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7692U - 一种指环扣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环扣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7692U
CN219697692U CN202320606338.6U CN202320606338U CN219697692U CN 219697692 U CN219697692 U CN 219697692U CN 202320606338 U CN202320606338 U CN 202320606338U CN 219697692 U CN219697692 U CN 21969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iece
matching
shell
fing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63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帅
陈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y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y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y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y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63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环扣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指环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且连接组件设置在转动组件外周;转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和配合件,配合件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转动主体的外沿上对应配合件开设配合槽,配合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配合连接件相配合的连接孔,以使配合件与转动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外周,使配合件位于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转动主体带动配合件相对壳体进行转动时,配合件与壳体接触。解决现有指环扣支架内部旋转结构松动造成指环扣支架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指环扣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环扣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使用者习惯性地将手机进行携带,且在各种场合去使用手机。当产生碰撞,手机容易从手中滑落,对手机造成意外损坏,因此常常用到指环扣支架,来防止手机滑落。
目前现有技术的指环扣支架主要为中间旋转结构,其支架包括可与手机后壳连接的主体,主体中间设置有旋转指环扣,旋转指环扣可相对主体进行旋转。但是旋转指环扣长时间和主体旋转摩擦后,存在旋转指环扣和主体之间松动的问题,而旋转指环扣一旦松动则意味着整个指环扣支架报废,使指环扣支架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指环扣支架内部旋转结构松动后造成指环扣支架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环扣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指环扣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指环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连接组件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外周;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和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所述转动主体的外沿上对应所述配合件开设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连接件相配合的连接孔,以使所述配合件与所述转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周,使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转动主体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转动主体带动所述配合件相对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壳体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主体沿轴向开设容纳通道,所述转动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通道内;
所述容纳通道对应所述转动件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环和转轴,所述转动环对应所述转轴开设有限位通道,所述转轴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以使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转动主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环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朝所述转动主体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转动。
优选地,所述配合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所述转动主体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齿设置有第二配合齿;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止件,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卡止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所述壳体外部,以与所述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配合实施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连接组件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述卡止件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卡止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止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卡止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磁吸件,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述磁吸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磁吸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以使所述指环扣支架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磁吸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以使所述指环扣支架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粘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纳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动件的最大外径。
优选地,转动组件呈柱状,所述转动组件可沿其周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连接组件实施-360°~360°旋转。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卡止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指环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且连接组件设置在转动组件外周;转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和配合件,配合件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转动主体的外沿上对应配合件开设配合槽,配合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配合连接件相配合的连接孔,以使配合件与转动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外周,使配合件位于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转动主体带动配合件相对壳体进行转动时,配合件与壳体接触。应理解,转动主体和壳体经过旋转摩擦后,容易存在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松动的问题,而使用者通过更换配合件,使得受磨损的配合件可以进行更换进而提升了整个指环扣支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件,转动主体沿轴向开设容纳通道,转动件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通道内;容纳通道对应转动件开设有限位孔;转动件包括转动环和转轴,转动环对应转轴开设有限位通道,转轴两端分别穿过限位通道与限位孔配合以使转动件和转动主体可转动连接。转动环大致为环状,当使用者携带电子设备时,为了避免电子设备掉落,可以先将转动环相对转动主体进行转动,再将中指沿转动环的轴心方向插入,最后通过中指、食指以及无名指的共同作用即可通过指环扣支架固定电子设备。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环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转轴可转动连接,活动端可朝转动主体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转动。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指环扣时,活动端远离固定端的一侧可以作为支架的支点,其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体相配合即可将指环扣支架作为支架使用。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件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转动主体对应第一配合齿设置有第二配合齿;连接组件包括卡止件,壳体靠近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卡止件靠近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壳体外部,以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配合实施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的转动连接。卡接件一端可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接触,当使用者对沿转动件周向对其施加力时,转动件对带动转动主体进行旋转,此时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受力与卡接件发送移动,且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整体上发生转动。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置空间对应卡止件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卡止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止部,固定部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卡止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当使用者并未对转动件施加压力时,卡止部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以使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的位置相对限定,使得使用者在将指环扣支架作为支架使用时,转动件能够提供一个固定支撑的力。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包括磁吸件,容置空间对应磁吸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磁吸件容置于第二容纳槽内,以使指环扣支架与电子设备实施磁吸连接。使用者可以直接将壳体与电子设备进行接触,磁吸件对电子设备的金属背盖或内部的金属元件进行磁吸,使得指环扣与电子设备进行紧密连接。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以使指环扣支架与电子设备实施粘接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粘贴层直接将指环扣支架粘贴到电子设备上,使得指环扣支架和电子设备实施紧密连接。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纳通道的内径大于转动件的最大外径,以使转动件可以在容纳通道的轴向方向上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卡止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爆炸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的爆炸示意图四。
附图标识说明:
10、指环扣支架;100、通孔;1、转动组件;2、连接组件;3、粘贴层;
11、转动主体;12、配合件;13、配合连接件;14、转动件;21、壳体;22、卡止件;23、磁吸件;
111、配合槽;112、连接孔;113、容纳通道;114、第二配合齿;121、第一配合齿;141、转动环;142、转轴;143、固定端;144、活动端;211、开口;212、第一容纳槽;213、第二容纳槽;214、第一壳体;215、第二壳体;221、固定部;222、卡止部;
1131、限位孔;1431、限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环扣支架10,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指环扣支架10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1和连接组件2,转动组件1和连接组件2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100,且连接组件2设置在转动组件1外周;转动组件1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11和配合件12,配合件12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13,转动主体11的外沿上对应配合件12开设配合槽111,配合槽111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配合连接件13相配合的连接孔112,以使配合件12与转动主体11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2包括壳体21,壳体21设置于转动主体11的外周,使配合件12位于转动主体11和壳体21之间;转动主体11带动配合件12相对壳体21进行转动时,配合件12与壳体21接触。
应理解,现有技术中的转动主体和壳体经过旋转摩擦后,容易存在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松动的问题,且转动主体一旦报废则使用者只能通过去购买新的指环扣支架。而本实施例中配合件12与转动主体11可拆卸连接,当壳体21与转动主体11进行转动时,由于配合件12设置在转动主体11靠近壳体21的一侧,壳体21会和配合件12以及部分转动主体11发生摩擦,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配合件12靠近壳体21的一侧会造成磨损。此时,使用者只需解除配合连接件13和连接孔112的配合,将配合件12从配合槽111内拆卸下来,再将新的配合件12重新安装至配合槽111内,即可完成更换配合件12,进而使得受磨损的配合件12可以进行更换,以提升了整个指环扣支架1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转动组件1呈柱状,转动组件1可沿其周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连接组件2实施-360°~360°旋转。应理解,转动组件1可相对连接组件2实施-360°~360°旋转,使得使用者可以自由调节转动组件1和连接组件2的角度,进而可以实施转动件14相对壳体21实施无极旋转。
请结合图1和图3,转动组件1还包括转动件14,转动主体11沿轴向开设容纳通道113,转动件14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通道113内;需要说明的是,请一并参阅图2,容纳通道113的内径大于转动件14的最大外径。进一步地,容纳通道113对应转动件14开设有限位孔1131;转动件14包括转动环141和转轴142,转动环141对应转轴142开设有限位通道1431,转轴142两端分别穿过限位通道1431与限位孔1131配合以使转动件14和转动主体11可转动连接。
应理解,当使用者携带电子设备时,为了避免电子设备掉落,可以先将转动环141相对转动主体11进行转动,再将中指沿转动环141的轴心方向插入,最后通过中指、食指以及无名指的共同作用即可通过指环扣支架10固定电子设备,进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稳固放置于手掌上进行携带。即转轴142两端和限位孔1131的配合,使得转动环141和转动主体1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和图3,转动环141包括固定端143和活动端144,固定端143与转轴142可转动连接,活动端144可以固定端143为支点朝转动主体11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转动。转动件14的固定端143与容纳通道113的内壁进行连接,其活动端144相对固定端143和容纳通道113的连接点进行转动时,不受阻碍。
应理解,通常指环扣支架10一侧与电子设备连接,转动件14大致为环状,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指环扣支架10时,可以将手指由转动件14远离电子设备的一端伸入并通过转动件14,对转动件14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的活动端144处施加作用力,使得活动端144朝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运动,使得转动件14和电子设备呈一定夹角。此时,活动端144远离固定端143的一侧可以作为支架的支点,其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体相配合即可将指环扣支架10作为支架使用。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和图4,配合件12靠近壳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121,转动主体11对应第一配合齿121设置有第二配合齿114。连接组件2包括卡止件22,壳体21靠近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211的容置空间,卡止件22靠近开口211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22外露于壳体21外部,以与第一配合齿121或第二配合齿114配合实施转动组件1和连接组件2的转动连接。应理解,通过卡止件22与第一配合齿121或第二配合齿114的配合,使得转动主体11相对壳体21进行转动时,其转动过程中能产生一定的阻尼感,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5,容置空间对应卡止件22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12,卡止件22包括固定部221和卡止部222,固定部221设置于第一容纳槽212内,卡止部222一端与固定部221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211与第一配合齿121或第二配合齿114实施卡接连接。应理解,卡止部222一端与第一配合齿121或第二配合齿114上的齿纹进行配合,在转动件14作为支架时,使用者未对转动件14施加力,卡止部222受齿纹阻挡,此时转动主体11和壳体21之间的位置受限,进而转动件14的位置相对固定,其作为支架使用稳固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图5和图6,固定部221容置于第一容纳槽212内,当转动主体11和壳体21之间转动时,卡止部222一端与第一配合齿121或第二配合齿114上的齿纹相互接触且滑动,固定部221远离卡止部222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212的槽壁进行抵持,将转动产生的作用力传输到壳体21上,进而使得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卡止件22相对壳体21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连接组件2包括磁吸件23,容置空间对应磁吸件23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213,磁吸件23容置于第二容纳槽213内,以使指环扣支架10与电子设备实施磁吸连接。使用者可以直接将壳体21与电子设备进行接触,磁吸件23对电子设备的金属背盖或内部的金属元件进行磁吸,使得指环扣支架10与电子设备进行紧密连接。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壳体21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3,以使指环扣支架10与电子设备实施粘接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粘贴层3直接将指环扣支架10粘贴到电子设备上,使得指环扣支架10和电子设备实施紧密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指环扣支架10和电子设备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磁吸连接和粘贴连接,其磁吸和粘贴同时作用下,使得指环扣支架10和电子设备的连接紧密程度更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和图7,壳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4和第二壳体215,第一壳体214与第二壳体215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215靠近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211的容置空间,卡止件22靠近开口211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22外露于第二壳体215外部。应理解,卡止件22与配合齿在进行转动时,其卡止件22靠近配合齿的一侧会因为转动时发生磨损,第一壳体214和第二壳体215可拆卸连接,用户只需将第一壳体214拆卸下来,再将卡止件22由容置空间中取出,进而更换新的卡止件22,使得指环扣支架10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环扣支架,用于固定电子设备,指环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且连接组件设置在转动组件外周;转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和配合件,配合件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转动主体的外沿上对应配合件开设配合槽,配合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配合连接件相配合的连接孔,以使配合件与转动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置于转动主体的外周,使配合件位于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转动主体带动配合件相对壳体进行转动时,配合件与壳体接触。应理解,转动主体和壳体经过旋转摩擦后,容易存在转动主体和壳体之间松动的问题,而使用者通过更换配合件,使得受磨损的配合件可以进行更换进而提升了整个指环扣支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件,转动主体沿轴向开设容纳通道,转动件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通道内;容纳通道对应转动件开设有限位孔;转动件包括转动环和转轴,转动环对应转轴开设有限位通道,转轴两端分别穿过限位通道与限位孔配合以使转动件和转动主体可转动连接。转动环大致为环状,当使用者携带电子设备时,为了避免电子设备掉落,可以先将转动环相对转动主体进行转动,再将中指沿转动环的轴心方向插入,最后通过中指、食指以及无名指的共同作用即可通过指环扣支架固定电子设备。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环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转轴可转动连接,活动端可朝转动主体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转动。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指环扣时,活动端远离固定端的一侧可以作为支架的支点,其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体相配合即可将指环扣支架作为支架使用。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件靠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转动主体对应第一配合齿设置有第二配合齿;连接组件包括卡止件,壳体靠近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卡止件靠近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壳体外部,以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配合实施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的转动连接。卡接件一端可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接触,当使用者对沿转动件周向对其施加力时,转动件对带动转动主体进行旋转,此时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受力与卡接件发送移动,且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整体上发生转动。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置空间对应卡止件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卡止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止部,固定部设置于第一容纳槽内,卡止部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当使用者并未对转动件施加压力时,卡止部与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以使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的位置相对限定,使得使用者在将指环扣支架作为支架使用时,转动件能够提供一个固定支撑的力。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包括磁吸件,容置空间对应磁吸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磁吸件容置于第二容纳槽内,以使指环扣支架与电子设备实施磁吸连接。使用者可以直接将壳体与电子设备进行接触,磁吸件对电子设备的金属背盖或内部的金属元件进行磁吸,使得指环扣与电子设备进行紧密连接。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以使指环扣支架与电子设备实施粘接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粘贴层直接将指环扣支架粘贴到电子设备上,使得指环扣支架和电子设备实施紧密连接。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容纳通道的内径大于转动件的最大外径,以使转动件可以在容纳通道的轴向方向上进行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指环扣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连接组件分别形成同轴的通孔,且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组件外周;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转动主体和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两端设置有配合连接件,所述转动主体的外沿上对应所述配合件开设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配合连接件相配合的连接孔,以使所述配合件与所述转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周,使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转动主体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转动主体带动所述配合件相对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壳体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主体沿轴向开设容纳通道,所述转动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通道内;
所述容纳通道对应所述转动件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环和转轴,所述转动环对应所述转轴开设有限位通道,所述转轴两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限位孔配合以使所述转动件和所述转动主体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端可朝所述转动主体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所述转动主体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齿设置有第二配合齿;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止件,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卡止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所述壳体外部,以与所述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配合实施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连接组件的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述卡止件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卡止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止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卡止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齿或第二配合齿实施卡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磁吸件,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述磁吸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磁吸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以使所述指环扣支架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磁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以使所述指环扣支架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粘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转动件的最大外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呈柱状,所述转动组件可沿其周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连接组件实施-360°~360°旋转。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环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配合齿的一侧开设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卡止件靠近所述开口设置,且至少部分卡止件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外部。
CN202320606338.6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指环扣支架 Active CN21969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338.6U CN219697692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指环扣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6338.6U CN219697692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指环扣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7692U true CN219697692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6338.6U Active CN219697692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指环扣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7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4799B2 (en) Portable device holder and support for containing same
CN105831811B (zh) 雾化装置及带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EP1675271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lip of a case for a mobile phone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clip
US20060097694A1 (en) Battery housing structure
US8203830B2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253375B2 (en) Battery charger with retractable contacts
CN219697692U (zh) 一种指环扣支架
EP3674606B1 (en) Integrated ring clip of flashlight and flashlight
CN106714025B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设备
CN108307015B (zh) 可旋转充电接口方向的手机壳
CN218515699U (zh) 滚刷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US20100331042A1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5528020U (zh) 面盖悬停结构和插座
US20080092336A1 (en)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217598163U (zh) 一种打印机胶辊快速安装机构及打印机
CN212515251U (zh) 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214704397U (zh)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滑片装置
CN210005972U (zh) 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040209659A1 (en) Mobile phone and battery-fixing device
CN217185209U (zh) 伸缩手摇柄机构及其升降桌
CN214617469U (zh)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CN209981302U (zh) 电池安装装置以及电子结构
CN217539526U (zh) 一种齿轮和轴配合的输出结构
CN210899567U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1201403U (zh) 斜舌模块及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