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7718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7718U
CN219697718U CN202320726376.5U CN202320726376U CN219697718U CN 219697718 U CN219697718 U CN 219697718U CN 202320726376 U CN202320726376 U CN 202320726376U CN 219697718 U CN219697718 U CN 219697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trip
display device
shel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63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克凡
张崇祥
田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63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7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7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7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以及底座;显示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前侧的显示面板;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支架、以及用于安装在支架底端的支撑条。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支撑条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卡凸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卡孔内;在卡凸卡合在卡孔内时,支撑条的上端向上超出壳体。由于卡孔在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卡凸卡合在卡孔内时,向上移动支撑条,卡凸不会从卡孔中脱出,并能够带动壳体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在支撑条的上端向上抬起显示主体。在移动显示主体时,不需要对显示主体按压,有效的避免显示面板的破碎,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把手,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刺激下,TV产品市场在销量承压的同时,大尺寸、120Hz等偏高端属性的产品显著增长,大屏化趋势在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尤为凸显,在大屏化趋势下,大尺寸超薄的电视以及成为了行业趋势。大尺寸超薄电视一般通过壁挂挂装于墙壁上,或通过底座支撑于桌面上。底座随包装箱一起运输到目的地后,将电视机从包装箱内拆出,并移动显示装置到待放置的地方后,将底座安装在电视机上。
但是,在安装过程中,由于人手对电视的按压力导致的屏碎屡见不鲜,尤其是到用户家开箱把电视取出来的过程中就屏碎,对用户的冲击巨大,使得用户对电视产品产生巨大的质疑。而各大电视厂家基于成本压力,专门在电视上安装一个把手,增大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便于移动显示装置,并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以及底座;显示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固定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在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支架、以及用于安装在支架底端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所述卡凸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所述卡孔内;在所述卡凸卡合在所述卡孔内时,所述支撑条的上端向上超出所述壳体,以能够在所述支撑条的上端向上抬起所述显示主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孔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卡孔分别靠近所述壳体的左右边缘设置;所述底座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对一个所述卡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卡孔在向前的方向上相向靠近,以使得左右两侧的卡孔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左右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包括上卡条和下卡条;所述下卡条用于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上卡条可分离的卡合在所述上卡条上;所述卡凸凸伸于所述上卡条的外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卡条的一面贴合于下卡条;所述下卡条朝向所述上卡条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上卡条朝向所述下卡条的一面形成有向下凸伸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伸入并卡合在所述凹槽内,以使得所述上卡条限位在所述下卡条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伸部充满所述凹槽;所述凸伸部的周侧和所述凹槽过盈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下卡条上设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伸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连接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所述支架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下卡条背向所述上卡条的一面,并贯穿至下卡条所述朝向所述支架的一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卡条和所述下卡条均沿直线延伸,且所述上卡条上的外周上开设有便于握持的把手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安装在壳体的背面,支撑条安装在支架的底端,以使得底座安装在显示主体上,以用于支撑显示主体。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支撑条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卡凸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卡孔内;在卡凸卡合在卡孔内时,支撑条的上端向上超出壳体。由于卡孔在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卡凸卡合在卡孔内时,向上移动支撑条,卡凸不会从卡孔中脱出,并能够带动壳体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在支撑条的上端向上抬起显示主体。在移动显示主体时,不需要对显示主体按压,有效的避免显示面板的破碎,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把手,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一个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下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上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底座;100、支架;110、固定座;111、定位凸起;112、穿孔;113、限位槽;114、限位孔;115、固定孔;120、支撑筋;121、限位凸起;122、限位柱;123、过孔;130、连接部;131、通孔;132、缺口;133、锁定孔;200、支撑条;210、上卡条;211、凸伸部;220、下卡条;221、凹槽;222、连接槽;223、连接孔;201、卡凸;202、把手槽;203、限定孔;20、显示主体;21、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显示装置在安装底座的安装过程中,由于人手对电视的按压力导致的屏碎屡见不鲜,尤其是到用户家开箱把电视取出来的过程中就屏碎,对用户的冲击巨大,使得用户对电视产品产生巨大的质疑。而各大电视厂家基于成本压力,专门在电视上安装一个把手,增大了成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了和理解,以显示装置挂装在墙壁上的状态为参考,竖向方向为上下方向,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一个状态示意图。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主体20、以及用于支撑显示主体20的底座10。底座10用于固定在显示主体20的外侧。底座10安装在显示主体20上后,底座10的底端低于显示主体20的底端,用于将显示主体20支撑于地面或桌面上。
显示主体20,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固定于壳体的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壳体用于支撑和固定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显示主体20为电视机或电脑显示器等,下述以平板电视机为例进行说明。
壳体包括背板、设置于背板边缘的边框、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背板背面的后壳。
背板为显示主体20的主要支撑件,背板的前侧形成有安装腔,以用于安装光源以及光学膜片组等结构,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膜片组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相应的图像信息。背板的具体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背板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边框设置于背板的边缘,并沿背板的边缘延伸。边框围绕背板的边缘设置,并包覆背板的边缘,边框围绕背板的四周边缘。
显示面板设置于背板的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以供用户观看。显示面板的边缘连接在边框上,从而将显示面板固定。背板的前侧和显示面板后侧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安装腔,该间隔内设置光学膜片组以及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膜片组后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信息。
后壳设置于背板的后侧,后壳的前侧和背板的后侧之间形成有腔室。背板的后侧设置有电子部件,电子部件设于腔室内。电子部件包括主板、电源板、扬声器及插排。电子部件固定在背板的背面,并位于后壳的覆盖范围内,以利用后壳保护电子部件。主板主要用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运算,并对应输出相关操作指令。主板位于在背板的背面和后壳之间,并固定在背板的背面上。
本实施例中,电源板单独设置,并固定在背板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板集成在主板上,主要用于向主板提供驱动电压或稳定的工作电压,并保持主板上电路工作时输出电流稳定。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设置于背板背面,主要用于与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界面,配合发出对应的声音。
插排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或向外部设备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排集成在主板上。
后壳安装于背板的背面,覆盖并遮挡电子部件,以保护背板背面的电子部件。后壳可拆卸的盖合于背板的背面,以在后壳拆卸后,能够对背板背面的电子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测。
本实施例中,底座10固定在显示主体20的背板上,且固定连接在背板的背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3,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21,以用于在搬运显示主体20时能够使得底座10上的对应结构卡合在卡孔21内,便于搬运显示主体20。需要说明的是,卡孔21设置于背板上。
本实施例中,卡孔21在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卡孔21从壳体的背面沿直线延伸。
卡孔21设置为两组;两组卡孔21分别靠近壳体的左右边缘设置。每组卡孔21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中,每组卡孔21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为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卡孔21设置为一个、三个、四个、五个等不同数量。
本实施例中,壳体左右两侧的卡孔21在向前的方向上相向靠近,以使得左右两侧的卡孔21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左右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8,底座10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支架100、以及用于安装在支架100底端的支撑条200。支架100和支撑条200为能够组合为一体的分体式结构,在运输过程中,支架100和支撑条200分离,在带安装的位置现场,将支架100和支撑条200安装为一体,并安装在显示主体20上。支架100固定在壳体上,并向下超出壳体,支撑条200固定在支架100的底端后,支撑条200放置于地面或桌面上,以支撑显示主体20。支撑条200还能够和壳体背面的卡孔21配合,用于挂装显示主体20,以通过支撑条200来移动显示主体20,在搬运显示主体20时,不需要按压显示主体20,而通过支撑条200来搬运显示主体20,有效的避免在搬运显示主体20时,因按压造成显示主体20上显示面板的破损,保护了显示主体20的安全。
底座10设置为两组,用于分别固定在显示主体20的左右两侧,以对显示装置更好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支架100包括用于固定在壳体的固定座110、以及固定在固定座110上并向下延伸的支撑筋1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00为一体式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0朝向壳体的一面形成有凸设的定位凸起111,壳体上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定位凸起111卡合在定位孔内,以用于固定座110安装在显示主图上的定位。固定座110的背面上还开设有穿孔112,壳体上对应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穿孔112和螺纹孔而将固定座110固定于显示主体20上。
固定座110的背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内开设有限位孔114以及固定孔115。固定孔115为螺纹孔、以用于连接支撑筋120。
图9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至图10,支撑筋120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座110上。支撑筋120的上端前侧面贴合在固定座110上。支撑筋120上端朝向固定座110的一面形成有限位凸起121,限位凸起121能够伸入并限位在固定座110上的限位槽113内,且限位凸起121的外周轮廓和限位槽113的周侧壁相适配。
限位凸起121上形成有凸出的限位柱122,限位柱122伸入并卡合在固定座110上的限位孔114内,以用于支撑筋120和固定座110安装时的定位。本实施例中,限位柱122和限位孔114对应分别设置有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柱122和限位孔114对应分别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支撑筋120上端的背面开设有过孔123、过孔123对应固定孔115设置,紧固件穿过过孔123和固定孔115,并螺纹连接在固定孔115内,而使得支撑筋120固定在固定座110上。
支架100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连接部130。具体的,支撑筋120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连接部130,以用于连接支撑条200。连接部130能够向下、向左或向右等方向凸伸。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30在左右方向上沿背向壳体中心的方向延伸。
连接部130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支架100的底部,连接部130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使得连接部130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支架100的底部。连接部130沿前后方向超出支撑筋120的底部,以在连接部130连接在支撑条200上后,支架100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更加的长度,使得支架100在支撑条200上的连接更加的平稳可靠,显示主体20在地面或桌面上的支撑更加的平稳可靠。
连接部130上开设有通孔131,以用于连接支撑条200。紧固件穿过通孔131而固定在支撑条200上。本实施例中,通孔131沿竖向延伸并贯穿连接部130的上下两面。连接部130的底面对应通孔131开设有避位缺口132。紧固筋为螺栓或螺钉,避位缺口132用于容置螺钉或螺栓的头部,以避免螺栓或螺钉的头部向下超出连接部130和支撑条200的底面。
支架100底部左右方向贴合于支撑条200的一面开设有锁定孔133,以用于紧固件穿过而连接支撑条200。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00还能够为相关技术中的其它结构,只需要保证支架100的上端固定在显示主体20上,下端固定在支撑条200上。
图11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支撑条的分解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13,支撑条200用于安装在支架100的底端,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用于支撑显示装置。200支撑条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201,卡凸201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壳体背面的卡孔21内。在卡凸201卡合在卡孔21内时,支撑条200的上端向上超出壳体,以能够在支撑条200的上端向上抬起显示主体20。由于卡孔21在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卡凸201卡合在卡孔21内时,向上移动支撑条200,卡凸201不会从卡孔21中脱出,并能够带动壳体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在支撑条200的上端向上抬起显示主体20。在移动显示主体20时,不需要对显示主体20按压,有效的避免显示面板的破碎,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把手,节省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支撑条200包括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下卡条220用于安装在支架100的底部,上卡条210可分离的卡合在下卡条220上;卡凸201凸伸于上卡条210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凸201设于下卡条220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条200为一个整体结构,卡凸201设置于该整体结构上。
本实施例中,下卡条220用于安装在支架100的底部,上卡条210可分离的卡合在下卡条220上;卡凸201凸伸于上卡条210的外表面,而使得下卡条220安装在支架100的底部后,支撑显示主体20。上卡条210卡合在壳体上,以用于移动显示主体20,并使得显示主体20到任意位置后,放下显示主体20时,下卡条220用于支撑显示主体20。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下卡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上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15,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均沿直线延伸,且上卡条210上的外周上开设有便于握持的把手槽202,卡凸201设置于上卡条210上,以在上卡条210卡合在壳体上时,手握把手槽202,方便移动显示主体20。
上卡条210的一面贴合于下卡条220;下卡条220朝向上卡条210的一面开设有凹槽221;上卡条210朝向下卡条220的一面形成有向下凸伸的凸伸部211;凸伸部211伸入并卡合在凹槽221内,以使得上卡条210限位在下卡条220上。
本实施例中,凸伸部211凸伸于上卡条210的下表面,凹槽221开设于下卡条220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凸伸部211设置有上卡条210的左右侧面,凹槽221对应开设于下卡条220的左右侧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伸部211设置于下卡条220上,凹槽221设置于上卡条210上。
凸伸部211充满凹槽221;凸伸部211的周侧和凹槽221过盈配合,以在保证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连接紧密的基础上,并使得上卡条210的设置能够增强下卡条220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下卡条220上设置开设有连接槽222;支架100底端的连接部130伸入并固定在连接槽222内。连接部130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使得连接部130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支架100的底部,以使得连接部130在下卡条220上的连接更加的平稳可靠。
连接槽222开设于下卡条220背向上卡条210的一面,并贯穿至下卡条220朝向支架100的一面。本实施例中,连接槽222开设于下卡条220的底面,并贯穿下卡条220左右方向朝向支架100的一面。连接部130限位在连接槽222内后,连接部130的下端不超出下卡条220的下端。
连接槽222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连接孔223,连接孔223对应连接部130上的通孔131设置。连接孔223为螺纹孔,紧固件穿过连接孔223和通孔131而使得连接部130固定在下卡条220上。该紧固件的下端头部位于缺口13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30开设于下卡条220的左右侧面上,连接槽222不需要贯穿下卡条220的下侧面。在实施例中,连接部130开设于下卡条220的上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朝向对应支架100的一面开设有分别限定孔203,以用于使得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均固定在支架100上。下卡条220和连接部130固定后,下卡条220左右方向的一侧贴合支架100,上卡条210卡合在下卡条220上后,上卡条210左右方向的一侧贴合于支架100。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的同一侧贴合于支架100上,紧固件穿过支架100底部的锁定孔133和限定孔203。多个紧固件分别对应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上的限定孔203,而使得上卡条210和下卡条220固定在支架100的底部。
基于上述描述,在显示装置从包装箱中拆除并需要移动显示装置时,将支架100固定在显示主体20上,并使得下卡条220固定在支架100的底部,下卡条220能够支撑显示主体20。将上卡条210单独取出,上卡条210上的卡凸201伸入并卡合在壳体上的卡孔21内,握住上卡条210从而带动显示主体20移动。在显示主体20移动至预设位置后,放下显示主体20,下卡条220支撑显示主体20。将上卡条210从壳体上取下,并使得上卡条210卡合在下卡条220上,上卡条210和支架100的底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支架100安装在壳体的背面,支撑条200安装在支架100的底端,以使得底座10安装在显示主体20上,以用于支撑显示主体20。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21,支撑条200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201,卡凸201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卡孔21内;在卡凸201卡合在卡孔21内时,支撑条200的上端向上超出壳体。由于卡孔21在朝向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卡凸201卡合在卡孔21内时,向上移动支撑条200,卡凸201不会从卡孔21中脱出,并能够带动壳体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在支撑条200的上端向上抬起显示主体20。在移动显示主体20时,不需要对显示主体20按压,有效的避免显示面板的破碎,不需要设置单独的把手,节省了成本。
卡孔21的向上延伸,以使得上卡条210上的卡凸201卡合在卡孔21内时,有效的避免卡凸201从卡孔21中脱出,以保证上卡条210卡合在显示主体20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壳体左右两侧的卡孔21在向前的方向上相向靠近,以使得左右两侧的卡孔21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左右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两个上卡条210的卡凸201卡合在对应的卡孔21内时,两个卡孔21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以使得上卡条210在显示主体20上的卡合稳固可靠。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主体,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前侧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固定扎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壳体的背面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在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
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在壳体背面的支架、以及用于安装在支架底端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突伸的卡凸,所述卡凸能够分离的伸入并卡合在所述卡孔内;
其中,在所述卡凸卡合在所述卡孔内时,所述支撑条的上端向上超出所述壳体,以能够在所述支撑条的上端向上抬起所述显示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卡孔分别靠近所述壳体的左右边缘设置;所述底座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对一个所述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卡孔在向前的方向上相向靠近,以使得左右两侧的卡孔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左右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包括上卡条和下卡条;所述下卡条用于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上卡条可分离的卡合在所述上卡条上;所述卡凸凸伸于所述上卡条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条的一面贴合于下卡条;所述下卡条朝向所述上卡条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上卡条朝向所述下卡条的一面形成有向下凸伸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伸入并卡合在所述凹槽内,以使得所述上卡条限位在所述下卡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伸部充满所述凹槽;所述凸伸部的周侧和所述凹槽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下卡条上设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部伸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左右方向凸出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连接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所述支架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下卡条背向所述上卡条的一面,并贯穿至下卡条所述朝向所述支架的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条和所述下卡条均沿直线延伸,且所述上卡条上的外周上开设有便于握持的把手槽。
CN202320726376.5U 2023-04-04 2023-04-04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697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376.5U CN219697718U (zh) 2023-04-04 2023-04-04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6376.5U CN219697718U (zh) 2023-04-04 2023-04-04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7718U true CN219697718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3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6376.5U Active CN219697718U (zh) 2023-04-04 2023-04-04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7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1202B1 (en)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US8111349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EP3176631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060098882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219697718U (zh) 显示装置
KR101014730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EP30513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30973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20110038129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19916597U (zh) 显示装置
CN217402199U (zh) 显示装置
JP2011199416A (ja) テレビ、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7519567U (zh) 显示装置
CN219958478U (zh) 显示装置
CN221504410U (zh) 显示装置
KR100710331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CN220038094U (zh) 显示装置
CN217506805U (zh) 显示装置
CN220526531U (zh) 显示装置
CN216119303U (zh) 显示设备
CN215987181U (zh) 一种电脑机箱侧面透明屏
KR101801094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216119304U (zh) 显示设备
KR10098871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지지 장치
KR100609913B1 (ko) 지지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