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9331U -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9331U
CN219709331U CN202321350381.7U CN202321350381U CN219709331U CN 219709331 U CN219709331 U CN 219709331U CN 202321350381 U CN202321350381 U CN 202321350381U CN 219709331 U CN219709331 U CN 219709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tank
filter
sewage treatment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3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Xinche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Xinche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Xinche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Xincheng Sewag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3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9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9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9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过滤池,过滤池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池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震荡器,过滤池远离超声波震荡器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导管,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离心池,第一离心池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杆,第一转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离心池远离导管的一侧的底部连通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离心池,第二离心池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第二转轴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较传统沉降方式,污水处理更加得高效彻底的同时沉降速度和排水速度较快且易于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中经常采用沉淀池进行场地积水沉淀,其作用是把水中的污泥、沙粒沉降出来,使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然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目前的沉淀池中,污泥、沙粒都是依靠重力自然沉降的,属于被动式沉降。由于是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因此沉降速度较慢,沉降时间较长,且所排出的清水也是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自然排出的,因此排水速度也比较慢。而目前这种被动式的沉淀池属于非常常见的沉淀池,在各类隧道、地铁等下挖施工的工地中经常见到。
本实用新型对这种被动式的沉降方式进行改进,使沉降速度能够得到提成,沉降时长得到减少,同时清水的排水速度也能得到提升,解决了传统沉降方式沉降速度较慢,沉降时间较长,排水速度较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解决了传统沉降方式沉降速度慢,排水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池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震荡器,所述过滤池远离超声波震荡器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离心池,所述第一离心池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杆,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离心池远离导管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离心池,所述第二离心池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离心池远离过滤池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过滤池和第二离心池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支柱与过滤池和第二离心池固定连接,所述支柱呈矩形均匀分布在过滤池和第二离心池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能够平稳地支撑整个沉淀池,使得整个装置力矩平衡,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不同的地方。
优选的,所述导管、连接管和出水管的内部均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便于控制水流在本装置各机构间的流转以及水流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离心池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离心池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给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提供了支撑,使两个电机能够平稳地运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池的底部与第二离心池的顶部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便于将经由第一离心池离心处理后的水流导入到第二离心池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均通过轴承分别活动贯穿延伸至第一离心池和第二离心池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电机与第二转动电机的转速不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在第一离心池和第二离心池的内部转动,使得差速离心能够得以实现,能够将污水中不同成分的杂质分离出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过滤池,使用时将污水倒入过滤池中,污水首先经过过滤板,将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打开超声波震荡器,在超声波振荡器震荡作用下,一些体积较小的杂质也沉淀下来,完成污水的初步处理,较传统依靠重力自然沉降的被动式的沉降方式,利用过滤板和超声波震荡器进行沉降,沉降速度较快且易于控制。
2、通过设置的第一离心池和第二离心池,将过滤池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第一离心池中,打开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杆旋转对污水进行第一次离心处理,处理完成后再将污水导入第二离心池中,打开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板旋转完成第二次离心,两次离心速度不同,可将不同成分的杂质分离出来,使得污水处理更加得高效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池;2、超声波震荡器;3、安装板;4、导管;5、第一转动电机;6、第一离心池;7、连接管;8、第二离心池;9、第二转动电机;10、出水管;11、过滤板;12、第一转轴;13、搅拌杆;14、螺纹板;15、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过滤池1,过滤池1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1,过滤池1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震荡器2,过滤池1远离超声波震荡器2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导管4,导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离心池6,第一离心池6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杆13,第一转轴1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5,第一离心池6远离导管4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离心池8,第二离心池8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14,第二转轴1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9,第二离心池8远离过滤池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污水倒入过滤池1中,污水首先经过过滤板11,将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打开超声波震荡器2,在超声波震荡器2震荡作用下,一些体积较小的杂质也沉淀下来,完成污水的初步处理,然后打开导管4内部的阀门,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第一离心池6中,打开第一转动电机5,第一转动电机5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搅拌杆13旋转,从而对污水进行第一次离心处理,第一次离心处理完成后,打开连接管7内部的阀门,将污水导入第二离心池8中,打开第二转动电机9,第二转动电机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转动带动螺纹板14旋转,从而对污水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第二次离心处理完成后打开出水管10内部的阀门,导出清水。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安装板3通过支柱与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固定连接,支柱呈矩形均匀分布在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
能够平稳地支撑整个沉淀池,使得整个装置力矩平衡,结构更加稳定。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安装板3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不同的地方。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导管4、连接管7和出水管10的内部均安装有阀门。
便于控制水流在本装置各机构间的流转以及水流的排出。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转动电机5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离心池6的顶部,第二转动电机9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
给第一转动电机5和第二转动电机9提供了支撑,使两个电机能够平稳地运行。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离心池6的底部与第二离心池8的顶部相固定连接。
便于将经由第一离心池离6心处理后的水流导入到第二离心池8中。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电机5和第二转动电机9均通过轴承分别活动贯穿延伸至第一离心池6和第二离心池8的内部,第一转动电机5与第二转动电机9的转速不等。
使得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5能够在第一离心池6和第二离心池8的内部转动,使得差速离心能够得以实现,能够将污水中不同成分的杂质分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污水倒入过滤池1中,污水首先经过过滤板11,将一些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打开超声波震荡器2,在超声波震荡器2震荡作用下,一些体积较小的杂质也沉淀下来,完成污水的初步处理,较传统依靠重力自然沉降的被动式的沉降方式,利用过滤板11和超声波震荡器2进行沉降,沉降速度较快且易于控制,然后打开导管4内部的阀门,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第一离心池6中,打开第一转动电机5,第一转动电机5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搅拌杆13旋转,从而对污水进行第一次离心处理,第一次离心处理完成后,打开连接管7内部的阀门,将污水导入第二离心池8中,打开第二转动电机9,第二转动电机9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第二转轴15转动带动螺纹板14旋转,从而对污水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第二次离心处理完成后打开出水管10内部的阀门,导出清水,两次离心速度不同,可将不同成分的杂质分离出来,使得污水处理更加得高效彻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过滤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内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池(1)一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超声波震荡器(2),所述过滤池(1)远离超声波震荡器(2)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一离心池(6),所述第一离心池(6)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杆(13),所述第一转轴(1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电机(5),所述第一离心池(6)远离导管(4)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离心池(8),所述第二离心池(8)内壁的底部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板(14),所述第二转轴(15)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电机(9),所述第二离心池(8)远离过滤池(1)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通过支柱与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固定连接,所述支柱呈矩形均匀分布在过滤池(1)和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连接管(7)和出水管(10)的内部均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5)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离心池(6)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9)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离心池(8)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池(6)的底部与第二离心池(8)的顶部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5)和第二转动电机(9)均通过轴承分别活动贯穿延伸至第一离心池(6)和第二离心池(8)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电机(5)与第二转动电机(9)的转速不等。
CN202321350381.7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Active CN219709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381.7U CN2197093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381.7U CN2197093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9331U true CN219709331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381.7U Active CN2197093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9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6361U (zh) 一种净化程度高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CN108706656A (zh)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
CN209702445U (zh) 市政给排水用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05730485U (zh) 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07347291U (zh) 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113429015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970933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CN108821404A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09128216U (zh) 一种河水污染治理系统
CN207596527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装置
CN111530141A (zh) 一种自动清理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7627994U (zh) 两相沉淀池
CN116589123A (zh) 一种低排放脱硫污水处理机构
CN213823795U (zh) 一种多级隔离沉淀池
CN107601637A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沉淀装置
CN107867745A (zh) 一种rjm集成工艺水处理设备
CN212740842U (zh) 一种混合效果好的絮凝沉淀池
CN105771337B (zh) 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CN211471161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多级处理设备
CN205133305U (zh) 物化反应固液分离一体式废水处理装置
CN220926403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沙装置
CN205442749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19314681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N219689554U (zh) 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0633399U (zh) 水污染防治用离心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