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7469U -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7469U
CN214617469U CN202120054113.5U CN202120054113U CN214617469U CN 214617469 U CN214617469 U CN 214617469U CN 202120054113 U CN202120054113 U CN 202120054113U CN 214617469 U CN214617469 U CN 214617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ection
intelligent terminal
rotating shaft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41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山
莫桂荣
杨言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41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7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7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7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以及支撑件,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转动件、限位件、锁紧件以及弹性件,转轴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第二段用于连接固定件或支撑件中,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段,转动件的一侧抵接于第二段,另一侧设有第一咬合部,转动件用于连接支撑件或固定件,限位件可滑动连接于第一段,限位件和第一段沿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限位件设有第二咬合部,锁紧件固定连接于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弹性件套设于第一段,弹性件压紧于锁紧件和限位件之间,转动件可相对第一段转动至第一咬合部与第二咬合部卡合的位置。转动件可相对转轴转动至特定角度后保持悬停。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使用舒适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终端支架的出现,使得智能终端在放置于桌面时,智能终端能够与桌面形成角度以便于用户观看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提高了智能终端的使用舒适性。
在相关技术中,智能终端支架一般通过阻尼转轴使得固定件和支撑件转动连接,固定件用于与智能终端连接,支撑件通过阻尼转轴相对固定件转动后,支撑于桌面。然而,阻尼转轴在任意角度都能保持悬停,这导致支撑件无法相对固定件转动至某一特定的角度后保持悬停,不利于用户快速将智能终端与桌面形成合适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转动件可相对转轴转动至特定角度后保持悬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应用于智能终端支架,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的支撑件,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轴、转动件、限位件、锁紧件以及弹性件,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段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一个,所述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所述转动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转动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咬合部,所述转动件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以使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固定件可转动,所述限位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侧,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第一咬合部设有第二咬合部,所述锁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弹性件压紧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至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卡合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其中,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至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卡合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所述凸起部中的两个所述凸起部至所述转轴的轴线距离不等,所述凹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所述凹陷部中的两个所述凹陷部至所述转轴的距离不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成对设置,且为一对,所述凹陷部成对设置,且为两对;
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至一对所述凸起部卡合于两对所述凹陷部中的任一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咬合部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咬合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在所述第一咬合部卡合至或脱离所述第二咬合部时进行导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二段,且抵接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段,且抵接于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随动件,所述随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段,且位于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段的一侧,所述随动件和所述转动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以使所述随动件随所述转动件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随动件的一侧设有传动槽,所述随动件的周侧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至所述传动槽内并抵接于所述传动槽的槽壁,以使所述随动件随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垫片,所述第三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段,且抵接于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三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收容孔,所述第三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套筒或弹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周侧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夹角,所述第三延伸部用于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智能终端支架,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支撑件以及第一方面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转动槽,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具有两个所述转动机构,所述固定件的两相对侧别分通过两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动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转动槽连通以形成与所述固定件的外形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至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对合连接形成容置空间,的所述固定件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一段向所述连接孔外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上述的智能终端支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的背面,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以与所述终端壳体形成第一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为α, 90°≤α≤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通过转轴的第一段依次设置转动件、限位件、弹性件以及锁紧件,转动件转动连接于第一段,且抵接于第二段,限位件可滑动连接于第一段且沿转轴的周向与第一段相对固定设置,弹性件压紧于锁紧件和限位件之间,转动件转动至转动件的第一咬合部与限位件的第二咬合部相对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可使得限位件沿第一段向转动件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咬合部与第一咬合部卡合,从而在特定的角度保持转动件相对转轴悬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转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智能终端支架(固定件位于容置槽外) 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转动件可相对转轴转动至特定角度后保持悬停。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100 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动机构100应用于智能终端支架,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以及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的支撑件,该转动机构100包括转轴10、转动件11、限位件12、锁紧件13以及弹性件14,转轴10包括第一段10a以及第二段10b,第二段10b连接于第一段10a的一端,第二段10b用于连接固定件和支撑件中的一个,转动件11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段10a,转动件11的一侧抵接于第二段10b,转动件11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咬合部11a,转动件11用于连接固定件和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以使支撑件相对固定件可转动,限位件12 可滑动连接于第一段10a,且限位件12位于转动件11的另一侧,限位件12 和第一段10a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限位件12对应第一咬合部11a 设有第二咬合部12a,锁紧件13固定连接于第一段10a远离第二段10b的一端,弹性件14套设于第一段10a,弹性件14压紧于锁紧件13和限位件12 之间,转动件11可相对第一段10a转动至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12a 卡合的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转动件11转动连接于第一段10a,且抵接于第二段10b,限位件12可滑动连接于第一段10a,且限位件12与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即,限位件12相对第一段10a不可转动,由此,当转动件11的第一咬合部11a与限位件12的第二咬合部12a咬合时,转动件11受限位件12的限位而与限位件12一同不可相对第一段10a发生转动。本实施例还通过锁紧件13固定连接于第一段10a远离第二段10b的一端,弹性件14压紧于锁紧件13和限位件12之间,由此,转动件11在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 12a错位的位置转动至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12a正对的过程中,弹性件14能够持续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限位件12向转动件1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咬合部11a在正对第二咬合部12a时,第一咬合部11a能够与第二咬合部12a卡合,保持转动件11相对第一段10a在特定角度保持悬停。并且,转动件11在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12a卡合的位置转动至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12a错位的过程中,弹性件14能够受限位件12的挤压进一步压缩,从而容许限位件12向远离转动件11的方向滑动,第一咬合部11a与第二咬合部12a分离,以解除限位件12对转动件11的限位而容许转动件11相对第一段10a发生转动。
也就是说,当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转动至特定角度后,第一咬合部11a 能够与第二咬合部12a自动卡合,使得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保持悬停。从而,应用有该转动机构100的智能终端支架的支撑件能够转动至特定角度后保持悬停,用户通过该智能终端支架能够快速使得智能终端放置在桌面上且与桌面形成合适的角度,用户使用体验较佳。其中,转动的特定角度可根据需求设计,例如,在生产时根据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朝向用户的较佳角度计算得到智能终端与桌面的夹角,利用此夹角能够进一步计算得到智能终端支架的支撑件与固定件的夹角,则支撑件与固定件的夹角为设计的特定角度。
可选地,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二者之一为凸起部,二者另一为凹陷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凸起部和凹陷部卡合的方式,简单可靠,且设计难度低,可降低生产难度。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还可分别为相匹配的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凸起部中的两个凸起部至转轴 10的轴线距离不等,凹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凹陷部中的两个凹陷部至转轴 10的距离不等。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凸起部成对设置,凹陷部成对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卡合的稳定性,提高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保持悬停的稳定性,使得放置于桌面的智能终端能够稳定地与桌面形成角度,避免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智能终端支架失效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过使得同一对凸起部的两个凸起部至转轴10的轴线距离不等,且同一对凹陷部中的两个凹陷部至转轴10的距离不等,避免转动件11在第一咬合部 11a与第二咬合部12a卡合的位置进一步转动180°时,第一咬合部11a仍然能够与第二咬合部12a咬合,具有防呆作用。
示例性地,凸起部成对设置,且为一对,凹陷部成对设置,且为两对,转动件11可相对第一段10a转动至一对凸起部卡合于两对凹陷部中的任一对。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对凹陷部和一对凸起部,使得转动件11能够相对转轴10转动至两个特定角度保持悬停。例如,当成对的凸起部卡合于其中一对凹陷部时,转动件11与转轴10在第一个特定角度保持悬停,第一个特定角度可为智能终端支架的支撑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角度为0°,此时的智能终端支架处于收纳状态。当成对的凸起部卡合于其中另一对凹陷部时,转动件 11与转轴10在第二个特定角度保持悬停,第二个特定角度可为智能终端支架的支撑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角度为97°,此时的智能终端支架处于使用状态,能够使得智能终端与桌面形成角度。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智能终端支架的实际结构,第一特定角度和第二特定角度可为其他度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即,第一特性角度和第二特定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转动件11的第一咬合部11a和限位件12的第二咬合部12a的角度位置进行设计。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咬合部11a设有第一导向面11b,第二咬合部12a设有与第一导向面11b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面12b,第一导向面 11b和第二导向面12b在第一咬合部11a卡合至或脱离第二咬合部12a时进行导向。示例性地,第一导向面11b和第二导向面12b可为相匹配的弧面或倾斜面,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导向面11b 和第二导向面12b的导向,可降低用户转动转动件11以使第一咬合部11a 卡合至或脱离第二咬合部12a所需的作用力,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0包括第一垫片15,第一垫片15套设于第二段10b,且抵接于锁紧件13和弹性件14,第一垫片15和第一段10a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锁紧件13和弹性件14 之间设置第一垫片15,可避免锁紧件13与弹性件14直接接触,一方面,锁紧件13通常为螺母,其与第一段10a固定连接时是通过螺纹连接,将锁紧件 13固定至第一段10a时需转动锁紧件13,通过第一垫片15和第一段10a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可避免锁紧件13带动第一垫片15转动而导致第一垫片15与弹性件14发生摩擦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弹性件14受损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弹性件14在受到限位件12的挤压或弹性件14向限位件 12施加弹性作用力时,第一垫片15可避免弹性件14直接与锁紧件13相互挤压,进而避免弹性件14和锁紧件13受损的情况发生。
再次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第一垫片15设有多个沿第一垫片15 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孔15a,第一收容孔15a用于容置润滑剂。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一收容孔15a容置润滑剂,可对转动机构100进行润滑,且通过第一收容孔15a容置润滑剂,具有暂存效果,相比直接在转轴10机构上滴加润滑剂的方式,能够提高润滑剂的润滑时长,使得转动机构 100都尽可能久地维持顺畅的转轴10。另一方面,考虑到转轴10机构的运行时,各个部件之间存在相互摩擦而产生碎屑的情况,此时,第一收容孔15a 还可用于容置碎屑,避免碎屑对转动机构100的运行造成影响。
可选地,转动机构100还包括第二垫片16,第二垫片16套设于第一段 10a,且抵接于转动件11和第二段10b,第二垫片16和第一段10a沿转轴10 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转动件11和第二段10b之间设置第一垫片15,可避免转动件11和第二段10b直接接触,一方面,转动件 11在相对第一段10a转动时,第二垫片16可避免转动件11与第二段10b之间相互摩擦,进而避免转动件11和第二段10b受损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转动件11转动时,由于第二垫片16和第一段10a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则转动件11能够与第二垫片16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增大转动件11 发生转动的阻力,从而避免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意外滑脱的情况发生,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保持悬停更加可靠。
示例性地,第二垫片16设有多个沿第二垫片16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孔16a,第二收容孔16a用于容置润滑剂。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二收容孔16a容置润滑剂,可对转动机构100进行润滑,且通过第二收容孔16a容置润滑剂,具有暂存效果,相比直接在转轴10机构上滴加润滑剂的方式,能够提高润滑剂的润滑时长,使得转动机构100都尽可能久地维持顺畅的转轴10。另一方面,考虑到转轴10机构的运行时,各个部件之间存在相互摩擦而产生碎屑的情况,此时,第二收容孔16a还可用于容置碎屑,避免碎屑对转动机构100的运行造成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00还包括随动件17,随动件17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段10b,且位于转动件11朝向第二段10b的一侧,随动件17和转动件11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以使随动件17随转动件11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随动件17,转动件11在相对转轴10转动时,需带动随动件17一同转动,从而可利用随动件17的自身重量以及随动件17相对转轴10转动的阻力,一并增大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转动的阻力,从而避免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意外滑脱的情况发生,转动件11相对转轴 10保持悬停更加可靠。
具体地,随动件17抵接于第二垫片16背离转动件11的一侧表面和第二段10b。也就是说,随动件17在随转动件11转动时,随动件17与第二垫片 16之间发生摩擦,从而进一步增大转动件11发生转动的阻力。
示例性地,转动件11朝向随动件17的一侧设有传动槽11c,随动件17 的周侧设有第一延伸部171,第一延伸部171延伸至传动槽11c内并抵接于传动槽11c的槽壁,以使随动件17随转动件11相对第一段10a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件11向第一方向转动时,传动槽11c的一槽壁抵接于第一延伸部171的一侧,从而推动随动件17随转动件11向第一方向发生转动,当转动件11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传动槽11c的另一相对槽壁抵接于第一延伸部171的另一相对侧,从而推动随动件17随转动件11向第二方向发生转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两者其中一个为顺时针方向,另一个为逆时针方向,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转动机构100还包括第三垫片18,第三垫片18套设于第一段10a,且抵接于随动件17和第二段10b,第三垫片18和第一段10a沿转轴 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随动件17和第二段10b之间设置第三垫片18,可避免随动件17和第二段10b直接接触,一方面,随动件17在随转动件11相对第一段10a转动时,第三垫片18可避免随动件17与第二段10b之间相互摩擦,进而避免随动件17和第二段10b 受损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转动件11转动时,由于第三垫片18和第一段 10a沿转轴10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则随动件17能够与第三垫片18之间发生摩擦,增大随动件17发生转动的阻力,进而增大转动件11发生转动的阻力,避免第一咬合部11a和第二咬合部12a意外滑脱的情况发生,转动件11 相对转轴10保持悬停更加可靠。
可选地,第三垫片18设有多个沿第三垫片18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收容孔18a,第三收容孔18a用于容置润滑剂。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三收容孔18a容置润滑剂,可对转动机构100进行润滑,且通过第三收容孔18a容置润滑剂,具有暂存效果,相比直接在转轴10机构上滴加润滑剂的方式,能够提高润滑剂的润滑时长,使得转动机构100都尽可能久地维持顺畅的转轴10。另一方面,考虑到转轴10机构的运行时,各个部件之间存在相互摩擦而产生碎屑的情况,此时,第三收容孔18a还可用于容置碎屑,避免碎屑对转动机构100的运行造成影响。
示例性地,弹性件14为弹性套筒或弹簧。其中,弹性套筒可为中空的套筒,且材质为硅胶、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弹簧可为压缩弹簧或蝶形弹簧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以弹性件14为蝶形弹簧为例,可通过多个蝶形弹簧串联或并联设置,提高弹性件14的弹力以及匹配转轴10 的长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1的周侧设有第二延伸部111,第二延伸部111 用于连接固定件和支撑件中的另一个。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延伸部111 连接固定件或支撑件,提高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固定件和支撑件与转轴10 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第二延伸部111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延伸部112,第三延伸部 112与第二延伸部111形成夹角,第三延伸部112用于连接于固定件和支撑件中的另一个。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二延伸部111可增加转动件 11与固定件或支撑件的连接位置以提高连接强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延伸部171和第二延伸部111形成夹角,可使得第一延伸部171和固定件或支撑件的紧固方向与第二延伸部111和固定件或支撑件的紧固方向成角度,从而使得紧固作用力从不同紧固方向施加至转动件11和固定件或支撑件之间,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转动机构100,通过转轴10的第一段10a 依次设置转动件11、限位件12、弹性件14以及锁紧件13,转动件11转动连接于第一段10a,且抵接于第二段10b,限位件12可滑动连接于第一段10a 且沿转轴10的周向与第一段10a相对固定设置,弹性件14压紧于锁紧件13 和限位件12之间,转动件11转动至转动件11的第一咬合部11a与限位件 12的第二咬合部12a相对时,利用弹性件14的弹性作用力可使得限位件12 沿第一段10a向转动件11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咬合部12a与第一咬合部11a卡合,从而在特定的角度保持转动件11相对转轴10悬停。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支架200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支架200包括固定件20、支撑件21以及实施例一的转动机构100,支撑件21通过转动机构100连接于固定件20,以使支撑件21可相对固定件20转动。
示例性地,支撑件21设有转动槽21a,智能终端支架200具有两个转动机构100,固定件20的两相对侧别分通过两转动机构100连接于转动槽21a。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支撑件21设置转动槽21a,固定件20通过两个转动机构100连接于支撑槽,可提高支撑件21相对固定件20转动的稳定性以及支撑件21和固定件20的转动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转动槽21a可在支撑件21相对固定件20转动时避让固定件20,避免支撑件21和固定件20 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支撑件21还设有避让槽21b,避让槽21b与转动槽21a连通以形成与固定件20的外形相匹配的容置槽21a,支撑件21可相对固定件20 转动至固定件20位于容置槽21a内的位置(如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支撑件21的避让槽21b和转动槽21a连通形成容置槽21a,支撑件21相对固定件20转动至固定件20位于容置槽21a时,可减少固定件 20占用的空间,使得智能终端支架200整体外观完整,且体积较小,便于收纳或携带智能终端支架200。另一方面,避让槽21b可在支撑件21相对固定件20转动时避让固定件20,避免支撑件21和固定件20相互干涉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1包括第一壳体211以及第二壳体212,第二壳体212和第一壳体211对合连接形成容置空间,固定件20设有连接孔,转轴的第二段连接于连接孔,转轴的第一段向连接孔外延伸至容置空间内,转动件连接于第一壳体21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 形成的容置空间以及固定件20的连接孔,可将转动机构100藏设于支撑件 21和固定件20的内部,避免转动机构100受到撞击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其中,容置空间可用于容置驱动部件或可拆卸安装件,驱动部件可用于驱动转动机构100,使得转动件相对转轴转动,可拆卸安装件可用于实现智能终端支架200与智能终端的终端壳体的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可拆卸安装件可为磁铁。
考虑到本实施例的转动机构100的转动件可通过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为了降低智能终端支架200的组装难度,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支架200的组装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步,将转动机构100的转轴的第二段固定连接于固定件20的连接孔,且使得转轴的第一段伸出至连接孔外。
第二步,将转动件的第三延伸部与第一壳体211固定连接。
第三步,使得转动件相对转轴转动以使支撑件21与固定件20形成角度,且固定件20位于容置槽21a外,将转动件的第二延伸部与第一壳体211固定连接。
第四步,将第二壳体212与第一壳体211对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支架200,支撑件21能够相对固定件20转动至特定角度后保持悬停。
实施例三
请一并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300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300包括终端壳体30以及实施例二的智能终端支架200,固定件20连接于终端壳体30的背面,支撑件21可相对固定件20转动以与终端壳体30形成第一夹角。
示例性地,第一夹角为α,90°≤α≤105°。可以理解的是,支撑件 21与固定件20形成的第一夹角α在此角度范围内时,用户观看放置于桌面上智能终端300时,能够获得较佳的观看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300,智能终端300能够以特定角度放置于桌面,便于用户观看,用户使用体验较佳。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施例公开的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终端支架,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以及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的支撑件,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段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一个;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所述转动件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段,所述转动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咬合部,所述转动件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以使所述支撑件相对所述固定件可转动;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侧,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第一咬合部设有第二咬合部;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弹性件压紧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其中,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至所述第一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卡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部和所述第二咬合部二者之一为凸起部,二者另一为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所述凸起部中的两个所述凸起部至所述转轴的轴线距离不等,所述凹陷部成对设置,同一对所述凹陷部中的两个所述凹陷部至所述转轴的距离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成对设置,且为一对,所述凹陷部成对设置,且为两对;
所述转动件可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至一对所述凸起部卡合于两对所述凹陷部中的任一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部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咬合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匹配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在所述第一咬合部卡合至或脱离所述第二咬合部时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二段,且抵接于所述锁紧件和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段,且抵接于所述转动件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随动件,所述随动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段,且位于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段的一侧,所述随动件和所述转动件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以使所述随动件随所述转动件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随动件的一侧设有传动槽,所述随动件的周侧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至所述传动槽内并抵接于所述传动槽的槽壁,以使所述随动件随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段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垫片,所述第三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段,且抵接于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三垫片和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转轴的周向相对固定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垫片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三垫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三收容孔,所述第三收容孔用于容置润滑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套筒或弹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周侧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夹角,所述第三延伸部用于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中的另一个。
17.一种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包括固定件、支撑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转动槽,所述智能终端支架具有两个所述转动机构,所述固定件的两相对侧别分通过两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动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转动槽连通以形成与所述固定件的外形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至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对合连接形成容置空间,的所述固定件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二段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一段向所述连接孔外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21.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的背面,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以与所述终端壳体形成第一夹角。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α,90°≤α≤105°。
CN202120054113.5U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214617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113.5U CN214617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4113.5U CN214617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7469U true CN21461746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4113.5U Active CN214617469U (zh) 2021-01-09 2021-01-09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7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062A (zh) * 2021-01-09 2022-07-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4062A (zh) * 2021-01-09 2022-07-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30069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스윙 힌지 장치
US8091180B2 (en) Hinge assembly
CN114321596A (zh) 折叠机构、电子设备
CN214617469U (zh) 一种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JP2015158216A (ja) 二軸ヒンジ装置
EP3521646B1 (en) Rotating par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130104523A (ko) 폴딩 힌지 모듈
CN112153179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569559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2691345U (zh) 电子设备支架以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EP2993553B1 (en)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5016650A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4754062A (zh) 转动机构、智能终端支架及智能终端
KR101633102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거치 장치
EP2685346B1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951830U (zh) 移动终端支架的铰链
CN214429271U (zh) 驱动缓冲组件、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17181460U (zh) 一种转轴机构、折叠机壳和键盘
CN114584638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833743A (zh) 一种枢纽器、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1010562U (zh) 电子装置及旋转结构
CN116677701A (zh) 铰链组件和终端设备
KR101004408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자동 힌지장치
CN216590875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215058839U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转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68, Dongmen Middle Road, Xiaobian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85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ao Shengtian, 168 Dongmen Middle Road, Xiaobian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85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