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2493U -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2493U
CN219702493U CN202320650751.2U CN202320650751U CN219702493U CN 219702493 U CN219702493 U CN 219702493U CN 202320650751 U CN202320650751 U CN 202320650751U CN 219702493 U CN219702493 U CN 219702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gasket
auxiliary opening
runn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07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07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2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2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2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该涂布垫片上开设有镂空部,镂空部贯穿涂布垫片的两侧表面,用于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镂空部贯穿涂布垫片的一侧边并形成主开口,主开口供镂空部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涂布垫片上还开设有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的第一流道槽和第二流道槽,第一流道槽贯穿涂布垫片具有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一辅开口,第一辅开口用于供第一流道槽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第二流道槽贯穿涂布垫片具有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二辅开口,第二辅开口用于供第二流道槽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第一辅开口和第二辅开口分别位于主开口的两侧。

Description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涂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的涂布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涂布装置是由中间夹设有垫片的上模头与下模头所组成,各区域涂布浆料的厚度由垫片上的开口决定。涂布的两边缘为削薄区,需要对削薄区的涂层厚度进行减薄。为了达到削薄区的削薄效果,往往采用在垫片的开口处设置倒角的方式。
然而,由于来料浆料的固含量、浆料粘度、浆料流动性等发生变化,需要经常调整泵速和摸头与极片的间隙,从而导致摸头内浆料的流速和压力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传递至削薄区,导致削薄区涂层的厚度和宽度变化加剧,削薄区域涂层尺寸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实际涂布作业过程中削薄区涂层的厚度和宽度变化较大,削薄区域涂层尺寸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一种涂布垫片,所述涂布垫片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涂布垫片的两侧表面,用于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涂布垫片的一侧边并形成主开口,所述主开口供所述镂空部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
所述涂布垫片上还开设有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的第一流道槽和第二流道槽,所述第一流道槽贯穿所述涂布垫片具有所述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一辅开口,所述第一辅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流道槽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所述第二流道槽贯穿所述涂布垫片具有所述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二辅开口,所述第二辅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二流道槽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所述第一辅开口和所述第二辅开口分别位于所述主开口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开口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倒角,使得所述主开口呈喇叭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开口与相邻的所述导流倒角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
所述第二辅开口与相邻的所述导流倒角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垫片上还开设有均贯穿所述涂布垫片的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一流道孔和第二流道孔,所述第一流道孔和所述第二流道孔均用于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所述第一流道孔与所述第一流道槽背离所述第一辅开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孔与所述第二流道槽背离所述第二辅开口的一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垫片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第二流道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第二流道槽的深度尺寸为0.7mm至0.9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垫片上开设有供绝缘浆料进入的第三流道槽和第四流道槽,所述第三流道槽贯穿所述涂布垫片具有所述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三辅开口,所述第三辅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三流道槽内的绝缘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所述第四流道槽贯穿所述涂布垫片具有所述主开口的侧边并形成第四辅开口,所述第四辅开口用于供所述第四流道槽内的绝缘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上;
所述第三辅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辅开口背离所述主开口的一侧,所述第四辅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辅开口背离所述主开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垫片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流道槽和所述第二流道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流道槽和所述第四流道槽开设在所述第二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垫片上还开设有均贯穿所述涂布垫片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三流道孔和第四流道孔,所述第三流道孔和所述第四流道孔均用于供绝缘浆料流入,所述第三流道孔与所述第三流道槽背离所述第三辅开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孔与所述第四流道槽背离所述第四辅开口的一端连通。
一种挤压涂布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涂布垫片。
上述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在实际进行涂布作业时,浆料腔内的活性物质浆料在压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镂空部、第一流道槽和第二流道槽,进而分别由主开口、第一辅开口和第二辅开口涂布至料带上。由第一辅开口和第二辅开口涂布形成的边缘涂层分别位于由主开口涂布形成的中间涂层的两边缘处。活性物质浆料被涂布至料带上时,由于活性物质浆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中间涂层的活性物质浆料会向两边缘的边缘涂层扩散,两个边缘涂层的活性物质浆料也会向中间涂层扩散,从而使得中间涂层的活性物质浆料与两个边缘涂层A2的活性物质浆料相互融合,即在边缘涂层处形成削薄区。
如此,当因活性物质浆料的固含量和粘度发生变化,而调整模头间隙和泵速,从而导致浆料腔内的压力和流量发生变化时,中间涂层的宽度变化不会传导至边缘涂层,使得边缘涂层的变化减小,即削薄区的涂层尺寸比较容易控制,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现有技术中涂层的削薄区产生厚边和画框缺陷的演化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挤压涂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涂布垫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展示第一侧面);
图6为图5所示的涂布垫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展示第二侧面);
图7至图8为涂布至料带上的中间涂层和中间涂层两边缘的边缘涂层相互融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9为采用图5所示的涂布垫片时涂布形成的负极极片;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涂布垫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展示第一侧面);
图11为图10所示的涂布垫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展示第二侧面);
图12为采用图10所示的涂布垫片时涂布形成的正极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片的涂布工艺容易出现厚边和画框的缺陷。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发明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涂层边缘区域材料流动而形成弧形(见图1),使得涂层的边缘区域变薄(即形成削薄区)。涂布完成后进入干燥工序,由于削薄区涂层较薄,使得边缘处干燥速度比较块,且固体颗粒的表面张力大于溶剂的表面张力,边缘处物料的表面张力较大,导致物料由低表面张力处流向高表面张力处,即物料由图2中的a2区向a1区流动。进一步地,由于a2区露出的底层材料含有较高浓度的溶剂,所以a2区新形成的物料表面的表面张力进一步降低,进而促使a2区的物料向a1区和a3区流动(见图3所示),最后在削薄区形成厚边和画框缺陷。
为了提高削薄区涂层尺寸的稳定性,降低出现厚边和画框缺陷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挤压涂布机。该挤压涂布机用于将活性物质浆料涂布至料带上以形成极片。需要说明的是,极片分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当利用挤压涂布机涂布形成正极极片时,挤压涂布机涂布在料带上的浆料为正极活性物质浆料。当利用挤压涂布机涂布形成负极极片时,挤压涂布机涂布在料带上的浆料为负极活性物质浆料。
请参见图4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挤压涂布机包括涂布垫片10、上模头20及下模头30。上模头20与下模头30相配接,形成用于收容活性物质浆料的浆料腔40。涂布垫片10设置在上模头20与下模头30之间,通过在涂布垫片10上开设开口,使得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涂布垫片10上的开口流出并涂布在料带100上,从而实现涂布。
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上开设有镂空部13。该镂空部13贯穿涂布垫片10的两侧表面,使得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进入到涂布垫片10的镂空部13内。该镂空部13贯穿涂布垫片10的一侧边并形成主开口131,使得镂空部13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通过该主开口131流出并涂布在料带100上。
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该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均与浆料腔40连通,从而使得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进入到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内。第一流道槽14贯穿涂布垫片10具有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一辅开口141,从而使得第一流道槽14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从第一辅开口141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第二流道槽15也贯穿涂布垫片10具有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二辅开口151,从而使得第二流道槽15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从第二辅开口151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该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分别位于主开口131的两侧,由主开口131涂布在料带100上形成的涂层为中间涂层A1,由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涂布在料带100上形成的涂层为边缘涂层A2,该两个边缘涂层A2分别位于中间涂层A1的两边缘处。
在实际进行涂布作业时,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在压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镂空部13、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进而分别由主开口131、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涂布至料带100上。由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涂布形成的边缘涂层A2分别位于由主开口131涂布形成的中间涂层A1的两边缘处。活性物质浆料被涂布至料带100上时,由于活性物质浆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中间涂层A1的活性物质浆料会向两边缘的边缘涂层A2扩散,两个边缘涂层A2的活性物质浆料也会向中间涂层A1扩散,从而使得中间涂层A1的活性物质浆料与两个边缘涂层A2的活性物质浆料相互融合,即在边缘涂层A2处形成削薄区A3。
如此,当因活性物质浆料的固含量和粘度发生变化,而调整模头间隙和泵速,从而导致浆料腔40内的压力和流量发生变化时,中间涂层A1的宽度变化不会传导至边缘涂层A2,使得边缘涂层A2的变化减小,即削薄区A3的涂层尺寸比较容易控制,稳定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将活性物质浆料涂布至料带100上后进行干燥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边缘涂层A2对中间涂层A1的拉应力的作用下,降低了边缘涂层A2与中间涂层A1之间融合区域的物料向中间涂层A1流动的量,从而降低了削薄区A3产生画框和厚边缺陷的风险。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开口131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流倒角132,使得主开口131呈喇叭状,从而引导由主开口131两侧流出的活性物质浆料向外扩散,进而使得涂布在料带100上的中间涂层A1的两边缘更好的向两个边缘涂层A2扩散并融合,促进削薄区A3的形成。两个边缘涂层A2与二者之间的中间涂层A1共同形成活性物质涂层101(见图9)。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辅开口14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优选为0.5mm。第二辅开口15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优选为0.5mm。如此,通过对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分别与对应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进行设计,确保中间涂层A1的浆料能够与边缘涂层A2的浆料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内融合,并确保融合区域的浆料的厚度满足需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述镂空部13贯穿该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述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均开设在第一侧面11上。
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均贯穿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的第一流道孔142和第二流道孔152,从而使得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进入到第一流道孔142和第二流道孔152内。第一流道孔142与第一流道槽14背离第一辅开口141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第一流道孔142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进入到第一流道槽14内。第二流道孔152与第二流道槽15背离第二辅开口151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第二流道孔152内的活性物质浆料能够进入到第二流道槽15内。如此,在涂布作业时,浆料腔40内的活性物质浆料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流道孔142进入到第一流道槽14内,进而从第一辅开口141涂布至料带100上;同时,通过第二流道孔152进入到第二流道槽15内,进而从第二辅开口151涂布至料带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镂空部13贯通涂布垫片10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仅仅贯穿第一侧面11,因此镂空部13的深度大于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的深度,使得中间涂层A1的厚度大于两个边缘涂层A2的厚度,从而即使是两个边缘涂层A2产生画框和厚边缺陷,边缘涂层A2的厚度也不可能超过中间涂层A1的厚度,即削薄区A3的厚度不会超过中间涂层A1的厚度,在后续工序中不会发生辊压爆边的现象。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的深度尺寸为0.7mm至0.9mm,优选为0.8mm,从而确保边缘涂层A2即使是产生画框和厚边缺陷,其厚度也不会超过中间涂层A1的厚度。
具体到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的厚度为1.4mm至1.6mm,优选为1.5mm。
需要说明的是,涂布垫片10上的镂空部13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一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镂空部13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个镂空部13贯穿涂布垫片10的同一侧边,从而形成多个间隔布设的主开口131。每个镂空部1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因此在每个主开口13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每一主开口131以及其两侧的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共同组成一个涂布单元,每一涂布单元在对料带100进行涂布时形成一道活性物质涂层101,从而在料带100上形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活性物质涂层101,即斑马涂布。具体到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上涂布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从而涂布时在料带100上涂布形成两道活性物质涂层101。
请参见图10至图1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供绝缘浆料进入的第三流道槽16和第四流道槽17。该第三流道槽16贯穿涂布垫片10具有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三辅开口161,从而使得第三流道槽16内的绝缘浆料能够从第三辅开口161流出,进而涂布在料带100上。该第四流道槽17贯穿涂布垫片10具有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四辅开口171,从而使得第四流道槽17内的绝缘浆料能够从第四辅开口171流出,进而涂布在料带100上。
第三辅开口161位于第一辅开口141背离主开口131的一侧,第四辅开口171位于第二辅开口151背离主开口13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三辅开口161位于主开口131的同一侧,且第一辅开口141位于第三辅开口161与主开口131之间;第二辅开口151和第四辅开口171位于主开口131的另一侧,且第二辅开口151位于第四辅开口171与主开口131之间,从而使得由第三辅开口161和第四辅开口171在料带100上形成的两个绝缘涂层102分别位于两个边缘涂层A2的外侧。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三辅开口16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3.6mm至3.8mm,优选为3.7mm。第四辅开口17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3.6mm至3.8mm,优选为3.7mm。如此,确保由第三辅开口161和第四辅开口171在料带上涂布形成的两个绝缘涂层位于两个边缘涂层A2的外侧。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开设在第一侧面11上,第三流道槽16和第四流道槽17开设在第二侧面12上。如此,避免第一流道槽14与第三流道槽16相互产生干扰;同理,避免第二流道槽15与第四流道槽17相互产生干扰。进一步地,第三流道槽16的深度为0.4mm至0.6mm,优选为0.5mm。
具体到实施例中,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均贯穿第一侧面11和/或第二侧面12的第三流道孔162和第四流道孔172。第三流道孔162和第四流道孔172均与上模头20或下模头30上开设的绝缘浆料通道(图未示)连通,使得绝缘浆料能够通过绝缘浆料通道进入到第三流道孔162和第四流道孔172。第三流道孔162与第三流道槽16背离第三辅开口161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第三流道孔162内的绝缘浆料能够进入到第三流道槽16内,进而从第三辅开口161流出而涂布在料带100上。第四流道孔172与第四流道槽17背离第四辅开口171的一端连通,从而使得第四流道孔172内的绝缘浆料能够进入到第四流道槽17内,进而从第四辅开口171流出而涂布在料带100上。如此,在涂布作业时,绝缘浆料通过上模头20或下模头30上的绝缘浆料通道进入到第一流道孔142和第二流道孔152,第一流道孔142内的绝缘浆料再进入到第一流道槽14内,进而从第一辅开口141涂布至料带100上;同时,第二流道孔152内的绝缘浆料再进入到第二流道槽15内,进而从第二辅开口151涂布至料带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涂布形成负极极片时,不需要在料带上涂布形成上述绝缘涂层102,因此可采用未设置第三流道槽16和第四流道槽17的涂布垫片10。在另一些情况下,例如在涂布形成正极极片时,需要在料带100上涂布形成上述绝缘涂层102,因此可采用设置有第三流道槽16和第四流道槽17的涂布垫片10。
下面结合图5、图6对涂布形成负极极片的情况进行说明:
涂布垫片10上具有两个涂布单元,两个涂布单元的结构相类似,因此以其中一个涂布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主开口131的宽度为127mm,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均为2mm,第一辅开口14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距离为0.5mm,第二辅开口15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距离为0.5mm。因此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的外侧距离为132mm。当第一辅开口141、主开口131和第二辅开口151向料带100进行涂布时,由于活性物质浆料具有一定地流动性,使得中间涂层A1与两边缘的边缘涂层A2扩散融合,并且两个边缘涂层A2也会向外侧扩散(单边外扩大致为0.5mm)。因此一个涂布单元在料带100上涂布形成的活性物质涂层101的宽度为0.5mm+132mm+0.5mm=133mm(见图9所示)。
下面结合图10及图11对涂布形成正极极片的情况进行说明:
涂布垫片10上具有两个涂布单元,每个涂布单元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辅开口161和第四辅开口171。两个涂布单元的结构相类似,因此以其中一个涂布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主开口131的宽度为127mm,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均为2mm,第一辅开口14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距离为0.5mm,第二辅开口151与相邻的导流倒角132之间的距离为0.5mm.因此第一辅开口141和第二辅开口151的外侧距离为132mm。当第一辅开口141、主开口131和第二辅开口151向料带100进行涂布时,由于活性物质浆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得中间涂层A1与两边缘的边缘涂层A2扩散融合,并且两个边缘涂层A2也会向外侧扩散(单边外扩大致为0.5mm)。因此一个涂布单元在料带100上涂布形成的活性物质涂层101的宽度为0.5mm+132mm+0.5mm=133mm(见图12)。
第三辅开口161和第四辅开口171的宽度为6.3mm,第三辅开口161和第四辅开口171向料带100涂布形成的两个绝缘涂层102,由于绝缘浆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个绝缘涂层102也会向两侧扩散(单边扩散大致为0.5mm)。每个绝缘涂层102靠近活性物质涂层101的一侧会被活性物质涂层101覆盖一部分(大致为0.3mm)。因此,每个绝缘涂层的宽度为0.5mm+6.3mm+0.5mm-0.3mm=7mm(见图12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上开设有镂空部(13),所述镂空部(13)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的两侧表面,用于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所述镂空部(13)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的一侧边并形成主开口(131),所述主开口(131)供所述镂空部(13)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
所述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的第一流道槽(14)和第二流道槽(15),所述第一流道槽(14)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所述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一辅开口(141),所述第一辅开口(141)用于供所述第一流道槽(14)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所述第二流道槽(15)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所述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二辅开口(151),所述第二辅开口(151)用于供所述第二流道槽(15)内的活性物质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所述第一辅开口(141)和所述第二辅开口(151)分别位于所述主开口(13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口(131)的两侧均具有导流倒角(132),使得所述主开口(131)呈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开口(141)与相邻的所述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
所述第二辅开口(151)与相邻的所述导流倒角(132)之间的间距为0.4mm至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均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一流道孔(142)和第二流道孔(152),所述第一流道孔(142)和所述第二流道孔(152)均用于供活性物质浆料流入,所述第一流道孔(142)与所述第一流道槽(14)背离所述第一辅开口(14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孔(152)与所述第二流道槽(15)背离所述第二辅开口(151)的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镂空部(13)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流道槽(14)和所述第二流道槽(15)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槽(14)和所述第二流道槽(15)的深度尺寸为0.7mm至0.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上开设有供绝缘浆料进入的第三流道槽(16)和第四流道槽(17),所述第三流道槽(16)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所述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三辅开口(161),所述第三辅开口(161)用于供所述第三流道槽(16)内的绝缘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所述第四流道槽(17)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所述主开口(131)的侧边并形成第四辅开口(171),所述第四辅开口(171)用于供所述第四流道槽(17)内的绝缘浆料流出并涂布至料带(100)上;
所述第三辅开口(161)位于所述第一辅开口(141)背离所述主开口(131)的一侧,所述第四辅开口(171)位于所述第二辅开口(151)背离所述主开口(13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具有彼此相背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所述镂空部(13)贯穿所述第一侧面(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流道槽(14)和所述第二流道槽(15)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11)上,所述第三流道槽(16)和所述第四流道槽(17)开设在所述第二侧面(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垫片(10)上还开设有均贯穿所述涂布垫片(10)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三流道孔(162)和第四流道孔(172),所述第三流道孔(162)和所述第四流道孔(172)均用于供绝缘浆料流入,所述第三流道孔(162)与所述第三流道槽(16)背离所述第三辅开口(16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孔(172)与所述第四流道槽(17)背离所述第四辅开口(171)的一端连通。
10.一种挤压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涂布垫片(10)。
CN202320650751.2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Active CN219702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751.2U CN2197024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0751.2U CN2197024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2493U true CN219702493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0751.2U Active CN219702493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2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4629B1 (ko) 다이 코터 및 다이 코터용 심
KR20080042903A (ko) 그라비어롤, 그라비어 인쇄기, 및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의제조방법
CN219702493U (zh) 一种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CN110112361B (zh) 一种可消除锂电池极片边缘厚边的生产系统
US11975355B2 (en) Coating shim and coating device
JPH11221512A (ja)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WO2022065710A1 (ko) 매니폴드가 개선된 다중 슬롯 다이 코터
CN114192346A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09406724U (zh) 一种挤压式涂布机模头垫片
KR102666576B1 (ko) 슬롯 다이 코터
CN217888500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US20230140800A1 (en) Slot Die Coater
US20230219112A1 (en) Dual Slot Die Coater Including Air Vent
US20240162407A1 (en) Electrode coating device
CN104254941B (zh) 燃料电池流体分布
CN220406171U (zh) 垫片、涂布模头、涂布装置及太阳能电池制备系统
CN211756554U (zh) 一种涂布垫片
CN217664306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17615713U (zh) 一种挤压涂布模头垫片
CN215542289U (zh) 一种挤压模头及极片涂布装置
CN221157464U (zh) 涂布垫片及挤压涂布机
JP6897485B2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02646381B1 (ko) 듀얼 슬롯 다이 코터
JP2001336532A (ja) 動圧軸受の製造方法
CN219577348U (zh) 一种阻胶抗折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