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8294U -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8294U
CN219698294U CN202320881338.7U CN202320881338U CN219698294U CN 219698294 U CN219698294 U CN 219698294U CN 202320881338 U CN202320881338 U CN 202320881338U CN 219698294 U CN219698294 U CN 219698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heat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13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香明
刘靖嵩
李宁
颜新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13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8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8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8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涉及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储能设备内的散热装置布置时易受内部空间限制,不便安装,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内部对流散热,会使设备内部积灰或受潮,影响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储能组件和壳体;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储能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壳体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将储能组件和散热组件分隔式设置,在安装散热组件时不用考虑储能组件的空间布置情况,方便安装散热组件,同时能够将储能组件封闭式设置,保证储能组件的清洁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能也是除水资源之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停电或家庭供电不足的情况,因此家用储能设备也成了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储能设备是可以储存电能并能向外部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的新能源设备,为了保证了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配合电子设备来调整储能设备的电压,才能使其稳定的输出电能。
现有储能设备内的PCB板上通常设置有控制芯片和其它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工作的某些元器件发热比较严重,会影响储能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储能设备内设置散热装置,而现有储能设备通常采用散热片或散热片加风扇的方式进行散热处理,但储能设备内空间有限制,不方便设置散热装置,会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内部对流散热的方式会使PCB板积灰或受潮,容易影响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储能设备内的散热装置布置时易受内部空间限制,不便安装,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内部对流散热,会使设备内部积灰或受潮,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储能设备内的散热装置布置时易受内部空间限制,不便安装,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内部对流散热,会使设备内部积灰或受潮,影响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包括散热组件、储能组件和壳体;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储能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能组件通过所述壳体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组和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并列排布,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风扇组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一端与所述风扇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翅片固定连接;或所述挡风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为波浪形。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第一底盖;所述第一底盖为槽型结构;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底盖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储能组件。
优选的,还包括侧板、底板和第二底盖;所述侧板、底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盖上;所述第二底盖与所述侧板、底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底盖相互配合,在第一容纳腔底部的对立面形成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组件。
优选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一端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围成一端具备敞口的结构,所述敞口为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优选的,还包括部件屋,所述部件屋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部件屋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风道;所述风道用于将外界冷空气传输至所述散热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将储能组件和散热组件分隔式设置,在安装散热组件时不用考虑储能组件的空间布置情况,方便安装散热组件,同时能够将储能组件封闭式设置,保证储能组件的清洁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散热组件;11、风扇组;12、散热翅片;13、挡风板;2、储能组件;21、PCB板;22、电子元件;3、壳体;31、上盖;32、第一底盖;33、侧板;331、第一侧板;3311、第一进风口;332、第二侧板;3321、第二进风口;34、底板;35、第二底盖;4、第一容纳腔;5、第二容纳腔;6、出风口;7、部件屋;71、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要描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将要参考相应的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应明白,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流程、方法和装置等的例子,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电连接、通信连接、直接相连、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包括散热组件1、储能组件2和壳体3;散热组件1固定设置在壳体3的底部,且位于壳体3的外部;储能组件2固定设置在壳体3内;储能组件2通过壳体3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1,进行散热处理。具体的,散热组件1和储能组件2均与壳体3固定连接,散热组件1设置在壳体3的外部,储能组件2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壳体3将散热组件1和储能组件2分隔设置,使布置散热组件1时不用考虑储能组件2空间占用的情况。储能组件2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壳体3传递给散热组件1,散热组件1通过对流的方式将热量带走。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3将储能组件2和散热组件1分隔式设置,在安装散热组件1时不用考虑储能组件2的空间布置情况,方便安装散热组件1,同时能够将储能组件2封闭式设置,保证储能组件2的清洁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组件1包括风扇组11和多个散热翅片12;多个散热翅片12并列排布,固定在壳体3上;风扇组11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12的一端。具体的,多个散热翅片12并列排布,每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1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形成缝隙,方便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12一端的风扇组11将壳体3传递给散热翅片12的热量吹出控制盒外,实现对储能组件2的散热,降低储能组件2工作的环境温度。风扇组11内设置的风扇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量,优选为三个风扇,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任意设置,只需保证散热风扇吹出的冷风能够覆盖到全部的散热翅片12即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组件1还包括挡风板13;挡风板13一端与风扇组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散热翅片12固定连接;或挡风板13的一端与风扇组1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散热翅片12的外侧。具体的,风扇组11和散热翅片12之间设置有挡风板13,挡风板13的一端与风扇组11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最外侧的散热翅片12固定连接,或挡风板13的一端与风扇组11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散热翅片12的外侧,从而使风扇组11吹出的冷风能够流向散热翅片12,带走散热翅片12上的热量,防止冷风乱窜。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散热翅片12为波浪形。具体的,散热翅片12优选为波浪形,波浪形的散热翅片12能够有效增加散热翅片12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组件1的散热性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散热翅片12设置为其他任意形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3包括上盖31和第一底盖32;第一底盖32为槽型结构;上盖31与第一底盖32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4,用于容纳储能组件2。具体的,第一底盖32为槽型结构,上盖31卡合固定连接在第一底盖32的槽口上,形成第一容纳腔4。第一容纳腔4用于容纳储能组件2,将储能组件2和散热组件1分离设置,使散热组件1的设置不受第一容纳腔4内储能组件2布置的影响。第一容纳腔4为封闭结构,用于保护内部的储能组件2,使第一容纳腔4内部始终保持清洁状态,内部设置的储能组件2不易积灰和出现潮湿现象,从而提高储能组件2的使用寿命。储能组件2包括PCB板21和电子元件22,电子元件22电连接在PCB板21上,电子元件22(如芯片)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壳体3传递给散热组件1进行散热。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侧板33、底板34和第二底盖35;侧板33、底板34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底盖32上;第二底盖35与侧板33、底板34固定连接,并与第一底盖32相互配合,在第一容纳腔4底部的对立面形成第二容纳腔5,用于容纳散热组件1。具体的,侧板33、底板34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底盖32上,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侧板33、底板34和第一底盖32设置为一体结构。第二底盖35优选为卡合固定连接在侧板33、底板34上,方便安装。侧板33、底板34、第二底盖35和第一底盖32的底部相互配合,形成第二容纳腔5,第二容纳腔5与第一容纳腔4相邻抵接设置。第二容纳腔5用于容纳散热组件1,将散热组件1与储能组件2分隔设置,散热组件1在第一容纳腔4背部平面设置,使其不受第一容纳腔4内PCB板21上复杂的元器件布置影响,可根据需求比较自由地布置散热翅片12和风扇组11,从而可选用较大尺寸和功率的风扇组11,提高整体散热能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侧板33包括第一侧板331和第二侧板332;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设置在散热组件1的两侧;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与设置在散热组件1一端的底板34固定连接,围成一端具备敞口的结构,敞口为出风口6。具体的,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分别设置在散热组件1的两侧,底板34设置在有风扇组11的一侧,底板34可阻挡外物碰触或进入风扇组11,起到保护风扇组11的作用。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的一端与底板34固定连接,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和底板34相互配合围成一端具备敞口的结构,敞口为出风口6,以对流的方式,风扇组11吹向散热翅片12的冷风携带热量后从出风口6散发。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侧板33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311;第二侧板332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321。具体的,第一进风口3311设置在第一侧板331的任意位置,第一侧板331一侧的外界冷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3311进入挡风板13与第一侧板331之间的通道,然后流向风扇组11,在风扇组11的作用下流入散热翅片12并向外排出。第二进风口3321设置在第二侧板332的任意位置,第二侧板332一侧的外界冷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风口3321进入挡风板13与第二侧板332之间部件屋7上方的风道71,然后流向风扇组11,在风扇组11的作用下流入散热翅片12并向外排出。第一进风口3311与第二进风口3321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部件屋7的位置进行调整。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部件屋7,部件屋7设置在侧板33与散热组件1之间的通道内。具体的,部件屋7设置在第一侧板331和散热组件1之间的通道内,同时部件屋7也设置在第二侧边与散热组件1之间的通道内。部件屋7内部设置有与储能组件2内的PCB板21相连接的电子元件22,如继电器或变压器,部件屋7用于保护电子元件22。部件屋7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任意设置,同时也可以不设置部件屋7。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部件屋7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风道71;风道71用于将外界冷空气传输至散热组件1。具体的,部件屋7的顶部设置有多条相互平行的风道71,方便从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能够流向风扇组11,实现第二容纳腔5空气对流。部件屋7顶部的风道71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或取消。
实施例仅是一个特例,并不表明本实用新型就这样一种实现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组件(1)、储能组件(2)和壳体(3);所述散热组件(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壳体(3)的外部;所述储能组件(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储能组件(2)通过所述壳体(3)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组件(1),进行散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包括风扇组(11)和多个散热翅片(12);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2)并列排布,固定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风扇组(11)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1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挡风板(13);所述挡风板(13)一端与所述风扇组(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翅片(12)固定连接;或所述挡风板(13)的一端与所述风扇组(1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12)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2)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上盖(31)和第一底盖(32);所述第一底盖(32)为槽型结构;所述上盖(31)与所述第一底盖(32)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4),用于容纳所述储能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33)、底板(34)和第二底盖(35);所述侧板(33)、底板(3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盖(32)上;所述第二底盖(35)与所述侧板(33)、底板(3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底盖(32)相互配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4)底部的对立面形成第二容纳腔(5),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组件(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3)包括第一侧板(331)和第二侧板(332);所述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331)、第二侧板(332)与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1)一端的所述底板(34)固定连接,围成一端具备敞口的结构,所述敞口为出风口(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3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311);所述第二侧板(332)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32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部件屋(7),所述部件屋(7)设置在所述侧板(33)与所述散热组件(1)之间的通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屋(7)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风道(71);所述风道(71)用于将外界冷空气传输至所述散热组件(1)。
CN202320881338.7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Active CN219698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338.7U CN21969829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338.7U CN21969829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8294U true CN219698294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5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1338.7U Active CN219698294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8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8133U (zh) 散热装置及通信设备
CN209358435U (zh) 一种紧凑型svg功率单元
WO2021129443A1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215336965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19698294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家用储能设备控制盒
CN216844927U (zh) 一种电控盒、控制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115664165B (zh)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JPH09120918A (ja) 変圧装置
JP2015065747A (ja) 配電盤装置
CN115413200A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WO2019150577A1 (ja) 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4760810A (zh) 储能电源
CN107588478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调器
CN220062205U (zh) 暖通设备
CN216566044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装置及高温热水机组
CN216532433U (zh) 一种主控箱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6960657U (zh) 储能电源
CN219536709U (zh) 电能转换器前箱体结构、电能转换器箱体以及电能转换器
CN220896537U (zh) 一种逆变电源散热机构
CN220471927U (zh) 暖通设备
CN220087770U (zh) 电控箱组件及空调器
CN219372780U (zh) 电控盒及可移动空调
CN215817891U (zh) 逆变器和具有其的光伏电站
CN210328400U (zh) 一种通信用便于散热的智能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