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9987U -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9987U
CN219699987U CN202321371175.4U CN202321371175U CN219699987U CN 219699987 U CN219699987 U CN 219699987U CN 202321371175 U CN202321371175 U CN 202321371175U CN 219699987 U CN219699987 U CN 219699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tube
shell
transmission seat
biopsy needl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11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李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11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9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9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包括壳体、活检针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空气阀门组件和传动座,壳体上设置有气路接口和通气孔;活检针包括外刀管和内刀管,内刀管与外刀管之间形成第一气道;传动座与内刀管固定连接,传动座上设置有连通内刀管后端和气路接口的通气腔;空气阀门组件包括阀通道和开闭部件,阀通道连接在第一气道与通气孔之间,开闭部件且随着传动座轴向往复运动而导通或关闭阀通道。本实用新型,在传动座上开设通气腔,在内刀管及传动座轴向运动过程中,内刀管的后端内腔与气路接口保持连通,利于缩短气路长度,减少密封难度;并且为动力手柄连接在活检针后端创造了条件。

Description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背景技术
适配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的活检针包括外刀管以及内套于外刀管内用于切割活体组织的内刀管,内刀管在切割活体组织时,靠内刀管前端的刃口切割活体组织,外部的空气通过主机提供的负压经过内刀管与外刀管之间的间隙,到达内刀头前端,将切下来的组织通过内刀管内腔吸到活检针后端的组织收集盒中。
现有技术中,动力手柄连接在活检针组件的一侧,组织收集盒以及负压气路接口通常都设置在活检针传动结构的后方,导致内刀管向后延伸较长距离,且需要经过传动结构,气路较长,导致密封位置较多,不便于密封,且活检针组件的结构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检针组件,缩短活检针内气路,便于实现活检针与手柄的前后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检针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的气路接口和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
活检针,包括外刀管和内套于外刀管的内刀管,所述内刀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刀管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内刀管和外刀管的后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内刀管的外壁与外刀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
传动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该传动座与内刀管连接并能同步轴向运动,所述传动座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气路接口与内刀管后端内腔的通气腔,在内刀管随传动座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内刀管的后端通过所述通气腔与所述气路接口保持连通;
空气阀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传动座前方,所述空气阀门组件包括阀通道和开闭部件,所述阀通道连接在第一气道与通气孔之间,所述开闭部件设置于所述阀通道内,且随着所述内刀管轴向往复运动而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所述阀通道。
可选地,所述传动座的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后两处密封结构,所述通气腔位于两处所述密封结构之间;在内刀管随传动座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气路接口在壳体上的轴向位置位于两处密封结构之间。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圆管状结构,所述传动座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通气腔为开设在传动座中部的通气槽,所述传动座的前端开设有与通气槽连通的中心孔,所述内刀管的后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并与传动座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动座的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传动座上开设有前后两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气槽和气路接口均位于两个密封槽之间。
可选地,所述气路接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位于壳体的前部或中部;所述通气孔开设在壳体前部侧面或者开设在壳体前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空气阀门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外套于所述外刀管的后端外,所述阀体的外壁与壳体内壁滑动密封,阀体内壁与外刀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阀通道。
可选地,所述开闭部件为设置在阀体内壁或者外刀管外壁上的密封件,当传动座向前运动并推动阀体相对于外刀管向前运动时,所述阀通道导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抵在所述壳体前端与阀体之间,对阀体施加向后的弹力,当传动座向后运动至与所述阀体脱离后,所述弹性元件带动阀体向后复位,关闭所述阀通道。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限制阀体向后移动行程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阀体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阀体的后端位于内刀管的外围,且阀体的后端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内刀管穿过所述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活检装置,包括所述的活检针组件,还包括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连接在活检针组件的后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传动座用于向内刀管传递旋转动力,以及轴向运动动力,在传动座上开设通气腔,在内刀管及传动座相对于壳体轴向运动过程中,使得内刀管的后端内腔与气路接口保持连通,便于保持负压抽吸。将气路接口设置在活检针壳体,利于缩短气路长度,减少密封难度;并且为动力手柄连接在活检针后端创造了条件,利于实现活检针与动力手柄的前后连接布置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阀通道关闭);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活检针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阀通道打开);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座的剖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活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00-活检针组件;10-壳体;101-限位台阶;11-活检针;111-外刀管;112-内刀管;113-取样窗口;12-传动座;121-通气腔;122-密封槽;123-密封圈;124-中心孔;13-空气阀门组件;131-阀体;132-开闭部件;133-弹性元件;134-凸环;14-气路接口;15-通气孔;16-密封环;
A-第一气道;B-阀通道;200-动力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例中以活检针工作时朝向患者的一端为前方,背离患者的一端为后方。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例中示例的一种活检针组件,包括壳体10、活检针11以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传动座12和空气阀门组件13,其中,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的气路接口14和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15,其中通气孔15相较于气路接口14,更靠近壳体10的前端;活检针11的后部与壳体10连接,活检针11前部位于壳体10外;
活检针11包括外刀管111和内套于外刀管111的内刀管112,内刀管112和外刀管111的后端均伸入壳体10内,外刀管111固定在壳体10上,内刀管112能够被驱动沿自身轴线旋转,并且相对于外刀管111轴向往复运动;外刀管111侧壁设置有用于组织进入的取样窗口113,所述内刀管112的外壁与外刀管1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第一气道A,第一气道A的后端位于壳体10内,第一气道A的前端可分别与取样窗口113、内刀管112的前端连通。
传动座12可沿前后方向运动地设置在壳体10内,该传动座12与内刀管112固定连接,并能带动内刀管112同步旋转及轴向运动,传动座12上设置有用于通气和组织通过的通气腔121,该通气腔121同时与内刀管112的后端内腔、气路接口14连通;并且,在内刀管112随传动座12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内刀管112的后端通过通气腔121与气路接口14保持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气路接口14向内刀管112的内腔接入负压;气路接口14与组织收集器、负压装置连通。
空气阀门组件13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传动座12的前方,该空气阀门组件13包括阀通道B和开闭部件133,阀通道B连接在第一气道A与通气孔15之间,开闭部件133设置于阀通道B内,且随着内刀管112和传动座12的轴向往复运动而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所述阀通道B,例如通过传动座12对空气阀门组件13的作用,实现开闭切换。
当阀通道B导通时,第一气道A通过通气孔15与外界连通,空气可通过通气孔15和阀通道B进入第一气道A;例如,在活检针11旋切过程中,当传动座12带动内刀管112向前运动至切割完成,需要吸出组织时,阀通道B打开,使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孔15经过阀通道B、第一气道A,进入内刀管112前端,利于组织吸出;当阀通道B关闭时,空气无法通过阀通道B进入第一气道A,此时空气主要由取样窗口113吸入,例如在取样窗口113吸取组织时,当传动座12带动内刀管112向后运动使取样窗口打开,可关闭阀通道B。当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计阀通道B打开的时机。
上述结构,传动座12用于向内刀管112传递旋转动力,以及轴向运动动力,在传动座12上开设通气腔121,在内刀管112及传动座12相对于壳体10轴向运动过程中,使得内刀管112的后端内腔与气路接口14保持连通,便于保持负压抽吸。将气路接口14设置在活检针11壳体10上,利于缩短气路长度,减少密封难度;并且为动力手柄连接在活检针11后端创造了条件,利于实现活检针11与动力手柄的前后连接布置方式。本例中气路接口14位于壳体10的中部或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座12的外壁与壳体10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前一后两处密封结构,通气腔121位于两处密封结构之间;在内刀管112随传动座12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气路接口14在壳体10上的轴向位置也位于两处密封结构之间。前后两处密封结构防止通气腔121与壳体10内其他空间连通,防止气体相互进入,保证负压抽吸效果;两处密封结构为运动过程中的动态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为圆管状结构或者内壁为圆形通道,传动座12为圆柱状结构,传动座12的前部外套在内刀管112的后端外,通气腔121为开设在传动座12沿轴向的中部的通气槽,传动座12的前端面开设有与通气槽连通的中心孔124,中心孔124、通气槽、气路接口14连通;内刀管112的后端插入中心孔124,并与传动座12固定连接,从而与气路接口1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座12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有间隙,该结构使得传动座12旋转至任何周向位置时,通气槽均能通过间隙与气路接口14连通;传动座12上开设有前后两圈密封槽122,密封槽122内设置有密封圈123,密封圈123将壳体10内壁与传动座12之间密封,在传动座12相对于壳体10运动过程中,密封圈123紧贴壳体10内壁实现动态密封,通气槽和气路接口14均位于两个密封槽1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路接口14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位于壳体10前部或者中部,可以与壳体10一体成型;通气孔15开设在壳体10前部的侧面或者开设在壳体10的前端面上,通气孔15可以沿壳体10周向布置多个。
其中,所述空气阀门组件13包括中空的阀体131,阀体131前后端敞口,阀体131外套于外刀管111的后端和内刀管112外,阀体131的外壁与壳体10内壁滑动密封,阀体131的内壁与外刀管111的外壁之间有间隙,并形成阀通道B;开闭部件132为密封件,传动座12未作用于阀体131时,密封件挡在阀体131与外刀管111之间,密封件将阀通道B关闭,当传动座12向前运动,并推动阀体131相对于外刀管111向前运动时,阀体131和外刀管111中,其中一个部件与密封件脱离,阀通道B导通。
具体地,密封件设置在阀体131内壁或者外刀管111外壁上,该密封件为密封圈,为提高密封效果,密封圈的前部为锥形面。本例中阀体131前部内壁形成一圈凸环134,密封圈的锥形面部分伸入凸环134中;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圈可以抵在凸环134的后端面上,端面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置有弹性元件133,弹性元件133抵在壳体10的前端与阀体131之间,对阀体131施加向后的弹力,在传动座12未推顶阀体131时,弹性元件133使得阀体131保持在阀通道B关闭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传动座12向前运动推顶阀体131后,弹性元件133被压缩,阀通道B打开,当传动座12向后运动至与所述阀体131脱离后,弹性元件133带动阀体131向后复位,关闭所述阀通道B。
如图3所示,气流沿箭头所示方向流动,此时传动座12将阀体131向前推顶,使其脱离外刀管111上的开闭部件132,阀通道B打开,空气通过通气孔15进入壳体10内,并经过阀通道B进入阀体131内腔,然后从第一气道A的后端向前端流动,进入内刀管122前端内腔,由于负压气路接口14与内刀管122的后端连通,从而形成负压吸附通路,便于切割后取样组织的顺利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内壁设置有限制阀体131向后移动行程的限位台阶101,限位台阶101位于阀体131的后侧,在传动座12未推顶阀体131时,弹性元件133将阀体131压在限位台阶101上。
阀体131的后端位于内刀管112的外围,且阀体131的后端安装有密封环16,将阀体131内空间与阀体131后方空间隔开,提高密封效果,内刀管112穿过密封环1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示意一种活检装置,包括上述的活检针11组件,还包括动力手柄200,所述动力手柄200的前端与所述活检针11组件的后端连接。动力手柄200内设置电机,活检针11的壳体10内位于传动座12的后方,可以设置驱动内刀管112轴向运动和旋转运动的传动结构。
本实施例,将气路结构设置在活检针的壳体内,并位于活检针的前部或中部,不与电机的传动结构相干涉,便于动力手柄的内部结构布置,便于活检针组件与动力手柄形成前后连接的布置方式。并且气路更短,密封难度降低,结构紧凑。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的气路接口和用于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通气孔;
活检针,包括外刀管和内套于外刀管的内刀管,所述内刀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刀管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内刀管和外刀管的后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内刀管的外壁与外刀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气道;
传动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该传动座与内刀管连接并能同步轴向运动,所述传动座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气路接口与内刀管后端内腔的通气腔,在内刀管随传动座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内刀管的后端通过所述通气腔与所述气路接口保持连通;
空气阀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传动座前方,所述空气阀门组件包括阀通道和开闭部件,所述阀通道连接在第一气道与通气孔之间,所述开闭部件设置于所述阀通道内,且随着所述内刀管轴向往复运动而选择性地导通或关闭所述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前后两处密封结构,所述通气腔位于两处所述密封结构之间;在内刀管随传动座轴向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气路接口在壳体上的轴向位置位于两处密封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管状结构,所述传动座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通气腔为开设在传动座中部的通气槽,所述传动座的前端面开设有与通气槽连通的中心孔,所述内刀管的后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并与传动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传动座上开设有前后两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气槽和气路接口均位于两个密封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接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位于壳体的前部或中部,所述通气孔开设在壳体前部侧面或者开设在壳体前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阀门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外套于所述外刀管的后端外,所述阀体的外壁与壳体内壁滑动密封,阀体内壁与外刀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阀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部件为设置在阀体内壁和/或者外刀管外壁上的密封件,当传动座向前运动并推动阀体相对于外刀管向前运动时,所述阀通道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抵在所述壳体前端与阀体之间,对阀体施加向后的弹力,当传动座向后运动至与所述阀体脱离后,所述弹性元件带动阀体向后复位,关闭所述阀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限制阀体向后移动行程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阀体的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后端位于内刀管的外围,且阀体的后端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内刀管穿过所述密封环。
11.一种活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活检针组件,包括所述的活检针组件,还包括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活检针组件的后端连接。
CN202321371175.4U 2023-05-31 2023-05-31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Active CN219699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175.4U CN21969998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1175.4U CN21969998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9987U true CN219699987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1175.4U Active CN219699987U (zh) 2023-05-31 2023-05-31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9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99987U (zh)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CN211633382U (zh) 一种组织旋切装置
CN211749754U (zh) 具有空气阀的旋切装置
CN102444776B (zh) 脂压泵
CN112043290B (zh) 一种负压采血笔
CN204655052U (zh) 多功能进液式吸引旋切器
CN208598478U (zh) 一种拆卸式可吸引医用手术刨削器
CN112043289B (zh) 一种撞击式采血装置及采血笔
CN209826796U (zh) 一种可拆卸式集样器组件、集样器端盖锁紧装置和活检旋切装置
CN109199464B (zh) 多腔室样本保持器的活检装置
CN219742760U (zh) 同轴活检装置
CN209285578U (zh) 活检针
CN214238031U (zh) 气动钉枪
CN112525584A (zh) 取样装置
CN112792788A (zh) 气动钉枪
CN116687460A (zh) 同轴插接式活检装置
CN117357162A (zh) 活检针组件及活检装置
CN219814181U (zh) 防冲击活检针
CN211511874U (zh) 具有空气阀的旋切装置
CN211155922U (zh) 具有真空调节的活检针
CN117796854A (zh) 一种活检针流体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10644071U (zh) 一种双气源医用旋切装置
CN220268619U (zh) 一种活检针真空控制阀结构
CN213956818U (zh) 取样装置
CN219472732U (zh) 带过滤的活检针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1121 Jupi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Gaoxin Park, northern New Distric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No. 9, middle section of Huangshan Avenue)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21 Jupi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High tech Park, New North Zone, Beibei District, Chongqing (No. 9, Middle Section of Mount Huangshan Avenue)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