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9680U -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9680U
CN219699680U CN202321011981.0U CN202321011981U CN219699680U CN 219699680 U CN219699680 U CN 219699680U CN 202321011981 U CN202321011981 U CN 202321011981U CN 219699680 U CN219699680 U CN 219699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induction
frame
temperature sensing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19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道波
虞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is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is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is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is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19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9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9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9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包括感应座和感应架,感应架顶部设有凸台,凸台的端部水平线至少齐平于感应座的端部水平线,一感应帽罩盖住凸台且固定在感应座和感应架之间,凸台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贴设在感应帽下方,感应架下方设置有压簧;利用压簧使得感应架上下浮动,感应帽能准确的将容器的温度传导到感应器上,罩盖在感应架外的感应座能保护感应器,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温度感应结构可伸缩的设置在容置腔内,能使温度感应结构与容器紧密贴合,确保感温的准确性和精准;另外,温度感应结构与电路控制开关联动,能使加热器在有容器置于其中时才能启动,容器未置于其中时断电,保证加热器的用电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液体加热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背景技术
暖奶器主要用来对牛奶、果汁等食物进行保温、加热,使其符合宝宝饮用的温度。
传统的烹饪电器中,一般需要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实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检测,以提高烹饪电器温控反馈精度及灵敏性。然而,传统的温度传感器为了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及检测的稳定性,往往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进而生产效率低,且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在烹饪电器上单独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支架,安装工序繁琐,组装及拆卸不方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装配的液体加热器。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包括成型有空腔的感应座,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感应架,所述感应架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部水平线至少齐平于所述感应座的端部水平线,一感应帽罩盖住所述凸台且固定在所述感应座和感应架之间,所述凸台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贴设在所述感应帽下方,所述感应架下方设置有压簧。
进一步,所述感应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凸台部分从所述通孔露出,所述凸台上成型有感应槽,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感应槽内。
进一步,所述感应架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引导槽,两所述引导槽分别与所述感应槽的两端连通。
进一步,所述感应座包括与电路控制开关的弹片连接的第一引脚,相对所述第一引脚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感应帽的相对两侧设有向下延伸、与所述感应架配合的感应引脚;所述感应架相对所述感应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引脚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感应架的底部成型有两相对设置卡扣,所述感应座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处设置有适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孔。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簧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压簧的支撑件。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加热器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还成型有适于安装所述温度感应结构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感应槽内设置有垫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利用压簧使得安装有感应器的感应架上下浮动,感应帽能准确的将容器的温度传导到感应器上,罩盖在感应架外的感应座能保护感应器,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上述温度感应结构可伸缩的设置在容置腔内,能使温度感应结构与容器紧密贴合,确保感温的准确性和精准;另外,温度感应结构与电路控制开关联动,能使加热器在有容器置于其中时才能启动,容器未置于其中时断电,保证加热器的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加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温度感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温度感应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感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感应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导热件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壳体;12、底座;13、凸出部;2、容置筒;21、通风孔;3、通风管道;4、安装件;41、输风通道;42、电路安装部;43、发热件安装部;44、通孔;5、风机;6、温度感应结构;61、压簧;62、感应座;621、第一引脚;622、第二引脚;623、卡孔;63、感应帽;631、感应引脚;64、感应架;641、凸台;642、感应槽;643、引导槽;644、卡扣;645、引脚安装槽;65、垫块;66、感应器;7、支撑件;8、电路控制开关;81、弹片;9、导热件;91、折弯部;10、固定件;101、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液体加热器包括主体和盖体(图中未示出),所述主体与盖体配合形成能容置空间,液体容器可置于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外壳1,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与盖体配合形成容置空间的容置筒2,所述外壳1由壳体11和底座12组装而成,所述外壳1与所述容置筒2围绕形成安装腔,所述容置筒2的筒壁底部设置有多个通风孔21,多个所述通风孔21沿着周壁规律排列,所述筒壁的外周绕设有与所述通风孔21连通的通风管道3,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提供热风的热风结构,所述热风结构与所述通风管道3连接,所述容置筒2底部还设置有导热件9,用于辅助加热。
上述液体加热器通过设置热风结构和通风管道3将空气加热,通过通风孔21将热风输送到容置空间内加热液体,避免清洁液体容器、经常更换水的麻烦,也确保了卫生问题,多个通风孔21能使热风能均匀的进入容置空间,对液体进行均匀加热,另外导热件9在热风的作用下,也会升温,由于容器底部不易接触到热风,升温慢,该导热件9能对容器进行辅助加热,提升加热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0所示,由于结构设计的需要,所述导热件9由金属材料制得的金属件,其为固定在所述容置筒2底部的环型结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成圆形结构,能与所述容器的底部接触,具有辅助加热的效果即可。
所述热风结构包括风机5,设有一端与所述风机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管道3连接的输风通道41的安装件4,以及设置在通风管道3中的发热件,所述输风通道41为螺旋状,风机5提供吹风,加热件将通过其中的风加热,通过螺旋状的输风通道41将热风送入通风管道3,既而从多个所述通风孔21中进入容置空间,所述输风通道41夹角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3的底部。
所述发热件可采用PTC发热体,使得吹风经过发热件形成热风,所述发热件采用波纹结构,增加发热件的发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底座12相对所述风机5的位置处设置有进风通道。
如图9所示,所述安装件4还包括安装所述风机5的风机安装部,在所述通风管道3的靠近所述风机5的侧边设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安装部42,中部设置有安装孔44,所述安装件4上成型有若干用于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安装件4还设置有发热件安装部43。
所述液体加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可伸缩的活动在所述容置空间的温度感应结构6,所述温度感应结构6与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电路控制开关8连接,所述稳固感应结构回缩时,电路导通。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温度感应结构6包括成型有空腔的感应座62,设置在空腔内的感应架64,所述感应座62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感应架64设有可露出所述通孔的凸台641,所述凸台641固定有感应器66,所述凸台641上罩设有与所述感应器66贴紧的感应帽63,所述感应帽63固定在所述感应座62和感应架64之间,且所述感应架64的下方设有压簧61。
所述凸台641的端部水平线齐平或者略高于所述感应座62的端部水平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641的端部水平线略高于所述感应座62的端部水平线,即所述凸台641有部分裸露在所述通孔外,这种结构能使得所述感应器66略微的向上凸出,更贴近所述感应帽63,提高温度感应的准确性。
上述温度感应器66利用压簧61使得安装有感应器66的感应架64上下浮动,感应帽63能准确的将容器的温度传导到感应器66上,罩盖在感应架64外的感应座62能保护感应器66,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如图8所示,所述感应帽63为金属帽或者陶瓷帽,其相对两侧设有向下延伸、与所述感应架64配合的感应引脚631。所述感应架64相对所述感应引脚631的位置处设置有引脚安装槽645。
如图7所示,所述感应座62设置在所述安装件4的安装孔44内,其靠近所述电路控制开关8的一侧设置有能与所述电路控制开关8的弹片81连接的第一引脚621,相对所述第一引脚6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引脚622,所述第一引脚6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引脚622长度尺寸。所述第一引脚621与第二引脚622能分别勾住所述安装孔44的两侧,防止滑脱。
所述感应架64的底部成型有两相对设置卡扣644,所述感应座62对应所述卡扣644的位置处设置有适于所述卡扣644卡接的卡孔623;这种结构可防止所述感应架64在安装过程中从感应座62掉落。
所述安装件4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压簧61的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包括与压簧61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成型有凹槽,所述支撑件7位于所述安装孔44的下方。
上述温度感应结构6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能使所述温度感应结构6与容器紧密贴合,确保感温的准确性和精准;另外,所述温度感应结构6与所述电路控制开关8联动,能使加热器在有容器置于其中时才能启动,容器未置于其中时断电,保证加热器的用电安全。
所述凸台641上成型有感应槽642,所述感应器66设置在所述感应槽642内,所述感应槽642的两端沿着所述感应架64外壁纵向分别设置有引导槽643,所述引导槽643与所述感应槽642连通,所述感应器66的导线设置在所述引导槽643内,所述感应槽642内设置有将所述感应器66垫高的垫块65,所述垫块65同时能起到缓冲及固定的作用。
如图10所示,所述容置筒2底部成型有环型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件10,所述导热件9的两侧边具有多个向内弯折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0上的折弯部91,所述固定件10底部设置有四个固定柱101,螺丝穿过所述容置筒2与所述固定柱101连接,实现导热件9的固定。
所述外壳1表面设置有凸出部13,所述凸出部13上设有触摸按键及显示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有空腔的感应座(62),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感应架(64),所述感应架(64)顶部设有凸台(641),所述凸台的端部水平线至少齐平于所述感应座(62)的端部水平线,一感应帽(63)罩盖住所述凸台(641)且固定在所述感应座(62)和感应架(64)之间,所述凸台(641)上设置有感应器(66),所述感应器(66)贴设在所述感应帽(63)下方,所述感应架(64)下方设置有压簧(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座(6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凸台(641)部分从所述通孔露出,所述凸台(641)上成型有感应槽(642),所述感应器(66)设置在所述感应槽(6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架(64)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引导槽,两所述引导槽(643)分别与所述感应槽(642)的两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座(62)包括与电路控制开关(8)的弹片(81)连接的第一引脚(621),相对所述第一引脚(621)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引脚(622),所述第一引脚(6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62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帽(63)的相对两侧设有向下延伸、与所述感应架(64)配合的感应引脚(631);所述感应架(64)相对所述感应引脚(631)的位置处设置有引脚安装槽(6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架(64)的底部成型有两相对设置卡扣(644),所述感应座(62)对应所述卡扣(644)的位置处设置有适于所述卡扣(644)卡接的卡孔(6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簧(61)下方、用于支撑所述压簧(61)的支撑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固定在加热器的安装件(4),所述安装件还成型有适于安装所述温度感应结构(6)的安装孔(4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槽内设置有垫块。
CN202321011981.0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Active CN219699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981.0U CN2196996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981.0U CN2196996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9680U true CN21969968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99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1981.0U Active CN21969968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9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9968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感应结构
CN203010694U (zh) 一种新型电陶炉
CN21969967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4717775U (zh) 一种电陶炉机芯
CN209436885U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
CN214631597U (zh)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器
CN101749745B (zh) 嵌入式灶具
CN217604390U (zh) 支撑装置
CN217039757U (zh) 一种暖奶器
CN220109576U (zh) 一种暖奶器
CN217696100U (zh) 烹饪器具
CN218544563U (zh) 一种电暖宝的温控器安装结构
CN218390740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控温结构的火锅机及烹饪装置
CN218852504U (zh) 一种能识别锅具的多功能锅
CN215934498U (zh) 一种暖手宝的电源集成结构
CN221060377U (zh) 一种改进称重结构的煮汤机
CN218337523U (zh) 一种水族箱发热棒
CN214258920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054593U (zh) 电磁炉
CN220608057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智能感温杯垫
CN212368825U (zh) 一种机头稳定连接的烤肉机
CN220274456U (zh)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食用菌栽培盘
CN217118127U (zh) 烹饪机
CN220024782U (zh) 一种发热盘测温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烹饪器
CN209346628U (zh) 电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