极耳12的一端,以及主体部11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如此,在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具有极耳12的一端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二封边部23,且极耳12穿设于第二封边部23。在主体部11沿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一封边部22。其中,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封边部22均可通过第一绝缘件30进行绝缘密封。
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请参阅图7,且结合其他附图,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三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均具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且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相对于极耳12的一端也具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
可以理解地,采用封装结构20封装电极组件10时,可将封装结构20分为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覆盖于主体部11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如此,在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具有极耳12的一端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二封边部23,且极耳12穿设于第二封边部23。在主体部11沿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一封边部22。并且,在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极耳12的一端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也形成第一封边部22。其中,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封边部22、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极耳12的一端的第一封边部22均可通过第一绝缘件30实现绝缘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且结合其他附图,极耳12分设于主体部11沿第二方向Y的相对两端,即,正极极耳12设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其中一端,负极极耳12设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另一端。此时,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两端均设有上述第二封边部23,正极极耳12和负极极耳12分别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封边部23。
基于此,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请参阅图8,且结合其他附图,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三方向X上的一端设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
可以理解地,采用封装结构20封装电极组件10时,可将封装结构20对折,以使封装结构20形成三个面。将主体部11容纳于封装结构20内,此时该三个面分别覆盖主体部11在宽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以及主体部11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如此,在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具有极耳12的两端分别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二封边部23,且电极组件10两端的极耳12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封边部23。在主体部11沿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没有给封装结构20覆盖的一端)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一封边部22。
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请参阅图9,且结合其他附图,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三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均设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
可以理解地,采用封装结构20封装电极组件10时,可将封装结构20分为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覆盖于主体部11在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如此,在主体部11沿高度方向具有极耳12的两端分别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二封边部23,且电极组件10两端的极耳12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封边部23。在主体部11沿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均对封装结构20进行封边,以形成第一封边部22。其中,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封边部22均可通过第一绝缘件30实现绝缘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没有极耳12的一端或多端外均可形成上述第一封边部22,且各第一封边部22均可通过第一绝缘件30来实现绝缘处理,进而可尽可能地使得用于对第一封边部22进行绝缘操作的所有第一绝缘件30均不会覆盖至电池单体沿厚度方向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第二封边部23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具有第二断面202,即第二封边部23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的断面为第二断面202。其中,封装结构20的金属层会通过第二断面202裸露于外部环境。并且,第二断面202包裹有第二绝缘件(图中未示出)。
第二绝缘件是指具有绝缘功能的部件。其中,第二绝缘件可以选用树脂、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用。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绝缘件可以为绝缘胶带,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绝缘件可以为涂覆、点胶至第二断面202上的胶层。
第二绝缘件包裹于第二断面202,以实现第二断面202的金属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绝缘。如此设置,第一绝缘件30用于对第一断面201实现绝缘,第二绝缘件用于对第二断面202进行绝缘,从而可尽可能地实现封装结构20的所有断面的绝缘效果,从而可尽可能地避免封装结构20的金属层与电池单体外部或内部的部件导通,有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端或两端具有上述极耳12,相应地,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端或两端设有上述第二封边部23。并且,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沿第三方向X上的一端或两端设有上述第一封边部22。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第一封边部22包括第一部221和第二部222。当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端具有第二封边部23时,第二部222设于第一部221在第三方向X靠近第二封边部23的一端;当封装结构20于主体部11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对两端均设有第二封边部23时,第一部221在第三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均具有第二部222,且两端的第二部222与两端的第二封边部23一一对应。
第一部221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具有第一断面201,且第二部222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也设有第一断面201。
第一绝缘件30覆盖于第一部221的第一断面201,且固定于第一部221的相对两侧,如此实现第一封边部22的第一部221的绝缘。
第二绝缘件覆盖于第二封边部23的第二断面202,且延伸至第二封边部23的相对两侧。如此第二绝缘件也可固定于第二封边部23的相对两侧,从而可维持第二绝缘件对第二断面202的绝缘覆盖的稳定性。
第二绝缘件还包裹第二部222的第一断面201。
如此设置,在第二绝缘件覆盖第二封边部23的第二断面202,且延伸至第二封边部23的相对两侧,以实现对第二断面202的绝缘操作的基础上,可使得第二绝缘件顺便覆盖第二部222的第一断面201,以实现对第二部222的第一断面201的绝缘覆盖。这样,可减小第一绝缘件30在第三方向X上的尺寸,从而可在较少的绝缘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对封装结构20边缘处的断面的绝缘覆盖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延伸至第一绝缘件30,以与第一绝缘件30衔接。如此可尽可能地使得绝缘材料覆盖封装结构20边缘处的所有断面,以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与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相同,具体可进行参考,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电池中,电池单体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串联、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之间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池可以为电池模块。电池单体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电池单体排列并固定形成电池模块。
在另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电池可以为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多个电池单体形成的整体直接容纳于箱体中。多个电池单体还可先串联、并联或混联形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再通过对应的固定组件实现固定,以形成上述的电池模块,也即是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多个上述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通过采用上述各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同样也能够在不增大电池单体在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的基础上,实现对第一断面201的绝缘,从而可使得电池单体维持较高的能量密度。
基于上述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电池单体或电池。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电池与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电池相同,具体可进行参考,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其中,用电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比如平板电脑、家教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车辆、轮船、航天器、手表、词典笔、耳机等需要通过电池供电的设备。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其中,车辆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示例性地,车辆的内部设置有上述电池,电池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可以用于车辆的供电,例如电池可以作为车辆的操作电源。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马达,控制器用来控制电池为马达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不仅可以作为车辆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提供驱动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的用电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电池单体或电池,从而也能够使得用电装置维持较高的能量密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极耳;
封装结构,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封装结构形成有第一封边部和第二封边部,所述第一封边部和所述第二封边部绕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第一封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断面,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第二封边部;
第一绝缘件,包裹于所述第一断面,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封边部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第一侧端,所述第一封边部设于所述第一侧端,且所述第一封边部朝向所述第一侧端弯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部与所述第一侧端之间设有第一胶层;和/或,所述第一绝缘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封边部朝向所述第一侧端的一侧,且通过第二胶层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为一体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或者,所述极耳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其中一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极耳的一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或者,所述极耳分设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断面,所述第二断面覆盖有第二绝缘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一端或两端外设有所述第二封边部,所述封装结构于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外设有所述第一封边部;
所述第一封边部包括第一部和设于所述第一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端的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断面;所述第一绝缘件覆盖于所述第一部的所述第一断面,且固定于所述第一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绝缘件延伸至所述第二封边部的相对两侧,且覆盖所述第二部的所述第一断面;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CN202320635991.5U 2023-03-27 2023-03-27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9717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5991.5U CN2197170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5991.5U CN2197170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7022U true CN219717022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1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5991.5U Active CN219717022U (zh) 2023-03-27 2023-03-27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7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8296A (zh) 提高了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
CN113611986B (zh)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5989141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3871805A (zh) 电芯、电池、电芯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962042B2 (en) Battery c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refor,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US20240030495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CN216389548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7480647A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693049A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2434750U (zh) 电池外壳及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包
CN21971702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68702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4848798U (zh) 绝缘膜、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10172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CN210467900U (zh)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KR20080037868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CN218827695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4696012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5869570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WO2024055236A1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18939866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958328U (zh) 软包电芯、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20544099U (zh)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93733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19782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